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首届中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q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我国每年胃癌发病率约为60/10万,病死率约为30/10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位.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胃癌患者多数在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早期胃癌所占比例不足10%[1].近些年来,对进展期胃癌治疗的重点不断强调根治性手术的规范化及相关辅助治疗的合理性.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进展期胃癌治疗现状的重点问题做一论述。
期刊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间收治的56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患者意愿非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6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30例).观察两组病例术中及术后恢复和肿瘤根治程度及预后.结果 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开腹组(均P<0.05);在肠段切除长度、肿块距下切缘距离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
近1年来,一种新型的消化道吻合装置--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compression anantomosis clip,CAC)已获准在临床应用[1].我院于2006年6-12月间对42例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后患者在肠肠吻合时使用CAC,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慢性便秘根据与解剖相关的发生机制可分为慢传输性便秘、出口梗阻性便秘和混合型便秘.慢传输性便秘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运动功能迟缓、传输粪便功能下降而导致的便秘,临床上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没有便意、大便干结、需依赖泻剂进行排便.根据其发病机制可分为继发性便秘和特发性便秘两种类型。
期刊
期刊
鉴于复杂性肛瘘的生理、解剖特点及特殊病理背景,外科手术仍是复杂性肛瘘最主要的治愈性措施[1].术后复发率高,其并发症、后遗症一直是肛瘘治疗中的难题.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采用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3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期刊
随着人们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低位直肠癌的患者采用保肛手术显得十分必要.2001年2月至2005年10月,我院应用三吻合器技术进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术,效果满意。
期刊
期刊
近40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手术以外的方法以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可以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药物在改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使其在逐步受到关注,并成为近年来胃癌综合治疗的研究热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