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与破解思路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wd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人口半城镇化、城镇化弊病凸显等问题,应该从产业结构优化、制度创新、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入手实现城镇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城镇体系;户籍改革
  与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依靠“四化”同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主导作用,旨在实现城乡之间资源均衡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但是受历史、人口等因素的影响,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1.1 整体水平落后,城镇体系不合理。
  城镇人口比重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纵向来看,河南省城镇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但是河南城镇人口比例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者之差一直保持在10%左右。截止到2106年的数据显示,河南省城镇人口比重低于北京地区近40个百分点,仅仅高于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四省。
  目前,河南省城镇总数较多,但以中小城市为主,人口规模在超过500万的只有省会城市郑州,城市之间协同关系较弱。即使是省会城市郑州,其经济总量和发展实力也落后于武汉、西安等周边省会城市。城镇化发展呈现“小而全”、无特色的尴尬现象。
  1.2 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从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规律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两者通常呈正相关关系。但是,2015年河南省 GDP 总量高达27002.16亿元,排名全国第五,而同年城镇化率仍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46.85%。这其中受河南省人口总数庞大的因素影响,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河南城镇化过程中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及就近转移劳动力定居和扎根城市的能力较弱,滞留在农村内部的人口数量依然庞大。
  1.3 “城镇病”凸显
  1.3.1 人口半城镇化
  空间及土地的城镇化并不等于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人口在空间上的转移和城市面貌改造相对容易,但塑造市民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需要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等相关措施的完善。河南省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确大幅提升,但是“人口半城市化”现象也较为突出,很多农村人口虽然“人在城市”,但其所享受的福利待遇远远不如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也没有与城市完全接轨。甚至一些农民“被上楼”“被城市化”,有人甚至将称之为“新圈地运动”。即使部分拆迁地区农民获得了数额较大征地补偿款甚至数套房产,也不能从根本上将其变为市民,毕竟他们在教育、医疗、社保等各方面的待遇在短时间内都还不能和市民相提并论,而且拆迁暴富所带来的放髙利贷、盲目投资甚至赌博、肆意挥霍等现象不容忽视。此外,农民的个人综合素质,生活方式以及社区的生活氛围、管理方式等方面与市民相比也有不小差距。
  1.3.2 城中村问题严重
  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周边的农村逐渐被划入到城市发展中,但是城中村在户籍管理、社会管理方式等方面仍沿用农村原有的模式,教育、医疗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生活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治安情况复杂,安全隐患多等各种问题日益凸显。截至2013年9月,郑州市区流动人口达340万,且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城区人口密度仅次于广州,居全国第二位。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居住在城中村,大量的流动人口更是让城中村成为了滋生青少年犯罪、吸毒、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土壤。
  1.4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扩大城镇公共服务,是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途径。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如供水、交通、燃气、住房等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就业、养老、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的程度,是衡量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据统计,河南省建制镇市政公用设施水平各项指标(例如,燃气普及率、人均绿地面积等)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南省建制镇燃气普及率极低,只有7.38%,远远低于全国水平46.44%;河南省建制镇绿地率4.31%也远远低于全国水平8.64%;集中取暖、城镇医疗设施方面也比较落后。另外,政府公共服务不全面,不能更好地满足城镇居民的公共需求,文化教育、娱乐健身、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不足和公共服务质量较差等问题严重。
  2 加快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破解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系列难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完善城镇体系,制度改革等各方面制定可行性对策,具体来讲:
  2.1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
  在城镇化过程中,与农村人口转移相一致,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上升、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作为农业大省、工业大省,走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道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首先,积极进行体制创新,尽快建立健全资源的合理分配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次,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巩固与加强产品竞争优势,形成具有号召力与竞争力的支柱产业。结合河南省的省情、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工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与城乡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旅游、房地产、生态环保等新型产业发展。
  2.2 完善城镇体系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落后,人口众多且农村人口比例大,盲目发展可能造成质量低下,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合理规划大中小城市数量与布局,尽快完善城镇体系。首先,适当控制郑州和洛阳两大城市的规模,同时继续促进郑汴一体化,增强郑州和洛阳与周围城镇的横向联系,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力与辐射力。其次,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建设,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市场竞争规则,增强中小城市的產业集聚、资金和人才集中的作用,带动城镇化加速发展,增强城市实力。最后针对小城镇数量多,实力不强的现状,一方面要积极增进与周围城市的联系,抓住大城市快速发展的契机,增加自身实力,另一方面,要依靠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等传统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制定优惠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强管理,严格控制,避免小城镇遍地开花,缺乏特色。   2.3 制度改革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对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的过程。要想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势在必行。
  2.3.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在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持循序渐进的态度,逐步降低落户城市的门槛,使公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其次,优先解决进程时间长、综合素质高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就业、住房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使该群体逐渐在城市扎根落户。最后,逐步实现未落户农业转移人口能在工作常住地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包括就业、医疗、孩子教育和社会保障等,使在城镇务工人员能够在城市安居乐业和体面生活。
  2.3.2 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城镇化过程中,因务农人员减少,“弃耕撂荒”、“应付田”等土地浪费现象频频发生,因此,建立新的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自由转让,使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坚持土地承包制度长期不变,尽快给予农民承包地确权颁证,赋予农民承包地排他性的产权;其次,适时调整土地征用制度,严格规范征用程序,并制定相应的土地补偿机制,给予农民公平的征地补偿;再次,加强《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的实施,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农民承包地的使用权、转让权与处分权,促进土地流转法制化;最后,赋予农民农村集体建设性用地和宅基地进行市场交易权利,盘活农民的土地资本,减轻农民退出土地经营和农村生活的阻力。
  2.4 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体制。
  要开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首先要改变原有的以政府投资为主的体制环境,确立新的由政府、社会团体、个人以及外国投资者等各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形成多元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创立公平规范、公开透明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竞争与激励机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逐步转变为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依托、企业为主体的投融资环境,提高投融资效率和资金利用率。创新投融资体制,要逐渐把市场“经营”理念运用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于一些有明确的、具体的消费对象,有具体收费用户的某些经营性基础设施,政府可以把它们交给私人部门来建设和经营,投资者在投资以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以企业经营理念运作基础设施项目开发,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将已建立的可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管理权,以有偿转让方式交给企业来管理,而后把企业经营收益再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形成“建设—有偿转让—获取收益—再建设”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编,马建堂主编.中国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河南省社科院[J].河南社会發展蓝皮书,2014.
  [3]中国统计局编,马建堂主编.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董哲.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5]谢恒,李萌,冯丽丽.构建现代投融资机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河北省为例[J].地方经济,2009(20):4.
  作者简介
  张琳(1993-),女,河南省安阳市人。现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31
其他文献
美声唱法是一种发源于意大利的演唱方法,它在发声方面与人的肌理构造相符合,因此是一种科学的唱法。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美声唱法的发展,而被广泛用于其他唱法之中,受到了高度的欢迎与重视。美声唱法在训练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训练过程严格而科学,在训练中如果使用不恰当的训练方式,很容易产生演唱问题,而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和演唱效果。文章就美声唱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美声唱法
期刊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来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动机理论,合作学习能够通过收到表扬或奖励的强化、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等需要、正确归因和获得社会交往,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专家组拼图组式合作学习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探讨其积极意义有利于对在探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身心发展的学习模式方面提供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合作学习;拼图式学习;学习动机  1 专家组拼
期刊
所谓商务英语,主要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使用到的英语,由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专业知识构成。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专业的英语,不仅有着一般英语的特点,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例如针对不同国家的商务英语,有着不同的习俗与礼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的是翻译的正确性,更要重视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本文从商务英语的特点出发,写出商务英语翻譯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优化文化意象传递的有效
期刊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深受清教主义的“原罪说”影响,经常探讨人性之恶这一主题,揭示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由于霍桑深处资本主义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期,他也十分关注科技的发展与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拉帕齐尼的女儿》是霍桑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将以这部小说为例,探析霍桑的罪恶观和科技觀。  【关键词】《拉帕齐尼的女儿》;霍桑;罪恶;科技  《拉帕齐尼的女儿
期刊
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描写了一战后一群年轻人人流落欧洲的际遇及精神的迷惘,作品充满着感伤的气氛。本文将从人物形象入手浅析其中的主题——迷惘。  【关键词】《太阳照常升起》;人物形象;主题  1 悲观主义者——杰克  杰克十分痛恨战争,认为“战争实质上是对文明的一场浩劫”。战争使得他失去了男性的身份-性能力,致使他无法和心爱的女子在一起,对男性身份的自卑感一直深藏心底。战后,金钱成为战后的生活主导
期刊
东北地区孝道的缺失不仅仅是单一地区的问题,同时,在全国,大量的社会焦点落到了孝道上来,再加上在家庭教育上对“孝”文化的不重视和学校教育里的应试考察方式,造成了“孝道”在人性中的大量缺失。在我看来,孝道缺失不仅反馈出了社会问题,更是对教育界提出了一个改革创新的机会,我希望能够从教育方面展开反思,使得其能够“治本”式的改善孝道的缺失。  【关键词】教育;孝道;学校;家庭  1 家庭教育  现如今,孝道
期刊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吉林省长白山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综合的旅游发展态势,并且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社会现实,长白山旅游业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旅游的产品和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面临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长白山旅游养老目的地的开发模式作为研究主题,就长白山基本情况、开发条件、客源市场、旅游养老体系的构建以及市场的营销策略做了详细
期刊
随着我国劳动力人口的短期、老龄化的到来、养老问题等等社会问题的到来,原有的独生子女政策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我国人口将面临重大调整,并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使得教育面临重大挑战。为此,本文对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对学前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分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二胎政策;学前教育;影响;对策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原有的独生子女政策不在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
期刊
迟子建的作品总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她钟爱于运用儿童视角来写作,在她的笔下,每一个儿童都被赋予了纯洁的灵魂。她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进行创作,带给人不一样的文学感受。  【关键词】迟子建;儿童视角;儿童形象;童年  在当代文坛中,迟子建可以算作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她的作品独具风格,自成一派。她总是从自己特有的审美角度出发,采动独特的艺术方式,书写着一部部动人的故事。女性、儿童、动物,是
期刊
由于缺乏科学的瞄准机制和更为成熟的绩效评价机制,严重影响了扶贫资源的精准利用及脱贫效果。基于此问题,本研究将融合于当下智慧金融的思想,在智慧金融的视角下,以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机制为研究对象,借助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确定影响精准扶贫绩效的关键所在,并进一步改进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机制,以此解决当下精准扶贫面临的新问题、新要求。  【关键词】智慧金融;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机制  1 引言  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