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清肺排毒汤由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五苓散四首经方化裁而成,作为通用方被列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且临床观察疗效确切.对该方所涵盖的四首经方的古今治疫应用情况进行梳理,挖掘各方在治疗疫病中涉及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探析清肺排毒汤选择四首经方化裁的理论依据,为清肺排毒汤的临床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机 构】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肺排毒汤由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五苓散四首经方化裁而成,作为通用方被列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且临床观察疗效确切.对该方所涵盖的四首经方的古今治疫应用情况进行梳理,挖掘各方在治疗疫病中涉及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探析清肺排毒汤选择四首经方化裁的理论依据,为清肺排毒汤的临床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不同历史时期,北京市实施了低收入农户增收和乡村振兴两个重大战略.“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在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中重点开展了“六个一批”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因此,低收入农户增收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成为新的命题.通过对低收入农户增收和乡村振兴之间逻辑关系的深入剖析可以发现,经济增长观和综合发展观是二者的不同理论根基,而农民家庭生计资本的均衡发展和对环境抵御能力的增强是二者的共同核心所在.因此,立足生计资本框架,梳理并建立产业、生态、文化、人才和组织等方面的资源
目的 观察银杏酮酯滴丸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以及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20年1月在包头市第四医院住院行PCI术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人98例,将98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于PCI术后当日起进行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病人PCI术后在常规西药干预基础上给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每次4丸,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
目的 观察微波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山西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功能评分
臁部皮下软组织分布较少、皮肤延展性差,外伤后易出现皮肤缺损、坏死,形成难愈性创面.治疗1例右小腿难愈性创口4个月余的患者,在“煨脓生肌”理论指导下,以毫针局部围刺配合阳明经排刺调补气血为主,促进局部组织再生,治疗1个月余患者创口愈合.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对“煨脓生肌”这一中医外科治伤纲要再思考,认为“脓”是正邪相争的产物、邪毒负载的媒介,也是调补气血、托里愈疮的重要介质;它不仅可以增强创面的抗感染能力,还可以保护并刺激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临床“煨脓”的要点在于保证局部气血的充
高职院校贫困生家访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贫困生的精准认定收集了较为客观的第一手资料.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家访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完善健全贫困生家访工作机制,创新家访的方式方法,力求让家访工作在精准资助、解困救急、政策宣传和育人助业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总结李士懋教授从湿热论治中风的临证经验.认为中风多与各种因素导致的脾胃湿热内蕴有关,提出从脾胃湿热内蕴论治中风的观点.脾胃湿热内蕴为中风的常见始动因素,湿热内蕴、脉络阻滞、肝风内动为湿热中风的主要病机,并且脾胃湿热常贯穿于中风病程的始终.在辨证诊治中强调化痰、解表、补虚,临证选用“薛氏4号方”化裁治疗湿热中风效果显著.
目的 通过对山西省医疗机构脑卒中诊治现状进行调查,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区域性脑卒中防控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面向山西省11个地市,119个县区二级以上的综合公立医院,采用现况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方法,收集医院级别、神经科及床位分配比例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调查地市覆盖率100.0%,县区覆盖率83.2%(99/119),共调查154所医院,级别以二级甲等为主,共115所(74.7%),未设立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医院分别为24所(15.6%)、50所(32.5%),设立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科室床位数最多分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微管连接蛋白、免疫炎性因子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期平均能量损耗(EL-ave)等左室舒张功能指标,血清AngⅡ、微管连接蛋白水平、细胞间黏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证候演变及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590例T2DM患者3861诊次电子病历数据,提取患者就诊时间、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证候诊断、中药处方和中药剂量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复杂网络社团发现算法和桑基图对早、中、晚期患者的证候演变特点及药物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T2DM患者证候主要表现为热证和血瘀证,中期主要为热证、阴虚、气虚和血瘀证,而晚期病位主要在肾,主要证候表现为阳虚、血瘀以及气虚证.出现明显证候分期转化集中在前6诊次(平均76.37天);55%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分期未发生
微炎症状态普遍存在于多种慢性疾病之中,其本质是免疫性炎症.中医湿证是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与微炎症状态具有高度相似性.结合既往研究结果,阐述中医湿证与微炎症状态在宏观表象、发病特点上的共同点和相似性,并从现代疾病如肥胖症、慢性肾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方面探讨湿证与微炎症的相关性,从肠道菌群、水分和脂质代谢三个角度探讨二者可能存在的生物学机制联系,提出微炎症状态可能是中医湿证在病理变化上的重要体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