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文言文的三个维度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0418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愈是写赠序之高手,清姚鼐赞美他“其文冠绝前后作者”,是因为韩愈的赠序内容丰富,并借其来抒发内心感慨,阐述文学主张。《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赠序中别具一格的一篇。笔者有幸观摩了一场以本篇作品为课题的教学比赛。怎样解读该文,怎样设置教学任务,怎样完成课堂生成,参赛选手给了听课者不一样的感受。听课过程中,笔者最大的感受是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言的教学,更要对文本进行细读与深挖,从而教出了文言文本的三个维度。
  一、细读文本,于关键处设疑,解读出文言文的温度
  对这个文本,很多老师解读的关键点就是李愿口中的三类人:“用力于当世者的得意人”“不遇于时的闲居人”“奔走伺候于公卿之门的干谒者”。课堂的主要环节是分析李愿对这三种人的态度,并由此解读作者韩愈对他们的态度。“得意人”坐于庙朝,进退百官,手握重权,养尊处优,同时生活富足,妻妾成群,韩愈对这类人是鄙弃的。“闲居人”穷居野处,起居无时,与自然为伴,乐于身心无忧,即李愿这种人,因此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充分肯定的。“干谒者”伺候于公卿之门,处污秽而不羞,人格丧尽,作者对其是不齿与厌弃的。这样的解读也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上的解读。三种人解读完了,作者的情感态度似乎也出来了,通过对这三种人的描写刻画,突出了隐逸者思想行为的高尚。作者借李愿之口,把当时那些得意和不得意的“小人”都痛斥了一番,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借此来抒发自己的不遇之叹,似乎对李愿之归隐充满羡慕。
  可如果就按照教学参考这样来解读文本,韩愈就显得太一本正经,该文也只是一篇普通不过的对朋友褒奖的赠别之作了。
  衡水中学的庞老师此时设置了一个问题:“李愿描述的三种人中有没有韩愈的影子?”这一问依然问在了文本的关键处。可这一问,问得又与众不同。李愿在说这三种人时,韩愈本无一字意见发表,从何去找韩愈的影子?当庞老师问出这个问题时,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去仔细分析这三种人的特征,并自然把韩愈带进文本中,结合韩愈的遭遇与这三种人进行比对。韩愈从贞元二年12岁到京师求仕,直到贞元十八年34岁时,才被授以四门博士。这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就是他在贞元十七年33岁时又到京师后写的。写该文时,他绝不是用力于当世的大丈夫,他无重要官职;他更不可能是无忧于心的闲居者,此时的他或许也没有想过隐居,因为一年后他终于做上了四门博士。韩愈四次参加考试,直到贞元八年,考中进士;又连续三次参加吏部博学宏词考试,所有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追求一官半职,实现读书人通达的理想。韩愈一直走在追求仕进的路上。结合韩愈写作此文时的实际情况,最贴切韩愈身份的只能是一个奔走于公卿之门的干谒者。这样看来,如若韩愈鄙弃不择手段的干谒者,这不正是当时韩愈的写照吗?这才是一个真实的韩愈,有温度的韩愈。在与朋友的告别中,有对自己的放不下,有强烈的自嘲、自怜之味。
  二、细读文本,于有疑处深究,解读出文言文的深度
  杨斌老师的课首先解决的是学生的疑问,有十六位学生都问到了“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初赛时也有好几个老9币都重点解读了这句话,学生对韩愈在文中称这些人为“大丈夫”和“用力于当世者”不解。这就说明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关注到了细微之处。在文本中,这类人的性质定位是和品德高尚的隐居者一致的,都是大丈夫,只不过一个是“遇知于天子”,一个“不遇于时”。把隐居者成为大丈夫,学生容易理解,可过着骄奢淫逸生活的得意者为什么也将其称之为大丈夫呢?杨老师的破解之道在于苏轼对其文的评价“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苏轼为何对该文评价如此之高,很多老师在讲解时肯定都会介绍,但如果不细读文本,深挖文本,是不能准确理解苏轼的评价的。杨老师的解读是韩愈在此文中有创新,从语言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语言高妙肯定是苏轼赞誉的原因之一,但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杨老师也解读出称这些人为大丈夫实际暗含作者韩愈的态度,那即是韩愈想做这些人而不得,批判的背后是歆羡。
  聽完课之后笔者还注意到苏轼在这句评价后面还有一句:“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日: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杨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去介绍这句,可是他课堂上设置的这一环节让笔者有了进一步去探究文本深意的冲动。文本的高妙之处笔者想苏轼比我们理解得深透。这段评价苏轼放在他的《东坡题跋》的第一篇。才情至高的东坡“平生”想要效仿本身就是对作品的高度的认可。可为何每次动笔时会觉得自己作的肯定不如退之,所以心甘情愿放弃。或许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疑惑,更是从韩愈的言不由衷中去解读。在仕途的追求过程中,苏轼没有韩愈如此的遭遇,他不可能会有韩愈的痛苦和挣扎。至少苏轼不会在公卿之门前卑躬屈膝地伺候,不会因为求仕而遭到无情的羞辱。这种情感,苏轼自己知道他不会如韩愈般感受地真切,更不会有韩愈如此决绝——韩愈在这时候是绝不会放弃自己的仕途之路的。
  这样细读文本,真是可以让文言文读得更深更透。很多前人的评价,还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三、细读文本,于无疑处质疑,解读出文言文的宽度
  文言的文本,还可以通过教师锐利的目光,解读出文本言外之意,拓宽文本的宽度。该文放在选读教材中,除了文本本身反映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文本还能不能折射时代的某一特征。能不能把文本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韩卫红老师的于无疑处质疑就有这点意味。韩老师从韩愈之名“愈”和韩愈之字“退之”这处矛盾设问,引发学生关注和思考中国的归隐文化。正如点评专家陈明华校长所说的“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文本中去关注归隐文化和功名意识,为现今的公民意识多一层思考。”从这样的课堂环节设置中,笔者认识到文言文文本的现代价值。
  ★作者通联:江苏海门中学。
其他文献
辨析病句是高考考查热点,从近几年考查形式和趋势上看,题型较为固定,辨析病句多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要检查病句,语法规则当然是标准,但从高考题的角度看,有些病句具有特殊的标志,应当引起重视,只要善于抓住句中标志性词语,就能帮助我们快速巧妙地辨析句子出了什么毛病。  下面从近年常考的九种病句类型中寻找标志,总结出规律,以求在今年高考复习中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看见并列短语要小心  句中发现并列词语和
长期以来,传统的文本阅读有三板斧:一是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二是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从而总结内容,三是归纳全文主旨及写作特色。这样的解读文本,只能使语文教学模式化、碎片化,让学生思维僵化,乃至丧失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文本的建构理论来看,文本的形成由三个阶段:作者——作品——读者。首先是作者中心。作者是创作的主体,文本存在的意义在于忠实地表达作者的原意。然后是文本中心。文本作为一种独立
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好教学内容,特别是教学重点。  一、确定教学重点的意义  据顾之川老师介绍,人教版必修教材,以前每单元有4篇选文,但老师们反映课时不够,上不完,所以现行教材每单元只留了3篇选文。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老师觉得常常在“赶课”。如果我们不改变策略,即便每周给10个课时,也不够用。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设计好每堂课的重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掌握重点知识,有效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文章有了一组新颖靓丽的小标题,就如一位妙龄女子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就能顾盼生辉神采飞扬,就能让人过目难忘、留连欣赏。本人在教学中常用小标题作文法,小有心得。  一、小标题的美点优势  1.靓丽抢眼、夺人眼球  美文必需有美点。新颖靓丽的小标题就是夺人眼球的美点。在众多平铺直叙的文章中,一组新颖、亮丽、别致小标题出现在眼前,是那么的鲜艳夺目,它会让读者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精神
教学设想  《鉴赏家》是汪曾祺晚年追怀故土之作,选入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文章用冲淡自然的语言,散文化的笔法,讲述了卖果子的叶三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纯美的画卷。  美需要细细品味欣赏,本文采用文本研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用鉴赏的眼光品味美、追求美。以下是以此为核心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课时和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的目标  了解作者,理解“鉴赏家”内涵,提高学生筛选、
课堂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流动着的河流,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生活的创造者,动态的课堂生成是基于师生互动的创造。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教师可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让学生的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常常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但是,游记类文言文的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笼统地、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统治着,学生对游记类文言文的仅存的兴趣正在被一点点耗干。  童志斌将文言文分为“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它们是“一体四面”的关系,我所建构的优化策略模型就是受“一体四面”的原型启发
现代文学史上许多公认的经典之作,在当下并不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的称之为“两极阅读现象”,也有教授称之为“经典隔膜”现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从“史”的角度出发,注重从历史发展的链条中指导作品,强调其文学历史价值;而作为一般的读者的学生,由于对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不足,则比较偏重从个人感受的审美趣味,两者的龃龉是两极阅读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也造成了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隔阂。课堂上,只凭学生个体经验
评价既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鼓励,评价是促进提高作文效益最有力的手段。因此,作文讲评课上的是否高效,关系到整个作文教学效益是否提高。但当前的作文渊平课低效的状况严重制约了作文效率的提高。  如何才能解决上述问题?随着信息化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为我们的作文讲评课突破瓶颈提供了契机。QQ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交流沟通工具,已经被学生广泛认可。如果从开发作文讲评资源的角度来看,QQ的图片传递、文字聊天、语音通
在《例说在语文教学中渗入古文字知识的意义》一文中,笔者着力鼓吹渗入古文字教学的意义,以求得认同与响应。文章的标题所以用“渗入”实际上暗示了目前语文教学的不得已,即语文教学的重心还是在围绕着高考转,一切非高考内容都似在摒弃之列,故想别开一科,等于梦想;设一讲座,如同割肉,唯“渗入”最为现实可行。本文试从此角度谈一点经验。  一、见缝插针,着手成春  此一点实际上强调的是敏感灵活,善抓机会,于不经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