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记之一

来源 :星星·诗歌原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ianweixi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五年前,初做编辑,为了让自己对作品的判断能够有说服力,也是为了不被作家诗人的文本欺负,便大量阅读理论、美学及各类文本。渐渐地觉得有些自信起来,但随着作家诗人文本的大踏步前进,渐渐又觉得有些心空胆虚,便又开始古今中外地阅读,记读书笔记。
  一个职业文学编辑,在理论、美学鉴赏及文本阅读经验上,必须要走到作家诗人的前列,不然,轻则会判断失误,重则被文本欺负,贻笑大方。尽管我现在做得还不够尽善,但我一直在努力着。
  近日,重读严羽的《沧浪诗话》,感慨颇多。记得二十年前读的是无注释竖排大字版的,当时凭借自己略自信的古文功底,凭借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读后也是蛮有心得,并自诩:吾腹有严沧浪,再遇诗文有何惧哉。
  前些日子,又新买了一本《沧浪诗话》,郭绍虞先生做的注释,也是竖排版(不是刻意,读古人书,我喜欢读竖排版的,觉得读竖排版的书和古人交流时比较顺畅)。同时还买了几本关于评说《沧浪诗话》的小册子。读了这些,突然觉得:当初我体会到的仅是《沧浪诗话》的三分之一啊。书,真是常读常新,温故而知新。重要的是,这次重读,借助一些评论文章,我对严沧浪先生的一些观点产生了质疑、不苟同,甚至相悖。
  严羽的观点白纸黑字钉在《沧浪诗话》里,他没有机会修改和增删了,而我们这些读者的认识却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扬弃”。
  严羽先生在《沧浪诗话》开篇的《诗辨》中,起笔就说:“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做开元天宝以下人物。”“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说得好!我初读时就记到本子上并时而温习之。但后面这句“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今天读来心有惶惑。我国的诗学经典当从“诗三百”始,可严老师咋让俺们从“汉魏”学起呢?我绝不会认为严羽先生瞧不起“诗三百”,更不会认为严先生没读“诗三百”;我给出的唯一的理由是严羽先生把“诗三百”当做《诗经》。所谓“经”者,乃哲学之谓。哲学者,理论之谓也。严羽先生可能认为:哲学怎么能是诗呢?既然把诗冠以“经”就让哲学家们去读吧!或者,严先生认为《诗经》中的诗无规可遵,无矩可循。于是,严先生就让后人学诗“以汉魏晋盛唐为师”,弃《诗经》而不顾。当然,这纯属我个人猜测,只因严先生未提及《诗经》而猜疑。
  《诗经》是不是哲学?是!《诗经》是不是诗?是!“诗言志”“文以载道”中的“志”与“道”都是哲学范畴。直说了吧,哲学论断大部分是诗的派生品。
  但学诗还是要从《诗经》始,这是毋庸置疑的。《诗经》中的诗,对生活现场的表现,灵性的飞升,至今都是诗人们学习的典范。更重要的是:《诗经》中的诗,为我国诗歌的叙事与抒情的平衡,音乐性画面感与诗性意义的互补,立下了传统。理所应当为后世之师。所以,学诗从《诗经》起,才是“入门须正,立志须高”。
  苏东坡说:“熟读毛诗、国风、离骚,曲折尽在是矣。”吕居仁更直接地说:“学诗须以《诗三百》、《楚辞》、汉魏间人诗为主,方见古人好处。”黄庭坚在《大雅堂记》中谓:“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
  这些人的说法都和严羽所提出的“以汉魏晋盛唐为师”相左。其实,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诗体》部分有如下描述:“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唐宋律诗。”
  古人们吵架我们劝不了,但在古人的吵架声中我们似乎悟到了这样一个结论:理论家撰文立论,切不可孤绝。
  严羽当然有局限性。其认知的局限,经验的局限,时代的局限。
  批评严羽《沧浪诗话》较为严厉的大概要数钱振鍠在《谪星说诗》中所言:“(严沧浪)埋没性灵,不通之甚。”此语我觉得偏激。我倒是觉得朱熹的观点可取:“盖沧浪论诗,只从艺术上着眼,并不顾及内容,故只吸取时人学古之说,而与儒家论诗宗旨显有不同。”当然了,说点大话:儒家论诗宗旨,我也未必完全认可。“诗言志”“文以载道”中的“志”与“道”,绝不是对强权的附和,不是政治需要的附庸;一定是个人欲望的倾述。
  我对那些读诗、读论,从义理考据出发并以义理考据为终点者,无论诗人还是理论家,我都恭敬之再恭敬之,有距离地恭敬之。
  师古是学诗的必经之路,但不是摩画之形体的言语,要师心师性师情师旷达。至于是从《诗经》师起,还是从汉魏师起,可能会各有偏爱。
  有一点可以肯定:师当下为诗,必是屋内盖房,愈来愈小。
其他文献
风 铃  希望再响起。有没有路都可以  我用半尺余地放置他  希望还有黛色送来峰影,生死两寂寂  想一会依靠。但不知靠到哪里  能响起来的都是远的。鸟在那边活着  人在那边走着。仰头而见的  都是不肯让我到达的  也该吊在水上。一个转身  引起波浪。浸到眼里时  所有方向都会摇响  而心愿,那追随着盼望的青涩果实  含着风铃的余音——有没有甜  我也听到了你  其实很多年过去了,其实这就是结局  
“这就是你捡的那只快饿死的猫?”好友盯着脚边正打着呼噜的猫问。  她不情愿地点了点头。那的确不是一只讨人喜欢的猫:黑成煤炭一样的皮毛,凶恶的模样,令人看了就生厭。她对它毫无兴趣,有时连猫食都懒得喂。  但这猫有些通人性,仿佛对她怀有感激之情,每天都会缠在她脚边冲她撒娇。不过被她不耐烦地踢了几脚之后,猫就识趣地离她远了一些。  “据说猫有九条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友临走时,这么说了一句。  关上
人老脸皮多茂盛,皱纹黑痣乌斑。面膜一贴便了难。进来青面兽,出去赛潘安。四十徐娘休自愧,莫当豆腐渣看。回春仗我返童丹。小蛮腰一扭,迷死屌丝男。 Multi-lush old man, da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老年人》杂志创刊30周年了,我与《老年人》结缘亦有30年。作为《老年人》的老读者和老作者,为之祝福亦为之激动。回想与《老年人》识缘、结缘、融缘的三段情缘,历历如绘,似
从前,有一个画家想画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好之后,他将画作拿到了市集公开展出,画作旁边还放了一枝笔,并附上一段说明:致各位观赏者,如果您认为本画有欠佳之处,请在画
期刊
或许是响水河、兴隆坝这名叫起来响亮,人们常常忽略了这方灵山秀水的真名——见性山。位于楚雄州南华县城北,约12公里大智阁村委会寺脚底村的见性山,属龙川江流域双甸河支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第3~4期杂志上冰雨同学问,他家不富裕,爸爸妈妈总是在为钱吵架。现在爷爷要开刀,叔叔又来跟他爸爸妈妈要钱。他很烦,不知该怎么办了。下面是一位同学给他的信:现在你更应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