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问题与对策探析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5126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型研发机构是高校与地方政府深化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创新载体,其特点表现为投资主体多元化、创新链条一体化、治理模式企业化、人才机制弹性化,同时更加突出了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校地协同发展的重要属性。当前,新型研发机构在发展中暴露出机构性质较为模糊、政策配套不够完备、可持续发展有待加强等问题,校地双方需要进一步明确机构定位、补齐政策短板、优化体制机制,为新型研发机构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创新的时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高地、人才培养的摇篮,我国高等学府在成立之初,就被赋予了服务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近年来,高校与地方政府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据统计,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双一流”建设高校与省级地方政府签署合作协议164项,其中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是最受关注的领域,约有93.29%的协议涉及相关内容[1]。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不同,校地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能够有效打破体制、专业、地域的限制,系统汇聚高校学科与智力优势,有机整合地方政策与产业资源,迅速建立科技创新能力体系,越来越受到校地合作的青睐。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主要特征
  新型研发机构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提升质量和效率的背景下,科學研究与产业应用不断结合的产物,是伴随着科技创新孕育出的体制机制创新。新型研发机构的“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新型研发机构的投资建设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还可以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产业联盟甚至是创投、风投基金等不同类型的单位;二是创新链条一体化,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构建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应用、企业孵化于一体的完整创新链条,有效破解上下游错配、研究与应用“两张皮”等问题;三是管理模式企业化,新型研发机构普遍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实现“投管分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配置创新资源;四是人才机制弹性化,新型研发机构在人才评价上不再唯论文和专利论“英雄”,在人才使用上进一步突破“论资排辈”的僵化形式,在激励方式上采用股权激励、绩效考核等市场化做法。
  在此基础上,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又呈现出三个鲜明特征:一是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作为高校和政府共同举办的科技创新平台,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具有服务国家与公共利益的天然属性,其建设目标与国家科技战略、产业战略、区域战略密切协同,承担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使命,体现出明显的国家意志与政策导向;二是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从高校角度而言,与地方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可以有效拓展学科建设的外部资源,突破经费、场地、人员、设备等方面的发展瓶颈,为承接重大科技项目、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开展新领域学科布局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资源载体;三是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地方政府在选择合作领域与合作对象时,主要是结合自身区位特点与产业结构,解决产业发展技术短板,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桥梁纽带,引进和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所急需的人才、技术、理念等创新要素,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寻找解决方案。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情况
  我国最早的新型研发机构可以追溯到1996年清华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2],该机构定位于“以企业化方式运作的事业单位”,是对科研机构建设模式的大胆创新,也是对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有益尝试。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迈出了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步伐,对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予以了大力支持。以广东省为例,2015年6月,广东省科技厅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试行办法》提出,“鼓励引导各级政府、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团体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在广东创办新型研发机构”。在政策引导下,仅2015年—2016年间,广东省便认定通过了17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其中高校参与建设的有49家,占比达到27.5%。截至2018年初,广东省已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19家,其中高校参与建设的已达92家,占比升至42% [3]。除广东省外,根据不同的建设目的和发展需要,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也相继出台了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新型研发机构的多样化发展。
  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已经成为高水平大学拓展学术外延、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办学实力的重要抓手。以北京大学为例,近年来,北京大学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依托信息学科建立了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依托生命学科建立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依托化学学科建立了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依托物理学科建立了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依托数学学科建立了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依托新工科建立了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探索出一条校地之间有效协同、资源互通的开放式办学新路。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困境与难题
  1.机构属性模糊,注册类型错配
  新型研发机构是对传统科研机构组织模式的一种突破,对照其边界发散、机制灵活、形态多样的特点,在我国现行机构注册制度中很难找到与其功能定位完全匹配的可选项,带来了登记注册适用性上的问题。这种机构定性上的“误差”,正是新型研发机构很多管理问题的源头。例如:对于目前采用较多的“三无”事业单位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由于很多科研人员没有编制,在项目申报、职称评定、薪资待遇等方面缺少相关政策支撑,职业吸引力和发展竞争力相较传统科研机构有所不足。再如:对于“民办非”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社会捐赠是其重要的资金来源,但与传统科研机构相比,此类资金能否同样纳入公益慈善事业捐赠而享有相应的税收减免,仍然缺乏明确的政策解读[4]。   2.政策环境尚不完备,创新发展缺乏指导
  新型研发机构是高校与地方、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试验田”,需要政策的“活水”予以灌溉,但目前“缺水”的情况还较为明显。在地方层面上,除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起步较早、科技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政府对于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还缺乏明确的思路,很多政策零散分布在一些綜合性文件中,缺少一个规划性较强的总体设计[5]。此外,各地负责扶持和规范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部门也不尽相同,如北京市由政府办公厅牵头、上海市由科委牵头、广东省由科技厅牵头,全国上下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归口、能够充分调动各系统力量的组织体系。在高校层面上,很多高校对于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过度依赖地方政策支持,忽视了结合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打破自身体制机制藩篱,导致高校作为创新链条的上游,仍然存在着较多的管理堵点,缺少与地方政策的有机联动,尚未完全形成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政策合力。
  3.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造血”功能有待加强
  新型研发机构的生命力主要来自完整的科技创新链条、灵活的项目组织形式、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企业化的评价激励机制。但是,很多新型研发机构在内部建设过程中,这些核心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重行政化、轻市场化的问题依旧突出。特别是对于校地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其建设主体都具有较强的体制背景,很容易继承原生单位的管理风格和运行方式,旧的管理弊端没有得到彻底扭转。此外,很多高校只是将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原有学科建设的一般性增量,并没有从根本上切换发展视角,根据当地产业的实际需求精准布局科研力量,导致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始终缺少必要的契合点和共赢点,机构的运行长期游离于产业发展之外,无法得到产业的有效“反哺”。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建议
  1.引导形成清晰的机构性质,补齐相关政策短板
  第一,虽然事业单位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在体制机制上做出了一系列调整,但仍然无法跳出事业单位的管理范畴。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社会化程度较高、市场化能力较强的事业单位,应逐步向企业转型,事业单位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应在此列。同时,科技部于2019年9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将鼓励注册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组织)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作为鲜明的政策导向,而对事业单位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并未予以重点表述。
  第二,从国际经验和发展趋势上来看,非政府部门的公益性研发机构具有更强的管理灵活性和需求敏感性,更加适合引入市场化机制实现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例如:美国国家实验室大多数采用“国有民营”(Government-owned Contractor Operated, GOCO)的管理模式。其中,著名的阿贡实验室便是由“芝加哥大学阿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管理和运营[6]。
  第三,在鼓励科技类“民办非”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同时,校地双方还应该及时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围绕项目申报、职称评审、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解决好机构发展的后顾之忧。
  2.构建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完整政策生态
  第一,制定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地方政府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系统梳理产业链“卡脖子”的关键环节,明确重点支持领域与核心攻关项目,在此基础上集中资源和力量提供优质的配套政策,形成吸引各方科技创新资源的“强磁场”。例如:成都高新区2021年1月出台的“岷山行动”计划及需求榜单,制定了5年投入300亿元建设50个新型研发机构整体计划,需求榜单系统涵盖了功率半导体、光电集成、太赫兹、细胞工程等14个成都未来产业发展关键领域,传达了明确的建设思路与合作方向,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7]。
  第二,建立跨部门协同的组织保障体系。新型研发机构的配套政策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迭代,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协调配合,根据机构发展的实际需要动态优化制度流程,这就对跨政府部门的组织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发展委员会”形式的工作机构[8],形成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议事决策机制,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提供制度性、常态化的指导和帮助。
  第三,高校内部也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科技资源向新型研发机构有效流动。在科研项目方面,将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学校整体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承接各级各类重大科研任务,帮助新型研发机构的科研领域向上游延伸,不断提高其创新能级;在成果转化方面,落实落细成果转化奖励、股权分红激励等具体举措,切实增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引导科研人员更多关注成果的转化与落地;在人才引进方面,鼓励高校专家学者通过兼职、“双聘双挂”、合作研究等方式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工作,同时借助高水平大学人才吸引力,探索“地方出资、学校引才、共同使用”的人才引进新模式;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充分依托大学国际合作资源,帮助新型研发机构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海外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人才工作站建设,努力打造开放共享的全球化创新平台。
  3.创新内部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第一,健全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新型研发机构在管理上应强化自身主体责任,理顺与“原生”单位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独立开展机构的管理和运营。理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由各投资方、产业界人士、领域专家以及本机构代表共同组成,体现各方的建设目标与利益诉求。院所长带领的管理团队在理事会决策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机构运行,具体推进业务工作,其工作结果最终要对理事会负责。这种闭环的管理模式便于突出发展的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促进机构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充分动员力量、整合资源,开展组织有力、方向明确的创新活动,提高机构的执行力、生存力与竞争力。
  第二,进一步增强市场化导向,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上下游联动机制。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要着力解决以往高校科研成果缺乏应用场景、“拿着锤子找钉子”的问题,项目在立项环节就要将科研与应用紧密绑定,研发团队应由具有科研背景和产业背景的人员共同组成,同时要根据项目特点灵活配置成果二次研发、小试、中试、技术转移和公司孵化等中间环节所需配套资源,直达产业的“田间地头”,并根据市场评价对创新成果进行迭代升级,最终形成科研服务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正向反馈,让机构的“造血”功能循环起来。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人才评价、使用与激励机制,努力实现个人成才与机构成长相统一。新型研发机构要把人才的评价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作为机构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人才评价上,要改变过去只看标签和“帽子”的僵化做法,不再片面将论文和专利作为能力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是把成功产业化的技术数量、建立初创公司和其他成果转化活动成效等更多维度的指标综合纳入人才评价体系;在人才使用上,要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大胆使用理念超前、具有创新魄力和能力的各类才俊,切实赋予其技术路线制定权、团队管理自主权、研发经费支配权,充分发挥其创新潜力;在人才激励上,除按相关优惠政策做好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相关保障外,还要建立市场化的薪酬和股权激励机制,让人才能够分享机构发展带来的红利。
  参考文献:
  [1]马亮,张珺.校地“联姻”的特征、网络与影响因素:以中国“双一流”高校为例[EB/OL].(2021-01-29)[2021-02-27].http://nads.ruc.edu.cn/zkcg/zcjb/a2211ced79ec4893ba2ee1dfdbe4b9d0.htm.
  [2]吴丽娟.深圳清华研究院的“四不像”之路[J].深圳特区科技,2005(Z1):112-115.
  [3]王亚煦,许泽浩,罗嘉文.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实践路径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20(1-2):100-103.
  [4]仇寻.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及其对策建议—以上海市部分新型研发机构为例[J].创新科技,2020,20(10):34-40.
  [5]梁红军.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面临难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州学刊,2020(8):18-24.
  [6]未来产业研究所:美国版的“新型研发机构”[EB/OL].(2021-02-22)[2021-02-27].https://www.sohu.com/a/451874507_777213.
  [7]成都高新区实施揭榜挂帅型研发机构“岷山行动”计划 首批需求榜单发布[EB/OL].(2021-01-21)[2021-04-14].https://www.scjjrb.com/2021/01/21/99244056.html.
  [8]金學慧,杨海丽,叶浅草.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现状、困境及对策建议[J].科技智囊,2020(3):20-23.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内合作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卜 珺]
其他文献
摘 要:一流本科教育是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平台,“教学学术”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理论根基。加强课堂教学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厘清一流本科教育课堂教学的内涵特征和建设路径:落实“立德树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价值观功能;围绕“学生中心”,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坚持“适切有效”,发挥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服务作用。  关键词:一流本科;课堂教学;教学学术;学生
摘 要: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在高等教育领域处于基础性地位,因此推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有助于“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一流本科教育主题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类整理,从理论研究、建设路径研究和评论反思三个维度对一流本科教育研究现状和热点分类剖析,最后对关于一流本科教育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通过梳理学界
摘 要:现有研究文献对何谓一流本科的描述充满着歧义和逻辑矛盾,这一困惑可通过对有关一流本科建设的话语分析来解决。管理模式改革、公共资源补偿、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变革、课堂革命发生、适应新技术和精英人才筛选是当前阐释一流本科建设的主要话语表达。将这些相互竞争的话语进行综合和关联,则能够找出建设一流本科的大致路径。超越项目制建设、实现教学的系统变革、一流的基础设施和特色多元发展是一流本科建设的主要突
摘 要:新文科建设为文科发展带来契机。同时,文科发展面临人才教育本身、研究方式方法、目标定位实力等方面的创新诉求。要实现守正创新、融合创新、叙事创新,新文科建设需要从社会认同、制度设计和“工匠精神”打造等方面着手,探索有效解决途径。  关键词:新文科;知识生产;创新;新文科建设   文科建设的现实困境  1. 文科发展迎来重大契机  学科是一套系统有序的知识体系,随着知识总量急剧增加,分化成为复杂
摘 要:新文科建设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强化人才培养的理想信念、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着力深化对学科交叉、服务国家能力、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有机结合、人文精神传承与弘扬等新文科学科内涵的认识和提升,通过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抓手,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动力,以协同联动为原则,不断优化新文科建设的路径,提升新文科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人才培养;创新  当代中国新文科建设的提出,是基于国际国内形势深刻
摘 要: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和新任务,新文科建设应当抓住新机遇、拥抱新产业、融入新科技、迎接新挑战,在价值引领上牢固树立党的指导思想根本地位;在文化自信上加快建构中国文科话语体系;在专业优化上加强学科交叉,推进内部融通;在改革内容上把握文科之本质,切实内容创新,提防形式追新;在建设质量上提高人才培养效能,打造中国特色教育文化;凝神聚力助推新文科改革扬帆起航,护航新文科建设乘风破浪,为新时代培养优秀文
摘 要:伴随着智能科技、数字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抓住机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现实的制度障碍和条件约束等困境。为此,从群体认知的提高、应用情境的强化、教学体系的完善、评价标准的建立等方面探索突破困境的路径则尤为重要。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