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我不想将厂子拓展成更大的规模,现在有人传承了这门手艺,我也就没什么遗憾了,过些年,我和妻子就该解甲归田,让年轻一代去继承吧。”
--题记
汽车行驶在海阳市东村街道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被绿化得很好,阳光和煦,微风轻拂,远处仿佛还能听见海浪起伏的声音,整座城市安静而祥和。海阳是座小城,开车从东头到西头不过二十分钟,人口只有约70万人,大约为济南的十分之一。但海阳地处胶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杰地灵的小城面食非常有名,家家户户都蒸大饽饽、吃喜饼。这世代相传的饽饽,海阳人民用一双巧手制作,花样越来越新,寓意越来越多,最终,这家常的面食竟变成了艺术品。而把这老一辈传承下来的面食遍及海阳的角角落落,把这门世代相传的面食手艺推广到外地的人,是小城的一对夫妻,梁明清和高淑芝,他们由最开始的家庭小作坊到现如今有自己独立的厂房,期间历经困难,也饱尝喜悦,但从始至终不懈地坚持,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是对胶东面食寄托一份情怀。
汽车到达的目的地便是梁明清和高淑芝的独立面食厂房,离自家售卖面食的店铺不远,能够及时补给货源。整个厂房建在一片空旷的土地上,占地大约五亩,是一个四合院的样子,由于地势开阔,空气十分清新,略带些温润的潮湿感,与我想象中冒着浓烟的厂房大相径庭,这里没有污染,只有飘来的饽饽的清甜香味。
走进四合院,仿佛一个小型的生态园,西侧角落里养了几只小鸡和鸭子,东侧开阔的一块土地种着几种蔬菜,有黄瓜、茄子、辣椒、玉米、韭菜、土豆、西红柿,这些都是老板娘高淑芝一个人张罗的,她说,这间厂房以后也会是她和工人们的家,所以想布置的环保生态些。原来,厂房是去年建的,西侧的一排面食加工房已经装修完善,北侧的梁明清的办公室及面食展览处,还有东侧的工人宿舍也已初具规模。面食厂的工人告诉我,这间厂房完全是梁明清自己设计的,从锅炉房的建设,到设立面食展览处的想法,再到为工人们置办宿舍,他都一手包办、亲自设计,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在工人们的眼里,梁明清既是老板,也是家人,他有商人的精明,也有家人般的亲切、朴实与善良,能够带着工人们一起致富。“为工人们提供宿舍,也是想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好好工作,只有把工人当家人看待,大家才能团结起来,把胶东面食发扬光大。”梁明清说。进入面食加工房时,大约是早晨九点半,工人们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三名女工正在案板上揉面,面团经她们的巧手一揉,色泽金黄,手感细腻;做了二十年胶东面食的老手艺人李秀芹正在制作胶东大饽饽——寿桃,她用面团捏出各种金鱼、凤凰和花朵的样子,点缀在大大的寿桃上,惟妙惟肖;还有跟着梁明清做了十多年的老工人梁国燕,正在把蒸好的饽饽一屉一屉从蒸笼中拿出来。每一名工人都忙活着,脸上却挂着满足和幸福的微笑。工人们说,跟着梁明清制作胶东饽饽,也许不能让他们很富有,但他们却能感到安康与快乐。
梁明清和高淑芝一直和工人们一起忙碌碌,我看着眼前这座干净的厂房,看着刚刚出炉的香喷喷的饽饽,开始好奇这一切背后的故事。当我询问老板梁明清如何创办出这座面食厂时,起初他不愿多说,不喜张扬的个性显露出他的朴实。但慢慢地,他开始一点点向我讲述他的创业经历,他和妻子与面食结缘的人生轨迹一点点清晰。
海阳的面食手艺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作为地道的海阳人,梁明清和高淑芝的家庭也不例外,他们从小吃着饽饽、喜饼长大,自然对海阳面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1993年,梁明清和高淑芝结婚三年,女儿刚刚两岁,生活条件并不好,用梁明清的话说:“纯碎为生活所迫”,这对夫妻到海阳的各个市场开始卖速冻水饺。妻子负责手工包,丈夫负责售卖,夫妻俩一唱一和,日子虽清苦却也基本温饱。到了1996年,梁明清发现了新的商机,“海阳家家户户都吃火烧(即喜饼)和饽饽,但却没有人将其做成商品”,瞅准了这个商机,梁明清和妻子开始从朋友那里进货,然后从一个集市到另一个集市,推车叫卖。后来他俩发现批发来的饽饽并不是用老式做法制作,而是采用偷工减料的简单做法,不论是从口感、色泽还是外观上都不属于正宗的海阳面食。老式做法一般是用酒曲做面引子,再经过三次发酵才能做出成品。
出于对老式海阳面食的一种情怀,也是希望属于海阳的面食手艺能够传承下去,梁明清和妻子找到李秀芹老人合作,李秀芹用老式做法制作饽饽,刚开始只是简单的几种花样,后来经过老人的创新,花样多次翻新。从那时开始,直到现在,面食厂里的所有面食均采用正宗的老式做法,他们一起将面临失传的手艺延续到现在,让更多人了解胶东饽饽的历史,品尝到胶东饽饽的美味。
梁明清与妻子的创业并不一帆风顺,期间的艰苦,他们的女儿记忆尤为深刻。“家里最苦的时候,父母连四毛五分钱的咸鸭蛋也不舍得买一个吃”,但一切辛苦都因事业的逐渐起步而值得。2006年,梁明清和妻子完全实现了自产自销,2008年注册了商标,虽然还是家庭小作坊生产,但对梁明清和妻子来说,这已经是质的飞跃。随着梁明清的面食生意越做越大,许多人开始效仿他也做起面食生意,并将价格恶意压低,梁明清的面食生意受到冲击,“我曾经为这件事情苦恼很久,整天想着别人价格又低了,我们是不是也该降些”,后来他想明白了,他要以质量取胜,诚信待客,价格绝不变动。就这样,一波波的后来者来了又走了,在海阳的面食市场上,只有梁明清的面食生意坚持下来,始终是一枝独秀。
面食生意从家庭小作坊生产到工厂化的转变,其中的创新让梁明清费尽了心思。如果说工人宿舍、面食展览处等设计体现了他的人性化,那么工厂化面食设备的启用则体现了他的创意和经营有道。
蒸饽饽的大锅换成了蒸笼,醒面的土炕换成了电力恒温电热板,还有压面机、绞面机等设备代替人工,但同时也保留了繁杂的传统制作工艺,这些都保证了面食的量化生产。梁明清说,工厂的面食是纯天然、不加任何防腐剂的,口感与质量皆属上乘,回头客很多,一到过年过节,需求量特别大,工厂的量化生产能够保证面食的正常销售。到目前为止,北京、济南、东营、内蒙古、吉林等地都有梁明清的客户,他的面食甚至销往海外泰国。
海阳的面食给人安稳、实在的感觉,正如梁明清和他妻子给我的感觉。梁明清认为,胶东面食是生活的必需品,更是让人一触难忘的艺术品,应该为人们所传承。对于未来,梁明清甚至没有商人应有的宏伟蓝图,他唯愿胶东面食能够进入各大超市,让更多人品尝到胶东的美食;他唯愿他的侄子能够将胶东面食这门精致的手艺传承下去,“未来,我不想将厂子拓展成更大的规模,现在有人传承了这门手艺,我也就没什么遗憾了,过些年,我和妻子就该解甲归田,让年轻一代去继承吧。”朴素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他对胶东面食难以割舍的情怀,对他来说,面食厂是他事业的载体,是他谋取生计的手段,但最终都会转变成为胶东面食一袭传承之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城安稳富足,梁明清和妻子忙忙碌碌,而胶东面食的传承,就这样一代代延续,未曾止息。
--题记
汽车行驶在海阳市东村街道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被绿化得很好,阳光和煦,微风轻拂,远处仿佛还能听见海浪起伏的声音,整座城市安静而祥和。海阳是座小城,开车从东头到西头不过二十分钟,人口只有约70万人,大约为济南的十分之一。但海阳地处胶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杰地灵的小城面食非常有名,家家户户都蒸大饽饽、吃喜饼。这世代相传的饽饽,海阳人民用一双巧手制作,花样越来越新,寓意越来越多,最终,这家常的面食竟变成了艺术品。而把这老一辈传承下来的面食遍及海阳的角角落落,把这门世代相传的面食手艺推广到外地的人,是小城的一对夫妻,梁明清和高淑芝,他们由最开始的家庭小作坊到现如今有自己独立的厂房,期间历经困难,也饱尝喜悦,但从始至终不懈地坚持,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是对胶东面食寄托一份情怀。
汽车到达的目的地便是梁明清和高淑芝的独立面食厂房,离自家售卖面食的店铺不远,能够及时补给货源。整个厂房建在一片空旷的土地上,占地大约五亩,是一个四合院的样子,由于地势开阔,空气十分清新,略带些温润的潮湿感,与我想象中冒着浓烟的厂房大相径庭,这里没有污染,只有飘来的饽饽的清甜香味。
走进四合院,仿佛一个小型的生态园,西侧角落里养了几只小鸡和鸭子,东侧开阔的一块土地种着几种蔬菜,有黄瓜、茄子、辣椒、玉米、韭菜、土豆、西红柿,这些都是老板娘高淑芝一个人张罗的,她说,这间厂房以后也会是她和工人们的家,所以想布置的环保生态些。原来,厂房是去年建的,西侧的一排面食加工房已经装修完善,北侧的梁明清的办公室及面食展览处,还有东侧的工人宿舍也已初具规模。面食厂的工人告诉我,这间厂房完全是梁明清自己设计的,从锅炉房的建设,到设立面食展览处的想法,再到为工人们置办宿舍,他都一手包办、亲自设计,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在工人们的眼里,梁明清既是老板,也是家人,他有商人的精明,也有家人般的亲切、朴实与善良,能够带着工人们一起致富。“为工人们提供宿舍,也是想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好好工作,只有把工人当家人看待,大家才能团结起来,把胶东面食发扬光大。”梁明清说。进入面食加工房时,大约是早晨九点半,工人们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三名女工正在案板上揉面,面团经她们的巧手一揉,色泽金黄,手感细腻;做了二十年胶东面食的老手艺人李秀芹正在制作胶东大饽饽——寿桃,她用面团捏出各种金鱼、凤凰和花朵的样子,点缀在大大的寿桃上,惟妙惟肖;还有跟着梁明清做了十多年的老工人梁国燕,正在把蒸好的饽饽一屉一屉从蒸笼中拿出来。每一名工人都忙活着,脸上却挂着满足和幸福的微笑。工人们说,跟着梁明清制作胶东饽饽,也许不能让他们很富有,但他们却能感到安康与快乐。
梁明清和高淑芝一直和工人们一起忙碌碌,我看着眼前这座干净的厂房,看着刚刚出炉的香喷喷的饽饽,开始好奇这一切背后的故事。当我询问老板梁明清如何创办出这座面食厂时,起初他不愿多说,不喜张扬的个性显露出他的朴实。但慢慢地,他开始一点点向我讲述他的创业经历,他和妻子与面食结缘的人生轨迹一点点清晰。
海阳的面食手艺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作为地道的海阳人,梁明清和高淑芝的家庭也不例外,他们从小吃着饽饽、喜饼长大,自然对海阳面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1993年,梁明清和高淑芝结婚三年,女儿刚刚两岁,生活条件并不好,用梁明清的话说:“纯碎为生活所迫”,这对夫妻到海阳的各个市场开始卖速冻水饺。妻子负责手工包,丈夫负责售卖,夫妻俩一唱一和,日子虽清苦却也基本温饱。到了1996年,梁明清发现了新的商机,“海阳家家户户都吃火烧(即喜饼)和饽饽,但却没有人将其做成商品”,瞅准了这个商机,梁明清和妻子开始从朋友那里进货,然后从一个集市到另一个集市,推车叫卖。后来他俩发现批发来的饽饽并不是用老式做法制作,而是采用偷工减料的简单做法,不论是从口感、色泽还是外观上都不属于正宗的海阳面食。老式做法一般是用酒曲做面引子,再经过三次发酵才能做出成品。
出于对老式海阳面食的一种情怀,也是希望属于海阳的面食手艺能够传承下去,梁明清和妻子找到李秀芹老人合作,李秀芹用老式做法制作饽饽,刚开始只是简单的几种花样,后来经过老人的创新,花样多次翻新。从那时开始,直到现在,面食厂里的所有面食均采用正宗的老式做法,他们一起将面临失传的手艺延续到现在,让更多人了解胶东饽饽的历史,品尝到胶东饽饽的美味。
梁明清与妻子的创业并不一帆风顺,期间的艰苦,他们的女儿记忆尤为深刻。“家里最苦的时候,父母连四毛五分钱的咸鸭蛋也不舍得买一个吃”,但一切辛苦都因事业的逐渐起步而值得。2006年,梁明清和妻子完全实现了自产自销,2008年注册了商标,虽然还是家庭小作坊生产,但对梁明清和妻子来说,这已经是质的飞跃。随着梁明清的面食生意越做越大,许多人开始效仿他也做起面食生意,并将价格恶意压低,梁明清的面食生意受到冲击,“我曾经为这件事情苦恼很久,整天想着别人价格又低了,我们是不是也该降些”,后来他想明白了,他要以质量取胜,诚信待客,价格绝不变动。就这样,一波波的后来者来了又走了,在海阳的面食市场上,只有梁明清的面食生意坚持下来,始终是一枝独秀。
面食生意从家庭小作坊生产到工厂化的转变,其中的创新让梁明清费尽了心思。如果说工人宿舍、面食展览处等设计体现了他的人性化,那么工厂化面食设备的启用则体现了他的创意和经营有道。
蒸饽饽的大锅换成了蒸笼,醒面的土炕换成了电力恒温电热板,还有压面机、绞面机等设备代替人工,但同时也保留了繁杂的传统制作工艺,这些都保证了面食的量化生产。梁明清说,工厂的面食是纯天然、不加任何防腐剂的,口感与质量皆属上乘,回头客很多,一到过年过节,需求量特别大,工厂的量化生产能够保证面食的正常销售。到目前为止,北京、济南、东营、内蒙古、吉林等地都有梁明清的客户,他的面食甚至销往海外泰国。
海阳的面食给人安稳、实在的感觉,正如梁明清和他妻子给我的感觉。梁明清认为,胶东面食是生活的必需品,更是让人一触难忘的艺术品,应该为人们所传承。对于未来,梁明清甚至没有商人应有的宏伟蓝图,他唯愿胶东面食能够进入各大超市,让更多人品尝到胶东的美食;他唯愿他的侄子能够将胶东面食这门精致的手艺传承下去,“未来,我不想将厂子拓展成更大的规模,现在有人传承了这门手艺,我也就没什么遗憾了,过些年,我和妻子就该解甲归田,让年轻一代去继承吧。”朴素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他对胶东面食难以割舍的情怀,对他来说,面食厂是他事业的载体,是他谋取生计的手段,但最终都会转变成为胶东面食一袭传承之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城安稳富足,梁明清和妻子忙忙碌碌,而胶东面食的传承,就这样一代代延续,未曾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