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今天的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在追赶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越来越走向急功近利的“做事教育”,而忽略了滋养人的精神和文化的“做人教育”,以致人成为促进财富和GDP增长的工具与机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重视做人教育,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成就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而传承千年的耕读教育,正是做人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耕读教育是做人教育的必修课
“做事教育”是喂养大脑的知识教育,“做人教育”则是养心化性的行为教育。就这个层面而言,耕读教育可以说是做人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国古代乡村,使用频率最高的门联是“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耕读传家”这四个字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世界观和中国古人关于做人的智慧。处在天地间的农耕劳作,晴耕雨读、耕读结合的生活,不仅可以让人们获得满足生计的物质,而且可以健体修德、开慧学艺。天地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不是单纯的物质世界,而是承载着“道”和“德”、充溢着精神与文化的世界。在古人看来,天地就像生养我们的父母一样,不仅给予我们无私的爱,也是我们做人的楷模和老师。《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告诉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向天学习,厚德载物的品行要向地学习。而连接这种学习的桥梁,就是耕读。
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开展耕读教育尤为重要。古人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做人教育的最佳窗口期就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在成熟之前所接受的做人教育,能够嵌入儿童青少年的生命中、内化到他们的基因里。因此,中国古代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往往是从洒扫庭除、礼仪应对的劳动和日常生活开始的,让文化永续传承的家教,则是从耕读教育开始的。
当今中国,面对文化传承断流、做人教育无根的困境,传承中华千年耕读教育的智慧,让耕读教育成为儿童青少年做人教育的必修课,理应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耕读教育是滋养儿童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教育
在现代人心目中,农耕劳动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劳动,是辛苦而无趣的劳动,也是赚钱最少的劳动。很少有人意识到,农耕劳动之于生命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它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农耕劳动与其他劳动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它能够与自然连接、对话,汲取天地之能量。按照《黄帝内经》的原理,农耕劳动的过程,就是接受大自然五行能量、滋养五脏六腑的过程——土补脾、金益肺、水润肾、木养肝、火护心……另外,劳作的过程也是接受自然中植物释放出的芳香能量的过程,能够让人心情放松、身心愉悦。
综观今天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免疫力普遍下降,近视、抑郁、消化不良等症状多发,这与他们被隔离在自然之外,鲜少接触土地、受地气滋养不无关系。当我们通过各种现代医疗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时,不要忘记耕读教育这一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耕读教育是迈向未来的开智启慧教育
信息化时代到来,有人认为,未来孩子不需要再回到土地中,因此,开展耕读教育没有必要,学习编程等信息技术对孩子们而言更有意义。这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误读。未来时代是“智慧+知识”“文化+科技”的时代,智慧是知识之母、文化是科技之魂。而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正是源于农耕生产。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其智慧就来自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看人和的感悟。而天、地、人,也是农耕生产的三大要素。《道德经》同样是古人对天、地、人这三大要素感悟的结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另外,中医也源于古人将在农耕中发现的植物生长必须遵循的天地规律运用于人的生命,所以,中国自古就是农医同源、药食同源。21世纪,是人类迈向生命科学、生态科技、低碳生活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传承中国千年智慧的耕读教育,不是回到过去的教育,而恰恰是迈向未来的开智启慧教育。
耕读教育是让生命崇高、生活幸福的美学教育
耕读不仅是中国古人崇尚的物质与精神自足、田园与书香共存、诗意与禅意共生的理想生活,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创作之源。这种让生命实现自主、自在、自觉提升的耕读生活,使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走向了自我生命体验的崇高性、与天地感应的自在性之路,由此使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发展到极高的水平。融哲学与艺术、文化与政治、生产与生活为一体的《诗经》,就描述了中国古代乡村诗意的耕读生活。从《诗经》到汉赋,再到唐诗、宋词,赞美诗意的耕读生活一直是中国诗词的重要内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与天地为邻、以自然为友的自由自在的耕读生活,恰恰是当今时代最需要也最缺乏的生活。现代社会的流行艺术,就像工业产品一样,是在封闭的环境中、用各种科技手段加工出来的艺术。这种艺术就像快餐一样,是一种满足人们当下快乐的消费娱乐艺术,在很多時候,不仅不能给身心带来滋养,反而会催生许多负能量。面向未来,给儿童青少年什么样的审美教育,如何走向回归田园的耕读新美学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耕读教育是不忘初心、传承文明的爱国教育
为什么目前进行的爱国教育效果不佳?其原因就在于爱国教育作为做人教育的重要内容,未能按照做人教育的规律来开展。爱国教育本质上是要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而耕读教育恰恰能够让人不忘初心、续根固本,具有将中华文明基因嵌入生命的重要作用。
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西方文明根源于城邦,中国文明则根源于乡土,中华民族一直走在乡村兴则中国兴的路上。可以说,乡村是中华民族文明之根。而我们今天却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农村孩子不爱农村爱城市,城市的孩子则向往国外的城市。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做人教育出了问题。耕读教育,正是实现乡村与新时代连接、促进农村与城市互动,让所有中国人不忘初心的一种有效途径。一个不爱故乡的人,很难爱国;一个不经历耕读教育的人,无法读懂中国乡村;一个对中国乡村无知、无情的人,很难领会中国文化和历史真谛;一个对中华文明与文化不能入心的人,也就无法生发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与爱国之心。由此可见,耕读教育不仅能回答我们是什么文明、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还能够让我们永续传承这种文明。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洁
耕读教育是做人教育的必修课
“做事教育”是喂养大脑的知识教育,“做人教育”则是养心化性的行为教育。就这个层面而言,耕读教育可以说是做人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国古代乡村,使用频率最高的门联是“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耕读传家”这四个字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世界观和中国古人关于做人的智慧。处在天地间的农耕劳作,晴耕雨读、耕读结合的生活,不仅可以让人们获得满足生计的物质,而且可以健体修德、开慧学艺。天地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不是单纯的物质世界,而是承载着“道”和“德”、充溢着精神与文化的世界。在古人看来,天地就像生养我们的父母一样,不仅给予我们无私的爱,也是我们做人的楷模和老师。《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告诉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向天学习,厚德载物的品行要向地学习。而连接这种学习的桥梁,就是耕读。
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开展耕读教育尤为重要。古人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做人教育的最佳窗口期就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在成熟之前所接受的做人教育,能够嵌入儿童青少年的生命中、内化到他们的基因里。因此,中国古代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往往是从洒扫庭除、礼仪应对的劳动和日常生活开始的,让文化永续传承的家教,则是从耕读教育开始的。
当今中国,面对文化传承断流、做人教育无根的困境,传承中华千年耕读教育的智慧,让耕读教育成为儿童青少年做人教育的必修课,理应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耕读教育是滋养儿童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教育
在现代人心目中,农耕劳动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劳动,是辛苦而无趣的劳动,也是赚钱最少的劳动。很少有人意识到,农耕劳动之于生命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它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农耕劳动与其他劳动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它能够与自然连接、对话,汲取天地之能量。按照《黄帝内经》的原理,农耕劳动的过程,就是接受大自然五行能量、滋养五脏六腑的过程——土补脾、金益肺、水润肾、木养肝、火护心……另外,劳作的过程也是接受自然中植物释放出的芳香能量的过程,能够让人心情放松、身心愉悦。
综观今天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免疫力普遍下降,近视、抑郁、消化不良等症状多发,这与他们被隔离在自然之外,鲜少接触土地、受地气滋养不无关系。当我们通过各种现代医疗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时,不要忘记耕读教育这一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耕读教育是迈向未来的开智启慧教育
信息化时代到来,有人认为,未来孩子不需要再回到土地中,因此,开展耕读教育没有必要,学习编程等信息技术对孩子们而言更有意义。这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误读。未来时代是“智慧+知识”“文化+科技”的时代,智慧是知识之母、文化是科技之魂。而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正是源于农耕生产。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其智慧就来自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看人和的感悟。而天、地、人,也是农耕生产的三大要素。《道德经》同样是古人对天、地、人这三大要素感悟的结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另外,中医也源于古人将在农耕中发现的植物生长必须遵循的天地规律运用于人的生命,所以,中国自古就是农医同源、药食同源。21世纪,是人类迈向生命科学、生态科技、低碳生活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传承中国千年智慧的耕读教育,不是回到过去的教育,而恰恰是迈向未来的开智启慧教育。
耕读教育是让生命崇高、生活幸福的美学教育
耕读不仅是中国古人崇尚的物质与精神自足、田园与书香共存、诗意与禅意共生的理想生活,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创作之源。这种让生命实现自主、自在、自觉提升的耕读生活,使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走向了自我生命体验的崇高性、与天地感应的自在性之路,由此使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发展到极高的水平。融哲学与艺术、文化与政治、生产与生活为一体的《诗经》,就描述了中国古代乡村诗意的耕读生活。从《诗经》到汉赋,再到唐诗、宋词,赞美诗意的耕读生活一直是中国诗词的重要内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与天地为邻、以自然为友的自由自在的耕读生活,恰恰是当今时代最需要也最缺乏的生活。现代社会的流行艺术,就像工业产品一样,是在封闭的环境中、用各种科技手段加工出来的艺术。这种艺术就像快餐一样,是一种满足人们当下快乐的消费娱乐艺术,在很多時候,不仅不能给身心带来滋养,反而会催生许多负能量。面向未来,给儿童青少年什么样的审美教育,如何走向回归田园的耕读新美学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耕读教育是不忘初心、传承文明的爱国教育
为什么目前进行的爱国教育效果不佳?其原因就在于爱国教育作为做人教育的重要内容,未能按照做人教育的规律来开展。爱国教育本质上是要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而耕读教育恰恰能够让人不忘初心、续根固本,具有将中华文明基因嵌入生命的重要作用。
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西方文明根源于城邦,中国文明则根源于乡土,中华民族一直走在乡村兴则中国兴的路上。可以说,乡村是中华民族文明之根。而我们今天却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农村孩子不爱农村爱城市,城市的孩子则向往国外的城市。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做人教育出了问题。耕读教育,正是实现乡村与新时代连接、促进农村与城市互动,让所有中国人不忘初心的一种有效途径。一个不爱故乡的人,很难爱国;一个不经历耕读教育的人,无法读懂中国乡村;一个对中国乡村无知、无情的人,很难领会中国文化和历史真谛;一个对中华文明与文化不能入心的人,也就无法生发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与爱国之心。由此可见,耕读教育不仅能回答我们是什么文明、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还能够让我们永续传承这种文明。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