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肿瘤多学科专家组(multidisplinary team,MDT)模式的开展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河北省南皮县人民医院肿瘤MDT讨论决策和执行情况。结果共251例肿瘤患者进入了MDT讨论。对其中初诊的233例患者形成MDT决策,执行决策的159例,达到预期目的118例(74.2 %),未达到预期目的41例(25.8%);未执行决策的74例,达到预期目的
【机 构】
:
061500 河北省南皮县人民医院肿瘤MDT诊疗中心,061500 河北省南皮县人民医院肿瘤MDT诊疗中心,061500 河北省南皮县人民医院肿瘤MDT诊疗中心,061500 河北省南皮县人民医院肿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肿瘤多学科专家组(multidisplinary team,MDT)模式的开展现状。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河北省南皮县人民医院肿瘤MDT讨论决策和执行情况。
结果共251例肿瘤患者进入了MDT讨论。对其中初诊的233例患者形成MDT决策,执行决策的159例,达到预期目的118例(74.2 %),未达到预期目的41例(25.8%);未执行决策的74例,达到预期目的11例(14.9%),未达到预期目的63例(85.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7,P<0.01)。实施MDT前后恶性肿瘤患者超声介入活检、CT增强扫描、CT引导穿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MDT前后年度新农合恶性肿瘤患者转诊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6,P<0.01)。
结论MDT诊疗模式能使肿瘤患者和所在医院的医生获得更多的收益,是值得大力推广的肿瘤诊疗工作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6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6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男231例,女238例,中位年龄57岁。肿瘤发生于食管6例(1.3%),胃295例(62.9%),十二指肠23例(4.9%),小肠69例(14.7%),结直肠26例(5.5%),腹盆腔49例(10.5%),胰头1例(0.2%)
目的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壁间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2013年9月—2015年9月1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合并壁间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1处壁间动脉瘤,分别在发病时和发病后1、3、6和12个月复查主动脉CTA,观察壁间动脉瘤的变化情况和壁间血肿的吸收情况。结果随访1年,其中1例患者壁间动脉瘤扩大,2例合并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壁间血肿无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相关基因KIT、PDGFRA和DOG1突变的情况,探讨其在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组织标本,针对KIT、PDGFRA和DOG1 3个基因的外显子片段进行引物设计,扩增并测序,分析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组10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发现KIT基因
目的探讨腹腔内脏转位畸形对合并腹部疾患临床诊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3例腹腔内脏转位畸形案例的临床资料,评价腹腔内脏转位畸形对合并腹部疾病诊治过程的影响。结果经腹部CT确诊的腹腔内脏转位畸形共13例,占同期腹部CT检查者的比例为1.5/10 000,其中体检偶然发现6例,合并泌尿系统症状4例,消化系统症状3例。保守治疗或随诊8例,手术治疗5例,其中2例为肾切除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组织中CD55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包头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原发胃间质瘤60例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55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55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内。CD55的表达与胃间质瘤大小、核分裂象数、2008 NIH分级以及初诊时有无肿瘤转移均密切相关(均P<0.05
目的探讨胃胆管引流术在胆总管下段损伤即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应用胃胆管引流术即时治疗术中发现的胆总管下段损伤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第3天胆汁引流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拔除胃胆管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观察术后有无胆漏、肠瘘及胰漏表现。采用门诊及电话随访。术后随访复查肝功能,B超及MRCP。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6月。结果17例患者均应用胃
目的探讨原发性盆底腹膜外良性肿瘤全腹腔镜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盆底腹膜外良性肿瘤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3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全腹腔镜下切除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2±3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6±14)ml。术后病理报告:成熟畸胎瘤14例,脂肪瘤6例,表皮样囊肿7例,皮样囊肿5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率(metastatic lymph node ratio,MLR)对检出不同淋巴结个数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53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LR和转移淋巴结个数与检出淋巴结个数的相关性,比较MLR分期与N分期对检出不同淋巴结个数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比较MLR分期与N分期评价检出不同淋巴结个数胃癌患者预后的能力。结果MLR和转移淋巴结个数与检出淋巴结
目的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老年上腹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上腹部外科疾病患者48例,分为机器人组23例和传统开腹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机器人组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均较传统开腹组长[(194±16)min比(181±11)min,t=3.262,P=0.002;(167±14)min比(1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