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药材的筛选及其复方MW1810抗菌机制的初探

来源 :华西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筛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中药材,并研究复方MW18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倍比稀释法确定111种中药材和MW1810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测定药物处理后菌液的相对电导率、碱性磷酸酶(AKP)的变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结果确定MW1810的抑菌作用;qRT-PCR分析特异基因的差异性表达探究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动物实验探究MW18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作用.结果 厚朴、黄芩和五倍子等单味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组方MW18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菌株的MIC值均为4.0 mg·mL-1.MW1810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后,菌液的相对电导率和AKP活性均显著提高,表明菌壁膜破裂;经SEM进一步确证.qRT-PCR分析显示:MW1810可显著下调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基因(hla、agr、RNAⅢ)和 ATP-binding cassette 转运蛋白基因(SAR0144、SAR1073、SAR1928、SAR0306)的表达.MW18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皮肤脓肿模型显示出显著的创口愈合作用,并降低了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论 复方MW18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菌体膜的破裂、毒力基因与转运蛋白的表达调控以及TNF-α、IL-6表达的下调有关.
其他文献
总结咀嚼类制剂的分类、释放度评价方法与影响药物释放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从常规与改良的释放度测定方法两个角度,介绍了咀嚼片、咀嚼胶的体外释放度评价方法,对释放度测定仪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目的以柯氏四级评估模式为理论框架评价麻醉监测护士培训效果。方法于2021年1月选取我院已完成1年系统培训的麻醉监测护士,采用柯氏四级评估模式对培训满意度、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岗位胜任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反应层:麻醉监测护士对培训总体满意度评分为(4.21±1.23)分;学习层:理论成绩平均分为(91.28±4.95)分,操作成绩平均分为(96.45±2.36)分;行为层:麻醉医生对麻醉监测护士的基础知识掌握评价得分为(4.38±0.43)分,围术期知识掌握评价得分为(4.27±0.38)分,操作技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