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地铁这个大铁兽,它每天都以数万人次每小时的客流量载着乘客在城市里穿梭,不仅方便了老百姓,完整的地铁系统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为远道而来的客人留下了属于当地的记忆。由此看来,它早已经成了一座城市必不可少的部件。
截止到2016年,全球已有超过55个国家或地区、150座城市拥有地铁系统,其中大中华地区就有30个。与此同时,全球又有35个城市正在建设自己的第一条地铁线路……既然地铁这家伙这么重要,大家不妨来了解下它的历史与前景吧。
伦敦| LONDON
伦敦地铁是地球上第一个地下铁路系统,1863年开通,现有11条线路,270个车站,总里程达402公里。
伦敦地铁源自伦敦城(即今日的伦敦金融城地区)一位年轻的事务律师查尔斯·皮尔森(Charles Pearson)的一个想法:他想建立一条新的铁路,把伦敦那些位置分散的火车站串联起来,最终到达伦敦城。于是,1854年8月7日,在经过英国国会审议后,作为今天伦敦地铁前身的“大都会铁路”(Metropolitan Railway,简称“the Met”)得到国王御准,随后开建。
在修建过程中,大都会铁路的首席工程师约翰·福乐(John Fowler)创造性地提出了“明挖回填法”,就是直接对路面开膛破肚,建设好隧道后就将其填埋,重新恢复路面。铁路的地下化在当时可是件非常稀奇的事,以至于当时的宣传画都会着重标出“地下”(Underground)一词。久而久之,“地下”这个形容词就成了英式英语里面“地铁”的意思。
1863年,大都会铁路开通。1933年,由政府支持的伦敦旅客运输委员会成立,包括地下电气铁路公司在内的诸多公交运营商纷纷并入到这个公共服务企业里,最终演化为今天的伦敦交通局(Transport for London,简称“TfL”)。
除了地铁以外,目前交通局旗下的轨道交通系统还有基于旧铁路改造而成的地上铁(Overground),服务金融城、码头区和斯特拉特福国际火车站的码头区轻轨(Docklands Light Railway,简称DLR),以及服务伦敦南部的电车连线(Tramlink)。当局还在建设新的轨道交通系统——横贯铁路(Crossrail)。在这一格局之下,已经成熟了的伦敦地铁在未来发展上将处于较低的优先级,在主要发展战略上倾向调整与优化。
巴黎| PARIS
巴黎地铁开通于1900年,目前有14条线路(另有2条半独立运作的支线),303个车站,总里程为220公里。
巴黎地铁的最早设想比对岸的伦敦早了十几年。然而,由于法国的中央政府与巴黎的地方政府在过去数百年内经常处于对立状态,因此连地铁的早期规划也出现了两个对立的想法:一个是代表中央政府的铁路公司的主张,打算把郊区铁路延伸到市区并贯穿市中心,并利用已有的环城铁路将其全部串接;另一个则是代表巴黎市政府的想法,把现有的有轨电车网络扩展出去,使用与传统铁路不同的新技术,并且把线网覆盖范围严格地控制在巴黎市区范围内。
两派的分歧与争论持续了数十年,最终,两派达成了共识,决定采用一个倾向于市政府的方案。1896年,当局委任工程师费尔商斯·比耶维纽作首席工程师,巴黎大都会铁路项目正式开始。
由于法国本身工业高度发达,加上有庞大的殖民地带来的利润,因而巴黎地铁在“一战”前(1900~1913年)和“二战”前(1930~1939年)分别迎来过两波高速发展浪潮。在“二战”爆发之前,地铁线网已经基本构建完成,进入优化和调整阶段,发展缓慢。直到1998年,全新14号线开通,巴黎地铁线网又重新回到扩张阶段。
巴黎地铁的管理机构为巴黎大众运输公司(Régie Autonome des Transports Parisiens,简称“RATP”)。该公司旗下的轨道交通系统还有被国内一些地铁爱好者称为“大地铁”的区域快铁(Réseau Express Régional,简称“RER”)的部分线路以及服务于近郊和远郊的有轨电车。
莫斯科| MOSCOW
莫斯科地铁开通于1935年5月15日,目前有12条线路(另有1条单轨),200个车站(截至2016年8月),总里程为333.5公里。
早在沙皇时代,就已经有很多专家提出过莫斯科地铁的建设方案,然而直到十月革命、苏俄内战结束后,整个苏维埃俄国才逐渐从混乱当中恢复过来,逐步实现全国工业化。工业化浪潮为莫斯科带来了大量外来人口,而剧烈的人口增长带来的是地面交通的全盘崩溃,甚至1931年5月还出现过持续接近一周的交通瘫痪。建设不受路面交通状况影响的地铁已经刻不容缓。最终,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由时任莫斯科第一书记(相当于市长)拉扎尔·卡冈诺维奇和副手尼基塔·赫鲁晓夫(后来担任苏共总书记)主持首都地铁建设工作。
1935年5月15日,莫斯科地铁一期工程开通。当局不断往地铁的建筑技术与装修艺术上推陈出新。在接下来的二期、三期工程里,哪怕是目不识丁的民众也能从地铁里的壁画、浮雕、马赛克拼贴画、彩色玻璃墙上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激发大家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共产主义革命的热情。当时,一个来自法国的电影团队到莫斯科地铁拍摄纪录片。“无产阶级的地下宫殿”这一雅号,就是从这一部纪录片公映后传开来的。
“二战”期间,一些比较深的地铁站被用作防空洞、战地医院、地下指挥所,然而,有些埋深较浅的隧道却曾被纳粹的航空炸弹直接击穿过。哪怕是战争期间,地铁的建设也一刻没有停止,甚至在1942和1944年还有新的站点开通。卫国战争胜利后,受战争的教训影响,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后期建设的新线路,大多选择在地下40至60米处建设。毫无疑问,这样深度的地铁站,就是一个避难所。特别是哪怕核大战爆发,这个深度下的设施和避难者,都很可能完全不受任何伤害。
莫斯科地铁由莫斯科地铁公司运营,与巴士、无轨电车与有轨电车一同接受莫斯科市交通局(Московский Транспорт)统一管理。自1996年起,莫斯科是欧洲唯一一个确保年年开通至少1个地铁站的城市。如今,莫斯科地铁正处于2011~2020年发展计划的中期阶段,这一计划以“地铁在成长!”(Метрорастет!)为口号,计划在2020计划完成之时,全线网增加超过70个站点,里程增加一半(约140公里)。不过受到经济制裁的影响,截至2016年8月,计划才基本完成到原定2014年应当完全实现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规划中的去往科穆纳尔卡行政商务区的弦线(Хорд наКоммунарку,可能会编作17号线)将引入中国中铁集团的规划与建设团队。遥想当年,北京地铁的早期规划曾经有不少苏联专家参与。可以预期,这一合作将为两国地铁事业发展翻开新的一页。
截止到2016年,全球已有超过55个国家或地区、150座城市拥有地铁系统,其中大中华地区就有30个。与此同时,全球又有35个城市正在建设自己的第一条地铁线路……既然地铁这家伙这么重要,大家不妨来了解下它的历史与前景吧。
伦敦| LONDON
伦敦地铁是地球上第一个地下铁路系统,1863年开通,现有11条线路,270个车站,总里程达402公里。
伦敦地铁源自伦敦城(即今日的伦敦金融城地区)一位年轻的事务律师查尔斯·皮尔森(Charles Pearson)的一个想法:他想建立一条新的铁路,把伦敦那些位置分散的火车站串联起来,最终到达伦敦城。于是,1854年8月7日,在经过英国国会审议后,作为今天伦敦地铁前身的“大都会铁路”(Metropolitan Railway,简称“the Met”)得到国王御准,随后开建。
在修建过程中,大都会铁路的首席工程师约翰·福乐(John Fowler)创造性地提出了“明挖回填法”,就是直接对路面开膛破肚,建设好隧道后就将其填埋,重新恢复路面。铁路的地下化在当时可是件非常稀奇的事,以至于当时的宣传画都会着重标出“地下”(Underground)一词。久而久之,“地下”这个形容词就成了英式英语里面“地铁”的意思。
1863年,大都会铁路开通。1933年,由政府支持的伦敦旅客运输委员会成立,包括地下电气铁路公司在内的诸多公交运营商纷纷并入到这个公共服务企业里,最终演化为今天的伦敦交通局(Transport for London,简称“TfL”)。
除了地铁以外,目前交通局旗下的轨道交通系统还有基于旧铁路改造而成的地上铁(Overground),服务金融城、码头区和斯特拉特福国际火车站的码头区轻轨(Docklands Light Railway,简称DLR),以及服务伦敦南部的电车连线(Tramlink)。当局还在建设新的轨道交通系统——横贯铁路(Crossrail)。在这一格局之下,已经成熟了的伦敦地铁在未来发展上将处于较低的优先级,在主要发展战略上倾向调整与优化。
巴黎| PARIS
巴黎地铁开通于1900年,目前有14条线路(另有2条半独立运作的支线),303个车站,总里程为220公里。
巴黎地铁的最早设想比对岸的伦敦早了十几年。然而,由于法国的中央政府与巴黎的地方政府在过去数百年内经常处于对立状态,因此连地铁的早期规划也出现了两个对立的想法:一个是代表中央政府的铁路公司的主张,打算把郊区铁路延伸到市区并贯穿市中心,并利用已有的环城铁路将其全部串接;另一个则是代表巴黎市政府的想法,把现有的有轨电车网络扩展出去,使用与传统铁路不同的新技术,并且把线网覆盖范围严格地控制在巴黎市区范围内。
两派的分歧与争论持续了数十年,最终,两派达成了共识,决定采用一个倾向于市政府的方案。1896年,当局委任工程师费尔商斯·比耶维纽作首席工程师,巴黎大都会铁路项目正式开始。
由于法国本身工业高度发达,加上有庞大的殖民地带来的利润,因而巴黎地铁在“一战”前(1900~1913年)和“二战”前(1930~1939年)分别迎来过两波高速发展浪潮。在“二战”爆发之前,地铁线网已经基本构建完成,进入优化和调整阶段,发展缓慢。直到1998年,全新14号线开通,巴黎地铁线网又重新回到扩张阶段。
巴黎地铁的管理机构为巴黎大众运输公司(Régie Autonome des Transports Parisiens,简称“RATP”)。该公司旗下的轨道交通系统还有被国内一些地铁爱好者称为“大地铁”的区域快铁(Réseau Express Régional,简称“RER”)的部分线路以及服务于近郊和远郊的有轨电车。
莫斯科| MOSCOW
莫斯科地铁开通于1935年5月15日,目前有12条线路(另有1条单轨),200个车站(截至2016年8月),总里程为333.5公里。
早在沙皇时代,就已经有很多专家提出过莫斯科地铁的建设方案,然而直到十月革命、苏俄内战结束后,整个苏维埃俄国才逐渐从混乱当中恢复过来,逐步实现全国工业化。工业化浪潮为莫斯科带来了大量外来人口,而剧烈的人口增长带来的是地面交通的全盘崩溃,甚至1931年5月还出现过持续接近一周的交通瘫痪。建设不受路面交通状况影响的地铁已经刻不容缓。最终,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由时任莫斯科第一书记(相当于市长)拉扎尔·卡冈诺维奇和副手尼基塔·赫鲁晓夫(后来担任苏共总书记)主持首都地铁建设工作。
1935年5月15日,莫斯科地铁一期工程开通。当局不断往地铁的建筑技术与装修艺术上推陈出新。在接下来的二期、三期工程里,哪怕是目不识丁的民众也能从地铁里的壁画、浮雕、马赛克拼贴画、彩色玻璃墙上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激发大家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共产主义革命的热情。当时,一个来自法国的电影团队到莫斯科地铁拍摄纪录片。“无产阶级的地下宫殿”这一雅号,就是从这一部纪录片公映后传开来的。
“二战”期间,一些比较深的地铁站被用作防空洞、战地医院、地下指挥所,然而,有些埋深较浅的隧道却曾被纳粹的航空炸弹直接击穿过。哪怕是战争期间,地铁的建设也一刻没有停止,甚至在1942和1944年还有新的站点开通。卫国战争胜利后,受战争的教训影响,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后期建设的新线路,大多选择在地下40至60米处建设。毫无疑问,这样深度的地铁站,就是一个避难所。特别是哪怕核大战爆发,这个深度下的设施和避难者,都很可能完全不受任何伤害。
莫斯科地铁由莫斯科地铁公司运营,与巴士、无轨电车与有轨电车一同接受莫斯科市交通局(Московский Транспорт)统一管理。自1996年起,莫斯科是欧洲唯一一个确保年年开通至少1个地铁站的城市。如今,莫斯科地铁正处于2011~2020年发展计划的中期阶段,这一计划以“地铁在成长!”(Метрорастет!)为口号,计划在2020计划完成之时,全线网增加超过70个站点,里程增加一半(约140公里)。不过受到经济制裁的影响,截至2016年8月,计划才基本完成到原定2014年应当完全实现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规划中的去往科穆纳尔卡行政商务区的弦线(Хорд наКоммунарку,可能会编作17号线)将引入中国中铁集团的规划与建设团队。遥想当年,北京地铁的早期规划曾经有不少苏联专家参与。可以预期,这一合作将为两国地铁事业发展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