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岩溶地区兴建,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常采用桩基础穿透溶洞,但遇溶洞尺寸较大、埋深较深等工况时,穿透溶洞往往造成成桩困难、基础施工不经济合理等问题,所以研究将高层建筑桩基作用在溶洞顶板岩层之上是否可行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结合深圳市坪山新区某高层住宅工程项目,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高层建筑桩基下的溶洞顶板岩层进行了静荷载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从应力、应变、位移和塑性区分布等多方面分析,溶洞顶板岩层均处于稳定状态,能够满足高层建筑
【机 构】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8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岩溶地区兴建,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常采用桩基础穿透溶洞,但遇溶洞尺寸较大、埋深较深等工况时,穿透溶洞往往造成成桩困难、基础施工不经济合理等问题,所以研究将高层建筑桩基作用在溶洞顶板岩层之上是否可行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结合深圳市坪山新区某高层住宅工程项目,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高层建筑桩基下的溶洞顶板岩层进行了静荷载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从应力、应变、位移和塑性区分布等多方面分析,溶洞顶板岩层均处于稳定状态,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正常使用要求.
其他文献
鱼梁河是一条发源于龙里县,流经龙洞堡高原面,由乌当盆地汇入南明河的河流,河长40.8公里、流域面积390.4平方公里,是南明河的一级支流.鱼梁河上游流经龙洞堡高原面,属于构造稳定环境;下游流经乌当盆地,属于相对沉降环境;其中穿过了乌当逆冲推覆断层构造带.河谷形态会对不同构造环境做出积极响应.所以,定量的测量河谷地貌形态特征对于揭示河谷地貌与地质构造活动的关系是非常有价值的.该文利用ArcGIS软件根据DEM数据提取了鱼梁河流域范围和河流纵剖面,后又选取了 19个测量点,实地测量河谷宽度、深度并绘制横剖面图
兴仁县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排查是贵州省开展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排查工作的八个示范县之一,“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目前正处于不断摸索、探究的一个阶段.为在示范县排查工作中汲取成功的工作经验,能较好的指导下一步在全省铺开该项工作起到铺垫作用,本文以完成的贵州省兴仁县排查工作为例,重点对兴仁县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条件进行分析、总结,最终提出了“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是发育于高陡斜坡体上,高差需大于100 m[1],具有规模大、隐蔽性高、危害性大的特点.因此,对深入研究、掌控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对
目的:对全国2010年到2020年14个省份或地区浅部真菌及其致病菌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并将调查结果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以及临床药品的研发,以期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以及促进传染性疾病的研究.方法以“浅部真菌”“真菌病”“红色毛癣菌”“念珠菌”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查询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的相关文献,选择对真菌或致病菌进行培养统计分析的文献.统计所选25篇文献中的真菌或致病菌的数据,比较分析不同省份或地区的优势菌种.结果: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地区的优势菌种均为红色毛癣菌;除广东
目的:为摸清台江县木本珍稀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特征.方法:通过随机踏查和线路法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台江县分布有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树种共21科26属4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7科21属25种,贵州省重点保护树种9科13属16种,《中国植物红皮书》珍稀濒危植物2科2属2种,珍稀树种的种类组成较为丰富;分布濒危的植物为柔毛油杉,占总数的2.33%;稀有植物有伯乐树、半枫荷、马尾树、十齿花等11种,占总数的25.58%;渐危植物有翠柏、篦子三尖杉、闽楠、楠木等11种,占总数的25.58%;台江的珍
通过对贵州红粘土 1399组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发现贵州红粘土散点在塑性图上的位置有自己的特点:散点的展布方向与一般土一致;随着液限值的增高,它的天然含水率增大,但稠度状态更坚硬;红粘土在天然状态下表现出粉土的特点.通过统计软件找到液限指标和塑性指数与天然含水率的相关关系;再通过粒度分析实验,证明红粘土天然状态下的“假粉粒”现象.分析出红粘土红土化作用程度和成分是它在塑性图特殊分布的原因.
目的:测定绿豆衣药材中水分、总灰分及浸出物的含量,为建立绿豆衣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832(第二法)水分测定、2302灰分测定和2201浸出物测定法对绿豆衣进行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测定.结果:绿豆衣水分含量在10.9%~12.0%之间;总灰分含量在2.3%~2.5%之间;浸出物含量在3.0%~3.4%之间.结论:建议绿豆衣水分限度值为15%;总灰分限度值为3.0%;浸出物标准不得少于2.5%.
贵州百里杜鹃林区是当今世界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天然杜鹃林带之一,具有重要科研及保护价值.由于林区植物相对单一,树龄较大,人为活动干扰随旅游开发不断加大,森林生态系统已受到较多影响.为掌握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林区珍贵自然资源,基于经典健康模型,结合林区1992年—2015年区域遥感数据、野外调查和问卷调查等资料,利用层次分析法,首次构建了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遥感诊断指标体系,并完成了对其健康状态的分析诊断.结果表明,百里杜鹃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在2015年处于亚健康状况,森林群落受自然及
以3年生构树幼树为研究对象,研究构树实生苗造林,分别2个径级,即0.5 cm~1.0 cm、1.0 cm~1.5 cm,3种处理:即留顶+留根、截顶+留根(留顶30 cm)、截顶+切根(留顶30 cm+留主根5 cm).通过对构树苗木不同处理造林后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测定,分析不同处理幼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为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构树造林苗木径级标准和处理方式提供依据.结论:1)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垂直层表现为上层<下层,同一处理上层土壤容重大径级略小于小径级,下层大径级大于小径级.含水量表现为上层>下层,
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分析了三种典型天气条件(晴天、层云和卷云)下激光在大气-海气界面-水体中的下行传输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经过大气传输到达海面的激光角分布明显不同,晴天时角分布发散很小,层云条件下发散严重,卷云条件下发散明显;晴天与层云条件下到达海面的光斑尺寸接近,而卷云条件下光斑大15%左右.不同天气条件下,激光经过大气、海气界面后角分布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晴天时海面使激光角分布发散变大,且随风速的增加发散呈变大的趋势;层云条件下海面使角分布发散变小,且随风速的增加发散呈变小的趋势;卷云条件下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及海洋探索的不断深入,对于高精度、高实效性水下探测手段的需求迫切.高光谱成像探测技术作为将光谱技术及成像技术结合的探测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水下高精度探测的缺口,因此各国研究者逐步开展了水下高光谱成像探测技术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水下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背景,对不同光谱成像技术方案及水下光谱成像探测系统组成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水下光谱成像探测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水下光谱成像探测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水下光谱成像探测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