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1年11月8日,在第十二个中国记者节,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选择以“人人都是记者?!”为命题,就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自由、价值导向和媒介责任展开深入探讨。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崔永元,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搜狐网副总裁刘春、新浪网副总编辑周晓鹏,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时统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等十名业界、学界专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8日,在第十二个中国记者节,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选择以“人人都是记者?!”为命题,就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自由、价值导向和媒介责任展开深入探讨。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崔永元,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搜狐网副总裁刘春、新浪网副总编辑周晓鹏,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时统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等十名业界、学界专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其他文献
报刊的创造属性和财产属性是报刊获得版权的理论依据。人们对此的认识,尤其是对其前者的认识,有必要深化。研究报刊版权发展战略的意义在于:报刊社既是版权使用者,又是版权经营管理机构;报刊为版权事业的发展营造文化氛围和舆论氛围,包括对版权工作进行监督,为版权产业发展提供资讯参考。
2011年9月27日,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光明日报社新闻研究部与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承办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主题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会议室举行。
《仪礼》一经甚为难读,相关研究代不数人。自王安石以后,更与科考绝缘,备受士人冷落,其文学化进程在三礼中最为滞后。在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中,《仪礼》得到关注。经由张尔岐、凌廷堪、张惠言等学者的努力,《仪礼》的阅读障碍得到有效解除,为其实现审美跨越创造了有利条件。乾嘉以来,《仪礼》逐渐进入文学场域,为诗、骈文、辞赋提供了丰富的表现题材,仪节器物的描绘、礼学历程的梳理、礼学思想的表达成为这一时期文学表达的重要方面,并在背景铺垫、场面描写、人物刻画、主题深化方面起到了特殊的审美效果。同时礼图唱和开启了文人酬唱的新维
《宋史》卷八九《地理志五》长宁军条(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219页):“长宁军,本羁縻州。熙宁八年,夷人得个祥献长宁、晏、奉、高、薛、巩、清、思峨等十州,因置清井监隶泸州。”此条关于洧井监的建置时间有误。郭黎安编著《宋史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没有指出这一错误。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8页)发现这一错误,但未加辨析。现对滴井监的建置时间作以下补正。
(续上期)
四、未成年人对动画节目的认知与消费倾向分析
1.未成年人对国产动画的喜爱度大大提高
在设计动画形象喜好度选项时,课题组考虑到动画形象的知名度以及所属地域的差异性,共列举出16个动画形象。
1989-2009年,电视纪录片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纪录片运动,而其中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纪录片创作是引领这一潮流的一面旗帜。本论文通过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转型的分析研究,剖析了这一时期纪录片美学形态及其特征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其理论依托及其所呈现出的审美特质,并概括出这一时期的纪录片美学形态及特征为走向多元化。
《飞越海西》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系统性的航拍行动,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批准立项,福建海峡电视台负责制作。执行本次航拍任务的是央视“直-11”航拍直升机,采用中国目前最先进的专业航拍陀螺仪。
虚拟实在是计算机技术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象,在这种状态之中,物体既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被体验的对象。在虚拟真实之中,虚拟自我也可以理解为人类个体在虚拟时空之中一种栖居和存在的状态。这种栖居和存在势必又将重新建构自我的含义,自我源自两重真实的互动与体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虚拟真实(virtual reality)建构的过程就是人们在与真实对应的虚拟或者虚构的世界中,通过自我的投射或者中介重新建构自我的过程。建构虚拟真实也是人们认知自我的愿望的实现。本项研究以虚拟真实这一传播技术形态为视角来观察人的本体性在这场信
据卫生部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每100人中不到7人具备健康素养,引起各界关注与重视,并寻求解决之道。鉴于近年来全球运用健康传播理论在推动国民健康行为的改变运动中已有诸多成功案例可循。本文以新加坡为例,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政府在2001年成立健康促进局,有效运用健康传播理论制定健康促进计划,并以近1亿新币的年度预算推动国民健康和疾病预防,说明健康传播的理论运用,对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具有其可操作的面向与实践性。
2011年6月,全国公映的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建党伟业》延续了几年前建国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的超级明星阵容,并继续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探索之路。主旋律电影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被指定担负确定的意识形态生产任务,而这一传统最早可以溯源到上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传统。本文回顾并分析了上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策略及其历史发展,试图揭示其与近期主旋律电影策略的相似性,并将其看作是在市场化背景下主旋律影片策略的演变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