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朋友里,Q先生是个非常奇怪的人。
他聪明却不愿意用在学习上,别人补习奥数,他天天骑车10公里去学评书。高中的时候,因为早恋被学校在课间操时间点名批评,他觉得学校这样做不对,要退学。这种事在上世纪80年代的小城市还是会引发轰动,好在他父母很开明,居然同意了。
那一年,他睡到自然醒,看电影成了最大消遣。一年之后,他突然宣布,要考去香港,学电影。他又回到学校,在低一届学弟学妹们奇怪的眼神中,很努力地学。
Q考入了香港一所大学,读的电影。对于一个工薪阶层,父母供养他花了很多钱。他为了减轻父母负担,大一就开始打工,入职了当地一所纪录片公司,负责整理视频资料。那些美好的画面把他深深迷住,毕业之后,他告诉父母,想边旅游边打工,去看看世界。
26岁开始,他用脚把五湖四海都丈量过,照片发在网络空间上,账号被很多人关注,大家被他精湛的照片吸引,问怎样可以到达,回答得多了,Q干脆整理一些帖子发表出来。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六年,他一个高中同学联系了他,说拉到一笔风险投资,打算弄一个高端旅游——“你有这么多探险经历,回国一起吧!”
一拍即合。Q迅速回到了北京。他专心地为这个公司奋斗了5年,却发现商业和理想之间有专业的鸿沟难以跨越。
公司倒闭了,32岁的Q开始思考自己该将什么作为终身职业的问题。他的经历太杂,做电影手已经生疏,做旅游只有理论,他发现,自己学的专业、爱好的东西仿佛跟时下主流的赚钱方向格格不入,看似辉煌的经历却没办法换一个富足的面包。
Q只能暂时栖身于一家杂志,提供旅行的图片和文字,月薪五六千。他开始做一些重复自己的事儿,有了勾心斗角、职场压力、经济目标。
一个晚上,陪着爸爸喝酒,喝到深处突然流泪:“爸,我错了,不该浪费了那么多时间。早知道最后也只是回到这里当个普通白领,出国花那么多钱去学习,看那么多好风景,吃的那些苦,都白费了。”
爸爸慢慢喝掉杯子里的酒,第一次说起了自己的人生。爸爸说起了他从小立志当科学家,文革一来却下乡务农10年。高考恢复,他考上了大学,服从分配却学了计算机。毕业的时候,去美国是潮流,他去美国呆了几年,刚刚建立自己工作室,就遇到了妈妈。妈妈不愿意留在美国,他不愿意跟妈妈分居两地,回来进入了体制单位,呆到现在,做了园林单位的局长,简直就是造物弄人。
爸爸说,他的一生,很多时候被时代所累,即便这样,也难忘其中许多美好。——“你做的都是让自己最快乐的事儿,如今居然说后悔这种没种的话? ”
爸爸说到激动处,又开了一瓶酒,说起Q小时候的一件事情。小时候,市里搞了个比赛,获胜的孩子可以直接进省文工团当舞蹈演员,当时Q非要报名。爸爸深知,儿子只是喜欢,但并不适合这个行业,一定会落选。但他不忍心打击儿子,决定让他去尝试。
初选的时候,Q意外通过了,他拿着通知信尖叫跑进屋的样子,爸爸好像看到了Q一岁时候单纯的样子,爸爸太久没有见过Q这样对他敞开一切。复赛在另外一个城区,从来办事拖沓的Q第一次为旅行做规划、图标,甚至叮嘱爸爸该带什么,自立又负责。
在复赛中,Q发现表演嘉宾是自己偶像,兴奋得拉着老爸一起追,爸爸那天累得到宾馆就趴下;回来的路上Q跟他说了好多这个偶像的事儿,爸爸仔细听着,原来Q的心里有那么多灿烂的梦。
练习了一个月,Q还是复赛第一轮就被刷掉了,爸爸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无比痛,他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初作出的预测,只顾得上抱着Q一起在赛场门口掉眼泪。
这件事从头到尾折腾了3个月,打道回府的时候两个人两手空空。但爸爸知道这一趟旅程给他带来的,是跟Q互相理解的深刻联结,Q也潜移默化长大了那么多。
爸爸说起的这个事儿,Q彻底不记得,他听傻了。
妈妈在一边坐着,忍不住也开始插话。她说小时候经常给Q讲故事,惊心动魄的时候,Q大喊,这段跳过,跳过。妈妈说,她那时候会跳过,因为那只在故事里。“可真实人生,哪有什么跳过?”
真实的人生,没有删除、跳过、改写。浪费也好,耽误也好,弯弯曲曲就是人生的常态。最好的和最坏的日子都不短不长,循序渐进。
Q那天晚上喝得大醉,第二天上班都迟到了。
我在大学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凯瑞·穆里根主演的《成长教育》。
16岁的少女珍妮对父母反复督促她考上牛津的唠叨不厌其烦,一个雨天,珍妮邂逅了成熟男人大卫,对方的风流倜傥和举手投足的迷人气质深深吸引了珍妮。大卫和朋友不断带珍妮出入高档酒吧、艺术品拍卖行和高级餐厅,甚至说服了珍妮的父母带她游览梦寐以求的巴黎。
可惜故事真相不美好,大卫是有妇之夫。珍妮经过了心碎和挣扎,最终奋力考上牛津,电影最后一幕,她轻快地骑着单车,沐浴在阳光之下。
当时同学都在说,就该早听父母的话,不要节外生枝,人生最后还不是要自己拯救自己?
我倒不这么想,我喜欢她在自己学着巴黎女人抽烟那种矜持、自尊的样子;喜欢她在初夜中稍感不适立刻叫停,坚持自己值得被认真对待的样子;喜欢她跟这个男人的妻子对话中表现的冷静。这一切,都是节外生枝的故事,默默教会她的东西——她走了很多弯路,却终于遇到了自己。
后来的Q也没有消停,他跳到了国际广播电台。有一次,他经过演播厅,发现一期的节目是“出国之后的同学有什么不同”,他觉得有趣,在播音间听了一会。
有很多答案有趣恶搞,“出过国的同学更厌世愤俗”“国外一个老婆,国内一个老婆,重婚查不到”“女生都嫁了老外,男生基本回国结婚生子”。一个主持人略带嘲讽地说,有个总结性的答案是“跟我们一样结婚生子,没有任何不同”。
另外一个主持人立刻反驳了他。他说:“那只是表面有所不同,但待人接物、重大选择,甚至生活细节肯定不同,因为你在不同的文化里生活过,自然会去比较,分析问题的时候,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待。你会知道世界之大,给自己更多选择和宽容。这就是不同。”
Q笑了。
当然很不同,人生每一段路都有意义,失败也好,走错路也好,都是为了让你与他人不同,最后都让你变成自己。辉煌和转折都用来写履历表上,无用的岁月,才包含着我们区别于他人的意义。中
他聪明却不愿意用在学习上,别人补习奥数,他天天骑车10公里去学评书。高中的时候,因为早恋被学校在课间操时间点名批评,他觉得学校这样做不对,要退学。这种事在上世纪80年代的小城市还是会引发轰动,好在他父母很开明,居然同意了。
那一年,他睡到自然醒,看电影成了最大消遣。一年之后,他突然宣布,要考去香港,学电影。他又回到学校,在低一届学弟学妹们奇怪的眼神中,很努力地学。
Q考入了香港一所大学,读的电影。对于一个工薪阶层,父母供养他花了很多钱。他为了减轻父母负担,大一就开始打工,入职了当地一所纪录片公司,负责整理视频资料。那些美好的画面把他深深迷住,毕业之后,他告诉父母,想边旅游边打工,去看看世界。
26岁开始,他用脚把五湖四海都丈量过,照片发在网络空间上,账号被很多人关注,大家被他精湛的照片吸引,问怎样可以到达,回答得多了,Q干脆整理一些帖子发表出来。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六年,他一个高中同学联系了他,说拉到一笔风险投资,打算弄一个高端旅游——“你有这么多探险经历,回国一起吧!”
一拍即合。Q迅速回到了北京。他专心地为这个公司奋斗了5年,却发现商业和理想之间有专业的鸿沟难以跨越。
公司倒闭了,32岁的Q开始思考自己该将什么作为终身职业的问题。他的经历太杂,做电影手已经生疏,做旅游只有理论,他发现,自己学的专业、爱好的东西仿佛跟时下主流的赚钱方向格格不入,看似辉煌的经历却没办法换一个富足的面包。
Q只能暂时栖身于一家杂志,提供旅行的图片和文字,月薪五六千。他开始做一些重复自己的事儿,有了勾心斗角、职场压力、经济目标。
一个晚上,陪着爸爸喝酒,喝到深处突然流泪:“爸,我错了,不该浪费了那么多时间。早知道最后也只是回到这里当个普通白领,出国花那么多钱去学习,看那么多好风景,吃的那些苦,都白费了。”
爸爸慢慢喝掉杯子里的酒,第一次说起了自己的人生。爸爸说起了他从小立志当科学家,文革一来却下乡务农10年。高考恢复,他考上了大学,服从分配却学了计算机。毕业的时候,去美国是潮流,他去美国呆了几年,刚刚建立自己工作室,就遇到了妈妈。妈妈不愿意留在美国,他不愿意跟妈妈分居两地,回来进入了体制单位,呆到现在,做了园林单位的局长,简直就是造物弄人。
爸爸说,他的一生,很多时候被时代所累,即便这样,也难忘其中许多美好。——“你做的都是让自己最快乐的事儿,如今居然说后悔这种没种的话? ”
爸爸说到激动处,又开了一瓶酒,说起Q小时候的一件事情。小时候,市里搞了个比赛,获胜的孩子可以直接进省文工团当舞蹈演员,当时Q非要报名。爸爸深知,儿子只是喜欢,但并不适合这个行业,一定会落选。但他不忍心打击儿子,决定让他去尝试。
初选的时候,Q意外通过了,他拿着通知信尖叫跑进屋的样子,爸爸好像看到了Q一岁时候单纯的样子,爸爸太久没有见过Q这样对他敞开一切。复赛在另外一个城区,从来办事拖沓的Q第一次为旅行做规划、图标,甚至叮嘱爸爸该带什么,自立又负责。
在复赛中,Q发现表演嘉宾是自己偶像,兴奋得拉着老爸一起追,爸爸那天累得到宾馆就趴下;回来的路上Q跟他说了好多这个偶像的事儿,爸爸仔细听着,原来Q的心里有那么多灿烂的梦。
练习了一个月,Q还是复赛第一轮就被刷掉了,爸爸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无比痛,他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初作出的预测,只顾得上抱着Q一起在赛场门口掉眼泪。
这件事从头到尾折腾了3个月,打道回府的时候两个人两手空空。但爸爸知道这一趟旅程给他带来的,是跟Q互相理解的深刻联结,Q也潜移默化长大了那么多。
爸爸说起的这个事儿,Q彻底不记得,他听傻了。
妈妈在一边坐着,忍不住也开始插话。她说小时候经常给Q讲故事,惊心动魄的时候,Q大喊,这段跳过,跳过。妈妈说,她那时候会跳过,因为那只在故事里。“可真实人生,哪有什么跳过?”
真实的人生,没有删除、跳过、改写。浪费也好,耽误也好,弯弯曲曲就是人生的常态。最好的和最坏的日子都不短不长,循序渐进。
Q那天晚上喝得大醉,第二天上班都迟到了。
我在大学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凯瑞·穆里根主演的《成长教育》。
16岁的少女珍妮对父母反复督促她考上牛津的唠叨不厌其烦,一个雨天,珍妮邂逅了成熟男人大卫,对方的风流倜傥和举手投足的迷人气质深深吸引了珍妮。大卫和朋友不断带珍妮出入高档酒吧、艺术品拍卖行和高级餐厅,甚至说服了珍妮的父母带她游览梦寐以求的巴黎。
可惜故事真相不美好,大卫是有妇之夫。珍妮经过了心碎和挣扎,最终奋力考上牛津,电影最后一幕,她轻快地骑着单车,沐浴在阳光之下。
当时同学都在说,就该早听父母的话,不要节外生枝,人生最后还不是要自己拯救自己?
我倒不这么想,我喜欢她在自己学着巴黎女人抽烟那种矜持、自尊的样子;喜欢她在初夜中稍感不适立刻叫停,坚持自己值得被认真对待的样子;喜欢她跟这个男人的妻子对话中表现的冷静。这一切,都是节外生枝的故事,默默教会她的东西——她走了很多弯路,却终于遇到了自己。
后来的Q也没有消停,他跳到了国际广播电台。有一次,他经过演播厅,发现一期的节目是“出国之后的同学有什么不同”,他觉得有趣,在播音间听了一会。
有很多答案有趣恶搞,“出过国的同学更厌世愤俗”“国外一个老婆,国内一个老婆,重婚查不到”“女生都嫁了老外,男生基本回国结婚生子”。一个主持人略带嘲讽地说,有个总结性的答案是“跟我们一样结婚生子,没有任何不同”。
另外一个主持人立刻反驳了他。他说:“那只是表面有所不同,但待人接物、重大选择,甚至生活细节肯定不同,因为你在不同的文化里生活过,自然会去比较,分析问题的时候,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待。你会知道世界之大,给自己更多选择和宽容。这就是不同。”
Q笑了。
当然很不同,人生每一段路都有意义,失败也好,走错路也好,都是为了让你与他人不同,最后都让你变成自己。辉煌和转折都用来写履历表上,无用的岁月,才包含着我们区别于他人的意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