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高中课程带来了新的生机,给师生也带来了新的体验。同时,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学校也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广大中学相继配备微机室,多媒体室等,也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因此,新课改中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对我们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当然,它也给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机遇。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传统的薄弱学科,教师如何在新课改中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与思考,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要求,由过去的对计算机的技能要求提升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多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也涉及到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人的学习最初都来自实践,来自面对面的交流。信息社会中的信息交流应当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问题,所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也同样缺少不了交流,缺不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并将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中,才能让学生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平时可让学生充分运用网络及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锻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如用电脑设计黑板报、统计成绩、进行美术创作、制作网页等等。学校应还可根据实际组织以电子报刊、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页制作为主要内容的电子作品评选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只要多让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学生的网络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的培养。
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大家都知道,学生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下降。此时教师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为了让学生能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等基本操作,可让他们玩玩纸牌和空档接龙等游戏,在游戏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智力的锻炼,也提高了灵活操作鼠标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应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学生玩游戏,发挥游戏在电脑课中的作用。
三、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随着知识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这就是知识创新的时代,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因此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设计新任务,让学生创造完成。这就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它能使学生在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中体现自己的中心地位。下面以《搜索》教学为例:要让学生明白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快更准地搜索到需要的信息。教学过程中我们紧抓知识脉络,将教学目标任务化,以任务为驱动,教学设计过程设计了五一节去成都旅游,请学生分别用分类查找的方法、关键字查找的方法查找去成都往返车次、成都景点、住宿酒店。实践证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希望获得成功体验的心理设计的任务,使得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发挥,也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和愿望得到满足。在积极、互动、协作的课堂气氛中,课程目标很好地得到了实现。
四、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和阶段,增强对教学指导的开放性,要敢于放手,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不要把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得太死。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教学机智,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要有较高的驾驭课堂氛围的能力。
五、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课本与课件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用投影取代了课本,忽视了课本的作用。上课时,教师一直坐在教师机前,通过计算机与学生进行交流,缺少师生间的面对面的交流。所以,要上好一堂课,我们也要处理好课本与课件之间的关系,课本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要起到主导作用,而课件应是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将两者的关系混淆。一个成功的教师在上课时经常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而他靠的就是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并及时调整课程的进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信息技术具有内容浩瀚、广博、瞬息万变的特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学生学习获取、处理信息的方法,让学生把这种技能运用于学习生活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中要注重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的干扰和不良影响。在互联网上除了大量丰富的学科知识外,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有时还有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等,而这些正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因此在学习网络这一知识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英特网的好处,而且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另外教师还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教育学生,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总之,面对新课程的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都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能力;在培养内容上,新课程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需要教师更新观念,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和传播手段,达到适应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要。
一、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要求,由过去的对计算机的技能要求提升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多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也涉及到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人的学习最初都来自实践,来自面对面的交流。信息社会中的信息交流应当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问题,所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也同样缺少不了交流,缺不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并将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中,才能让学生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平时可让学生充分运用网络及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锻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如用电脑设计黑板报、统计成绩、进行美术创作、制作网页等等。学校应还可根据实际组织以电子报刊、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页制作为主要内容的电子作品评选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只要多让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学生的网络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的培养。
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大家都知道,学生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下降。此时教师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为了让学生能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等基本操作,可让他们玩玩纸牌和空档接龙等游戏,在游戏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智力的锻炼,也提高了灵活操作鼠标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应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学生玩游戏,发挥游戏在电脑课中的作用。
三、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随着知识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这就是知识创新的时代,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因此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设计新任务,让学生创造完成。这就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它能使学生在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中体现自己的中心地位。下面以《搜索》教学为例:要让学生明白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快更准地搜索到需要的信息。教学过程中我们紧抓知识脉络,将教学目标任务化,以任务为驱动,教学设计过程设计了五一节去成都旅游,请学生分别用分类查找的方法、关键字查找的方法查找去成都往返车次、成都景点、住宿酒店。实践证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希望获得成功体验的心理设计的任务,使得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发挥,也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和愿望得到满足。在积极、互动、协作的课堂气氛中,课程目标很好地得到了实现。
四、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和阶段,增强对教学指导的开放性,要敢于放手,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不要把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得太死。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教学机智,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要有较高的驾驭课堂氛围的能力。
五、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课本与课件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用投影取代了课本,忽视了课本的作用。上课时,教师一直坐在教师机前,通过计算机与学生进行交流,缺少师生间的面对面的交流。所以,要上好一堂课,我们也要处理好课本与课件之间的关系,课本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要起到主导作用,而课件应是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将两者的关系混淆。一个成功的教师在上课时经常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而他靠的就是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并及时调整课程的进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信息技术具有内容浩瀚、广博、瞬息万变的特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学生学习获取、处理信息的方法,让学生把这种技能运用于学习生活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中要注重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的干扰和不良影响。在互联网上除了大量丰富的学科知识外,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有时还有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等,而这些正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因此在学习网络这一知识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英特网的好处,而且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另外教师还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教育学生,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总之,面对新课程的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都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能力;在培养内容上,新课程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需要教师更新观念,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和传播手段,达到适应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