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审美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7-0131-01
每一个学生对于美的认识都是不同的,美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更加渴望美好的事物向往美好的生活。而美术教学正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教学途径,美术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部分,提高学生对于美的认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促使学生可以运用个人独特的思维去创造美,达到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1.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所出现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学生的素质化教育越加重视,但当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缺乏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按照教学大纲来教学绘画技巧,让学生去临摹一些有名作品来练习绘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将个人思维运用进去,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无效的。小学生年龄偏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将教学内容幼稚化,并没有训练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造成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长期处于低龄化阶段。而当前小学美术教学更加重视书面教学,教师上课急功近利将绘画技巧传授给学生就让学生去临摹某一绘画作品,导致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完全来自于课本,知识面较为狭窄只注重技能教学,却缺乏了培养学生美术兴趣,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平衡性,学生并没有将美术教学与实践创造联系起来。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想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于某一学科没有学习兴趣,那么无论是再优秀的教学内容都是无效的。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缺乏认识美的眼睛,主要是因为学生并没有掌握发现美的技巧,生活中的美需要用心灵去感受。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可以首先形成美的认识,从而才能够逐渐形成个人独特的审美眼光。其实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丰富有趣,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办法仔细地观察生活,从而学生对于美的认知敏感程度也会降低,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生活,去亲身体验感受这个世界。例如,在过六一儿童节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仔细观察六一儿童节上所表演的节目,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目画出来。让学生可以首先拥有学习任务去感受节日的气氛,随后再通过自己的联想和回忆画出儿童节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由于学生所喜欢的节目都是不同的,就算喜欢同一个节目所画出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学生的绘画创作过程也是学生对于生活之美的发现过程,虽然实际画面有些复杂,但是学生在对生活进行美术创作的实践之后,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敏感性,帮助学生形成敏锐的感知能力。
3.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优秀的艺术作品创作源泉都源自于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随着想象力的提高而不断提高,所以说想象力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想象力也与学生的知识层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需要在教学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含量。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去寻找一些艺术作品,让学生去自我欣赏,随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艺术作品,教师也留下欣赏和探究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课下去查阅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去理解艺术作品所想要表现的中心思想,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去认知艺术的深层次含义。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审美技巧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想象,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听一首优美的歌曲。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根据歌曲来画出一副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不断联想创作出丰富有趣的美术作品。
4.通过美术欣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美的事物往往能引发人的情感共鸣,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运用到美术欣赏中,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情感都是不同的,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形成美的认识,造就学生完美的人格。例如,在欣赏梵高作品时,作品抽象如果让学生直接去欣赏学生无法正确的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为学生讲一段有关于作者的故事,或者播放一段影视作品,为学生讲解艺术作品的内层含义,让学生可以转换思考角度,以作者的思想理解美术作品,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教学途径,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全方面的引导学生可以充分认知生活中的美。让艺术之美熏陶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促使学生可以用独特的审美观去感受世界多元化的文化之美。
参考文献
[1]郭海萍.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9(29):161-162
[2]王长华.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8+20
[3]王萍,高珍.小学語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