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临床分析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法,实施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择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9年1月,接收的疑似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均行平片及核磁共振诊断,同时经手术诊断确诊。分析图像特征、平片及MRI诊断结果。结果:经MRI检查,其中T1加权成像(T1WI)呈现为片状不均匀低/较低信号;T2加权成像所呈现的信号特征较高,短TI反转恢复(short TI inversion recovrey)所呈现的信号具有高特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分析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法,实施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择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9年1月,接收的疑似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均行平片及核磁共振诊断,同时经手术诊断确诊。分析图像特征、平片及MRI诊断结果。结果:经MRI检查,其中T1加权成像(T1WI)呈现为片状不均匀低/较低信号;T2加权成像所呈现的信号特征较高,短TI反转恢复(short TI inversion recovrey)所呈现的信号具有高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采取磁共振与螺旋CT诊断的效果及准确率。方法:研究对象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的100例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采取数字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螺旋CT检查,观察组予以磁共振检查。观察两组诊断准确度及诊断图像表现。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可见,肝脓肿明显性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病灶不规则强化;肝包虫囊肿呈混杂长T2、长T1信号,囊壁等信号;囊性肿瘤显示低信号T1(大
目的:探讨鼻咽癌使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定量参数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2月—2019年12月,观察组为50例鼻咽癌,对照组为50例鼻炎良性病变患者。均实施MRI检查、DCE-MRI联合DWI检查,分析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Ktrans、Kep、Ve均大于对照组,ADC值小于对照组,DCE-MRI联合DWI检查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以及灵敏度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鼻咽癌早期诊断价值高,有重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20年01月本院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分析术前1周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多层螺旋CT诊断结直肠癌T、N、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3.42%、86.84%、97.37%,两者一致性较高(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结直肠癌的准确率较高,可有效明确其TNM不同分期,对于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经直肠前列腺癌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收治时间在2017年度1月1日-2019年度12月31日,对患者实施经直肠前列腺癌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方式等,分析各项指标。结果:80例患者实施检查后,检出74例患者,检出率为92.50%,其中前列腺癌患者有17例、所占比为21.25%;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所占比为50.00%;前列腺上皮内瘤患者10例、所占比为12.50%;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患者有7例、所占比为8.75%;49例
目的:探讨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及CT特征与病灶良恶性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9月于我院的112例肺局灶性玻璃密度结节(FGGO)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12例患者中,周围改变方面:腺癌、BAC中有29例胸膜增厚,43例胸膜凹陷,炎症患者有13例胸膜增厚。大小方面:AAH患者大小小于等于1厘米,炎症患者大于等于1厘米。边缘方面:腺癌、BAC中边缘光滑清晰的有36例,边缘毛刺或毛糙的有34例,AAH患者的边缘均清晰且光整,炎症患者的边缘均较为模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凝结前状态在卧床病人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对178例卧床患者的下肢静脉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分为:超声未见异常、早期血栓凝结前状态和进展期血栓凝结前状态,3天后复查下肢静脉情况同时与初级检查结果对照。结果:初次检查为超声未见异常的87例中有5例转变为早期血栓凝结前状态,3例为进展期血栓凝结前状态,2例为血栓形成,77例无异常。初次检查为早期血栓凝结前状态的71例中有2例显示为无异常,6例为进展期血栓凝结前状态,7例为血栓形成,56例为下肢静脉早期血栓凝结前状态。初次检查
目的:探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常规MRI序列对脑发育性静脉畸形(DVA)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4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颅脑MRI常规序列与SWI序列扫描检查,观察患者不同序列扫描的影像学表现,比较SWI与MR I常规序列对DVA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43例患者经手术病理共检出51个病灶,T1WI、T2WI、DWI和SWI序列分别检出病灶33、34、42和46个,对DVA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4.62%、87.17%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8年3月-2020年5月期间,选取本院接收的10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0例患者实施X线、多层螺旋CT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图像质量。结果: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100.00%)明显高于X线(78.00%)(P<0.05);同时多层螺旋CT的图像质量优良率(97.00%)也明显高于X线(75.00%)(P<0.05)。结论:在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能有效明确患者的胸腹部创伤类型,且成
目的:通过灌注成像鉴别肝脏结节灶的性质,得出临床观察过程中重要参数的价值,并通过典型病例分析,为这一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所诊断的肝脏疾病(肝硬化、肝脏再生结节,增生结节、原发性肝癌及转移瘤)的患者共计67例,根据疾病病理类型,分析不同患者灌注成像参数,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分析了320排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肝脏再生结节,增生结节、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瘤的特点。结论:肝脏CT灌注是一种微创的方法,作为一种功能成像是未来医学影像发展的趋势,一次
目的:探究孕妇不同孕期下肢浅静脉与深静脉的影像学特征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受试孕妇孕期分成早孕期(孕5周至12周)、中孕期(孕13周至27周)、晚孕期(孕28周至40周)、产褥期(产后6周内),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追踪测量同一孕妇不同孕期双下肢股静脉、大隐静脉、腹壁浅静脉和旋髂浅静脉的内径及血流速度,观察各静脉“暴风雪征”,结合静脉血中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孕妇下肢静脉随着孕期增加内径逐渐增大,晚孕期的孕妇各静脉内径达到最大,浅静脉内径增宽的幅度比深静脉明显(P<0.00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