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是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以探究为取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已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已经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历练能力,学会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新知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乃至对学生个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会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真正走向素质化。
一、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会探究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读”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写”的使命交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前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
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一名学生当他看了《煮书》这个课题,就能问教师“书怎么能煮”的问题;当他读了《狼和鹿》一课后。就能问教师“课文中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当他读了《九寨沟》一课后,就能问教师“九寨沟为什么会被称为‘童话世界’?…‘九寨沟为什么会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的问题,我们可以肯定。这名学生具有良好的主动意识。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去探求,去质疑问难,去追寻答案,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素质。
2 留给学生选择对象的权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每一个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应该有一定的选择探究问题的权力,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探究,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探究也会更深入、更持久。如在作文课中,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教师不急于让学生马上写,而是让学生到野外去观察蚂蚁、青蛙、蝴蝶等,看它们吃什么,长得怎样,有什么本领。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小动物专心致志地研究着,课上研究得还不够,回家后他们继续研究。每个学生在自由选择中充分行使了自己的权力,充分享受着自主学习的乐趣。
3 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
在语文教学中,当我们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后,不要急于评价正误,而应有意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有思考的时间。课堂上,有机会回答问题的同学是少数,学生能不能在没有机会回答问题时,也能像回答问题的同学’一样完整地进行自我思维训练,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表现。例如:学习《长城和运河》一文时,我请同学们先看图,然后说说长城像什么。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积极讨论起来。有的说“像蟒蛇一样”,马上有学生反对“蛇太可怕了,应该像蚯蚓”,又有学生补充说“像长龙,一起一伏,弯弯曲曲”。这时我才赞扬道:“真不简单。老师差点儿没想到。”在这种氛围中。我留给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精心导引,让学生深入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应把学生的人格放在首位,要理解学生的“幼稚”思维,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问难。教师还应为每一名学生创设展示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发表独立见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蕴藏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
1 充分利用认知矛盾,激发探究知识的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情景,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学生的学习总是依靠着原有知识或新近感知的知识来进行的,如果教师了解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恰当地引导学生意识到新知与旧知的矛盾。形成认知冲突,就会引起学生渴望知之,不断探求的学习欲望。如教学《石头书》一文。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些“书”,想看吗?请组长把“书”(每生一块小石头)发给大家。请大家把拿到的“书”翻开,我们来了解一下它里面的内容。好吗?这里,我把“石头”当作“书”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翻开这本“书”进行阅读,学生原有的经验与此情景产生强烈的冲突。在这种情景下,学生的困惑急待解决,产生了欲罢不能,想知之而后快的感觉,于是便自觉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新知学习中。
2 教给探究方法,开启探究学习之门
探究就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很浅显,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很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尤为重要。
探究方法很多。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是“实践探究”法:疑问——活动——发现—一结论。人们常说,听过会忘,看过能记,做过才能会,因此,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现,在动手中感悟,自己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得出方法。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布置学生调查:我们这个地方环境受到哪些破坏,使我们的生活受到哪些影响?学生对了解此问题的积极性很高。经过观察、了解、访问后,他们对课文内容加深了理解。
3 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探究学习中,设计问题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不能太大,大了,学生无从着手;问题不能太小,小了,一会儿解决了,学生就没事干;问题不能太难,难了学生解决不了,干脆闲聊:问题不能太容易。太容易解决的问题。学生一学便知,没有探究的价值。用于探究的问题,要根据学情,设计要适度,以小组成员通过努力能够解决为宜。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开始质疑,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好多问题。其中“为什么渔业工人要把海龟翻个四脚朝天”,我一时也说不出正确答案,就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大胆讨论。经过一番合作探究,有的说:“海龟要咬渔业工人,渔业工人火了。”有的说:“这是渔业工人抓海龟的一种方法。”有的说:“渔业工人也喜欢海龟,在跟它们玩呢!”多么富有童趣而又带有创造性的回答,我连连点头。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一味地灌输,而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学生自己解答疑问,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我只是给予适当的启发、点拨,努力做到“教师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4 引导学生大胆思考,体验探完成功的乐趣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使学习获得某种成果,可以不断引起学习兴趣和新的探究活动。从而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这里,教师的作用则在于鼓励、引导、扶助。《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哲学家让学生回答:“如何铲除旷野里的杂草?”一个学生说有铲子就够了。一个学生说用火烧,另一个学生说撒上石灰。最后一个学生说斩草除根,把根挖出来。教学时,我问:“哲学家的学生提出的方法能不能除掉杂草?他们的方法和哲学家的方法有何不同?”学生思考后明白了,哲学家的学生提出的方法也能除掉杂草,但是哲学家的方法更好,哲学家的方法有破有立:“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除掉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而哲学家学生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草,没有建设。进而加深对词语“哲学家”与“满腹经纶”内涵的理解,体会老师之所以称为“哲学家”。而他的学生只能称为“满腹经纶”的人,在于哲学家看问题能看得更深更远,更辩证。在探究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哲学“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方式。他们都会心地笑了。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都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参与教育的过程。限制过多,指导过细,学生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给予表现自我的自由,给学生以心灵的解放,学生才有可能自由表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都能有所发现或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创新,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适时地把他们的新想法、新创意、新探索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作者简介: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第二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一、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会探究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读”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写”的使命交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前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
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一名学生当他看了《煮书》这个课题,就能问教师“书怎么能煮”的问题;当他读了《狼和鹿》一课后。就能问教师“课文中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当他读了《九寨沟》一课后,就能问教师“九寨沟为什么会被称为‘童话世界’?…‘九寨沟为什么会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的问题,我们可以肯定。这名学生具有良好的主动意识。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去探求,去质疑问难,去追寻答案,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素质。
2 留给学生选择对象的权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每一个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应该有一定的选择探究问题的权力,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探究,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探究也会更深入、更持久。如在作文课中,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教师不急于让学生马上写,而是让学生到野外去观察蚂蚁、青蛙、蝴蝶等,看它们吃什么,长得怎样,有什么本领。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小动物专心致志地研究着,课上研究得还不够,回家后他们继续研究。每个学生在自由选择中充分行使了自己的权力,充分享受着自主学习的乐趣。
3 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
在语文教学中,当我们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后,不要急于评价正误,而应有意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有思考的时间。课堂上,有机会回答问题的同学是少数,学生能不能在没有机会回答问题时,也能像回答问题的同学’一样完整地进行自我思维训练,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表现。例如:学习《长城和运河》一文时,我请同学们先看图,然后说说长城像什么。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积极讨论起来。有的说“像蟒蛇一样”,马上有学生反对“蛇太可怕了,应该像蚯蚓”,又有学生补充说“像长龙,一起一伏,弯弯曲曲”。这时我才赞扬道:“真不简单。老师差点儿没想到。”在这种氛围中。我留给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精心导引,让学生深入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应把学生的人格放在首位,要理解学生的“幼稚”思维,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问难。教师还应为每一名学生创设展示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发表独立见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蕴藏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
1 充分利用认知矛盾,激发探究知识的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情景,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学生的学习总是依靠着原有知识或新近感知的知识来进行的,如果教师了解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恰当地引导学生意识到新知与旧知的矛盾。形成认知冲突,就会引起学生渴望知之,不断探求的学习欲望。如教学《石头书》一文。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些“书”,想看吗?请组长把“书”(每生一块小石头)发给大家。请大家把拿到的“书”翻开,我们来了解一下它里面的内容。好吗?这里,我把“石头”当作“书”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翻开这本“书”进行阅读,学生原有的经验与此情景产生强烈的冲突。在这种情景下,学生的困惑急待解决,产生了欲罢不能,想知之而后快的感觉,于是便自觉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新知学习中。
2 教给探究方法,开启探究学习之门
探究就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很浅显,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很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尤为重要。
探究方法很多。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是“实践探究”法:疑问——活动——发现—一结论。人们常说,听过会忘,看过能记,做过才能会,因此,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现,在动手中感悟,自己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得出方法。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布置学生调查:我们这个地方环境受到哪些破坏,使我们的生活受到哪些影响?学生对了解此问题的积极性很高。经过观察、了解、访问后,他们对课文内容加深了理解。
3 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探究学习中,设计问题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不能太大,大了,学生无从着手;问题不能太小,小了,一会儿解决了,学生就没事干;问题不能太难,难了学生解决不了,干脆闲聊:问题不能太容易。太容易解决的问题。学生一学便知,没有探究的价值。用于探究的问题,要根据学情,设计要适度,以小组成员通过努力能够解决为宜。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开始质疑,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好多问题。其中“为什么渔业工人要把海龟翻个四脚朝天”,我一时也说不出正确答案,就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大胆讨论。经过一番合作探究,有的说:“海龟要咬渔业工人,渔业工人火了。”有的说:“这是渔业工人抓海龟的一种方法。”有的说:“渔业工人也喜欢海龟,在跟它们玩呢!”多么富有童趣而又带有创造性的回答,我连连点头。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一味地灌输,而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学生自己解答疑问,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我只是给予适当的启发、点拨,努力做到“教师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4 引导学生大胆思考,体验探完成功的乐趣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使学习获得某种成果,可以不断引起学习兴趣和新的探究活动。从而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这里,教师的作用则在于鼓励、引导、扶助。《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哲学家让学生回答:“如何铲除旷野里的杂草?”一个学生说有铲子就够了。一个学生说用火烧,另一个学生说撒上石灰。最后一个学生说斩草除根,把根挖出来。教学时,我问:“哲学家的学生提出的方法能不能除掉杂草?他们的方法和哲学家的方法有何不同?”学生思考后明白了,哲学家的学生提出的方法也能除掉杂草,但是哲学家的方法更好,哲学家的方法有破有立:“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除掉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而哲学家学生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草,没有建设。进而加深对词语“哲学家”与“满腹经纶”内涵的理解,体会老师之所以称为“哲学家”。而他的学生只能称为“满腹经纶”的人,在于哲学家看问题能看得更深更远,更辩证。在探究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哲学“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方式。他们都会心地笑了。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都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参与教育的过程。限制过多,指导过细,学生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给予表现自我的自由,给学生以心灵的解放,学生才有可能自由表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都能有所发现或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创新,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适时地把他们的新想法、新创意、新探索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作者简介: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第二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