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地区苦荬菜有机栽培可行性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gli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研究通过对苦荬菜品种八甲荬作四个不同的处理来进行栽培观察,从株高、叶片数、全株重、叶重、地上部重以及根重的6个指标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了阳江地区八甲荬春夏季节有机栽培的可行性。经过实验分析得知,苦荬菜在阳江地区春夏有机栽培是可行的,在有机肥充足的条件下,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进行生产,有机栽培有其生产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苦荬菜;有机栽培;阳江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71-05
  1 研究背景
  1.1 苦荬菜特性与生产科研现状 苦荬菜又名麻菜、苣荬菜,为植物苦苣的全株,叶稍带苦味。茎呈白色或黄白色;叶片为圆状披针形,分为浅锯齿叶片和深锯齿叶片,叶表面呈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鲜黄色,舌状。苦荬菜味苦,性寒凉,无毒,能够清热燥湿、消肿排脓、化瘀解毒。苦荬菜含有苦味素、蛋白质、维他命B1、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成分,营养价值很高,苦荬菜富含钾、钙、镁、磷、钠、铁、锰、锌、铜等元素。在药用方面,苦荬菜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清朝吴其浚所著的《植物名实图攻长篇》中云:“苦菜味苦,寒,主五脏邪气,厌壳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本实验选用的苦荬菜是阳江市特优品种八甲荬,其菜茎粗大、光滑嫩脆,光泽透明似甘榄色,叶厚光滑布满叶脉,叶色翠绿光润,叶边缘有规则的锯齿状,特别是以其纤维含量低而口感爽滑无渣,深受广大的喜爱,而且苦荬菜病虫害少,是人们的食用放心菜,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发展前景。八甲荬畅销阳江、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为农民致富开拓了新的门路。现阶段,有机苦荬菜的生产科研还比较少,关于苦荬菜的有机栽培文献还不多。
  1.2 苦荬菜有机栽培的现状与意义 有机农业是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1]。蔬菜的有机栽培是有机农业当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化肥用量增长很快,已位居世界前列,根据国际肥料工业协会数据和我国统计数据分析,2007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已占全球用量的35%左右,但仍处于上升阶段[2]。尽管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但是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却越来越低[3],不合理的盲目地施用和过量投入,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消费,无公害蔬菜要求越来越高[4]。现阶段,我国市场上的有机蔬菜还是比较紧缺的,发展提速也就是近10年时间,有机蔬菜的栽培价值空间还有很大的提高。
  1.3 实验地址 本研究在阳江市阳东区新洲镇上六村,实验地已撂荒多年,周围无工矿污染,水源充足,适合进行有机栽培实验。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通过苦荬菜春夏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的比较试验,探讨苦荬菜在阳江地区春夏有机栽培的可行性,旨在为苦荬菜有机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1)实验品种:阳江苦荬菜(八甲荬),购自市场;(2)实验肥料:腐熟牛粪(生牛粪购自奶牛场,人工堆制腐熟)、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山东红日公司生产);(3)覆盖材料:50目防虫网(日本生产)、60%黑色遮阳网(浙江生产)、杀虫黄板
  2.2 实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1)牛粪施入量:2kg/m2(20 010kg/hm2);(2)牛粪施入量:4kg/m2 (40 020kg/hm2);(3)牛粪施入量:6kg/m2(60 030kg/hm2);(4)对照:施牛粪2kg/m2、复合肥50g/m2(502.5kg/hm2)。每个处理4m2,3次重复。
  2.3 实验方法 实验进行前休田8个月,实验进行前两个月翻耕晒白。按实验设计,将施入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做成高20cm、宽为100cm的畦面,畦沟深20cm,宽30cm(实验面积不包括起畦沟)。八甲荬种子于2014年3月9日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同大田。苗期24d。2014年4月2日定植,行株距为15cm×15cm。生长期管理同大田,晴天、多云天每天浇水一次。处理1、2、3植株生长过程中只浇水不施肥。对照植株生长过程中施追肥两次,每次施复合肥10g/m2(100.5kg/hm2),配制成0.1%液肥施用。实验过程中测定和记录植株生长量、害虫种类和危害程度、病害种类和危害程度、防虫网小拱棚的小气候变化、商品蔬菜产量。苦荬菜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整个生长期完全不使用化学农药,采用防虫网、杀虫黄板进行物理灭杀害虫。实验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4 观察与记载
  2.4.1 物候期观察 (1)播种期:2014年3月9日;(2)出苗期:2014年3月17日;(3)定植期:2014年4月2日;(4)第一次采收期:2014年4月9日;(5)最后一次采收期:2014年5月5日。
  2.4.2 实验记载 (1)植株生长量:出苗以后,每7d取一次样,时间要固定,每个处理每次取15株,5株作为一组(相当于一个重复)进行测定,取每组单株平均数。测定性状包括株高、叶片数、全株重、叶重、地上部重、根重。(2)害虫种类和危害程度:详见表1。
  3 结果与分析
  3.1 苦荬菜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生长动态比较
  3.1.1 苦荬菜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的株高生长动态比较 由图1可以看出,起初苦荬菜的株高情况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处理一和处理二折线相差不大,处理三和对照组与处理一和处理二有较大差异。处理三和对照组比处理一处理二株高要高,常规栽培比有机栽培总体要好。   3.1.2 苦荬菜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的叶片数生长动态比较 由图2可知,叶片数相差不到2片,各处理与对照组有相交叉的曲线,说明叶片数之间相差不大。但是对照组与处理三多于处理一处理二,总体来说,常规栽培比有机栽培更加发叶。
  3.1.3 苦荬菜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的全株重生长动态比较 由图3可得出,第一次、第二次观察数据四组处理变化不大。从第三次开始,处理一和处理二全株重生长动态基本相一致,处理三与对照组全株重生长动态相对显著。而对照组全株重是为全处理组中最重的。
  3.1.4 苦荬菜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的叶重生长动态比较 由图4可以得出,各处理从第三次数据观察就开始显现出显著性差异。处理一、处理二生长较慢,而且重量也轻于处理三和对照组。处理三和对照组叶重生长速度较快,对照组优于处理三。总体来说,常规栽培种植叶重优于有机栽培。
  3.1.5 苦荬菜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的地上部重生长动态比较 由图5可知,地上部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处理一和处理二折线图基本一致,生长情况没有太大出入。处理三和对照组地上部重增加速度比处理一及处理二要快。对照组在后期也明显快于处理三。从折线图来看,对照组地上部重增加快于处理一、处理二及处理三。也就是说,常规栽培地上部重增长高于有机栽培。
  3.1.6 苦荬菜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的根重生长动态比较 由图6可知,根部的生长在第三次观测前根重基本保持一致。第三次后,各处理的根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增加幅度比前边的观测要大。处理三在第四次观测数据中高于其他处理组。处理二与对照组基本保持一致,且大于处理一。在第五次观测中,处理二、处理三和对照组基本一致,且大于处理一。这说明,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的根重无显著性差异。
  3.2 苦荬菜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害虫危害程度比较 从表3看出,苦荬菜受到虫害的指数较低。经过方差分析可得出,虫害各组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也即是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两种种植方式的虫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4)。
  3.3 苦荬菜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病害危害程度比较 由表5~表7可以看出,各组处理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多重比较可以得出,处理二和处理一差异不大,处理三和对照组相对于处理一差异性极显著。处理三相对于处理二差异性显著。对照组相对于处理二差异性极显著。而对照组与处理三差异性不显著。
  3.4 苦荬菜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产量比较 由表8~表10可以得出,各处理间差异性显著;通过多重比较看出,处理二和处理一差异性显著,处理三、对照组和处理一相比差异性极显著,对照组和处理二相比差异性极显著,处理三与处理二差异性也是极显著,处理三和对照组相对比差异性极显著。即是,各组处理都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产量为各处理中的最高值,处理三次之,处理二比处理三低,处理一为各处理中的最低值,略低于处理二。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有机栽培和常规栽培均能正常、健壮生长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地理坐标为北纬21°28′45″~22°41′02″,东经111°16′35″~112°21′51″,地处北回线以南。气象条件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年平均气温23.4℃,季风明显,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和东南风,冬季主动风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2.43m/s。年平均降雨量2 970mm[5]。全年中,4—6月为雨季,8—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平均相对湿度为68%。适宜的蔬菜种植气候使得阳江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上市。通过苦荬菜的常规栽培与有机栽培的6种不同性状的折线图比较可以看出,有机栽培各项性状相对于常规栽培略低。处理一和处理二生长情况基本一致,生长速度较慢。处理三和对照组生长情况大同小异,各项性质均优于处理一处理二。而对照组优于处理三。总体说来,常规栽培在各项性状指标中优于有机栽培。
  4.1.2 常规与有机栽培苦荬菜病害虫害均发生较轻 阳江的高温高湿天气使得病虫害发生严重。夏季蔬菜种类多、品种更多,也是全年中病虫害发生种类最多、危害最为严重、防治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6]。有机蔬菜栽培的前提是不施用农药和化肥。根据实验的数据分析结果得出,苦荬菜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较低。病害虫害发生率不高,对苦荬菜的生产是个良好的环境。常规栽培与有机栽培的虫害情况基本一致。而病害虽然各组处理差异性显著,但总体来说,病害指数也是非常的低的。所以,苦荬菜的有机栽培在阳江地区春夏期间栽培不必特地考虑病虫害方面的防治。
  4.1.3 苦荬菜有机栽培和常规栽培效益比较 在本实验中,苦荬菜常规栽培产量显著高于有机栽培产量,高出范围为37.6%~150.4%。多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有机栽培苦荬菜产量。从实践来看,有机蔬菜价格是常规蔬菜价格的3~5倍,因此在阳江地区春夏季苦荬菜的有机栽培是可行的。实验中常规栽培的最大产量是有机栽培的1.5倍,按常规栽培产量15 000kg/hm2来算,有机栽培产量10 000.5kg/hm2。根据目前市场上的蔬菜价格4元/kg来算,常规栽培产值60 000元/hm2,有机栽培价格一般是常规栽培的3~5倍,按照12元/kg来算,有机栽培产值可达120 000元/hm2,经济效益比常规栽培方法提高一倍。经过实验分析,苦荬菜在阳江地区春夏有机栽培是可行的。在不考虑栽培的其他的支持费用的情况下,苦荬菜有机栽培比常规栽培产量稍低,生长情况处理三生长情况更靠近常规栽培的对照组。也就是说,在有机肥充足的条件下,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进行生产,有机栽培有其生产的经济价值。
  4.2 讨论
  4.2.1 苦荬菜在阳江地区春夏有机栽培的改进建议 由于本次实验的田地小,其得出的分析结果还不能全面地证明有机栽培的经济效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增加实验田地来进一步研究,还可以增加不同土质的有机栽培的对比实验,这样可以全面分析阳江地区不同土质之间对有机栽培的影响。在肥水管理方面,基肥的施用量只做了三个分级。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处理三的施肥量的产出率是最接近对照组的,但是还不能得到有机栽培的基肥的最佳施用量。在试验田允许的条件下,今后的研究中要增加实验田块,增加基肥施用量的阶梯,这样就能够得出有机栽培的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从而为生产作业提供预算依据。从分析中发现苦荬菜的栽培在同一施肥量而生长动态有所偏差的情况,可能是基肥混合土壤不够均匀所致,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在整地施肥方面做得更加仔细来消除其误差。在栽培种植期间,没有进行特意的除草活动,这也可能是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在苦荬菜的产品采收方面,实验只设计了对产品产量的称重记录,这只是单方面的说明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的产量方面的差异,而没有对产品品质的检验。有机栽培和常规栽培之间的品质差异没有体现出来,因此,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对苦荬菜进行品质鉴定,以验证有机栽培的苦荬菜的优劣,这样更能说明苦荬菜阳江地区春夏有机栽培的可行性。   4.2.2 关于苦荬菜有机栽培的前景讨论 蔬菜是人们每日每餐必不可少的食物,是人们日常获得维生素、矿质元素、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蔬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7]。近年来,在农业种植方面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等,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多年使用化学物质的结果,使生物天敌锐减,病虫、杂草抗药性增加[8]。这是与我国确立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违背的。有机栽培,强调农业废弃物如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的综合利用,既利用了农村的废弃物,也减轻了农村废弃物不合理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1]。如果我国绝大部分的农业实现了有机种植,那么我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将实现质的飞跃[9]。作为农户,要减支增收,发展循环经济,即在农作物生产中增施有机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10]。苦荬菜有机栽培是有机农业范畴,其产品优质绿色健康,与常规栽培相比,更加突出其健康、原生态无污染的特点,在人们注重吃食无害健康、营养价值的消费观念下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粗放的情况仍未根本改变,农业自然经济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农业污染等问题突出,主要的蔬菜栽培仍以常规为主,而有机栽培生产规模小、成本高,生产和市场需求脱节。本实验主要是为苦荬菜在阳江地区春夏季节有机栽培的可行性作简单论证,在有机肥充足的情况下其产量和常规栽培相差不大,因此,苦荬菜的有机栽培的前景是无可限量的。绿色健康的有机蔬菜将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吴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4):67-68.
  [2]张智峰 张卫峰.我国化肥施用现状及趋势[J].磷肥与复肥,2008(6):9-12.
  [3]李明哲.农田化肥施用污染现状与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5):65-67.
  [4]张道顺,毛爱军,王国栋.浅谈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山东蔬菜,2004(3):30-31.
  [5]阮世巩,谭宝期.阳江市大气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J].科技与生活,2010(12):22-23.
  [6]赵海棠,石自强,安学君.夏秋季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宁波农业科技,2002(2):20-23.
  [7]吕家龙.蔬菜栽培学各论(南方本).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8]李玉娟.蔬菜有机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01(09):13.
  [9]张青玲.有机农业大有作为[J].科学种田,2010(6):9.
  [10]游爱文.农村化肥施用现状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5(9):61.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生物类专业课中学生实施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唤起了学生学习注意力,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成绩。  关键词:自主学习;专业课;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132-02  “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人毕生面临的重要任务[1],而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 要:该文基于ZigBee技术给出了一种用于温室数据采集的系统方案。硬件部分选择温湿度传感器SHT11和光传感器TSL2550D采集温室环境参数,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编写上位机程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采用周期上报和中断立即上报两种工作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时、准确、可靠地完成温室环境因子监测,有效地降低了系统功耗,为今后将该网络应用于实际温室的数据采集打下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
网格任务调度算法是影响网格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描述了网格计算环境中的DAG任务调度模型.然后,结合网格计算环境的特点,讨论了多个相依性任务组成的应用任务调
该文通过试验讨论了在厚层通风制曲中水和葡萄糖溶液的添加量及添加浓度,确定了补料降温工艺的技术参数,并阐述了应用该工艺的优势之处。
摘 要:通过开展不同直播方式对油菜机械收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穴播利于油菜个体的生长,在相近的密度下,其个体生长优于撒播,穴播产量优于撒播,增幅11.6%。但从机械收割方面分析,撒播方式有利于提高每一次分枝节位,使分枝集中于上部,缩短了花期,既利于油菜成熟期一致,也利于油菜机械收割;穴播机械损失率高于撒播机械损失率,两种直播方式与人工收获相比较损失率分别为13.5%和10.4%。  关键词:油菜
摘 要:黄山区地理位置独特,有较好的基础资源条件,是香榧、油茶等木本油料分布和种植区之一,发展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提升黄山区香榧、油茶特有的木本油料林品质和档次,依据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合理规划,制定相应对策,推动黄山区木本油料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黄山区;木本油料;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70-02
摘要:该文选用种子处理剂噻虫胺18FS拌种防治稻蓟马,并且以高巧为对照药剂,进行了噻虫胺18FS 3种剂量防治稻蓟马药效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噻虫胺18FS是防治稻蓟马的持效期较长的理想药剂,7mL、9mL/kg种子药后15d虫口防效分别为93.42%、97.17%,接近或略高于对照药剂高巧,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建议生产上该药剂的使用剂量为7mL/kg种子。  关键词:噻虫胺;水稻蓟马;防效  宿
该文通过对合肥市雨花塘公园水体异味的调查分析,得出该水体的异味物质主要是土臭素,且土臭素的含量与叶绿素a的浓度成相关性,为今后解决类似案例提供参考。
【目的】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基因(vgb)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进行整合表达,提高β-半乳糖苷酶的产量。【方法】用枯草芽孢杆菌整合载体pA01和启动子P43构建vgb基因的整合表达载体p
2年1代跨3个年头生活史的云斑天牛选择在6月上旬至10月上旬进行释放。一天中最佳的释放时间是在晴天17:00—20:00时进行。调查时每hm^2有被害株1-3株的,按每hm^2 750-1500头花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