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就其目的任务的特殊性而言,不同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就我国教育方针而言,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而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实效性 有效策略
体育课虽是学生最喜爱上的课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理由,学生缺少基本的体育科学知识,对体育的目的任务不明确,甚至对体育这门学科存在不正确的认识。究其原因在于:时至今日,中学体育课教学理念虽有一定变化,但课堂教学仍没有多大的转变,大多还是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进行模仿动作,却忽视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教育,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男生打球女生聊,老师学生都自由”。2011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明确要求: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增强体能,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認识,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及科学健身策略,最终形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在“中学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应该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策略。”
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有必要在督促中学生加紧体格锻炼的同时,开展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下学习和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还可以减轻学生自我揣摩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伤害。
中学体育老师要搞好体育理论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教学策略及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每位教师要坚持理论学习,钻研业务,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始终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策略及手段教授学业,这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理论教学的必要条件。
2.精心准备,丰富课堂理论教学内容
2.1结合学生实际,传授基本知识。
由于现在学校、家庭、学生甚至社会对体育理论的重视还不够,导致许多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与科学锻炼策略,出现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如很多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即为身体素质好”、“穿着牛仔裤,一样可以上好体育课”等。有些学生热得汗流浃背,一停下来就嘴对着自来水狠喝一通;有的学生刚跑完长跑就一屁股坐在地上;有的学生吃过饭后马上就进行非常剧烈的体育活动……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开设体育保健课、运动生理课等有关生理和心理的课程,如可以对学生进行如“科学锻炼身体的策略”、“进行激烈运动的注意事项”等教育,甚至可以让学生了解“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运动常见的疾病与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传授一些自我保护的要领与策略,使学生掌握常见的运动损伤及生活中常见安全理由的处理策略,从而让学生对体育有更清晰的认识。
2.2关注学生需求,做到学有所用。
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及单元计划,结合所教运动项目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技术理论,学会自我锻炼的策略,而且要向学生讲解各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及要求,介绍裁判法,使学生不但可以参加组织比赛,还可以向社会宣传体育,推动和推动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及普及。
2.3拓展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可以通过拓展一些生动的课外知识,甚至可以结合“体育史”和历史典故讲授运动项目的起源、变迁的过程和一些名人轶事进行讲解,如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最早的古代奥运会”、“现代奥运会的产生及创始人”及“中、外体育的目前状况”等,告诉他们“足球运动的产生”、“马拉松”的起源,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又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每一次体育理论课。
2.4结合重大赛事,进行宣传教育。
一般来说,体育理论比较枯燥,不大好教学,但仍有相当部分和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极热心和关注,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些重大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比赛场面,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且能激发他们对体育竞技的兴趣,增强其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顽强刻苦的拼搏精神。
3.有效利用雨、雪等特殊天气上好体育理论课。
现在学校进行理论教学,大多是利用体育课堂,但时间相对较少,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现在我国农村中学及大多数县、市中学,受体育场地及设施等诸多条件的限制,遇雨、雪等恶劣天气室外技术课便没办法上,体育课要么是学生上自习,要么改上数、理、化等文化课,因此,有效利用好雨、雪等恶劣天气开展理论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体育理论学习时间,便于学生牢固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和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
总之,体育课应重视理论教学,以理论指导实践,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教育,才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及体育意识,从而才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雅云.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少华.体育基础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实效性 有效策略
体育课虽是学生最喜爱上的课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理由,学生缺少基本的体育科学知识,对体育的目的任务不明确,甚至对体育这门学科存在不正确的认识。究其原因在于:时至今日,中学体育课教学理念虽有一定变化,但课堂教学仍没有多大的转变,大多还是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进行模仿动作,却忽视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教育,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男生打球女生聊,老师学生都自由”。2011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明确要求: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增强体能,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認识,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及科学健身策略,最终形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在“中学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应该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策略。”
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有必要在督促中学生加紧体格锻炼的同时,开展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下学习和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还可以减轻学生自我揣摩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伤害。
中学体育老师要搞好体育理论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教学策略及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每位教师要坚持理论学习,钻研业务,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始终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策略及手段教授学业,这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理论教学的必要条件。
2.精心准备,丰富课堂理论教学内容
2.1结合学生实际,传授基本知识。
由于现在学校、家庭、学生甚至社会对体育理论的重视还不够,导致许多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与科学锻炼策略,出现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如很多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即为身体素质好”、“穿着牛仔裤,一样可以上好体育课”等。有些学生热得汗流浃背,一停下来就嘴对着自来水狠喝一通;有的学生刚跑完长跑就一屁股坐在地上;有的学生吃过饭后马上就进行非常剧烈的体育活动……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开设体育保健课、运动生理课等有关生理和心理的课程,如可以对学生进行如“科学锻炼身体的策略”、“进行激烈运动的注意事项”等教育,甚至可以让学生了解“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运动常见的疾病与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传授一些自我保护的要领与策略,使学生掌握常见的运动损伤及生活中常见安全理由的处理策略,从而让学生对体育有更清晰的认识。
2.2关注学生需求,做到学有所用。
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及单元计划,结合所教运动项目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技术理论,学会自我锻炼的策略,而且要向学生讲解各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及要求,介绍裁判法,使学生不但可以参加组织比赛,还可以向社会宣传体育,推动和推动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及普及。
2.3拓展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可以通过拓展一些生动的课外知识,甚至可以结合“体育史”和历史典故讲授运动项目的起源、变迁的过程和一些名人轶事进行讲解,如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最早的古代奥运会”、“现代奥运会的产生及创始人”及“中、外体育的目前状况”等,告诉他们“足球运动的产生”、“马拉松”的起源,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又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每一次体育理论课。
2.4结合重大赛事,进行宣传教育。
一般来说,体育理论比较枯燥,不大好教学,但仍有相当部分和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极热心和关注,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些重大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比赛场面,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且能激发他们对体育竞技的兴趣,增强其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顽强刻苦的拼搏精神。
3.有效利用雨、雪等特殊天气上好体育理论课。
现在学校进行理论教学,大多是利用体育课堂,但时间相对较少,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现在我国农村中学及大多数县、市中学,受体育场地及设施等诸多条件的限制,遇雨、雪等恶劣天气室外技术课便没办法上,体育课要么是学生上自习,要么改上数、理、化等文化课,因此,有效利用好雨、雪等恶劣天气开展理论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体育理论学习时间,便于学生牢固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和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
总之,体育课应重视理论教学,以理论指导实践,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教育,才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及体育意识,从而才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雅云.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少华.体育基础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