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论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尚书》。可以说,《尚书》是战略思想和战略思想史研究中至今被严重忽视的一部书。它被战略思想研究者长期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因为长期以来,它在人们的印象中都是一部儒家经典,是一部政事书。然而,我倒认为,《尚书》可以算得上是中国上古史中的战略思想第一书,甚至可以被誉为是世界上古史中的战略思想第一书。
《尚书》在古代也被叫做《书》,后来成为儒家经典,又被叫做《书经》。它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尧舜禹夏商周等代)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对话,由古代史官纪录、整理、汇编而成。《尚书》在先秦成书后有定本,而后显然经过历代学者的窜改,又经过秦始皇焚书之劫难,今存五十八篇。《尚书序》将《尚书》各篇文体分为典、谟、诰、训、誓、命六类体式,唐代孔颖达在这六类上,又加了贡、歌、征、范等四类体式。直接包含战略思想的篇目,以“誓”类篇目居多。为什么呢?因为《尚书》中的“誓”类篇目(如《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秦誓》等),主要是中国古代君王告诫将士们的誓词,故其中多有中国古代君王军事战略思想的直接体现。不过,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政治早熟的群体(至于原因已经超越本文讨论的范畴,在此不赘),在《尚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其他类的篇目中涉及政事的文章中,也点缀着不少战略思想的“思想珍珠”。遍览其文,我认为,《尚书》一书中,最为重要的战略思想是发动战争必须出于正义,战争之前,必须占领战争正义的舆论高地。当然,《尚书》还包含其他一些战略战术思想,比如战前要做充分准备,作战必须严明纪律,听从指挥(见《费誓》),战斗要稳扎稳打(见《秦誓》)等。
《尚书》中的记载说明,中国早在上古时代,便已经有了战争乃政治之延续的思想。在《尚书》的多个篇章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在战争开始之前,君王往往会从道德、舆论高地,强调战争的正义性,从而鼓舞士气。
《尚书·甘誓》中有言:“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这段话的大意是:我要告诫你们,有扈氏蔑侮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怠慢废弃正德、利用、厚生三大政事,因此,上天必断绝他的运道,如今我不过是奉上天之命对他进行惩罚。这些话是启起兵讨伐有扈前对将士们说的。启是谁?他说这些话的背景是什么呢?这说起来就有一番故事。启,是大禹的儿子。根据《史记》的记载,大禹把政权交给益,三年后,益让给了大禹的儿子启。启很贤德,得到拥护,继承了帝位。从尧帝到大舜,从大舜到大禹,都是禅让,但是启的继位,实际上打破了禅让的古制。因此,夏的同姓诸侯有扈氏不服从。在这种背景下,启起兵讨伐有扈。诸位可以看到,启将自己放在正义的一边,而将有扈氏塑造成蔑侮五行、荒废政事、无道德、轻民生的形象,更以替天行道的姿态,说明了本次战争的正义性。后来的事实证明,启的做法非常成功,启在甘地打败了有扈氏。
到了夏朝末年,夏桀实施暴政,天下怨怒。于是,汤出兵讨伐夏桀,在出师前,也对将士们发表誓词。《尚书·汤誓》记载了汤的誓词。汤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夏犯下很多罪行,上天命朕去征伐他……夏氏有罪,我畏惧上天,不敢不去征伐他。)随后,他历数夏耗尽国力、剥削人民的罪行,说明夏国人民欲与夏桀同归于尽的愤怒,并再次说,“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夏的品德坏到这种地步,如今朕一定要去讨伐他)。”与启类似,汤在讨伐夏桀的战争之前,首先通过誓词,占领舆论高地,赢得将士之心,呼应天下的人心。
历史有时看起来确实像是轮回。汤灭夏桀,建立商朝,商朝传到商纣王手中,商纣王荒淫无道,于是周武王在孟津大会诸侯,起兵讨伐商纣。周武王向诸侯和大小官员们历数商纣的罪行,说明了自己起兵讨伐商纣乃是替天行道。《尚书·泰誓》记载了周武王的誓词。“泰”字,在《史记》中为“太”,在《国语》中为“大”,在古汉语中同音同义,可以通用。《尚书·泰誓上》中记载,周武王有言:“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尔尚弼予—人,永清四海。时哉弗可失!”(商纣恶贯满盈,上天命令我诛灭他。我若不顺从上天,则我的罪过将与商纣王的罪过相等……你们应该辅佐我,与我一同使四海永远清明。大好时机,不可丧失啊!)”与前代的启、汤相比,周武王的战前誓词一样将征伐对象塑造成罪大恶极、恶贯满盈的罪人,将自己塑造成上天的代言者。不过,周武王的誓词,比启、汤的誓词有了更丰富的内容,他不仅详细指出了商纣的罪行,而且还特别强调了此时是诛灭商纣的大好时机。他的这个结论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在一系列分析基础上提出来的。可以说,周武王是一位非常好的战略机会的分析家。就是在这篇誓词中,周武王说:“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力量相等则比较德行,德行相等则比较义。商纣有臣民亿万,却有亿万条心;我有臣民三千,却只有一条心…一上天怜悯百姓,百姓所欲,上天必定会顺从的。)”这几句话真是非常妙,完全可以视为后世战略分析的标准。在这几句话中,周武王实际预判了战争的结果,非常精辟地分析了自己與商纣王的优势、劣势,表达了战争必胜的信念。周武王清楚地指出,表面的力量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德行、道义才是。人再多,人心不齐,难以赢得战争。人少,但是人心齐,却有胜利的机会。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誓报仇,带领数千越国兵打败吴国(后世蒲松龄因此有“三千越甲可吞吴”之句)。其中,人心齐是勾践能够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企业常用的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中,特别强调优势、劣势的分析,而这种战略分析法,中国古代的周武王早就运用地出独八化了。
周武王率领部队渡过孟津后,在黄河北岸又一次誓师。《尚书·泰誓中》记载了这篇黄河边的誓师词。在这篇誓师词中,周武王又一次历数商纣的种种恶行,声明起兵讨伐乃是替天行道。他还通过誓词,表达了愿以天下为己任,愿以已身担天下之责的志愿,从而广揽民心。《尚书·泰誓中》有言:“天乃佑命成汤,降黜夏命……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上天因而佑助我成汤,命令我成汤,降下废黜夏桀的命令……百姓责怪我不去讨伐夏桀,是我一人之罪,如今朕必率兵前往。)”宋代王安石在《尚书新义》中点评“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这句话时说:“在予一人,盖以其身任天下之责;不如是,不足以为天吏也。”随后,周武王再次巡视六师,明誓将士。《尚书·泰誓下》纪录了这篇誓词,誓词中有句云:“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爱护我们的就是我们的君王,虐待我们的就是我们的仇敌。)”这是周武王引用一句古话,再次于义理层面巩固将士们的信念,激励将士们跟着他进行正义的战争,反抗暴政。
周武王的部队与商纣王的部队战于牧野。在牧野决战之前,周武王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誓词。《尚书·牧誓》这篇誓词,除了照例再次揭露商纣的罪行之外,还向将士们传达了严守纪律、包容与接纳降兵的战略思想。《尚书·泰誓中》有句非常费解的话:“弗迓(有本作‘御’或‘禦’)克奔以役西土。”这句话里,“迓”是“禁止”的意思(马融本《尚书》注解为“禁也”),“役”的意思是“助”(《广雅·释诂》解释为“助也”。)西土,指的是周国,周国在商国西部,故称为“西土”。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不要禁止(商纣军队中)能投降、帮助我们周国的人。争取同盟者、接纳降兵的战略思想是非常大胆的,显示了周武王的胆量与气魄。历史证明,周武王这一战略的实施为他赢得了巨大的胜利。牧野之战中,商纣王的军队临阵倒戈,为武王前驱,一举打败了商纣王。可以说,争取同盟、接纳降兵的战略思想,其义理与征伐必须出于正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内在统一的。
可以想见,一部《尚书》如此频繁地重复发动战争必须正义、征伐必须“替天行道”的战略思想,会对后世产生如何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在王朝更替的战争中,在枭雄争霸的战争中,在农民起义反抗朝廷压迫的战争中,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替天行道”的思想在战略层面的运用。《尚书》中记载的古代帝王的战略思想,被后世一次又·次的追随、重复,也不断强化了中国传统中“王道”的内涵,不断丰富了正义战争论的思想。
(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历史语言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近著《龙影:西方世界中国观念的思想渊源》,长篇历史小说《大宋王朝·王国的命运》)
《尚书》在古代也被叫做《书》,后来成为儒家经典,又被叫做《书经》。它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尧舜禹夏商周等代)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对话,由古代史官纪录、整理、汇编而成。《尚书》在先秦成书后有定本,而后显然经过历代学者的窜改,又经过秦始皇焚书之劫难,今存五十八篇。《尚书序》将《尚书》各篇文体分为典、谟、诰、训、誓、命六类体式,唐代孔颖达在这六类上,又加了贡、歌、征、范等四类体式。直接包含战略思想的篇目,以“誓”类篇目居多。为什么呢?因为《尚书》中的“誓”类篇目(如《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秦誓》等),主要是中国古代君王告诫将士们的誓词,故其中多有中国古代君王军事战略思想的直接体现。不过,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政治早熟的群体(至于原因已经超越本文讨论的范畴,在此不赘),在《尚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其他类的篇目中涉及政事的文章中,也点缀着不少战略思想的“思想珍珠”。遍览其文,我认为,《尚书》一书中,最为重要的战略思想是发动战争必须出于正义,战争之前,必须占领战争正义的舆论高地。当然,《尚书》还包含其他一些战略战术思想,比如战前要做充分准备,作战必须严明纪律,听从指挥(见《费誓》),战斗要稳扎稳打(见《秦誓》)等。
《尚书》中的记载说明,中国早在上古时代,便已经有了战争乃政治之延续的思想。在《尚书》的多个篇章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在战争开始之前,君王往往会从道德、舆论高地,强调战争的正义性,从而鼓舞士气。
《尚书·甘誓》中有言:“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这段话的大意是:我要告诫你们,有扈氏蔑侮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怠慢废弃正德、利用、厚生三大政事,因此,上天必断绝他的运道,如今我不过是奉上天之命对他进行惩罚。这些话是启起兵讨伐有扈前对将士们说的。启是谁?他说这些话的背景是什么呢?这说起来就有一番故事。启,是大禹的儿子。根据《史记》的记载,大禹把政权交给益,三年后,益让给了大禹的儿子启。启很贤德,得到拥护,继承了帝位。从尧帝到大舜,从大舜到大禹,都是禅让,但是启的继位,实际上打破了禅让的古制。因此,夏的同姓诸侯有扈氏不服从。在这种背景下,启起兵讨伐有扈。诸位可以看到,启将自己放在正义的一边,而将有扈氏塑造成蔑侮五行、荒废政事、无道德、轻民生的形象,更以替天行道的姿态,说明了本次战争的正义性。后来的事实证明,启的做法非常成功,启在甘地打败了有扈氏。
到了夏朝末年,夏桀实施暴政,天下怨怒。于是,汤出兵讨伐夏桀,在出师前,也对将士们发表誓词。《尚书·汤誓》记载了汤的誓词。汤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夏犯下很多罪行,上天命朕去征伐他……夏氏有罪,我畏惧上天,不敢不去征伐他。)随后,他历数夏耗尽国力、剥削人民的罪行,说明夏国人民欲与夏桀同归于尽的愤怒,并再次说,“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夏的品德坏到这种地步,如今朕一定要去讨伐他)。”与启类似,汤在讨伐夏桀的战争之前,首先通过誓词,占领舆论高地,赢得将士之心,呼应天下的人心。
历史有时看起来确实像是轮回。汤灭夏桀,建立商朝,商朝传到商纣王手中,商纣王荒淫无道,于是周武王在孟津大会诸侯,起兵讨伐商纣。周武王向诸侯和大小官员们历数商纣的罪行,说明了自己起兵讨伐商纣乃是替天行道。《尚书·泰誓》记载了周武王的誓词。“泰”字,在《史记》中为“太”,在《国语》中为“大”,在古汉语中同音同义,可以通用。《尚书·泰誓上》中记载,周武王有言:“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尔尚弼予—人,永清四海。时哉弗可失!”(商纣恶贯满盈,上天命令我诛灭他。我若不顺从上天,则我的罪过将与商纣王的罪过相等……你们应该辅佐我,与我一同使四海永远清明。大好时机,不可丧失啊!)”与前代的启、汤相比,周武王的战前誓词一样将征伐对象塑造成罪大恶极、恶贯满盈的罪人,将自己塑造成上天的代言者。不过,周武王的誓词,比启、汤的誓词有了更丰富的内容,他不仅详细指出了商纣的罪行,而且还特别强调了此时是诛灭商纣的大好时机。他的这个结论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在一系列分析基础上提出来的。可以说,周武王是一位非常好的战略机会的分析家。就是在这篇誓词中,周武王说:“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力量相等则比较德行,德行相等则比较义。商纣有臣民亿万,却有亿万条心;我有臣民三千,却只有一条心…一上天怜悯百姓,百姓所欲,上天必定会顺从的。)”这几句话真是非常妙,完全可以视为后世战略分析的标准。在这几句话中,周武王实际预判了战争的结果,非常精辟地分析了自己與商纣王的优势、劣势,表达了战争必胜的信念。周武王清楚地指出,表面的力量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德行、道义才是。人再多,人心不齐,难以赢得战争。人少,但是人心齐,却有胜利的机会。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誓报仇,带领数千越国兵打败吴国(后世蒲松龄因此有“三千越甲可吞吴”之句)。其中,人心齐是勾践能够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企业常用的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中,特别强调优势、劣势的分析,而这种战略分析法,中国古代的周武王早就运用地出独八化了。
周武王率领部队渡过孟津后,在黄河北岸又一次誓师。《尚书·泰誓中》记载了这篇黄河边的誓师词。在这篇誓师词中,周武王又一次历数商纣的种种恶行,声明起兵讨伐乃是替天行道。他还通过誓词,表达了愿以天下为己任,愿以已身担天下之责的志愿,从而广揽民心。《尚书·泰誓中》有言:“天乃佑命成汤,降黜夏命……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上天因而佑助我成汤,命令我成汤,降下废黜夏桀的命令……百姓责怪我不去讨伐夏桀,是我一人之罪,如今朕必率兵前往。)”宋代王安石在《尚书新义》中点评“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这句话时说:“在予一人,盖以其身任天下之责;不如是,不足以为天吏也。”随后,周武王再次巡视六师,明誓将士。《尚书·泰誓下》纪录了这篇誓词,誓词中有句云:“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爱护我们的就是我们的君王,虐待我们的就是我们的仇敌。)”这是周武王引用一句古话,再次于义理层面巩固将士们的信念,激励将士们跟着他进行正义的战争,反抗暴政。
周武王的部队与商纣王的部队战于牧野。在牧野决战之前,周武王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誓词。《尚书·牧誓》这篇誓词,除了照例再次揭露商纣的罪行之外,还向将士们传达了严守纪律、包容与接纳降兵的战略思想。《尚书·泰誓中》有句非常费解的话:“弗迓(有本作‘御’或‘禦’)克奔以役西土。”这句话里,“迓”是“禁止”的意思(马融本《尚书》注解为“禁也”),“役”的意思是“助”(《广雅·释诂》解释为“助也”。)西土,指的是周国,周国在商国西部,故称为“西土”。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不要禁止(商纣军队中)能投降、帮助我们周国的人。争取同盟者、接纳降兵的战略思想是非常大胆的,显示了周武王的胆量与气魄。历史证明,周武王这一战略的实施为他赢得了巨大的胜利。牧野之战中,商纣王的军队临阵倒戈,为武王前驱,一举打败了商纣王。可以说,争取同盟、接纳降兵的战略思想,其义理与征伐必须出于正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内在统一的。
可以想见,一部《尚书》如此频繁地重复发动战争必须正义、征伐必须“替天行道”的战略思想,会对后世产生如何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在王朝更替的战争中,在枭雄争霸的战争中,在农民起义反抗朝廷压迫的战争中,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替天行道”的思想在战略层面的运用。《尚书》中记载的古代帝王的战略思想,被后世一次又·次的追随、重复,也不断强化了中国传统中“王道”的内涵,不断丰富了正义战争论的思想。
(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历史语言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近著《龙影:西方世界中国观念的思想渊源》,长篇历史小说《大宋王朝·王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