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乍暖还寒时分,北国的雪纷纷扬扬撒落天幕。虞集忽然从梦中惊起,对着窗纸上透过的惨白不由扶额长叹,又忆起那个杏花春雨的江南。时光脉脉流过,他与江南的距离却渐行渐远。
虞集生于南宋末年的衡阳,那是雁至而北归的孤城,人迹罕至。为避战火,家人潜逃至此,原本家世显赫的虞家在奔波中走向破落。逃得太匆忙,连书册也来不及携带,于是童年的虞集只得在母亲的口述下学习儒家经学。所幸他天资聪颖,听一遍便能成诵,让家人欣慰不已。他将四书五经当作良师益友,敏识探微,习得不少圣贤古训,那时的他光芒初现,如荒地上绽开的一朵雏菊。
然而战乱仍在继续,更悲伤的是八岁那年,外祖父死于乱军之中,年幼的虞集不得不随家人再次开始漂泊。从湖南长沙到江西临川,五年光阴,不知多少百姓颠沛流离,虞集置身其中,沿途所见甚是凄惨,他不禁悲从中来,早慧的他试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他连自身都难保,更何谈救济他人,只好敛去心中悲苦,在乱世中艰难求存。
几年后,局势稍定,虞集寓居江西,开启了一生最安逸美好的时光。
那时元朝初立,废除科举。他心中并无忧虑,毕竟功名利禄并不是他汲汲追求的东西,相反,他热衷于探索隐藏于经史子集里的皇皇之义,为了它们,便是经受再多磨难也甘之如饴。
那日晨光熹微之际,前朝宿儒名臣吴澄的家门口立着一个求学的身影。许久后门被打开,尔后院内响起一问一答的谈论声。这样的求学教授方式,经年不断,而曾经那个眉目攒满忧伤的少年终于成了青衫落拓的临川公子。直至一日,恩师吴澄喟然一叹,已无物可教,于是推荐他去江西南行台中丞董士选府中授学。
授学向来不是小事,亦非常人能胜任,而虞集年不过25而已。如此年少,便踏上这般高度,很难令人信服,因而流言蜚语在坊间愈传愈广。有一两言落入他耳中,他泠然一笑,不置一词,而后安之若素,照常教学。他口中的经史大义依着岁月的皱褶逐层展开,流言渐渐消弭,继而响起赞扬声,许多人慕名前来求学。也许他早就料到了,消弭流言蜚语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事实让他们闭口不言。
一年后,虞集抵挡不住内心憧憬,离开学馆,前往大都。舟楫划过江南烟雨,驶向北地风雪,迥异于南方的风景刚一映入眼帘,他便啧啧称叹,片刻之间,心也变得缥缈起来。
初至大都,他还是个籍籍无名的小子,对迎面袭来的繁华感到震撼也渐渐平淡下来,而他看起来也无非是个穷酸儒生。可再黑暗的夜空也掩盖不了星星的光芒。虞集在京游走,挥毫写就的篇章灿如锦绣,不久便文声斐然。
然而,文名再显赫也不能解决他身无分文的困境,虞集只得踏入官场。朝廷任他为儒学教授,几年后,虞集升为国子监博士,所得微薄但足以养活自己。他终日拣拾古书,世味清欢隐在寂静无人知的文字角落,唯他甘之如饴。
彼时,他的好友拜住盛不饮酒,偏爱静默,却与他相谈甚欢。偌大的朝廷,高山流水得遇知音,理应推杯换盏,两人论及大江南北风情,亦有时不造我的感叹,相知相交宛若伯牙遇子期。
后来仁宗登基,推崇儒学,虞集身为元朝儒林四杰之一,值此良机,在仕途上扶摇直上,成为翰林侍制。官运亨达,可偶尔独坐院中时,他也会感到些许寂寞,于是挥狼毫写就:“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他书法极好,透过字眼看去,有出尘风采扑面而来。
出尘只是偶尔为之,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于他,哪样不是自小就深入骨髓,可他身处这样一个排汉的朝廷,只能装聋作哑,明哲保身。可有些东西就像浮标,越压,越往上涌得厉害。一日他上书进言,论及京城以东的治理良策,字字珠玑,切中要害,皇帝看了颇为意动,然而一帮不喜汉人的草莽之将极力反对,那些浸着他心血的计策就这样被搁置。
宦海的明枪暗箭如此丑陋不堪,纵有满腔苦楚却无处诉说,所幸还有手中之笔可以依靠,他歆羡林中隐士刘桂,提笔赞他“霜降冰涸而松柏后凋,沙礫汰除而黄金独耀”。那夜晚风凄凉,月光坠下,留下他斑驳的影,空气里似有对故国的呐喊之音。
那时,等待是他唯一能做的事。不知北风凌乱了几番春华,岁岁年年流过,文宗上位,将他召至身边做侍臣,常与他一同赏玩诗词国画。深受恩宠的他以为可以大展才华,怎料文宗只是让他填词写字,并不给他实权,他的心再次沉回谷底。更有小人嫉妒丛生,想方设法暗害他,幸而有贵人相助才逃过一劫。
他未曾想到,数十载过去,朝中仍有人如此敌视汉人,他愈加小心,却也在多年的历练里愈发显得从容。只是归家后的夜阑人静时,梦里总是忆起江南。那些青葱岁月如水一般潺潺流淌,跨过黑夜直达白昼,连带着白日也忍不住泛起思念。
在他眼里,玉堂金马终抵不过青鞋犁杖,翠竹江沙。他幡然醒悟,烟雨江南方是他的最终归宿,是羁旅天涯的游子无时无刻不眷念的故乡。弥留之际,满园关不住的春色映入他的眼帘,“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所有的思念与怀想化为梦中呓语,“杏花春雨江南”,短短六字,道尽他的想念,却道不完他对江南的喜爱。
如今,闭目的临川公子终于可以在梦中,再次邂逅江南的温暖。
虞集生于南宋末年的衡阳,那是雁至而北归的孤城,人迹罕至。为避战火,家人潜逃至此,原本家世显赫的虞家在奔波中走向破落。逃得太匆忙,连书册也来不及携带,于是童年的虞集只得在母亲的口述下学习儒家经学。所幸他天资聪颖,听一遍便能成诵,让家人欣慰不已。他将四书五经当作良师益友,敏识探微,习得不少圣贤古训,那时的他光芒初现,如荒地上绽开的一朵雏菊。
然而战乱仍在继续,更悲伤的是八岁那年,外祖父死于乱军之中,年幼的虞集不得不随家人再次开始漂泊。从湖南长沙到江西临川,五年光阴,不知多少百姓颠沛流离,虞集置身其中,沿途所见甚是凄惨,他不禁悲从中来,早慧的他试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他连自身都难保,更何谈救济他人,只好敛去心中悲苦,在乱世中艰难求存。
几年后,局势稍定,虞集寓居江西,开启了一生最安逸美好的时光。
那时元朝初立,废除科举。他心中并无忧虑,毕竟功名利禄并不是他汲汲追求的东西,相反,他热衷于探索隐藏于经史子集里的皇皇之义,为了它们,便是经受再多磨难也甘之如饴。
那日晨光熹微之际,前朝宿儒名臣吴澄的家门口立着一个求学的身影。许久后门被打开,尔后院内响起一问一答的谈论声。这样的求学教授方式,经年不断,而曾经那个眉目攒满忧伤的少年终于成了青衫落拓的临川公子。直至一日,恩师吴澄喟然一叹,已无物可教,于是推荐他去江西南行台中丞董士选府中授学。
授学向来不是小事,亦非常人能胜任,而虞集年不过25而已。如此年少,便踏上这般高度,很难令人信服,因而流言蜚语在坊间愈传愈广。有一两言落入他耳中,他泠然一笑,不置一词,而后安之若素,照常教学。他口中的经史大义依着岁月的皱褶逐层展开,流言渐渐消弭,继而响起赞扬声,许多人慕名前来求学。也许他早就料到了,消弭流言蜚语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事实让他们闭口不言。
一年后,虞集抵挡不住内心憧憬,离开学馆,前往大都。舟楫划过江南烟雨,驶向北地风雪,迥异于南方的风景刚一映入眼帘,他便啧啧称叹,片刻之间,心也变得缥缈起来。
初至大都,他还是个籍籍无名的小子,对迎面袭来的繁华感到震撼也渐渐平淡下来,而他看起来也无非是个穷酸儒生。可再黑暗的夜空也掩盖不了星星的光芒。虞集在京游走,挥毫写就的篇章灿如锦绣,不久便文声斐然。
然而,文名再显赫也不能解决他身无分文的困境,虞集只得踏入官场。朝廷任他为儒学教授,几年后,虞集升为国子监博士,所得微薄但足以养活自己。他终日拣拾古书,世味清欢隐在寂静无人知的文字角落,唯他甘之如饴。
彼时,他的好友拜住盛不饮酒,偏爱静默,却与他相谈甚欢。偌大的朝廷,高山流水得遇知音,理应推杯换盏,两人论及大江南北风情,亦有时不造我的感叹,相知相交宛若伯牙遇子期。
后来仁宗登基,推崇儒学,虞集身为元朝儒林四杰之一,值此良机,在仕途上扶摇直上,成为翰林侍制。官运亨达,可偶尔独坐院中时,他也会感到些许寂寞,于是挥狼毫写就:“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他书法极好,透过字眼看去,有出尘风采扑面而来。
出尘只是偶尔为之,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于他,哪样不是自小就深入骨髓,可他身处这样一个排汉的朝廷,只能装聋作哑,明哲保身。可有些东西就像浮标,越压,越往上涌得厉害。一日他上书进言,论及京城以东的治理良策,字字珠玑,切中要害,皇帝看了颇为意动,然而一帮不喜汉人的草莽之将极力反对,那些浸着他心血的计策就这样被搁置。
宦海的明枪暗箭如此丑陋不堪,纵有满腔苦楚却无处诉说,所幸还有手中之笔可以依靠,他歆羡林中隐士刘桂,提笔赞他“霜降冰涸而松柏后凋,沙礫汰除而黄金独耀”。那夜晚风凄凉,月光坠下,留下他斑驳的影,空气里似有对故国的呐喊之音。
那时,等待是他唯一能做的事。不知北风凌乱了几番春华,岁岁年年流过,文宗上位,将他召至身边做侍臣,常与他一同赏玩诗词国画。深受恩宠的他以为可以大展才华,怎料文宗只是让他填词写字,并不给他实权,他的心再次沉回谷底。更有小人嫉妒丛生,想方设法暗害他,幸而有贵人相助才逃过一劫。
他未曾想到,数十载过去,朝中仍有人如此敌视汉人,他愈加小心,却也在多年的历练里愈发显得从容。只是归家后的夜阑人静时,梦里总是忆起江南。那些青葱岁月如水一般潺潺流淌,跨过黑夜直达白昼,连带着白日也忍不住泛起思念。
在他眼里,玉堂金马终抵不过青鞋犁杖,翠竹江沙。他幡然醒悟,烟雨江南方是他的最终归宿,是羁旅天涯的游子无时无刻不眷念的故乡。弥留之际,满园关不住的春色映入他的眼帘,“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所有的思念与怀想化为梦中呓语,“杏花春雨江南”,短短六字,道尽他的想念,却道不完他对江南的喜爱。
如今,闭目的临川公子终于可以在梦中,再次邂逅江南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