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产妇待产过程中体位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4例产妇分为观察组64例,给予体位护理,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5,P<0.05)。结论 在产妇待产过程中给予体位护理,可以减少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有利于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妇;体位护理;剖宫产率;产程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79-02
产时进行体位护理,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可以提高母婴安全性[1]。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产妇,对其进行体位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产妇进行对照,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4.1±3.1)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8.4±2.1)周。均为初产妇,单胎,产妇骨盆、胎位等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排除免疫系统严重疾病患者,及伴随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器质性病变患者。将12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产妇均实施全程陪产,常规体位待产,给予充足的营养及水分。指导产妇在第二产程合理运用腹压。产前排空膀胱,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观察组给予体位护理,主要内容为:
1.2.1 产前教育 产妇即将进入临产状态时,由陪产助产士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产时体位对于生产的意义。介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体位,同时指导产妇配合生产。
1.2.2 心理护理 产前产妇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特别是初产妇,对于助产士告之的体位护理没有信心,担心会导致产程延长或产中出血量增加等。需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认真倾听产妇的担心和忧虑,有针对性地对其问题进行解答和疏导。通过科学耐心的讲解,使产妇增加对体位护理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待产。
1.2.3 产时护理 ①宫口开至小于3cm时:胎头尚未入盆者,将床头抬高约45°,让产妇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等自己认为舒适的体位;胎头已入盆者,可采取自由体位。②宫口开至大于3cm时:进入产室待产,协助产妇在产床上取卧位或半卧位。进行腰硬膜联合麻醉。同时行心电监护、胎心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指导与协助产妇,准备穿刺体位行人工破膜,阴道检查确诊为枕横位、枕后位者,产妇取胎儿脊柱同侧,行侧卧位。③宫口全开时:产妇根据自身感觉舒适程度取不同体位。卧位:仰卧或不同坡度半卧位,下肢可取截石位或平放。坐位:产妇背靠抬高的床头或其它固定物,坐在产床中段,双手抓住支架,脚放置在床下的接生台上。侧卧位:抬高产床床头,挺直脊背,突出臀部,努力弯曲膝部,上方的腿放置于脚架上。蹲位:产妇蹲在产床上,手扶床支架。所有體位均可根据舒适程度进行调整。消毒外阴,观察胎心、宫缩及胎头拨露情况,待胎头拨露取膀胱截石位。若产妇用力不当、骨盆倾斜度大、耻骨联合过低时,用双侧髋膝关节屈曲外展位。分娩后取平卧位。
1.3 观察指标 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产程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组别采用χ2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05,P<0.05)。
3 讨 论
宫口未完全打开时,指导产妇采取感觉舒适度高的自由体位,可使产妇精神放松舒适度增加,特别是站立时,臀部自然左右摆动,胎头在骨盆内顺产轴自然旋转下降,促进产程;取坐位或半卧位,子宫趋向腹壁,胎儿纵轴和产轴方向相同,在胎儿重力作用下宫颈的压力增加,有效宫缩增加促进宫口扩张,加快产程。同时胎头适应入口平面的方向,能顺利下降入盆。胎儿脊柱同侧俯卧位,充分利用羊水的浮力、胎儿重力与子宫收缩力结合,帮助胎儿纠正体位,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2]。
产妇采用坐位、半坐卧位、蹲位、侧卧位等体位,可减轻胎儿对腹主动脉的压迫,改善胎盘血循环,增加胎儿供血,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或其它并发症的几率。单纯仰卧位会对下腔静脉、髂动脉产生压迫,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胎儿血氧饱和度降低,易发生宫内缺氧缺血而增加新生儿窒息及宫内窘迫[3]。本研究表明,应用体位护理,可以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缩短产程。虽然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减少了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患者的发生率,降低了产后出血的概率,但是在统计学上无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为单中心,且样本量较小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廖玲,黄汝宁,冯绮云,等.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效果[J].全科护理,2010,8(4):955-956.
[2]刘淑青,王勇.体位护理在产妇待产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3):34-35.
[3]李慧敏,廖玲.镇痛分娩与体位护理的研究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792.
【关键词】产妇;体位护理;剖宫产率;产程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79-02
产时进行体位护理,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可以提高母婴安全性[1]。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产妇,对其进行体位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产妇进行对照,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4.1±3.1)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8.4±2.1)周。均为初产妇,单胎,产妇骨盆、胎位等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排除免疫系统严重疾病患者,及伴随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器质性病变患者。将12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产妇均实施全程陪产,常规体位待产,给予充足的营养及水分。指导产妇在第二产程合理运用腹压。产前排空膀胱,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观察组给予体位护理,主要内容为:
1.2.1 产前教育 产妇即将进入临产状态时,由陪产助产士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产时体位对于生产的意义。介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体位,同时指导产妇配合生产。
1.2.2 心理护理 产前产妇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特别是初产妇,对于助产士告之的体位护理没有信心,担心会导致产程延长或产中出血量增加等。需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认真倾听产妇的担心和忧虑,有针对性地对其问题进行解答和疏导。通过科学耐心的讲解,使产妇增加对体位护理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待产。
1.2.3 产时护理 ①宫口开至小于3cm时:胎头尚未入盆者,将床头抬高约45°,让产妇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等自己认为舒适的体位;胎头已入盆者,可采取自由体位。②宫口开至大于3cm时:进入产室待产,协助产妇在产床上取卧位或半卧位。进行腰硬膜联合麻醉。同时行心电监护、胎心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指导与协助产妇,准备穿刺体位行人工破膜,阴道检查确诊为枕横位、枕后位者,产妇取胎儿脊柱同侧,行侧卧位。③宫口全开时:产妇根据自身感觉舒适程度取不同体位。卧位:仰卧或不同坡度半卧位,下肢可取截石位或平放。坐位:产妇背靠抬高的床头或其它固定物,坐在产床中段,双手抓住支架,脚放置在床下的接生台上。侧卧位:抬高产床床头,挺直脊背,突出臀部,努力弯曲膝部,上方的腿放置于脚架上。蹲位:产妇蹲在产床上,手扶床支架。所有體位均可根据舒适程度进行调整。消毒外阴,观察胎心、宫缩及胎头拨露情况,待胎头拨露取膀胱截石位。若产妇用力不当、骨盆倾斜度大、耻骨联合过低时,用双侧髋膝关节屈曲外展位。分娩后取平卧位。
1.3 观察指标 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产程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组别采用χ2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05,P<0.05)。
3 讨 论
宫口未完全打开时,指导产妇采取感觉舒适度高的自由体位,可使产妇精神放松舒适度增加,特别是站立时,臀部自然左右摆动,胎头在骨盆内顺产轴自然旋转下降,促进产程;取坐位或半卧位,子宫趋向腹壁,胎儿纵轴和产轴方向相同,在胎儿重力作用下宫颈的压力增加,有效宫缩增加促进宫口扩张,加快产程。同时胎头适应入口平面的方向,能顺利下降入盆。胎儿脊柱同侧俯卧位,充分利用羊水的浮力、胎儿重力与子宫收缩力结合,帮助胎儿纠正体位,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2]。
产妇采用坐位、半坐卧位、蹲位、侧卧位等体位,可减轻胎儿对腹主动脉的压迫,改善胎盘血循环,增加胎儿供血,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或其它并发症的几率。单纯仰卧位会对下腔静脉、髂动脉产生压迫,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胎儿血氧饱和度降低,易发生宫内缺氧缺血而增加新生儿窒息及宫内窘迫[3]。本研究表明,应用体位护理,可以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缩短产程。虽然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减少了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患者的发生率,降低了产后出血的概率,但是在统计学上无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为单中心,且样本量较小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廖玲,黄汝宁,冯绮云,等.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效果[J].全科护理,2010,8(4):955-956.
[2]刘淑青,王勇.体位护理在产妇待产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3):34-35.
[3]李慧敏,廖玲.镇痛分娩与体位护理的研究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