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盂兰盆会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520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清明节和盂兰盆会作为中日重要的仪式,二者具有很大相似性。在中国,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清明节的时候会有祭祀祖先、野外踏青、植树等相关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向祖先表达尊重,以及传递“孝”的思想。而日本,则是受佛教思想影响,会在盂兰盆节这一天送迎祖先、扫墓,以此来表达一种祖先信仰。中日两国虽然在仪式上略有差异,但在对祖先表达敬意这一点上,两国的文化是相通的。
  关键词:清明节;儒家思想;盂兰盆会;佛教思想
  作者简介:马腾腾(1992-),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1
  1.引言
  众所周知,清明节和盂兰盆会是中日两国重要的节日之一。中国的清明节一般在每年公历四月初,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后进行祭祖野外踏青等活动。而日本的盂兰盆会则是在每年公历八月十三日到十六日。对日本人来说,祭祖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所以会在这一天返乡,同家人一起进行祭祖仪式。本文就中国清明节的习俗与日本盂兰盆会的习俗进行比较,试着考察两国在这个节日上的一些异同。
  2.中国的清明节的来历及风俗
  中国最早有关于清明节的记录是在先秦古籍中。《逸周书·时训》中写道:“清明之日,萍始生”。《管子·幼官》中记载有“十二,清明,发禁”。从这些记载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当时的清明节只是单纯预示农业活动的一个节气。到了唐宋时代,清明节与寒食节和上巳节融合到了一起,这时清明节才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关于这三个节日的关系,张君(2004)中是这样记录的:“寒食与清明在节俗内容上并无十分明显的继承关系,两者间存在的主要是一种置代关系。而清明与上巳之间,则既有节期的置代关系,也有内容上的继承关系。”王维诗句中也有印证:“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踏青游乐只在清明举行,说明在唐代,清明节扫墓同时,也会进行踏青游乐活动。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清明节和上巳节已有渐渐融合的趋势。
  至元代,这三者的融合算是正式完成。我们可以在很多元曲中看到有关清明节主题的作品。【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杨驹儿墓园》中,其友人坐在她的墓园哀悼说“莓苔生满苍云径,人去小红亭。题情犹是酸斋赠,我把那诗句赓,书画评,阑干凭。”最后,他许愿道:“……写新声,寄春莺,明年来此赏清明。窗掩梨花庭院静,小楼风雨共谁听!’”在这里就体现了在清明节已有扫墓、缅怀逝人的习俗。在张小山的【双调·水仙子】《清明小集》中,写道:“红香缭绕柳围花。翠袖殷勤酒当茶。游春三月清明假。香尘随马去。小帘栊绿水人家。弹仙吕六幺遍,笑女童双髻丫,纤手琵琶”从这些元曲中可知,元代人会在清明节郊游、赏花、玩耍、扫墓,与现代清明节活动已大致相同。
  现代,清明节的两三天前,人们就会开始扫墓活动。向先人烧纸钱、打扫墓地。纸钱是由西汉时期的墓地陪葬品“瘗钱”发展而来。《封氏闻见记》中记载:“纸乃后汉蔡伦所造,其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凡鬼神之物,其似亦犹涂车刍灵之类,古埋帛,今之前则皆烧之,所以示之不知神之所为也。”到了唐代,烧纸钱这种行为就变得一般化了起来。现在,这种习俗也在清明节中占有重要地位。扫墓的意义,不仅在于打扫墓地,供奉祭品,更是表达中国人对历史和祖先的尊重。
  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了许多其他风俗。比如,四月初春天来临的时候,人们会利用这大好时光去郊游,欣赏美丽的景色。此时春雨绵绵,因此清明节也被视为植树的好时机。
  3.日本的盂兰盆会的来历及风俗
  一般认为日本的盂兰盆会是来源于中国的伪经,但由于还存在争议,所以目前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在公元六世纪,与佛教一起传到了日本。日本文献中最初记载有盂兰盆会的是《日本书纪》,推古天皇十四年(606年),有“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设斋”的记载。这里的四月八日,指的是灌佛会,而七月十五日的设斋,就指的是盂兰盆会。而最早出现“盂兰盆会”一词,是在《日本书纪》,齐明天皇三年(657年)的记载:“作须弥山像于飞鸟寺西。且盂兰盆会。”
  盂兰盆会的习俗,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主旨都是祖灵信仰。而现在的盂兰盆会基本上是继承了江户时代的盂兰盆会的特征,以祖先祭祀为中心。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数送迎祖先这一仪式了。虽然各地有所差异,但都以迎接祖先、供奉祖先和送祖先为主要过程。而盂兰盆会祭坛则是盂兰盆会的又一个重要仪式。将祖先迎接回家后,祖先会在祭坛中住着。所有的供品也都会放在祭坛中。
  在盂兰盆会中日本人也会进行扫墓祭祖。古代日本很少有墓地,大概是受了佛教和火葬的影响,后来才渐渐有了墓地。扫墓,不仅意味着供奉供品,更有接祖先回家的意义含在其中。
  4.结语
  在中国形成的清明信仰,是在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下形成。当时,祖先信仰是人们精神信仰的一部分,“百善孝为先”,而“孝”不仅体现在 父母活着时,死后的供奉也是“孝”的一部分。因此,历代的儒学者都对祭祀祖先无比重视。到了现代,以孝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仍然是中国清明节的中心主题。
  日本的盂兰盆会以送迎祖先为主题,再从其来历看我们不难发现,盂兰盆会受佛教影响深远。其实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佛教思想,二者都是表达对祖先的敬意。通过供奉祖先,希望獲得祖先的守护,则是中日之间共同的心理特征。
  参考文献:
  [1]张君:《神秘的节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2]王波编著:《元曲三百首解析》,同心出版社,2011 年版.
  [3]候清柏、张培荣主编:《历代诗人咏寒食清明诗词集中册》,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
  [4]高谷重夫.盂蘭 盆会の民俗学的研究.東 京:岩田書 院,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其中既体现着人类认知的相似性,又体现了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国内外学者对委婉语的构造、意义创建和功能的研究主要从词汇、句法、语用等方向进行。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一种新兴的理论——概念整合理论,被用于揭示委婉语在其意义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认知共性和特性。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概念整合;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在现代汉语中“好不X”(X代表词语或短语)通常表示肯定义,而追溯到近代汉语、古代汉语,“好不X”的用法、意义却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好不X”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分析,考察现代汉语中“好不X”否定式、肯定式不同的结构对X的限制条件以及结构本身的性质、特点,并简要分析两种结构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好不;历史演变;肯定式;否定式  作者简介:杨丽萍(1993-),女,江苏兴化人,扬州大学文学院在读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以痛经、持续下腹痛、月经失调、不孕、性交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常见妇科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持续升高,育龄妇女检出率为2%~48%不等。EMs病因学仍不清楚,
[目的]静脉皮瓣(Venous flap,VF)是一种非生理性皮瓣,在临床应用方面有着动脉皮瓣所不具备的优点,但其一直存在着成活率较差的缺点.如何改善其成活质量及提高其成活率,使它在
摘 要:饮食店店名是中国汉语文化中的一种比较鲜活的语言及文化现象,这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江苏师大附近小吃街的店名作为研究的方向,把收集到的271个店名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餐馆店名的语音、语义和修辞特点,体现了商家命名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依据。餐饮店店名一般是由业名、通名和属名三个部分组成,而店名构成的最核心的部分是属名,其中蕴含了商家和顾客的审
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追求自主的学习,而传统教学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较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非常的微弱,学生的主动性普遍不
摘 要:随着泛娱乐化的普及,“小鲜肉”已不再成为一个新鲜的词汇,而随着“小鲜肉”霸屏这一现象的产生,网络流行语带给人们的冲击与思考再次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本文就以小鲜肉一词入手来透视网络用流行语的影响。小鲜肉一词并非是女性话语权力的回归,从反向角度来看,它是从女性角度对男性的一种物化。性别权力的平等并非是建立在一种性别对另一性别的压制,而是在尊重性别差异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性别权力的平等。而对于目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