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位画家都以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又以自己的绘画语言展示作品。当今许多画家在他们的创作中,或致力于展现自我心灵的表白,或寻找某种情绪的宣泄;或平静理性的符号、或不拘形似的抽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五彩的世界里,我在走着贴近生活、亲近自然的路子。教学的职业特点,将我把速写与创作结合了起来。每逢秋末满山红叶时,我就拿起速写本,带着学生钻进山野,寻味山野的秋声,领略山里人朴实的民风。
作品的面貌是艺术家艺术观的写照,艺术观又是艺术家心灵的写照,无论你怎样选择,总逃不出一个真实的自我。在这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择自己的花朵、真情才是第一位的。由真,才能出情,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深入生活,才能有真情实感。因此每位画家都应该从生活中获取灵感。一味的人云亦云,照搬他人,依葫芦画瓢,这样的作品也就永远上不了品位。现在有部分的画家作品,一味追求公式化、符号化,虽也获得了笔墨上的一些形式,但未免作品千幅一面,流于现代化的机械方式。听到许多同行说,要在虚的里面做文章,假的里面找天地,不必寻迹于真山实水,在乎于水墨游戏。我不否定他们其中的道理,但更赞同于虚与实的结合,真与假的并存,水墨与造型的融通,情与景的交合,物与我的冲动,思想与现实的撞击,才能使艺术作品永恒。
由生活生情感,再串起创作者的思想火花而升成为作品,有个很重要的桥梁,就是速写。然而进入21世纪互联网、照相机及各种信息高速公路的数字媒介,使人眼花缭乱。许多画家在这方便快捷的媒介中,不再手拿速写本深入生活获取第一感受,不再以基本功训练的方式去收集素材,好像这种方式已经过时了。我认为,这样他们就大错特错了。速写这种形式的功能太重要,它的容量也太大了。第一,它是画家造型能力的热身点,许多大家,如黄胄、周思聪、蒋兆和,无一不在速写上狠下功夫,其速写作品如同他们的创作一样流芳百代。第二,它能直接获取最原始的动人素材,大凡取自于生活中的素材,是假想不得的,它常在平凡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第三,它是艺术语言变革的试验场,生活中来的感受或联想,你可以用最快捷的语言方式进行试验、设计,从创造中去获得。看看历史上凡·高等一代大师其作品的风格形式,无不和他的速写面貌、语言融为一体。不难看出,在他们成为巨匠的背后,速写所起的重要作用。第四,速写既可简也可繁,草草几笔,有时表达了真情实感;繁叠渲染,有时展现出一种创新的形式。如此,速写永远是画家不可丢掉的法宝;如此,速写将同各类艺术形式一样的永恒。
山野永远带来新的感受,秋声年年又有新的不同,进过大山的人总能领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直接感受。然而山的艺术化首先是人的艺术化,只有富于创造性的人,才使山水常变,作品常新。走过千山万水,迈过时间距离,看到了新,那是平常的人;而一座山,一张脸,又总能找到日出日落、悲欢离合,那是艺术人。一部《红楼梦》,有人看到的是才子佳人,有人看到的是男盗女猖,有人看到的是尔虞我诈,有人看到的是革命风暴。眼光的重要性取决于人的思想、人的学识修养。古人常以“出污泥而不染”形容身处逆境而高昂向上,不同流合污的人为高人也;以高风亮节形容表里如一、情真无为的人为君子,至今仍不失大丈夫的准则。然而,要修得真佛还需有九九八十一难,达到儒雅之境必然要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古人造字将人与山结合为“仙”字,将人与谷为伍称为“俗”字,登高则望远,登山则成仙。反之,人在谷底,目光短浅,自然俗气。艺术亦是如此,中国画论中将绘画分为“逸品”、“神品”、“妙品”、“能品”,只有不懈追求勇于登攀,站高望远,才能占领“能品”,走过“妙品”,登攀“神品”,升华“逸品”。
世界是多彩的,艺术更是百花齐放,不能要求艺术像政治一样使用一种度量衡。千孔一面,公式化、格式化的样式必然是受压抑,必然没有生命力,也称不上艺术。正是如此,艺术才是个性化的、独特的,不依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所汇归到一起。
当你病态凄凄之时,健康会当即而去;当你走进安静之时,热烈就搬到远方。这个世界获得了财富的同时也摆脱了贫穷,有了幸福,就扔掉了痛苦。走向高山,远去了低谷,但永远又是高山与低谷同在,财富与贫穷同在,安静与热烈同在,软弱与刚强同在,看我们选择其谁,或能为谁拉去。
作品的面貌是艺术家艺术观的写照,艺术观又是艺术家心灵的写照,无论你怎样选择,总逃不出一个真实的自我。在这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择自己的花朵、真情才是第一位的。由真,才能出情,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深入生活,才能有真情实感。因此每位画家都应该从生活中获取灵感。一味的人云亦云,照搬他人,依葫芦画瓢,这样的作品也就永远上不了品位。现在有部分的画家作品,一味追求公式化、符号化,虽也获得了笔墨上的一些形式,但未免作品千幅一面,流于现代化的机械方式。听到许多同行说,要在虚的里面做文章,假的里面找天地,不必寻迹于真山实水,在乎于水墨游戏。我不否定他们其中的道理,但更赞同于虚与实的结合,真与假的并存,水墨与造型的融通,情与景的交合,物与我的冲动,思想与现实的撞击,才能使艺术作品永恒。
由生活生情感,再串起创作者的思想火花而升成为作品,有个很重要的桥梁,就是速写。然而进入21世纪互联网、照相机及各种信息高速公路的数字媒介,使人眼花缭乱。许多画家在这方便快捷的媒介中,不再手拿速写本深入生活获取第一感受,不再以基本功训练的方式去收集素材,好像这种方式已经过时了。我认为,这样他们就大错特错了。速写这种形式的功能太重要,它的容量也太大了。第一,它是画家造型能力的热身点,许多大家,如黄胄、周思聪、蒋兆和,无一不在速写上狠下功夫,其速写作品如同他们的创作一样流芳百代。第二,它能直接获取最原始的动人素材,大凡取自于生活中的素材,是假想不得的,它常在平凡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第三,它是艺术语言变革的试验场,生活中来的感受或联想,你可以用最快捷的语言方式进行试验、设计,从创造中去获得。看看历史上凡·高等一代大师其作品的风格形式,无不和他的速写面貌、语言融为一体。不难看出,在他们成为巨匠的背后,速写所起的重要作用。第四,速写既可简也可繁,草草几笔,有时表达了真情实感;繁叠渲染,有时展现出一种创新的形式。如此,速写永远是画家不可丢掉的法宝;如此,速写将同各类艺术形式一样的永恒。
山野永远带来新的感受,秋声年年又有新的不同,进过大山的人总能领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直接感受。然而山的艺术化首先是人的艺术化,只有富于创造性的人,才使山水常变,作品常新。走过千山万水,迈过时间距离,看到了新,那是平常的人;而一座山,一张脸,又总能找到日出日落、悲欢离合,那是艺术人。一部《红楼梦》,有人看到的是才子佳人,有人看到的是男盗女猖,有人看到的是尔虞我诈,有人看到的是革命风暴。眼光的重要性取决于人的思想、人的学识修养。古人常以“出污泥而不染”形容身处逆境而高昂向上,不同流合污的人为高人也;以高风亮节形容表里如一、情真无为的人为君子,至今仍不失大丈夫的准则。然而,要修得真佛还需有九九八十一难,达到儒雅之境必然要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古人造字将人与山结合为“仙”字,将人与谷为伍称为“俗”字,登高则望远,登山则成仙。反之,人在谷底,目光短浅,自然俗气。艺术亦是如此,中国画论中将绘画分为“逸品”、“神品”、“妙品”、“能品”,只有不懈追求勇于登攀,站高望远,才能占领“能品”,走过“妙品”,登攀“神品”,升华“逸品”。
世界是多彩的,艺术更是百花齐放,不能要求艺术像政治一样使用一种度量衡。千孔一面,公式化、格式化的样式必然是受压抑,必然没有生命力,也称不上艺术。正是如此,艺术才是个性化的、独特的,不依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所汇归到一起。
当你病态凄凄之时,健康会当即而去;当你走进安静之时,热烈就搬到远方。这个世界获得了财富的同时也摆脱了贫穷,有了幸福,就扔掉了痛苦。走向高山,远去了低谷,但永远又是高山与低谷同在,财富与贫穷同在,安静与热烈同在,软弱与刚强同在,看我们选择其谁,或能为谁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