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图书馆应随时代的变化,去改变自身的不足,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时代;图书馆;发展
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经济形态逐渐由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转型。社会环境的变化,使情报学的学科地位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在我国,经历了“情报”改“信息”的风波后,学科专业名称也经历了图书情报学→情报学→信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多次转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一样,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具有无所不在的包容性和穿透力。对于图书馆而言,必然要求图书馆加入市场经济大循环,通过巨大的信息优势,去满足社会的需求。
信息时代,在信息化的重点领域上,要正确处理经济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的关系,走经济信息化为主兼顾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信息化的发展遍及各个领域,由于国力包括财力、物力、人力等因素的限制,应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领域。按照现时期党和政府各项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选取国民经济作为信息化的重点领域是必然的趋势。在市场经济中,信息产业发展中的需求带动作用表现为技术的推动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信息需求是一种弹性较大的需求,在很多场合,信息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并不是必需,再加上信息的可存取性以及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导致这样一种结果:决策者意识到信息需求,但仍把其决策建立在不充分信息的基础之上。这样,信息需求的两个层次即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的转换复杂化。而信息技术是促进这种转换的最重要因素。事实上,信息产业的形成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而各类先进信息系统,如可视图文系统、电子邮政系统、电话咨询系统等的出现,不仅仅是改变了人们获取利用信息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将人们的潜在信息需求转变成了现实需求,此外,信息产业技术更新快、受科技进步影响大,正是这一特点的外在表现之一。在经济信息化中,应逐步把重点转向企业信息化和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产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都有信息化的问题,这对企业研究竞争环境、了解竞争对手、制订竞争对策,以便在竞争中取胜至关重要。经济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领域。如果把经济看作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那么国民经济信息化也就意味着社会信息化;如果把社会视为非经济系统,那么国民经济信息化在实践中也会扩展到社会信息化。要通过加强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完善信息基础结构来促进信息资源的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信息化,并由此加快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信息时代,必须具有扎实的信息管理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能够迅速获取信息并进行鉴别分析与加工整理;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熟练检索各种综合性、专题性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等。这些要求迫使图书情报机构充分吸纳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各学科领域专家和各类专业人才,自愿地与本系统人员共同开展参考咨询服务,即参考咨询服务队伍的社会化。尤其是在网络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环境下,参考咨询服务人员要通过与其他地区或国家参考咨询机构开展的数字资源共享、专家智力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合作,来解答用户提出的超越自身知识范围和可利用资源能力的复杂问题。参考咨询服务内容的知识化、服务手段的现代化、参考资源的数字化、服务对象的全球化、服务方式的网络化对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时代,科学文化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目标上,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信息服务工作是知识密集型的工作,所以人才尤为重要,要区别不同层次人才,因人制宜。对现有专职人员,除鼓励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外,更要注重知识更新教育和学习、创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发人才潜力,使低层次人才向高层次人才转变;对兼职人员,要强化咨询服务规范、服务技能的培训。从业务培训的性质、对象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献需求的趋势对图书馆工作的要求来看,业务培训的内容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实”——实用,应切实有利于提高管理干部的实际业务工作能力和增强其科学预测意识。在业务培训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岗位职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交流,组织观摩会、研讨会、质疑释难会,以强化专业知识和能力。二是“专”——紧密结合培训对象的岗位工作,这种培训的一部分内容属能力培养、技能掌握,需要将教学、示范和训练结合起来。三是“适”——适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和缺什么补什么的特点,即层次分明、教材简明扼要、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适于自学、适于检验、适于操作。这种培训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而强调知识的适用性和能力真正提高的指导性。四是“高”——具有较高的水平,规定各级任职资格培训起点的最低水平,能使自己从培训的起点作出判断和检验的结论。这种培训不满足现有知识的传授,而强调知识的应用及能力的提高。五是“新”——具有时代和超时代的特点。至少部分内容要有超前性,防止“几年一贯制”的再出现。这种培训除借鉴其他行业的培训方法外,还应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培训方法,如案例法、角色扮演法、分析预测法、感受性训练等,博采图书馆科学群的精华和融所有先进科学方法于一体。
信息时代,开展高质量信息服务的对策与措施,高质量信息服务的开展,需要有相应的对策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制订对策和措施总的原则是加大文献信息开发力度,确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格局。一是开发馆藏文献资源。要加大馆藏文献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大力宣传、揭示经过整序的书目和索引;对文献进行深加工,重视专题文献、信息文摘、信息综述的利用,加大馆藏文献的开发力度。二是加强与学校领导、教师和科研人员的配合,争取更多的服务项目。一方面配合领导决策,组织信息调研,不定期地组织有关专家,就学校专业设置、重点学科发展、教学体制、办学经费、招生、就业等问题进行调研,为领导筛选、整理出带有指导性的、关于国内外大学教育方面的参考资料,当好领导的参谋。另一方面配合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建立专题文献和科研成果数据库,专门人才库,提供计算机联机和光盘检索服务,提供期刊目次报导服务,对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进行文献跟踪服务,外文资料的编译服务等。在对文献进行整序的基础上,抽出业务骨干有重点有选择地对文献所含重要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和整理,使其成为时效性好、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的实用信息,以此为基础开展专题、定向的信息服务,满足用户希望以最短时间获取最易吸收、最切合需求的信息的要求。其次配合学校科技开发与生产,承接市场调研、产品促销、可行性论证、中介服务等项业务。了解市场行情,加强高校与社会联系,互通信息。三是搞活多元信息。传统图书馆服务的信息源一般局限于印刷型文献及书目,而对于社会信息及有关事实型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极少。社会需求调研显示,现在人们较注重社会上各类动态信息,相对而言,图书馆静态的文献信息被冷落了。为适应读者这一需求特点,馆藏建设在以印刷型文献为主体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多地引进各类非印刷型文献,特别是光盘等电子出版物,诸如专利、企业名录、产品名录、法律法规等光盘数据库。形成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总之,搞信息服务必须抓住一个传播手段,有了一个好的手段,就能汇容大量信息,吸引大批用户。手段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也是吸引信息的舞台。
关键词:信息时代;图书馆;发展
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经济形态逐渐由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转型。社会环境的变化,使情报学的学科地位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在我国,经历了“情报”改“信息”的风波后,学科专业名称也经历了图书情报学→情报学→信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多次转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一样,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具有无所不在的包容性和穿透力。对于图书馆而言,必然要求图书馆加入市场经济大循环,通过巨大的信息优势,去满足社会的需求。
信息时代,在信息化的重点领域上,要正确处理经济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的关系,走经济信息化为主兼顾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信息化的发展遍及各个领域,由于国力包括财力、物力、人力等因素的限制,应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领域。按照现时期党和政府各项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选取国民经济作为信息化的重点领域是必然的趋势。在市场经济中,信息产业发展中的需求带动作用表现为技术的推动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信息需求是一种弹性较大的需求,在很多场合,信息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并不是必需,再加上信息的可存取性以及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导致这样一种结果:决策者意识到信息需求,但仍把其决策建立在不充分信息的基础之上。这样,信息需求的两个层次即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的转换复杂化。而信息技术是促进这种转换的最重要因素。事实上,信息产业的形成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而各类先进信息系统,如可视图文系统、电子邮政系统、电话咨询系统等的出现,不仅仅是改变了人们获取利用信息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将人们的潜在信息需求转变成了现实需求,此外,信息产业技术更新快、受科技进步影响大,正是这一特点的外在表现之一。在经济信息化中,应逐步把重点转向企业信息化和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产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都有信息化的问题,这对企业研究竞争环境、了解竞争对手、制订竞争对策,以便在竞争中取胜至关重要。经济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领域。如果把经济看作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那么国民经济信息化也就意味着社会信息化;如果把社会视为非经济系统,那么国民经济信息化在实践中也会扩展到社会信息化。要通过加强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完善信息基础结构来促进信息资源的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信息化,并由此加快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信息时代,必须具有扎实的信息管理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能够迅速获取信息并进行鉴别分析与加工整理;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熟练检索各种综合性、专题性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等。这些要求迫使图书情报机构充分吸纳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各学科领域专家和各类专业人才,自愿地与本系统人员共同开展参考咨询服务,即参考咨询服务队伍的社会化。尤其是在网络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环境下,参考咨询服务人员要通过与其他地区或国家参考咨询机构开展的数字资源共享、专家智力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合作,来解答用户提出的超越自身知识范围和可利用资源能力的复杂问题。参考咨询服务内容的知识化、服务手段的现代化、参考资源的数字化、服务对象的全球化、服务方式的网络化对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时代,科学文化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目标上,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信息服务工作是知识密集型的工作,所以人才尤为重要,要区别不同层次人才,因人制宜。对现有专职人员,除鼓励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外,更要注重知识更新教育和学习、创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发人才潜力,使低层次人才向高层次人才转变;对兼职人员,要强化咨询服务规范、服务技能的培训。从业务培训的性质、对象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献需求的趋势对图书馆工作的要求来看,业务培训的内容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实”——实用,应切实有利于提高管理干部的实际业务工作能力和增强其科学预测意识。在业务培训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岗位职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交流,组织观摩会、研讨会、质疑释难会,以强化专业知识和能力。二是“专”——紧密结合培训对象的岗位工作,这种培训的一部分内容属能力培养、技能掌握,需要将教学、示范和训练结合起来。三是“适”——适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和缺什么补什么的特点,即层次分明、教材简明扼要、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适于自学、适于检验、适于操作。这种培训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而强调知识的适用性和能力真正提高的指导性。四是“高”——具有较高的水平,规定各级任职资格培训起点的最低水平,能使自己从培训的起点作出判断和检验的结论。这种培训不满足现有知识的传授,而强调知识的应用及能力的提高。五是“新”——具有时代和超时代的特点。至少部分内容要有超前性,防止“几年一贯制”的再出现。这种培训除借鉴其他行业的培训方法外,还应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培训方法,如案例法、角色扮演法、分析预测法、感受性训练等,博采图书馆科学群的精华和融所有先进科学方法于一体。
信息时代,开展高质量信息服务的对策与措施,高质量信息服务的开展,需要有相应的对策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制订对策和措施总的原则是加大文献信息开发力度,确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格局。一是开发馆藏文献资源。要加大馆藏文献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大力宣传、揭示经过整序的书目和索引;对文献进行深加工,重视专题文献、信息文摘、信息综述的利用,加大馆藏文献的开发力度。二是加强与学校领导、教师和科研人员的配合,争取更多的服务项目。一方面配合领导决策,组织信息调研,不定期地组织有关专家,就学校专业设置、重点学科发展、教学体制、办学经费、招生、就业等问题进行调研,为领导筛选、整理出带有指导性的、关于国内外大学教育方面的参考资料,当好领导的参谋。另一方面配合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建立专题文献和科研成果数据库,专门人才库,提供计算机联机和光盘检索服务,提供期刊目次报导服务,对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进行文献跟踪服务,外文资料的编译服务等。在对文献进行整序的基础上,抽出业务骨干有重点有选择地对文献所含重要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和整理,使其成为时效性好、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的实用信息,以此为基础开展专题、定向的信息服务,满足用户希望以最短时间获取最易吸收、最切合需求的信息的要求。其次配合学校科技开发与生产,承接市场调研、产品促销、可行性论证、中介服务等项业务。了解市场行情,加强高校与社会联系,互通信息。三是搞活多元信息。传统图书馆服务的信息源一般局限于印刷型文献及书目,而对于社会信息及有关事实型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极少。社会需求调研显示,现在人们较注重社会上各类动态信息,相对而言,图书馆静态的文献信息被冷落了。为适应读者这一需求特点,馆藏建设在以印刷型文献为主体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多地引进各类非印刷型文献,特别是光盘等电子出版物,诸如专利、企业名录、产品名录、法律法规等光盘数据库。形成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总之,搞信息服务必须抓住一个传播手段,有了一个好的手段,就能汇容大量信息,吸引大批用户。手段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也是吸引信息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