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分析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针对呼吸科卧床患者的便秘问题,探究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地点为我院,研究人员的选取标准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患者,患者均长期卧床,存在便秘风险,研究共选取人数50例,展开回顾性分析,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等,探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的50例患者中,经过护理干预,有48例患者改善便秘问题,有效率为96.00%,对本次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满意度高达98.00%。总体来说,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在呼吸科卧床患者的便秘护理中,将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其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便秘症状,促进患者恢复,意义价值较高。
  【关键词】呼吸科;卧床患者;便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103
  呼吸科是临床中的重要科室,患者通常病情严重,需要长期治疗,在此过程中,很多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便秘便是其中之一,其对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1]。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可将患者症状进行改善,促进患者恢复。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将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展开分析如下。
  1 资料分析和研究方法
  1.1患者资料分析
  本次研究工作地点选择在我院开展,人员选择为呼吸科长期卧床患者,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研究以回顾性分析形式开展,50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人数比为29:21,患者中的年龄最大值为88岁,年龄最小值为32岁,对应的均值为(65.34±5.24)。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其中,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患者存在精神病史,资料不全等可能性。
  1.2研究方法
  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首先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评估,掌握患者不良情绪后,对患者进行疏导,告知患者疾病知识,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法,并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其对调节患者机体、恢复正常排便具有积极意义。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期进行排便,依靠反射条件为患者建立良好排便习惯,告知患者在有便意时通知护理人员,避免憋便,并协助患者适应床上排便。同时,给予患者饮食护理,需要减少患者肉类食物摄入量,多食蔬菜水果,包括苹果,香蕉和菠菜等,并叮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ml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食入。同时,促进患者适当运动,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功能锻炼,每天做提肛收腹运动,每天进行3-5次,每次3-5分钟,并将双指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重叠,在患者的腹部顺着结肠走向展开环形按摩,对患者的肠蠕动进行刺激,缓解患者的便秘情况,每次做30个来回,每天干预三次,从而促进患者恢复。
  1.3统計学方法
  本次研究展开数据统计,需要借助统计学软件进行实现,软件版本为SPSS20.0,主要数据为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只要为(x±s),对数据进行统计,则需要采用t值进行实现,随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在结果表示为P<0.05时,表示此次研究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中,经过护理干预,有48例患者改善便秘问题,有效率为96.00%,对本次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其中有33例表示非常满意,16例表示满意,仅1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高达98.00%。总体来说,护理效果显著。
  3 讨论
  就呼吸科患者来说,患者在接受治疗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气管插管或是应用呼吸机,协助氧气干预等,导致患者不能随意行动,需要长期卧床。而患者在长期卧床的情况下,缺少运动量,患者的肠道蠕动减慢,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便秘问题的发生,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心理问题[2]。需要临床加强对患者的重视程度,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缓解便秘症状。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将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减少其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帮助患者进行排便训练,为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期排便,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与此同时,从患者实际情况入手,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患者对肉类,辛辣刺激等食物的摄入量,并多食入新鲜的蔬菜水果,促进患者消化,叮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3]。同时,加强患者床上锻炼,促进患者肠胃蠕动,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本研究在将此护理方法进行实施后,结果显示患者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均相对较高,分别为96.00%和98.00%。表明综合护理在呼吸科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呼吸科长期卧床并出现便秘问题的患者中将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其效果显著,对患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改善了患者不良症状,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凤琴.浅谈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363-364.
  [2]冯小丽.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242-243.
  [3]董进,王焕中.长期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1):147-14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挑选我院收入的慢阻肺患者(62例)为探究目标,再按照“计算机表法”予以分组,其中参照组(n=31例)实施常规护理,探究组(n=31例)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探究组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P值<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更佳,影响积极。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慢阻肺;肺功能指标  【中图分类号】R47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危机管理模式对急诊手外科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2—2020年05月内收治的部分患者作为此次临床医学研究的观察对象,依据研究课题的要求筛选出其中的60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一般组(在治疗和护理期间按照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和风控组(在治疗和护理期间贯穿危机管理模式的相关理念)。结果:相对于一般组患者来说,风控组中患者治疗期间的整体感受更好,护理缺陷更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实施特级护理干预对黄斑变性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6月到2020年2月时段内收治的黄斑变性患者共40例,依据双盲法纳入甲组(20例)和乙组(20例)。甲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乙组使用以患者为中心特级护理干预,比较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和甲组比较,乙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较薄、生存质量评分较高,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在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90例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单双号将患者随机2组各45例并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组别记为常规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的组别记为循证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血压水平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不同方案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高血压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循证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患者PICC置管后维护实施两种的不同延续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以2019年07月-2020年05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治疗结束后带管出院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PICC专科护士评估结果及患者自愿选择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行护理门诊维护干预,实验组28例行护士上门维护干预,对比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服务费用、时间以及人力投入。结果:实验组所需要费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重度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急诊收治的86例重度多发性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行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诊疗时间、抢救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检查等待时间、术前抢救时间、转运时间及科室交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中,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行腹腔下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来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发生率对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在乙肝患者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接收的乙肝患者当中抽选出58例列为观察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随机按1:1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实验组(29例整体护理),对2组依从性、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1)依从性相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相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了提高乙肝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时段内诊疗的急诊科患者共100例,依据双盲法纳入常规组(n=50)、优质组(n=50)。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优质组开展优质护理,比较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总满意度。结果:和常规组相比,优质组护理质量评分较高、总满意度较高,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开展,既可
期刊
【摘要】临终关怀护理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些难以治愈的病症来说,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临终前的生活质量,本文以晚期肿瘤疾病为例,对临床关怀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晚期肿瘤;临终关怀;生活质量;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100  前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