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媒体和工具,很多物理“课件”集中展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现象,或者用“课件”展示理想化的物理过程,但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演播式的多媒体课件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使教学过程人性化,而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只能有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与融入,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是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各方面的整合,考虑的是物理课程的整体效果,是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和环境构建工具,成为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因素,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活动都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将中学物理教学从传统的“灌”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现有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
笔者以为,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之主体是物理课程,而非信息技术,物理教师要注重提高教学基本功,注重对教材的理解,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研究,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功能不能被削弱。物理教师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选择技术。避免生搬硬套,成为“鸡肋” ;而应该结合新课程,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物理教学新模式。
新课程改革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尤其对创新和实践等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模式不能停留在以前的单一演示型和练习型模式。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物理学科教学的新模式是物理教师十分迫切的任务。
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可以分为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后者按照学习内容的开放程度又分为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在开放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我们强调后者的探索,但演示型教学模式仍有存在的必要性。教师应当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摸索新课程新的教学模式使整合模式多样化,最终达到全面整合的目的。本人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综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完善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
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使用,主要应用于课堂演示。这种模式可以组织提供物理情景,演示理想化物理过程或课堂中难以完成、难以观察的物理现象,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形成稳定清晰的表象,为学生学习概念规律创造情境,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知识等方面有明显效应。这种模式对硬件配置要求不高,可以应用于高中各年级新课、复习课、习题课甚至实验课。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布朗运动、光的衍射、重核裂变等高中物理实验,展示加速器、潜望镜(全反射三棱镜)、人工核聚变装置等实物照片,利用仿真实验室进行仿真电学实验。实践证明,这些手段引起普通高中学生极大兴趣,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如高二物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课,教师将法拉第生平投影上大屏幕,作为故事讲述,同步演示其中相关实验(例如电磁铁、研究电磁现象的实验)。几乎所有学生都发现:将磁铁伸入和拔出线圈的过程中发生电磁感应现象;当磁铁静止在线圈中时,无论磁场多强都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同时也指出许多科学家未能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原因:观察不仔细,忽略了磁铁伸入和拔出线圈瞬间所发生的物理事实。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出电磁感应的条件: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反响非常热烈。
2.发展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
教师把相关学习内容放到对应的网站或服务器(最好是学校或教师网站),使学生在一个相对范围内进行自主学习,我们谓之网络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适应学生个体差异。但必须指出,采取这样的模式,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指导,否则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学习,这个问题在普通中学尤为突出。目前来看,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在中学中比较少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理念。同样的课程标准,不同的环境,风格各有差异的人(教师与学生),恰当的切入和互动,可以赋予教与学活跃的生命。许多一线教师、专家学者已经开始了对整合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是一个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将见证教育工作不断进步的历程,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与融入,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是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各方面的整合,考虑的是物理课程的整体效果,是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和环境构建工具,成为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因素,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活动都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将中学物理教学从传统的“灌”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现有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
笔者以为,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之主体是物理课程,而非信息技术,物理教师要注重提高教学基本功,注重对教材的理解,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研究,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功能不能被削弱。物理教师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选择技术。避免生搬硬套,成为“鸡肋” ;而应该结合新课程,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物理教学新模式。
新课程改革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尤其对创新和实践等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模式不能停留在以前的单一演示型和练习型模式。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物理学科教学的新模式是物理教师十分迫切的任务。
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可以分为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后者按照学习内容的开放程度又分为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在开放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我们强调后者的探索,但演示型教学模式仍有存在的必要性。教师应当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摸索新课程新的教学模式使整合模式多样化,最终达到全面整合的目的。本人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综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完善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
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使用,主要应用于课堂演示。这种模式可以组织提供物理情景,演示理想化物理过程或课堂中难以完成、难以观察的物理现象,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形成稳定清晰的表象,为学生学习概念规律创造情境,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知识等方面有明显效应。这种模式对硬件配置要求不高,可以应用于高中各年级新课、复习课、习题课甚至实验课。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布朗运动、光的衍射、重核裂变等高中物理实验,展示加速器、潜望镜(全反射三棱镜)、人工核聚变装置等实物照片,利用仿真实验室进行仿真电学实验。实践证明,这些手段引起普通高中学生极大兴趣,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如高二物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课,教师将法拉第生平投影上大屏幕,作为故事讲述,同步演示其中相关实验(例如电磁铁、研究电磁现象的实验)。几乎所有学生都发现:将磁铁伸入和拔出线圈的过程中发生电磁感应现象;当磁铁静止在线圈中时,无论磁场多强都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同时也指出许多科学家未能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原因:观察不仔细,忽略了磁铁伸入和拔出线圈瞬间所发生的物理事实。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出电磁感应的条件: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反响非常热烈。
2.发展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
教师把相关学习内容放到对应的网站或服务器(最好是学校或教师网站),使学生在一个相对范围内进行自主学习,我们谓之网络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适应学生个体差异。但必须指出,采取这样的模式,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指导,否则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学习,这个问题在普通中学尤为突出。目前来看,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在中学中比较少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理念。同样的课程标准,不同的环境,风格各有差异的人(教师与学生),恰当的切入和互动,可以赋予教与学活跃的生命。许多一线教师、专家学者已经开始了对整合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是一个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将见证教育工作不断进步的历程,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