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拓展和延伸。体育课都要针对教学内容布置适量作业,或口头、或思考、或小运动量的素质练习。作业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
关键词:阳光体育 课后作业 课外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149-01
“阳光体育”是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简称阳光体育运动。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并提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体育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检查是巩固教学
效果的重要环节,可以很好地促进“阳光体育”的实现。
一、两个概念的认识
阳光体育。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简称阳光体育运动。“阳光”在这里是一个比喻,即光明、温暖、多彩、快乐、幸福;也是一种意向,即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自然和谐、善于沟通,胸襟宽广,心态健康。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其目的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与体育课一起,课外体育活动是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个人体育爱好的重要途径。
二、“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课后作业的安排
“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体育教育的重点是吸引全校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阳光校园”环境下进行。“阳光校园”可以具体表述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自主发展的家园、充满民主关爱的校园构成的和谐发展的文化场。它的内涵体现为师生发展状态和发展机制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和教师形成自信开朗、积极进取的发展状态。这既包括内在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也包括外显的善于学习和工作的行为表现。其次,学校形成民主关爱、相互合作的发展机制。它以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育人机制作为核心,在教学活动、德育活动和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等方面形成特色,以此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和谐发展。“阳光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构建和谐精神家园”的理念指导下构建起来的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其中包括“阳光管理”的学校办学体系,“阳光教师”的教学、“阳光课程”的开发、“阳光少年”的培养,以培养健康健全的人为终极目标的“阳光行动”的开展等等。从学校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学校教育,可将新的办学理念清晰而具体转化为学校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作风,从而起到这样的办学实效,用新的理念引领学校成员的发展,尽快实现学校“从规范走向优秀”的新发展。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在新的办学理念引导下,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三方积极互动的过程。学校是校长、教师、学生互动发展的文化共同体。体现“阳光育人、和谐发展”理念的学校文化,一方面为学校成员的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发展机制,另一方面也会利用学校成员积极有效的参与促进共同发展。
体育每课都要针对教学内容布置适量的作业,或口头、或思考、或小运动量的素质练习。作业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并注意分层要求。作业的运动负荷要适宜,要及时检查和反馈。
体育课后作业的布置要进行课后辅导,课后辅导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课堂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因人制宜地进行辅导。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要热情关怀,耐心细致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解决疑难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和优势,使他们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体育后进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制订辅导计划,并做好辅导记载和成绩跟踪。对体育优秀生要加强培养,发挥其特长。辅导形式要多样化。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了解学生在家的自学情况,争取家长、社会密切配合。
“阳光体育”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提供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供保障;为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终身体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阳光体育比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落实体育法、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举措,其大力的推广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效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体育课后作业的布置要融入“阳光体育”思想。
参考文献:
[1]马宁.重新审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体育学刊,2006,(l)
[2]申玲.基础教育阶段“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6)
[3]赵金林.教改前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23)
关键词:阳光体育 课后作业 课外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149-01
“阳光体育”是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简称阳光体育运动。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并提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体育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检查是巩固教学
效果的重要环节,可以很好地促进“阳光体育”的实现。
一、两个概念的认识
阳光体育。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简称阳光体育运动。“阳光”在这里是一个比喻,即光明、温暖、多彩、快乐、幸福;也是一种意向,即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自然和谐、善于沟通,胸襟宽广,心态健康。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其目的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与体育课一起,课外体育活动是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个人体育爱好的重要途径。
二、“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课后作业的安排
“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体育教育的重点是吸引全校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阳光校园”环境下进行。“阳光校园”可以具体表述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自主发展的家园、充满民主关爱的校园构成的和谐发展的文化场。它的内涵体现为师生发展状态和发展机制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和教师形成自信开朗、积极进取的发展状态。这既包括内在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也包括外显的善于学习和工作的行为表现。其次,学校形成民主关爱、相互合作的发展机制。它以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育人机制作为核心,在教学活动、德育活动和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等方面形成特色,以此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和谐发展。“阳光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构建和谐精神家园”的理念指导下构建起来的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其中包括“阳光管理”的学校办学体系,“阳光教师”的教学、“阳光课程”的开发、“阳光少年”的培养,以培养健康健全的人为终极目标的“阳光行动”的开展等等。从学校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学校教育,可将新的办学理念清晰而具体转化为学校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作风,从而起到这样的办学实效,用新的理念引领学校成员的发展,尽快实现学校“从规范走向优秀”的新发展。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在新的办学理念引导下,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三方积极互动的过程。学校是校长、教师、学生互动发展的文化共同体。体现“阳光育人、和谐发展”理念的学校文化,一方面为学校成员的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发展机制,另一方面也会利用学校成员积极有效的参与促进共同发展。
体育每课都要针对教学内容布置适量的作业,或口头、或思考、或小运动量的素质练习。作业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并注意分层要求。作业的运动负荷要适宜,要及时检查和反馈。
体育课后作业的布置要进行课后辅导,课后辅导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课堂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因人制宜地进行辅导。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要热情关怀,耐心细致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解决疑难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和优势,使他们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体育后进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制订辅导计划,并做好辅导记载和成绩跟踪。对体育优秀生要加强培养,发挥其特长。辅导形式要多样化。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了解学生在家的自学情况,争取家长、社会密切配合。
“阳光体育”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提供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供保障;为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终身体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阳光体育比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落实体育法、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举措,其大力的推广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效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体育课后作业的布置要融入“阳光体育”思想。
参考文献:
[1]马宁.重新审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体育学刊,2006,(l)
[2]申玲.基础教育阶段“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6)
[3]赵金林.教改前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