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住院医师培养是医学院校本科毕业后接受医学专业教育的阶段,住院医师培养是临床医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对医师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探索与实践;全科医生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42-02
以能力为本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方案有利于促进住院医师的道德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医疗、教学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强化了全科医师的核心能力,有助于更好地为社区培养适宜的高素质全科医师。
1 我国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实施方案的培训现状
全科医生(General Doctor)作为当今医学界内极其重要的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在多个方面的素质能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包括其工作中的职业操守、个人的人文素养、学识学科的综合、实际工作实践的能力与技能等等,这些要素在全科医生这类复合型医学人才身上有机融合。通过我国国内外全科医生医学组织的研究与调查,进行大量的全科医生的培养,对于国家有效的防控重大疾病能起着直接性作用,也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根本与关键所在。
现今在我国国内,培养全科医生的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原本在基层医疗单位工作同时符合转岗条件的执业医生参加转岗培训,然后进入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在这些医院内的专科之间轮转;另一種模式是首先通过5年的临床医学的本科教育,并且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学专科教育。
1.1第一种模式的特点是周期较短、投入成本不大,因此成为我国国内目前全科医生最初阶段的主要来源。但是,这种只适合现阶段的培养方式具有着很大的缺陷,只能暂时适用于我国目前的情况。如今,在我国国内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内,其分科主要以疾病类型为中心进行划分,例如眼科、心血管科、消化科等等,而全科医生的治疗对象是整体性的,二者之间存在着思维上的矛盾,难以相符合;其次,我国国内现有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发展方向向着更为细化的分科进行发展,例如在肾脏内科当中还细化分科为免疫性肾病、肾脏病例等等,这种发展思路具有窄而深的特点,而全科医生的特点是宽而厚,二者发展的思路相违背。除此之外,在专科医学中,通常使用的高精医学技术难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不具有与全科医生的实际性意义相符合。与此同时,能够进入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全科医生在各种专科科室之间轮转学习,表面上这是一种全面的学习方式,但是实际上没有达到全科医生自身学习的要求与目标,这种轮转的学习方式使得全科医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而无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即使顺利完成轮转学习的指标也只能够使名不副实,脱离了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的根本目标。
1.2第二种模式属于一种国家规划层面的顶层学习计划,可以从根本性改变我国现今的全科医生学历普遍较低下、教育不系统化的情况,具有长远性、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以及战略性。但是,因为我国目前阶段的实践中,基层医疗机构的待遇不理想、职称晋升等现实性问题导致真正接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全科医生极少愿意选择下基层进行医疗服务。至少在现今的阶段,这种8年正规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尚未存在成为培养全科医生主要模式的条件。
2 如何建立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培养方案
2.1在建立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以急诊医学教研室为依托
开展全科医学教学活动首当其中的就是建立全科医学教研室,这是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的核心所在。在建立全科医学教研室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国外成功的例子,以急诊医学教研室作为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依托。根据上述全科医学与急诊医学所存在的共同点,全科医学教研室以急诊医学教研室作为依托的方式不仅容易被国内的医院所接受,而且也符合物质客观发展规律,具有现实性意义。
2.2从思维体系和理论体系角度出发,实现全医生的思维体系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方面,在我们临床的工作当中应当要求在诊断的过程中着重因果关系,通过症状的鉴别来对病患者实行诊断与治疗,避免误诊与漏诊。另一方面,针对全科医生思维狭窄的个人弊端,可以注重培养全科医生正确全面的临床思维,拓展其医学知识面。
2.3全科医生临床实践体系的构建
在上述全科医学与急诊医学存在着多方面共同点的基础上,同时区别于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有效融合二者,方可培养出真正的全科医生。第一点,全科医生应当掌握慢性疾病的管理与康复理疗,实现病患者的双向转诊。其中,康复理疗的管理学习活动已经涉及了社区慢性疾病的大部分类型,如此一来不仅节省了专科轮转上的时间,而且使得全科医生的慢性疾病管理与康复理疗得到更集中的开展。第二点是预防保健,这项工作属于全科医生其中一项的核心工作。
2.4开展循证全科医疗实践和教学
必须重视提高全科医生全科医疗临床思维,提高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全科医生实践循症全科医学,从未为集成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疗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明确临床研究的核心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或去学习资源来未解决问题寻找有利的证据,并且把评价的结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生物学理论以及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相结合。
全科医学培养模式是我国当今全科医学发展现阶段的主要手段,并不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我们必须更多的结合实践,探讨现阶段更有效更长远的全科医学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何坪,李曼霞,罗森林,董蜀荣,陈祖禹. 重庆市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评估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8(13)
[2]刘向红. 社区全科医生最需要的教学与培训[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01)
[3]朱滨海,沈历宗,王哲,虞海平,赵沛,汤杨,洪新建,陈亦江. 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初探[J]. 中国医院. 2009(11)
[4]徐腾达,Veronica Pei,于学忠,Jeffery Smith,马遂,王仲. 急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培训课程的标准化探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12)
[5]陈春,温建明,张向阳,潘景业,张启瑜. 新型住院医师培训模式初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01)
【关键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探索与实践;全科医生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42-02
以能力为本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方案有利于促进住院医师的道德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医疗、教学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强化了全科医师的核心能力,有助于更好地为社区培养适宜的高素质全科医师。
1 我国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实施方案的培训现状
全科医生(General Doctor)作为当今医学界内极其重要的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在多个方面的素质能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包括其工作中的职业操守、个人的人文素养、学识学科的综合、实际工作实践的能力与技能等等,这些要素在全科医生这类复合型医学人才身上有机融合。通过我国国内外全科医生医学组织的研究与调查,进行大量的全科医生的培养,对于国家有效的防控重大疾病能起着直接性作用,也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根本与关键所在。
现今在我国国内,培养全科医生的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原本在基层医疗单位工作同时符合转岗条件的执业医生参加转岗培训,然后进入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在这些医院内的专科之间轮转;另一種模式是首先通过5年的临床医学的本科教育,并且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学专科教育。
1.1第一种模式的特点是周期较短、投入成本不大,因此成为我国国内目前全科医生最初阶段的主要来源。但是,这种只适合现阶段的培养方式具有着很大的缺陷,只能暂时适用于我国目前的情况。如今,在我国国内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内,其分科主要以疾病类型为中心进行划分,例如眼科、心血管科、消化科等等,而全科医生的治疗对象是整体性的,二者之间存在着思维上的矛盾,难以相符合;其次,我国国内现有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发展方向向着更为细化的分科进行发展,例如在肾脏内科当中还细化分科为免疫性肾病、肾脏病例等等,这种发展思路具有窄而深的特点,而全科医生的特点是宽而厚,二者发展的思路相违背。除此之外,在专科医学中,通常使用的高精医学技术难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不具有与全科医生的实际性意义相符合。与此同时,能够进入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全科医生在各种专科科室之间轮转学习,表面上这是一种全面的学习方式,但是实际上没有达到全科医生自身学习的要求与目标,这种轮转的学习方式使得全科医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而无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即使顺利完成轮转学习的指标也只能够使名不副实,脱离了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的根本目标。
1.2第二种模式属于一种国家规划层面的顶层学习计划,可以从根本性改变我国现今的全科医生学历普遍较低下、教育不系统化的情况,具有长远性、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以及战略性。但是,因为我国目前阶段的实践中,基层医疗机构的待遇不理想、职称晋升等现实性问题导致真正接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全科医生极少愿意选择下基层进行医疗服务。至少在现今的阶段,这种8年正规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尚未存在成为培养全科医生主要模式的条件。
2 如何建立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培养方案
2.1在建立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以急诊医学教研室为依托
开展全科医学教学活动首当其中的就是建立全科医学教研室,这是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的核心所在。在建立全科医学教研室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国外成功的例子,以急诊医学教研室作为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依托。根据上述全科医学与急诊医学所存在的共同点,全科医学教研室以急诊医学教研室作为依托的方式不仅容易被国内的医院所接受,而且也符合物质客观发展规律,具有现实性意义。
2.2从思维体系和理论体系角度出发,实现全医生的思维体系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方面,在我们临床的工作当中应当要求在诊断的过程中着重因果关系,通过症状的鉴别来对病患者实行诊断与治疗,避免误诊与漏诊。另一方面,针对全科医生思维狭窄的个人弊端,可以注重培养全科医生正确全面的临床思维,拓展其医学知识面。
2.3全科医生临床实践体系的构建
在上述全科医学与急诊医学存在着多方面共同点的基础上,同时区别于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有效融合二者,方可培养出真正的全科医生。第一点,全科医生应当掌握慢性疾病的管理与康复理疗,实现病患者的双向转诊。其中,康复理疗的管理学习活动已经涉及了社区慢性疾病的大部分类型,如此一来不仅节省了专科轮转上的时间,而且使得全科医生的慢性疾病管理与康复理疗得到更集中的开展。第二点是预防保健,这项工作属于全科医生其中一项的核心工作。
2.4开展循证全科医疗实践和教学
必须重视提高全科医生全科医疗临床思维,提高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全科医生实践循症全科医学,从未为集成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疗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明确临床研究的核心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或去学习资源来未解决问题寻找有利的证据,并且把评价的结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生物学理论以及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相结合。
全科医学培养模式是我国当今全科医学发展现阶段的主要手段,并不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我们必须更多的结合实践,探讨现阶段更有效更长远的全科医学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何坪,李曼霞,罗森林,董蜀荣,陈祖禹. 重庆市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评估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8(13)
[2]刘向红. 社区全科医生最需要的教学与培训[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01)
[3]朱滨海,沈历宗,王哲,虞海平,赵沛,汤杨,洪新建,陈亦江. 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初探[J]. 中国医院. 2009(11)
[4]徐腾达,Veronica Pei,于学忠,Jeffery Smith,马遂,王仲. 急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培训课程的标准化探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12)
[5]陈春,温建明,张向阳,潘景业,张启瑜. 新型住院医师培训模式初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