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原汽车兵的传奇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l9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年累月,新藏线上那一串珍珠般的小兵站,沉淀下不少故事。每次上山,无论在哪个兵站投宿,我都喜欢找站里的同志聊天,哪怕时间再晚,也要收集一点素材。
  2001年11月下旬,我和某边防团团长同行,上山看望执行任务的部队。早就听说该团有个传奇人物,几年前在天文点边防连执勤时,驾驶东风240牵引车去冰湖里拉生活用水,不料车陷冰湖。为了救车,他竟然在冰天雪地中把车大卸八块,将零部件一件一件抬出,然后又组装起来。对于这个故事,我一直将信将疑,这次当面问团长,不禁大吃一惊:确有此事,而且那个创造奇迹的兵就是团长现在的驾驶员!
  王祥?那个中等个儿、话不多的老兵?几天的接触中,他几乎没有说过话,见面无非是点点头,笑一笑。没想到,真人不露相呀!
  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投宿库地兵站那天,我把王祥约到我的房间,和他进行了一番夜谈。
  王祥是四川蒲江人,中学毕业后,跟着父亲的一位朋友学汽车修理,虽然时间不长,但架不住聪明好学,很快摸清了国产车的门道。年轻人不安于现状,学会了修车,他又想去当兵。师傅不以为然,说:“你先跟着我干几年,然后自己干,钱不少挣,比当兵强。”王祥对赚钱兴趣不大,他谢过师傅的好意,1993年12月应征入伍来到南疆。
  边防团编有汽车连,王祥因为有修车的专长,被安排去学开车。出徒后第一次跟着师傅上山,才到三十里营房,师傅就向连里建议说:“这个兵可以放单了。”结果,连队将一台东风140运输车交给他,让他在山下拉煤。这是他在同年兵中冒尖的开始。
  1995年6月,山上换防,汽车连领导对王祥寄予厚望,特意把他配属到最艰苦的天文点边防连,重点培养锻炼。
  库地的冬夜,万籁俱寂。往年这个时候,兵站差不多该收摊下山了。然而现在,他们同样处于战备行动中,工作比往常更加紧张。我交代兵站的同志抓紧时间早点休息,自己点上蜡烛,静听王祥讲述他的传奇——
  那一年,天文点气候反常,10月份就开始下雪,进入12月,气温一度降至零下30摄氏度,连队前面的小河全都结了冰,我们只能到33千米外的冰湖去拉水。
  连队的水车是东风240牵引车,车厢上背着一个5吨的储水罐。那天,连队派了15个人,由两名排长带队,午饭后出发,乘车来到海拔5000多米的湖边。那个季节,湖水已经退下去不少,露出二三十米的滩涂。我把车停在50米开外,让战士们下去提水。
  这时,下雪了。看到战士们破冰打水,又提着桶一趟一趟走过来很累,不时大口大口地喘气,我犹豫了一会儿,决定把车开过去。这样就方便多了,大家一字排开,一桶一桶地传递,又快又省劲,半个小时就把储水罐灌满了。
  没想到,当战士们爬上车招呼我启动时,车轮已经下陷,动不了啦。如果当时果断地把水放掉,还是能够开出来的,但我不忍心放水,这是大家一桶一桶灌进去的啊,有的人手上沾了水,手冻在桶把上,把皮都撕掉了。
  可不管我怎么掛挡加油,战士们怎么使劲推,车不仅纹丝不动,反而越陷越深。没办法,只好放水,放完水还是不出来。折腾到夜里11点,毫无效果,车子的3个桥全都陷进去了。我让排长给我留4个兵,其他人先回去。
  事后得知,连队也着急,派了十多个人出来寻找,深夜与返回的同志在老营房会合,直到第二天晚上11点才走回连队。也就是说,33千米,他们整整走了一天一夜。
  我们留下的5个人,挤在驾驶室过了一夜。第二天天一亮,我去爬电杆,卸下来6根钢丝,想借助车前的驱动绞盘把汽车绞出来。然而还是不行,几根钢丝全都绞断了。
  没办法,只好先回连队。下午5点左右,我把水箱的水放干净,5个人开始往连队走。那几天特别冷,风又大,我没穿大衣,只戴了一顶单帽,穿了一双大头鞋,还进了水,才走了3千米就走不动了。我想睡一会儿,让那几个兵先走。他们不同意,非要搀着我走,还把皮大衣、皮帽子给我。
  也许是开车锻炼少的缘故,我的体力明显不行,途中躺下5次。走到天黑,又冷又饿又害怕。那一带有狼,我们每人拣了一根棍子,手拉着手走,到老营房时,已经11点了。我们爬上老营房顶,弄了一些杂草点着。我睡着了,浙江兵姚钱江和安徽兵季长元却一直没睡,不断添柴。第二天早上起来又走,中午遇到连队派出接应我们的人。回到连队,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
  这次陷车,主要责任在我,好心办了坏事,我心里特别难受。那些天,连队吃水,只能靠附近的一个小湖,那里的水有点脏,一般不用的。
  正在这时,宋副团长带领的冬防检查组来到连队。他们有两台牵引车,得知我的车陷住以后说:没问题,我们去拖出来就是了。谁知第二天过去后,发现那辆车已经被冻在冰面上了。我们用十字镐刨,刨了一天没刨下去10公分,而轮子陷在土里还挺深。
  当晚回到连队,宋副团长对我说:“这车不行了,坦克也拉不出来,只能报废,从山下再调一台上来,你就下山吧。”当天,他给团里发了电报。
  我压力更大了。领导那么信任我,可我却把一辆车报废在山上。听老兵说,1990年也发生过同样的事,陷进冰湖的车第二年春天才捞出来报废,驾驶员挨了个处分,复员回乡了。
  我不想重蹈别人的覆辙,整天琢磨着该怎么办。已经对不起连队了,不能再对不起爹娘。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拆车,化整为零,弄出来再组装。
  我去找连长李文。敲门进去时,房间里还有几个排长。连长听完我的想法后断然否决,说:“这怎么可能?你这是天方夜谭!”排长们也说:“如果这个办法行,1990年的那个老兵咋不这么干?”我讲了我的苦衷:“当兵两年,没做出贡献,反而报销了一台汽车,这个罪名我担不起。”连长还是摇头。我说:“我学过修车,完全有这个能力,你就让我当兵的经历中少一点遗感吧。”
  磨了他一个晚上,最后他终于松口说:“我向防区请示一下吧。”
  “别请示,一请示肯定通不过。”我说,“你就告诉领导,天文点这几天气温回暖,可以救车了。”   连长看着我不说话,算是默许吧。我觉得,他心里也许真想让我试一试呢。
  于是我要通防区指挥部蒋主任的电话,说了天暖救车的意思,蒋主任静静地听着,最后说了一句:“让你们连长说话。”我把话筒递给连长。连长说:“天暖了些,连队周围冰化了,我们想去试一试。”
  屋里很静,我能听到话筒里传出的蒋主任的声音:“可以,但是不要蛮干。”
  已经是12月中旬了,团里新调上来的东风140到位了,我便每天开着这辆车,拉着几个兵去冰湖,开始救车。
  关于这个故事,我听到过几个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说,被分解的车是一辆212北京吉普;驾驶员是个“二杆子”。也许,这件事本身确实让人难以置信,以致在传播过程中,有人故意将车型缩小,以增加事件的可信度。然而,千真万确的是,王祥面对的是·辆东风6驱240牵引车,有前、中、后3个桥,而他所拥有的全部工具,只是两只8吨千斤顶、一个汽油喷灯和一套制式扳手。当然,他还有一个梦想和一份执着——
  我仔细观察过,车陷得很深,但还有操作空间。第一天,我们顺利卸下大厢板,抬到岸上干燥的地方。第二天拆卸驾驶室时,6颗大螺丝锈死了,我用喷灯烧,再用扳手卸,整个过程只损坏了_扇窗玻璃。第三天卸下变速器后,发动机就露出来了,但它重达六七百公斤,我们七八个小伙子,总算用棍棒撬了下来。最难卸的是大梁,螺丝特别大,光是卸那6个大螺丝就耗费了一天时间。最后起出陷在冻土中的前、中、后3个桥也很费劲。先是用喷灯把冻土烤化挖开,然后用千斤顶往上顶,前桥和后桥就这样顶出来了。顶中桥时,可能冻土挖得不够,一下子被顶断了。现在你到天文点去,还能看见那个中桥和一个车轮。
  那几天,我消瘦得厉害,战友们给我起了个外号,叫“猴子”。每天回到连队,连长都要问:“怎么样?”我说:“不错,很顺利。”我必须给他信心,如果说太困难,万一他叫停就麻烦了。
  第七天,在距离陷车处100米的地方,我找了一块平地,开始组装这台车。由于没有吊车,只能把大梁铺在地上,把大厢板先装上,然后装驾驶室,接下来是安装各种部件、零件。
  第八天回到连队时,我对连长说:“就剩发动机了,装好以后,明天就可以开回来。”连长把眼睛都瞪圆了:“是吗?这可是个奇迹,明天我也去!”
  第九天,连长亲自带着八九个人来到现场。但是发动机太重,非常难装,用了整整一天,總算装上了。可天已经黑了,没有实现把车开回连队的承诺。
  之后,我们又用了一天多的时间装前桥、后桥。全车重约6吨,一个桥就有1吨多重。前桥装得还算顺利,没想到装后桥时发生了险情。我们先用千斤顶把车顶起来,垫上木头,然后我爬到车底下。可能是战士的撬杠用力过猛,一个千斤顶倒了,我听到车厢一响,赶紧一趴,大厢刚好擦到我的头皮。大家全慌了,纷纷喊我的名字。我也吓出一身冷汗,定了定神说:“没事。”
  连长说什么也不让干了,他手一挥:“收工,出了事我没法交代!”
  哪能真不干呢!第十一天,我们把后桥装好,刹车管接好,但是由于没有中桥,全车没有刹车,也没有电灯。我让战士用手电照着亮,我挂着一挡和二挡慢慢把车往连队开。
  记得爬上天文点达坂时,全连官兵都在门口迎接,大家拼命鼓掌,跳着、喊着:“这是我们的车!这是我们的车!”簇拥着“我们的车”开进院里。
  没几天,团里的菜车送菜时,把中桥带上来了,我把它装好,全部恢复了这台车的功能。在这之前,团后勤处杨处长听说我陷车的事,非常生气,团里大会小会点了我几次名。不久他上山检查工作,看见这车便问:“这是谁的车?”连长说:“就是王祥那辆拆了又装起来的车。”
  杨处长不相信,围着车转了几圈。晚上找我谈话时,他又像看车似的盯着我看。当时我是够狼狈的,人精瘦,头发长,浑身油污,脸上、手上好多道口子。“你小子行啊!我本来想把你调到山下,让你喂猪去。”他捶了我一拳,“没想到你还能把这么大的家伙组装起来。嗯,是个好样的!”
  我哭了,哭得“呜呜”的,说不清是高兴还是伤心。
  1997年,就是这个杨处长,把我调到团小车班,后来又入了党。
  故事结束,屋里出现一阵短暂的静默。烛光摇曳着,照着摊开在桌上的笔记本,上面字迹潦草,大概只有我自己认得。
  “这么好的故事,你没有给别人讲过吗?”我问。
  “都是过去的事了,没啥可讲的。”王祥想了想又说:“去年我结婚,爱人在老家,我给她讲过,她挺感动。”
  我说:“外面传得很广,大家都挺佩服你。”
  “可能是团里的人传的吧。”王祥又恢复到寡言状态,“别的驾驶员虽然没有遇到这种事,但吃过的苦不比我少,没必要跟他们讲。”
  夜深了,我却久久不能入睡。每天迎来送往的兵站,究竟隐藏着多少这类戍边故事呢?
其他文献
胡展奋  清明前夕,一位经常互动的朋友突然发来一个奇怪的微信:“按照清明互不问候的习俗,我将在4月10日和您恢复联系”!  看了觉得莫名。“互不问候”?我都年过花甲了,平时书也没少看,这个妖怪的“习俗”,怎么丁点都不知道?!  赶紧看屏,已经满屏都是“不问候”了。说是“哀思为重”,并且绑架古人,说什么“自古如此”,我不觉失声大笑:明摆着一个脑残谣!一个吃饱了撑的“新婚必读”!更可笑的是,一看即是“
这两周,“森友土地门”继续发酵,已严重影响日本政局发展,并威胁到安倍政权稳定。据朝日新闻3月17、18日两日调查,安倍内阁支持率已降至31%,是第二次安倍内阁以来最低点,而不支持率则升至48%。82%的人认为,安倍晋三首相在篡改向森友学园出售国有土地文件问题上,负有“很大责任”或“某种程度责任”。  该事件的核心,是安倍及其夫人是否介入将国有土地以超低价贱卖给森友学园。此前有大量文件、报道说,安倍
姚谦  与修复老师陈佩玉约,我带了一件刚刚在拍卖会上购得的17世纪作品,请她帮忙整理和稳定这年事已高的艺术品。她告诉我为了这件作品,她做了许多阅读工作,因为这位艺术家以绘画静物出名,为了修复的准备也让她对于“静物”观念重新思考。  当她分享给我一个可以让我咀嚼再三的美术思考时,我也想起,在我的艺术品收藏分类里,静物一直是多数的,从东方到西方、从古典到当代。我好奇过自己对于静物的偏好,有否我不清楚的
上图:冠军获得者孙卓汉是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  11月10日晚,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决赛,在贺绿汀音乐厅拉开帷幕——11位选手从报名参赛的627人中脱颖而出,竞逐最高奖项——最终,决赛冠军花落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孙卓汉,他演唱的曲目《玫瑰三愿》和《桥》,打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委和观众。  “中国艺术歌曲无疑是中国音乐体系中重要的领域。从世界声乐的发展历史来看,艺术歌曲是重要的
7月14日,文旅部发布重磅通知,恢复国内跨省团队旅游,同时将景区限量由最大承载量的30%上调至50%。在此之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机构的国内旅游团队业务和“机票 酒店”服务已经停止170多天。  通知发布后,国内已经有三十多个省市出台恢复跨省团队游相关政策。在家“憋”了大半年的中国游客终于开始走出家门长途旅行,如今,跨省游恢复已有月余,各地跨省游恢复满月成绩单如何?4000多家旅行社复苏  截至8月
上海徐匯滨江。  上海徐汇滨江,有一个透气灵动的名字——西岸。这里曾花了十年时间,从“铁锈地带”转型成最具都市生活气息的公共滨水岸线,同时以科技为主导向岸线腹地延伸,带动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布局,成为黄浦江这条“项链”上最夺目的“钻石”。  截至目前,西岸已经建成8.4公里长、50万平方米滨江开放空间,布局成亚洲最大规模艺术集聚区:这里不仅有西岸美术馆与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等高水准人文交流合作项目,央视
2月25日,工作人员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P3实验室传递窗口接收刚刚从浙江省疾控中心运抵的疫苗生产用新型冠状病毒毒株。  这是疫苗研发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疫苗研发竞赛。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世界蔓延,率先初步控制疫情的中国,正在有序复工复产。无论是疫情焦灼的国家还是中国,所有人都期盼着特效药和疫苗的出现,因为只有特效药和疫苗才是最终阻断传染病发展的武器。特别是疫苗
2月13日9点06分00秒,杜宝林驾驶运20飞机,排在第三位,稳稳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跑道上。这位运20首装师师长和他的战友们,将88位医护人员和7.5吨物资,米秒不差送抵抗疫最前线。  杜宝林后来说,我们把这次抗疫之战任务当作最重要的任务来执行,必须考100分。  杜宝林的部队是中国最令人瞩目的部队之一。2013年1月26日,中国第一架起飞重量超过200吨的国产飞机飞上蓝天,这就是“鲲鹏”运20。
为什么红色起点在上海出现?中共中央为什么长期在上海?上海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扮演了怎么样的角色?  11月18日,第十六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虹口区海派文化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海派文化中的红色基因”,上海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徐明、浦东作家协会副主席朱少伟、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钱乃荣等专家学者到场发言,多方面多角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上海是
市民读书会第七期“葡萄美酒夜光杯”——纪念夜光杯创刊70周年专场,2016年9月9日下午在上海音乐厅举行。  一座城,一份报。如果说一份报纸的气度在于对时事要闻的时时关注,温度在于对民生万事的事事关心,那么,一份报纸的格调,往往体现在它的副刊——“新民晚报,夜饭吃饱,看好晚报,早点困觉”——回顾晚报90载,它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巨变,也在无数老百姓心里留下了一盏荧荧闪光的“酒杯”:夜光杯。夜光杯: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