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镧对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碳酸镧对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30例规律透析患者(透析至少3个月)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为期12周的碳酸镧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该组患者iPTH(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FGF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25(OH)D(血清25羟维生素D)等指标水平。另外停用碳酸镧后继续服用1个月的碳酸钙,比较两组上述指标水平。结果:碳酸镧治疗前后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镧治疗后、碳酸钙用药1个月后患者血磷、FGF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碳酸镧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结论:碳酸镧在治疗透析患者高磷血症、防止血管钙化中有重要作用,且碳酸镧可能是通过降低FGF23及血磷水平达到预防血管钙化的目的。
  【关键词】 碳酸镧; 高磷血症; 血管钙化; 影响; 作用机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possible mechanism of lanthanum carbonate on vascular calcification in dialysis patients. Method: 30 regular hemodialysis patients (dialysis for at least 3 month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August 2014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given the lanthanum carbonate treatment for 12 weeks, to compare iPTH (serum 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FGF23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25(OH)D (serum 25 hydroxy vitamin D) and other indicators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addition, to take calcium carbonate for 1 month after disable lanthanum carbonate, and compare the index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serum phosphate before and after lanthanum carbonat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addition, lanthanum carbonate, calcium carbonate treatment for 1 month after the patients blood phosphorus,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0.05). In addit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20.00% during the lanthanum carbonate treatment. Conclusion: Lanthanum carbonate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lysis patients with hyperphosphatemia, prevent to vascular calcification, and lanthanum carbonate may be through the reduction of FGF23 and blood phosphorus level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evention of vascular calcification.
  【Key words】 Lanthanum carbonate; Hyperphosphatemia; Vascular calcification; Effect; Mechanism of 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Shenzhen 518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8.034
  血管钙化作为慢性肾病一种常见并发症,其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尤其是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相关研究表明FGF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PTH(甲状旁腺激素)、高磷血症等均可能引发或加重血管钙化,而血管钙化被称为维持性透析患者病死率的预测因子[1]。为此采取有效措施监测、预防血管钙化至关重要。碳酸镧属于稀土化合物,主要是通过控制透析患者血磷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相关研究表明碳酸镧在血管钙化中有预防作用[2],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探讨碳酸镧对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以预防或减少血管钙化发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30例规律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临床确诊为终末期肾脏病,维持血液透析至少3个月;(2)透析期间通过饮食指导、生活方式改变等保持血磷在1.78 mmol/L以上;(3)年龄18岁以上,磷结合剂治疗超过1个月;(4)自愿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2)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3)吞咽障碍、肠梗阻等病症;(4)药物过敏、中途退出者。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3~82岁,平均(56.4±12.4)岁,透析时间平均(3.5±0.5)个月。基础病:高血压肾病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5例,多囊肾3例,原因不明2例。   1.2 方法 本组30例患者均维持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4 h/次,透析机型号为金宝AK96,聚砜膜透析器膜面积1.3~1.5 m2,血流量、透析液流量分别为200~280 mL/min、500 mL/min,设置透析液钙浓度1.5 mmol/L,透析过程中严格监测患者血钙水平,若出现高钙血症,则及时调整为低钙透析液(钙浓度1.25 mmol/L)。本组患者经维持血液透析治疗后出现血管钙化现象,对此给予患者碳酸镧(英国HamolLimited生产,国药准字H20120054)治疗,治疗前均接受肝肾功能、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白细胞计数等检查。碳酸镧用药方案:起始剂量为750 mg/d,分3次口服(三餐服用),间隔2~3周根据患者血磷水平适当增减,3次/d,连续服用12周。碳酸镧治疗结束后继续原有碳酸钙用药方案,1个月后再次评价。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后血磷、血钙、iPTH(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FGF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25(OH)D(血清25羟维生素D)等指标,其中FGF23通过ELISA法测定,碳酸镧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分离血清后将其保存在-80 ℃冰箱中,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iPTH、25(OH)D通过自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相关试剂盒由天津协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上述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等指标比较 碳酸镧治疗后血磷、FGF2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钙、iPTH及25(OH)D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碳酸镧停药后继续服用碳酸钙1个月相关指标变化 碳酸镧停药时、碳酸钙服用1个月时患者血磷、FGF2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停药时、继续服用1个月碳酸钙时患者血钙、iPTH及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情况 30例患者碳酸镧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6例(20.00%),其中便秘4例,给予15~40 mL/d杜密克口服治疗后好转;皮疹2例,未特殊处理,自行缓解。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冠状动脉疾病,占40%~70%;1/2以上终末期肾病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维持透析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钙磷代谢紊乱症状,长时间处于高磷血症状态不仅可能引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继发性并发症,而且可能加重血管钙化,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3]。相关研究表明,血管钙化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及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此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血管钙化成为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发生原因较多,如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4-5],其中高磷血症、高钙血症(钙磷代谢异常)近年来受到众多学者及医师的高度关注。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高磷血症不可避免,这与人体肾功能恶化有关。对此,除了在饮食上低磷、提高透析充分性外,还需给予磷结合剂口服治疗,以有效控制患者高磷血症[6]。目前临床磷结合剂类型较多,用药剂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临床疗效有所不同。过去常见磷结合剂为含钙或铝磷结合剂,其中含铝磷结合剂中含有重金属,短期使用效果较好,但长时间服用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铝中毒等并发症,因此其临床使用有限[7]。碳酸钙在血磷降低、血钙上升、酸中毒纠正中有重要作用,且价格便宜,受到广大医师及患者的青睐,在临床比较常用。但若钙剂用量过多,可能导致钙超载,致使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钙化,且血钙磷乘积越大,转移性钙化风险越高[8]。在这种形势下一种新型磷结合剂——碳酸镧逐渐成为临床常见抗高磷血症用药,其含有的三价阳离子镧能高度亲和磷(是碳酸钙的2倍)。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碳酸镧于消化道酸性环境下可与食物中的磷酸盐结合,生成磷酸镧复合物(难以被消化吸收及溶解),有效抑制磷酸盐吸收,进而降低人体内磷酸盐、磷酸钙含量;且少数被吸收镧经由胆汁、肠壁分泌排入肠道中,随后以粪便形式排出以外,以降低血磷[5,9]。体外试验发现,碳酸镧与人体血清白蛋白等血浆蛋白结合度较高,约99%以上。动物实验表明,大部分组织中镧浓度慢慢上升,且明显比血浆镧浓度高,同时研究发现镧消除的主要方式为经胆汁排泄。Hutchison等[10]研究发现,不同用药治疗5周及随访20周内,碳酸镧治疗组患者中血磷控制率高达65%,且其高钙血症相比碳酸钙治疗组明显减少(P<0.05),同时能明显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有文献研究表明,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血管钙化现象,且该现象发生与血磷、FGF23等水平密切相关[11]。透析患者多数存在高磷血症,血磷明显上升,触发FGF23释放(部分上升数千倍以上),而FGF23属于循环磷调节因子,其主要作用为维持磷酸盐正常及维生素D代谢,同时它直接参与血管钙化,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子[12],为此控制血磷水平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表1中显示,经碳酸镧治疗后,患者血磷、FGF2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血钙、iPTH、25(OH)D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这与碳酸镧不含钙、铝、不会引发血钙上升,同时也可能与碳酸镧降低血FGF23水平独立于血钙、iPTH有关。
  郭晓丹等[13]通过观察碳酸镧、碳酸钙两组患者FGF-23、血钙、血磷等指标,发现两组血钙、i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FGF-23、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FGF-23与血磷水平呈正相关性。本研究表2显示,碳酸镧治疗后血磷、FGF-23水平明显比碳酸钙治疗后低(P<0.05),提示碳酸镧在降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磷、FGF-23水平上有独特的优势。另外,相关研究表明,碳酸镧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激活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达到抑制内皮细胞株凋亡(氧固醇诱导)[14-15],因此推测碳酸镧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以预防或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   综上所述,碳酸镧能有效治疗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同时有效预防或治疗血管钙化,且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血磷、FGF-23水平以防治血管钙化,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卞小燕.碳酸镧在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中应用近况[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7):909-910.
  [2]陈晓霞,卢媛,楼季庄,等.碳酸镧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并发高磷血症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4,13(6):604-607.
  [3]马杰,于阳,李雪梅,等.短期应用碳酸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血磷及血FGF23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9):632-635.
  [4]闵亚丽,杨静,蓝天座,等.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4,23(1):89-90.
  [5]徐利鸳,刘毅,吴秀娟,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4):95-98.
  [6]卢志,魏芳,王立华,等.碳酸镧与碳酸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FGF23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5):390-392.
  [7]陈孜瑾.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与血管钙化相关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8]贾凤玉,徐斌,龚德华,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发生率及分布特点[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4,23(5):401-406.
  [9]梁艳萍.不同钙浓度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和血管钙化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2):3419-3421.
  [10] Hutchison A J. Improving phosphate-binder therapy, away forward[J]. Nephro Dial Transplant,2005,100(1):18-19.
  [11]王涛.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5):521-523.
  [12]张晓娟,郭华,唐少文,等.碳酸镧与传统磷结合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Meta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3,29(5):339-346.
  [13]郭晓丹,凌毅生,林春华,等.磷结合剂对于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水平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4,14(3):136-140.
  [14] Liu H, Zhang C, Huang K. Lanthanum chloride suppresses oxysterol-induced ECV-304 cell apoptosis via inhibition of intracellular Ca(2+) concentration elevation, oxidativestress, and activation of ERK and NF-kB signaling pathways[J]. J Biol Inorg Chem,2011,12(16):671-681.
  [15]高聪普,陈宝平,时军,等.碳酸镧对慢性肾脏病四期伴有高磷血症患者血磷、甲状旁腺激素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31):61-62.
  (收稿日期:2015-02-26) (本文编辑:王宇)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远程无线血糖监护系统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远程无线血糖监护系统进行血糖监护。对照组按照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进行治疗观察。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谱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6个月及1年后,治疗组FBG、2 h PG、HbA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士长执行力评价工具。方法:在初步拟定的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确立指标体系,运用优序图法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专家评定法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一个包括8项一级指标(理解任务能力、分解任务能力、授权能力、过程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执行责任感、评价考核能力)和41项二级指标及权重的指标体系。结论:两轮咨询结果具有可靠性,所构建的指标体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催产素是否能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的引产。方法:收集自2012年2月-2014年  3月于本院就诊并住院分娩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842例,观察催产素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安全性。结果:瘢痕子宫组孕妇接受催产素引产治疗,发生产后出血3例,发生率为6.52%,无产褥感染情况,无新生儿转入NICU,住院时间2~9 d,平均(4.24±2.05)d,与非瘢痕子宫组比较差异均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  1月-2014年1月本社卫中心辖区内居家康复中心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后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明显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颌骨骨折托槽牵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7月-2014年  7月收治的31例儿童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托槽牵引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治疗后患者的菌斑指数、软垢指数、牙龈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和咬合错乱等,经随访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发育受限和继发畸形等现象。结论:
期刊
【摘要】 目的: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NBI-ME)在平坦糜烂型胃炎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符合样本的平坦糜烂型胃炎患者186例,随机分成3组,普通内镜+活检组70例,NBI-ME+活检组62例,NBI-ME组54例,比较三组的萎缩与肠化检查结果。结果:与普通内镜+活检比较,NBI-ME组在胃镜检查中能很好的发现平坦糜烂型胃炎中的萎缩与肠化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双能量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双能CTA征象,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处理。结果:50例患者CTA检出动脉瘤34个,其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1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0个,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9个,基底动脉瘤9个,瘤体最大径15 mm,DSA检
期刊
【摘要】 目的:探析MRI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其中海绵状血管瘤具有较高的表观扩散系数,其次为肝脏转移瘤,最低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肝脏恶性肿瘤与血管瘤之间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支架置入术对不同梗阻部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9月-2014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介入科在DSA引导下行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的7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梗阻部位不同,将患者分为高位梗阻组(30例)和低位梗阻组(42例),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的总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72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两组术前术后总胆红素变化比较差异均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复方丹参注射液和50%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新生儿输液外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7月于本院行静脉输液的新生儿共131例,均有输液外渗症状,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湿敷50%硫酸镁溶液治疗,观察组湿敷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消肿时间、显效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开始消肿、完全消肿、显效时间分别为(2.78±0.5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