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人口半城镇化、城镇化弊病凸显等问题,应该从产业结构优化、制度创新、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入手实现城镇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城镇体系;户籍改革
与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依靠“四化”同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主导作用,旨在实现城乡之间资源均衡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但是受历史、人口等因素的影响,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1.1 整体水平落后,城镇体系不合理。
城镇人口比重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纵向来看,河南省城镇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但是河南城镇人口比例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者之差一直保持在10%左右。截止到2106年的数据显示,河南省城镇人口比重低于北京地区近40个百分点,仅仅高于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四省。
目前,河南省城镇总数较多,但以中小城市为主,人口规模在超过500万的只有省会城市郑州,城市之间协同关系较弱。即使是省会城市郑州,其经济总量和发展实力也落后于武汉、西安等周边省会城市。城镇化发展呈现“小而全”、无特色的尴尬现象。
1.2 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从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规律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两者通常呈正相关关系。但是,2015年河南省 GDP 总量高达27002.16亿元,排名全国第五,而同年城镇化率仍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46.85%。这其中受河南省人口总数庞大的因素影响,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河南城镇化过程中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及就近转移劳动力定居和扎根城市的能力较弱,滞留在农村内部的人口数量依然庞大。
1.3 “城镇病”凸显
1.3.1 人口半城镇化
空间及土地的城镇化并不等于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人口在空间上的转移和城市面貌改造相对容易,但塑造市民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需要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等相关措施的完善。河南省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确大幅提升,但是“人口半城市化”现象也较为突出,很多农村人口虽然“人在城市”,但其所享受的福利待遇远远不如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也没有与城市完全接轨。甚至一些农民“被上楼”“被城市化”,有人甚至将称之为“新圈地运动”。即使部分拆迁地区农民获得了数额较大征地补偿款甚至数套房产,也不能从根本上将其变为市民,毕竟他们在教育、医疗、社保等各方面的待遇在短时间内都还不能和市民相提并论,而且拆迁暴富所带来的放髙利贷、盲目投资甚至赌博、肆意挥霍等现象不容忽视。此外,农民的个人综合素质,生活方式以及社区的生活氛围、管理方式等方面与市民相比也有不小差距。
1.3.2 城中村问题严重
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周边的农村逐渐被划入到城市发展中,但是城中村在户籍管理、社会管理方式等方面仍沿用农村原有的模式,教育、医疗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生活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治安情况复杂,安全隐患多等各种问题日益凸显。截至2013年9月,郑州市区流动人口达340万,且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城区人口密度仅次于广州,居全国第二位。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居住在城中村,大量的流动人口更是让城中村成为了滋生青少年犯罪、吸毒、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土壤。
1.4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扩大城镇公共服务,是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途径。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如供水、交通、燃气、住房等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就业、养老、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的程度,是衡量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据统计,河南省建制镇市政公用设施水平各项指标(例如,燃气普及率、人均绿地面积等)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南省建制镇燃气普及率极低,只有7.38%,远远低于全国水平46.44%;河南省建制镇绿地率4.31%也远远低于全国水平8.64%;集中取暖、城镇医疗设施方面也比较落后。另外,政府公共服务不全面,不能更好地满足城镇居民的公共需求,文化教育、娱乐健身、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不足和公共服务质量较差等问题严重。
2 加快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破解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系列难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完善城镇体系,制度改革等各方面制定可行性对策,具体来讲:
2.1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
在城镇化过程中,与农村人口转移相一致,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上升、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作为农业大省、工业大省,走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道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首先,积极进行体制创新,尽快建立健全资源的合理分配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次,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巩固与加强产品竞争优势,形成具有号召力与竞争力的支柱产业。结合河南省的省情、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工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与城乡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旅游、房地产、生态环保等新型产业发展。
2.2 完善城镇体系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落后,人口众多且农村人口比例大,盲目发展可能造成质量低下,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合理规划大中小城市数量与布局,尽快完善城镇体系。首先,适当控制郑州和洛阳两大城市的规模,同时继续促进郑汴一体化,增强郑州和洛阳与周围城镇的横向联系,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力与辐射力。其次,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建设,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市场竞争规则,增强中小城市的產业集聚、资金和人才集中的作用,带动城镇化加速发展,增强城市实力。最后针对小城镇数量多,实力不强的现状,一方面要积极增进与周围城市的联系,抓住大城市快速发展的契机,增加自身实力,另一方面,要依靠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等传统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制定优惠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强管理,严格控制,避免小城镇遍地开花,缺乏特色。 2.3 制度改革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对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的过程。要想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势在必行。
2.3.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在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持循序渐进的态度,逐步降低落户城市的门槛,使公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其次,优先解决进程时间长、综合素质高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就业、住房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使该群体逐渐在城市扎根落户。最后,逐步实现未落户农业转移人口能在工作常住地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包括就业、医疗、孩子教育和社会保障等,使在城镇务工人员能够在城市安居乐业和体面生活。
2.3.2 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城镇化过程中,因务农人员减少,“弃耕撂荒”、“应付田”等土地浪费现象频频发生,因此,建立新的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自由转让,使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坚持土地承包制度长期不变,尽快给予农民承包地确权颁证,赋予农民承包地排他性的产权;其次,适时调整土地征用制度,严格规范征用程序,并制定相应的土地补偿机制,给予农民公平的征地补偿;再次,加强《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的实施,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农民承包地的使用权、转让权与处分权,促进土地流转法制化;最后,赋予农民农村集体建设性用地和宅基地进行市场交易权利,盘活农民的土地资本,减轻农民退出土地经营和农村生活的阻力。
2.4 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体制。
要开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首先要改变原有的以政府投资为主的体制环境,确立新的由政府、社会团体、个人以及外国投资者等各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形成多元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创立公平规范、公开透明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竞争与激励机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逐步转变为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依托、企业为主体的投融资环境,提高投融资效率和资金利用率。创新投融资体制,要逐渐把市场“经营”理念运用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于一些有明确的、具体的消费对象,有具体收费用户的某些经营性基础设施,政府可以把它们交给私人部门来建设和经营,投资者在投资以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以企业经营理念运作基础设施项目开发,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将已建立的可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管理权,以有偿转让方式交给企业来管理,而后把企业经营收益再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形成“建设—有偿转让—获取收益—再建设”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编,马建堂主编.中国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河南省社科院[J].河南社会發展蓝皮书,2014.
[3]中国统计局编,马建堂主编.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董哲.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5]谢恒,李萌,冯丽丽.构建现代投融资机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河北省为例[J].地方经济,2009(20):4.
作者简介
张琳(1993-),女,河南省安阳市人。现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31
【关键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城镇体系;户籍改革
与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依靠“四化”同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主导作用,旨在实现城乡之间资源均衡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但是受历史、人口等因素的影响,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1.1 整体水平落后,城镇体系不合理。
城镇人口比重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纵向来看,河南省城镇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但是河南城镇人口比例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者之差一直保持在10%左右。截止到2106年的数据显示,河南省城镇人口比重低于北京地区近40个百分点,仅仅高于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四省。
目前,河南省城镇总数较多,但以中小城市为主,人口规模在超过500万的只有省会城市郑州,城市之间协同关系较弱。即使是省会城市郑州,其经济总量和发展实力也落后于武汉、西安等周边省会城市。城镇化发展呈现“小而全”、无特色的尴尬现象。
1.2 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从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规律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两者通常呈正相关关系。但是,2015年河南省 GDP 总量高达27002.16亿元,排名全国第五,而同年城镇化率仍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46.85%。这其中受河南省人口总数庞大的因素影响,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河南城镇化过程中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及就近转移劳动力定居和扎根城市的能力较弱,滞留在农村内部的人口数量依然庞大。
1.3 “城镇病”凸显
1.3.1 人口半城镇化
空间及土地的城镇化并不等于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人口在空间上的转移和城市面貌改造相对容易,但塑造市民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需要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等相关措施的完善。河南省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确大幅提升,但是“人口半城市化”现象也较为突出,很多农村人口虽然“人在城市”,但其所享受的福利待遇远远不如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也没有与城市完全接轨。甚至一些农民“被上楼”“被城市化”,有人甚至将称之为“新圈地运动”。即使部分拆迁地区农民获得了数额较大征地补偿款甚至数套房产,也不能从根本上将其变为市民,毕竟他们在教育、医疗、社保等各方面的待遇在短时间内都还不能和市民相提并论,而且拆迁暴富所带来的放髙利贷、盲目投资甚至赌博、肆意挥霍等现象不容忽视。此外,农民的个人综合素质,生活方式以及社区的生活氛围、管理方式等方面与市民相比也有不小差距。
1.3.2 城中村问题严重
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周边的农村逐渐被划入到城市发展中,但是城中村在户籍管理、社会管理方式等方面仍沿用农村原有的模式,教育、医疗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生活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治安情况复杂,安全隐患多等各种问题日益凸显。截至2013年9月,郑州市区流动人口达340万,且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城区人口密度仅次于广州,居全国第二位。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居住在城中村,大量的流动人口更是让城中村成为了滋生青少年犯罪、吸毒、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土壤。
1.4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扩大城镇公共服务,是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途径。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如供水、交通、燃气、住房等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就业、养老、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的程度,是衡量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据统计,河南省建制镇市政公用设施水平各项指标(例如,燃气普及率、人均绿地面积等)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南省建制镇燃气普及率极低,只有7.38%,远远低于全国水平46.44%;河南省建制镇绿地率4.31%也远远低于全国水平8.64%;集中取暖、城镇医疗设施方面也比较落后。另外,政府公共服务不全面,不能更好地满足城镇居民的公共需求,文化教育、娱乐健身、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不足和公共服务质量较差等问题严重。
2 加快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破解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系列难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完善城镇体系,制度改革等各方面制定可行性对策,具体来讲:
2.1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
在城镇化过程中,与农村人口转移相一致,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上升、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作为农业大省、工业大省,走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道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首先,积极进行体制创新,尽快建立健全资源的合理分配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次,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巩固与加强产品竞争优势,形成具有号召力与竞争力的支柱产业。结合河南省的省情、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工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与城乡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旅游、房地产、生态环保等新型产业发展。
2.2 完善城镇体系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落后,人口众多且农村人口比例大,盲目发展可能造成质量低下,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合理规划大中小城市数量与布局,尽快完善城镇体系。首先,适当控制郑州和洛阳两大城市的规模,同时继续促进郑汴一体化,增强郑州和洛阳与周围城镇的横向联系,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力与辐射力。其次,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建设,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市场竞争规则,增强中小城市的產业集聚、资金和人才集中的作用,带动城镇化加速发展,增强城市实力。最后针对小城镇数量多,实力不强的现状,一方面要积极增进与周围城市的联系,抓住大城市快速发展的契机,增加自身实力,另一方面,要依靠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等传统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制定优惠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强管理,严格控制,避免小城镇遍地开花,缺乏特色。 2.3 制度改革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对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的过程。要想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势在必行。
2.3.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在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持循序渐进的态度,逐步降低落户城市的门槛,使公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其次,优先解决进程时间长、综合素质高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就业、住房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使该群体逐渐在城市扎根落户。最后,逐步实现未落户农业转移人口能在工作常住地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包括就业、医疗、孩子教育和社会保障等,使在城镇务工人员能够在城市安居乐业和体面生活。
2.3.2 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城镇化过程中,因务农人员减少,“弃耕撂荒”、“应付田”等土地浪费现象频频发生,因此,建立新的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自由转让,使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坚持土地承包制度长期不变,尽快给予农民承包地确权颁证,赋予农民承包地排他性的产权;其次,适时调整土地征用制度,严格规范征用程序,并制定相应的土地补偿机制,给予农民公平的征地补偿;再次,加强《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的实施,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农民承包地的使用权、转让权与处分权,促进土地流转法制化;最后,赋予农民农村集体建设性用地和宅基地进行市场交易权利,盘活农民的土地资本,减轻农民退出土地经营和农村生活的阻力。
2.4 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体制。
要开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首先要改变原有的以政府投资为主的体制环境,确立新的由政府、社会团体、个人以及外国投资者等各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形成多元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创立公平规范、公开透明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竞争与激励机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逐步转变为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依托、企业为主体的投融资环境,提高投融资效率和资金利用率。创新投融资体制,要逐渐把市场“经营”理念运用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于一些有明确的、具体的消费对象,有具体收费用户的某些经营性基础设施,政府可以把它们交给私人部门来建设和经营,投资者在投资以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以企业经营理念运作基础设施项目开发,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将已建立的可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管理权,以有偿转让方式交给企业来管理,而后把企业经营收益再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形成“建设—有偿转让—获取收益—再建设”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编,马建堂主编.中国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河南省社科院[J].河南社会發展蓝皮书,2014.
[3]中国统计局编,马建堂主编.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董哲.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5]谢恒,李萌,冯丽丽.构建现代投融资机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河北省为例[J].地方经济,2009(20):4.
作者简介
张琳(1993-),女,河南省安阳市人。现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