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专接本学生是高职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针对专接本学生的特点与其特殊性,文章提出了管理的三大难点及教育管理的三个对策,致力于更好地做好专接本工作。
关键词: 专接本 学生管理 对策
一、高校专接本简述
所谓“专接本”,全称“在籍专科学生接读自学考试本科”,专接本这种教育模式对接了高等职业教育与自学考试,是对现有自学考试制度的一种创新,为广大高职学生提供了学历提升的途径。
二、专接本学生特点
(一)目标明确,计划性强。
参加专接本学习的学生为高职院校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曾于就业实习和继续深造的门槛前来回徘徊,因为深知仅凭现有的专科学历对就业市场的征服力不强,只有继续深造,取得本科文凭,才有可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最终选择了专接本这个升学途径。
与其他专科学生相比,参加专接本学习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涯更有合理的规划,他们的目标更明确、计划性更强。比专科学习结束即实习的学生要在学校多奋斗两年,比这些学生少两年工作经验,只有通过学习,提升学历,争取在专科毕业后一年取得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才有可能以更高的门槛踏入社会,寻求更理想的工作。
(二)基础较扎实,主动性强。
参加专接本学习的学生普遍专科学习基础较为扎实,学习主动性较强。专接本的学习过程由专科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本校举办的全日制式本科助学辅导,沟通课程与衔接课程分别以40%和30%的校考成绩计入最终考试成绩,因此与社会自考相比,占有一定优势。即便如此,主干课程中包含的三门学位课程,要求全部及格的基础上,总分达到210分才可申请学士学位。专接本和专科学习模式是有本质区别的,除了上课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外,课后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精力自我学习、自我研究,这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预期目标高,竞争意识强。
专接本学生对自身未来就业方向、升学方向、能力提升的预期更高,在这个高职学生普遍比较优秀的群体里,时时处处充满竞争。他们既不同于在校专科生,又有别于普通本科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将考研列入学习计划。专接本课程采用自考试卷,自2016年4月开始施行网上评阅,对于学生而言更有挑战,目前1月和7月的增考科目正逐渐减少,某一门课程如果考核没通过,就必须选择4月和10月的考试日程中,与正常教学计划不冲突的时间考核。尤其对于想要在两年之内完成学业的学生而言更是不易,所以“一次考过”成了每个专接本学生努力的目标,并以此展开竞争。
二、专接本学生管理的难点
专接本因其特殊性,使学生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一)内心缺乏归属感。
专接本学习最后一年,专科已经毕业,学生证、一卡通、借书卡、上网账号等突然不可再用,四六级、计算机等考试报名也有影响,未取得主考院校本科在籍学生的身份证明,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此时,他们的身份归属模糊,期望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一部分学生开始怀疑自己当初选择专接本继续深造这个决定是否正确,有些学生甚至将对学校、老师的不滿情绪发泄出来,影响他人。
(二)精神压力增大。
很多学生在专科阶段已经养成临时抱佛脚的习惯。一旦这些学生参加了专接本的学习,学习内容的加深与学习难度的骤然提高,通过率直接与任课教师对重点的把握挂钩,最后参加的是全国或全省统考,一时无法适应感到吃力,从而增大压力,学习信心和勇气受到很大打击,导致挫折感产生,学习的精神压力变大。
(三)团结性不强。
专接本班级是后组班级,学生来自于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少学生安排宿舍时强烈要求与专科同班同学住宿,以便共同学习、生活,不愿打破固有模式,同学之间名字和人对不上号。专接本班级由此分割为很多小群体,团结性不强,不便于管理。
三、专接本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针对专接本出现的这些状况,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一)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由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作为职能部门负责专接本相关管理工作,对外对内统一管理。由学院的各个院系作为承办单位,教务处、财务处、学工处、后勤等其他部门配合完成工作。这样的管理方式对接性更强,继续教育学院代表学校与各个主考院校、兄弟院校、考办等相关单位展开工作,二级学院则负责做好教学和具体学生管理工作。
(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建立良好班风。
学校及相关教师应该多关爱专接本学生,只有在生活上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专心学习。要让专接本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让他们坦然面对现实,重新认识自己。只要摆正心态,多花时间补上基础课程,就能信心满满地进行本科段自学。
(三)组织各类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学习不紧张的时期或者考完试期间,学校及相关教师应多组织有趣的活动,让专接本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使其各方面素质得以全面提高。有条件的可以组织专接本学生前往主考院校,以真正的本科院校学生的身份学习交流,让学生在寻求归属感的同时,更加坚定学习目标,提高自信,并且逐步培养班级凝聚力。
参考文献:
[1]胡建勇.专接本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管理对策[J].价值工程,2013(7).
[2]刘任熊.一种可行的专接本学生管理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3]祁金祥.高职院校的专接本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4]马列坚.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教育管理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
[5]刘金彪,王涛.主考院校专接本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管理对策研究[J].2015(10).
[6]张建琴.“专接本”学生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例[J].2016(10).
关键词: 专接本 学生管理 对策
一、高校专接本简述
所谓“专接本”,全称“在籍专科学生接读自学考试本科”,专接本这种教育模式对接了高等职业教育与自学考试,是对现有自学考试制度的一种创新,为广大高职学生提供了学历提升的途径。
二、专接本学生特点
(一)目标明确,计划性强。
参加专接本学习的学生为高职院校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曾于就业实习和继续深造的门槛前来回徘徊,因为深知仅凭现有的专科学历对就业市场的征服力不强,只有继续深造,取得本科文凭,才有可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最终选择了专接本这个升学途径。
与其他专科学生相比,参加专接本学习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涯更有合理的规划,他们的目标更明确、计划性更强。比专科学习结束即实习的学生要在学校多奋斗两年,比这些学生少两年工作经验,只有通过学习,提升学历,争取在专科毕业后一年取得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才有可能以更高的门槛踏入社会,寻求更理想的工作。
(二)基础较扎实,主动性强。
参加专接本学习的学生普遍专科学习基础较为扎实,学习主动性较强。专接本的学习过程由专科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本校举办的全日制式本科助学辅导,沟通课程与衔接课程分别以40%和30%的校考成绩计入最终考试成绩,因此与社会自考相比,占有一定优势。即便如此,主干课程中包含的三门学位课程,要求全部及格的基础上,总分达到210分才可申请学士学位。专接本和专科学习模式是有本质区别的,除了上课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外,课后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精力自我学习、自我研究,这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预期目标高,竞争意识强。
专接本学生对自身未来就业方向、升学方向、能力提升的预期更高,在这个高职学生普遍比较优秀的群体里,时时处处充满竞争。他们既不同于在校专科生,又有别于普通本科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将考研列入学习计划。专接本课程采用自考试卷,自2016年4月开始施行网上评阅,对于学生而言更有挑战,目前1月和7月的增考科目正逐渐减少,某一门课程如果考核没通过,就必须选择4月和10月的考试日程中,与正常教学计划不冲突的时间考核。尤其对于想要在两年之内完成学业的学生而言更是不易,所以“一次考过”成了每个专接本学生努力的目标,并以此展开竞争。
二、专接本学生管理的难点
专接本因其特殊性,使学生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一)内心缺乏归属感。
专接本学习最后一年,专科已经毕业,学生证、一卡通、借书卡、上网账号等突然不可再用,四六级、计算机等考试报名也有影响,未取得主考院校本科在籍学生的身份证明,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此时,他们的身份归属模糊,期望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一部分学生开始怀疑自己当初选择专接本继续深造这个决定是否正确,有些学生甚至将对学校、老师的不滿情绪发泄出来,影响他人。
(二)精神压力增大。
很多学生在专科阶段已经养成临时抱佛脚的习惯。一旦这些学生参加了专接本的学习,学习内容的加深与学习难度的骤然提高,通过率直接与任课教师对重点的把握挂钩,最后参加的是全国或全省统考,一时无法适应感到吃力,从而增大压力,学习信心和勇气受到很大打击,导致挫折感产生,学习的精神压力变大。
(三)团结性不强。
专接本班级是后组班级,学生来自于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少学生安排宿舍时强烈要求与专科同班同学住宿,以便共同学习、生活,不愿打破固有模式,同学之间名字和人对不上号。专接本班级由此分割为很多小群体,团结性不强,不便于管理。
三、专接本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针对专接本出现的这些状况,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一)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由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作为职能部门负责专接本相关管理工作,对外对内统一管理。由学院的各个院系作为承办单位,教务处、财务处、学工处、后勤等其他部门配合完成工作。这样的管理方式对接性更强,继续教育学院代表学校与各个主考院校、兄弟院校、考办等相关单位展开工作,二级学院则负责做好教学和具体学生管理工作。
(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建立良好班风。
学校及相关教师应该多关爱专接本学生,只有在生活上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专心学习。要让专接本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让他们坦然面对现实,重新认识自己。只要摆正心态,多花时间补上基础课程,就能信心满满地进行本科段自学。
(三)组织各类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学习不紧张的时期或者考完试期间,学校及相关教师应多组织有趣的活动,让专接本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使其各方面素质得以全面提高。有条件的可以组织专接本学生前往主考院校,以真正的本科院校学生的身份学习交流,让学生在寻求归属感的同时,更加坚定学习目标,提高自信,并且逐步培养班级凝聚力。
参考文献:
[1]胡建勇.专接本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管理对策[J].价值工程,2013(7).
[2]刘任熊.一种可行的专接本学生管理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3]祁金祥.高职院校的专接本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4]马列坚.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教育管理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
[5]刘金彪,王涛.主考院校专接本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管理对策研究[J].2015(10).
[6]张建琴.“专接本”学生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例[J].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