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建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思想保障和政治保障,以党建工作的创新,推动学校教育的创新,改革新的思维方式、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创新管理机制,对于开创“教、学、练”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格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向
党建工作包括党的组织建设以及党的理论建设方面,在高校加强党建工作特别是与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相结合,主要是从党的组织建设方面来考虑。在学生间进行党建工作面对一些现实性的问题:首先,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对党的工作以及理论知识认知不够,因此要将学生引入到党组织,需要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发挥党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其次,学生在校接受专业性的理论知识教育,缺少在实践中为社会服务的机会,学生还没有和群众连成一个整体,对群众的基础性作用认识不够,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还不深入。因此,在高校中要创新党建工作,还需要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细致的培养与考核,在制约的现实性因素下明确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向。
(一)创新党建工作要明确党组织发展的要求
党建工作首先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符合党组织要求的学生要在思想上过硬,能经得起现实的检验,能够紧紧围绕党的本质来开展工作。学生的党建工作关键在于学生的思想素质,学生要坚守社会主义信念,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实践中,学生要能够做到始终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宗旨。
(二)创新党建工作要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诉求
高校中创新党建工作首先要符合高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党组织人才是具有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素质人才,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创新党建工作就是要从高校中挑选优秀人才,而且工作创新也要符合高校的教育,特别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增强人才的工作能力。党建中的积极分子不仅需要在学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还要注重发展自己的全面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符合高标准的党建要求。
二、“教、学、练”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教、学、练”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科研问题的探索,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以及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相关知识与理论的经验性认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科研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理论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促进教师创新性转化,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在高校教学中,教师单纯依靠书本进行教学固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导致自己无法突破现有的理论范式,学生依照教师的讲授来完成理论的学习,但事实在于,理论与知识是不断更新的,现有的理论不一定能够解释新出现的问题。三位一体的教学是通过问题将学生带入到生活实践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实践,在现有理论无法获得合法性时就会自主地排除理论范式,发挥主观创造性,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同时,学生也在科研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感知经验知识,这样不仅避免了教师的认知干扰,还可以在问题中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能力。
(二)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并没有完成学习的各个环节,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并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才实现了知识学习的闭合环节。价值、知识和技能是高校培养人才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三项,作为技能,只有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中才可以获取。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将“练”作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突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时,强化了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弥补了知识与理论间的巨大差距,有效地衔接了两者间的误差,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三)推动教师引导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思考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方式上。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框架进行讲授,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主体,学生的自主权在课堂教学中被剥夺,学生思考的能力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逐渐地蜕化。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学生放在了主体位置,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互动,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通过学习掌握理论知识,通过“练”把握经验知识,完整地构筑了自己的知识框架。特别是在“教”中,教师不是根据自己的教学思维来展开课堂教学,而是带领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学生的思考能力就得到了培养,问题意识的产生促使学生积极地采取实践活动来验证自己的设想。
三、创新党建工作与“教、学、练”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
“教、学、练”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促进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其能力也将得到社会的更大认可,而党建工作就需要这样的全面人才,在未来各行业发展中能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将创新党建工作与“教、学、练”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
(一)加强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
党建工作要和学校的人才培养任务以及学生的学业情况相结合。高校的党建工作是充实党组织、增强党的活力的重要部分,高校中创新党建工作要建立相应的平台机制,特别是能和学生培养模式相匹配,在学生培养模式中选择优秀人才,这样就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党建工作的对接。要解决这一发展路径还需要对党建工作做细致安排,制定完善的方案。在党建工作中实现理念创新就是要对人才的认可标准理念上突破传统的组织推荐单一口径,实现多元化的党建人才引入模式。高校专业成绩并不是人才的体现,必须剔除成绩出人才的偏狭观念,党建中考察积极人才要从全方位来审视,特别是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下,要权衡人才各个方面的指标。
(二)加强党建工作的组织创新
在高校党建过程中,一般是身居学校团体主要职位的学生因为接触学校的团组织以及校方领导,获得的党员入选资格机会较多,而普通的学生在入党的选择上只能凭借成绩来获取相应的资格审查,这两种方式都将党建人才的资格条件过分地收窄。在党建工作中需要加强相应的组织考察。推动学生的党建工作,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通过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学生党组织设置,可以发展一些组织结构相对松散的组织形式。学生党建中除了正式的建制外,还可以在党组织的指导下,成立以开展学生党建活动为目的的、具有一定组织形态的其他类组织。
(三)加强党建工作的思路创新
学生党建工作在传统的方式中是通过逐级报审完成的,首先,学生需要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党课教育。其次,从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考核。针对党建工作细节较多以及工作任务较繁重的现实情况,需要创新党建工作思路,积极优化各种程序性步骤,特别是对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需要积极的加以引导,实现党组织与服务社会活动的对接。
一、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向
党建工作包括党的组织建设以及党的理论建设方面,在高校加强党建工作特别是与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相结合,主要是从党的组织建设方面来考虑。在学生间进行党建工作面对一些现实性的问题:首先,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对党的工作以及理论知识认知不够,因此要将学生引入到党组织,需要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发挥党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其次,学生在校接受专业性的理论知识教育,缺少在实践中为社会服务的机会,学生还没有和群众连成一个整体,对群众的基础性作用认识不够,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还不深入。因此,在高校中要创新党建工作,还需要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细致的培养与考核,在制约的现实性因素下明确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向。
(一)创新党建工作要明确党组织发展的要求
党建工作首先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符合党组织要求的学生要在思想上过硬,能经得起现实的检验,能够紧紧围绕党的本质来开展工作。学生的党建工作关键在于学生的思想素质,学生要坚守社会主义信念,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实践中,学生要能够做到始终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宗旨。
(二)创新党建工作要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诉求
高校中创新党建工作首先要符合高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党组织人才是具有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素质人才,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创新党建工作就是要从高校中挑选优秀人才,而且工作创新也要符合高校的教育,特别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增强人才的工作能力。党建中的积极分子不仅需要在学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还要注重发展自己的全面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符合高标准的党建要求。
二、“教、学、练”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教、学、练”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科研问题的探索,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以及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相关知识与理论的经验性认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科研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理论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促进教师创新性转化,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在高校教学中,教师单纯依靠书本进行教学固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导致自己无法突破现有的理论范式,学生依照教师的讲授来完成理论的学习,但事实在于,理论与知识是不断更新的,现有的理论不一定能够解释新出现的问题。三位一体的教学是通过问题将学生带入到生活实践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实践,在现有理论无法获得合法性时就会自主地排除理论范式,发挥主观创造性,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同时,学生也在科研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感知经验知识,这样不仅避免了教师的认知干扰,还可以在问题中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能力。
(二)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并没有完成学习的各个环节,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并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才实现了知识学习的闭合环节。价值、知识和技能是高校培养人才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三项,作为技能,只有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中才可以获取。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将“练”作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突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时,强化了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弥补了知识与理论间的巨大差距,有效地衔接了两者间的误差,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三)推动教师引导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思考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方式上。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框架进行讲授,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主体,学生的自主权在课堂教学中被剥夺,学生思考的能力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逐渐地蜕化。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学生放在了主体位置,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互动,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通过学习掌握理论知识,通过“练”把握经验知识,完整地构筑了自己的知识框架。特别是在“教”中,教师不是根据自己的教学思维来展开课堂教学,而是带领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学生的思考能力就得到了培养,问题意识的产生促使学生积极地采取实践活动来验证自己的设想。
三、创新党建工作与“教、学、练”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
“教、学、练”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促进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其能力也将得到社会的更大认可,而党建工作就需要这样的全面人才,在未来各行业发展中能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将创新党建工作与“教、学、练”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
(一)加强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
党建工作要和学校的人才培养任务以及学生的学业情况相结合。高校的党建工作是充实党组织、增强党的活力的重要部分,高校中创新党建工作要建立相应的平台机制,特别是能和学生培养模式相匹配,在学生培养模式中选择优秀人才,这样就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党建工作的对接。要解决这一发展路径还需要对党建工作做细致安排,制定完善的方案。在党建工作中实现理念创新就是要对人才的认可标准理念上突破传统的组织推荐单一口径,实现多元化的党建人才引入模式。高校专业成绩并不是人才的体现,必须剔除成绩出人才的偏狭观念,党建中考察积极人才要从全方位来审视,特别是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下,要权衡人才各个方面的指标。
(二)加强党建工作的组织创新
在高校党建过程中,一般是身居学校团体主要职位的学生因为接触学校的团组织以及校方领导,获得的党员入选资格机会较多,而普通的学生在入党的选择上只能凭借成绩来获取相应的资格审查,这两种方式都将党建人才的资格条件过分地收窄。在党建工作中需要加强相应的组织考察。推动学生的党建工作,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通过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学生党组织设置,可以发展一些组织结构相对松散的组织形式。学生党建中除了正式的建制外,还可以在党组织的指导下,成立以开展学生党建活动为目的的、具有一定组织形态的其他类组织。
(三)加强党建工作的思路创新
学生党建工作在传统的方式中是通过逐级报审完成的,首先,学生需要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党课教育。其次,从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考核。针对党建工作细节较多以及工作任务较繁重的现实情况,需要创新党建工作思路,积极优化各种程序性步骤,特别是对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需要积极的加以引导,实现党组织与服务社会活动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