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坚守的堕民”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7844412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上,底层的平民百姓向来是最没有尊严的。但从宋元起,直至明清,民国,浙江东部一直存在着一个叫做“堕民”的阶层,这个阶层比平民地位更低,看上去更没有尊严。他们只能从事理发、说媒、捕蛙、敲锣打鼓、收破烂换糖等职业,他们的子孙不能接受教育,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唯一能做的就是子承父业,世世代代从事同样的工作。
  堕民们自行聚居,不能与平民混居,其住宅比一般平民要“檐低三尺”。平民家中遇有婚丧嫁娶,堕民要主动来帮忙,中途仅能在廊下、檐下、灶间等处休息,一般不能“登堂入室”。堕民之间互相通婚,不与平民通婚。堕民在路上遇到平民,都要主动打招呼、让路,鞠躬行礼,若没有礼貌,挨一顿揍也是活该。
  关于堕民的来历,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清朝钱大昕编撰的《鄞县志》中,曾引用《堕民猥编》的记载,称这些人当初是宋朝大将焦光赞的部下,因为叛宋降金,故被排斥。到了元朝,他们被称为“怯怜户”,明朝朱元璋时,堕民被统称为“丐户”,对其从事的职业也都作了具体规定。但鲁迅先生反对这种说法:“明太祖对于元朝,尚且不肯放肆,他是决不会来管隔一朝代的降金的宋将的。”
  不过,朱元璋若真想管前朝的事,也不是没有道理。专制制度下,统治者当然愿意设置更多的阶层。等级越多,底层才会觉得有盼头:堕民羡慕平民,平民羡慕读书人,读书人羡慕官吏,官吏羡慕更大的官吏……在皇帝和底层之间设置了好多缓冲带,这样,大家忙着往上爬,就无暇顾及金字塔尖的皇帝了。假如除了皇帝,其他人都是平等的,大家就容易联合起来,皇帝必须面对一个利益一致的庞大群体,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但在堕民这件事上,朱元璋的确很真诚地要取消它。绍兴府曾立有明洪武四年禁止使用“堕民”一词的铜碑,“只知一体良民……传旨庶人知悉:如若再呼‘堕民’两字,豁肠碎剐”。朱元璋发布命令的意思是:只有那些不肯改业者,明太祖才“定户籍,匾其门曰丐”,并确立他们的身份,这时如果堕民真想摆脱自己的阶层,应该不算难事。清朝雍正年间,政府更是明文“除浙江绍兴府堕民丐籍”,“如有仍前自甘丑秽,有伤风化,及地方豪强之人倚势抑勒者,严行可也”。(蒋良骐《东华录》)也难怪,满族是女真人的后裔,当年人家因为投降了你的祖宗而获罪,现在是解放他们的时候了。到了民国,浙江省民政厅干脆把废除堕民习俗作为考核地方官的一个重要依据。
  奇怪的是,从明朝至清朝至民国,历届政府一直大力促成堕民恢复平民身份,但都没有成功。甚至到了1949年后,堕民还以各种形式存在着,直到1980年代,这一阶层才彻底消失。即使关于堕民来历的传说是真的,但历史上数不胜数的战争中,投降的军队简直不计其数,焦光赞也不是什么有名的大人物,何以唯独这件个案能够及于始作俑者的子孙且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力量?
  鲁迅在《我谈“堕民”》一文中记录了一则他自己的见闻。“每一家堕民所走的主人家是有一定的,不能随便走;婆婆死了,就使儿媳妇去,传给后代,恰如遗产的一般;必须非常贫穷,将走动的权利卖给了别人,这才和旧主人断绝了关系。假使你无端叫她不要来了,那就是等于给与她重大的侮辱。我还记得民国革命之后,我的母亲曾对一个堕民的女人说,‘以后我们都一样了,你们可以不要来了。’不料她却勃然变色,愤愤的回答道:‘你说的是什么话……我们是千年万代,要走下去的!’”也就是说,即使平民想摆脱堕民,堕民也不同意,因此鲁迅感慨道:“就是为了一点点犒赏,不但安于做奴才,而且还要做更广泛的奴才,还得出钱去买做奴才的权利,这是堕民以外的自由人所万想不到的罢。”
  但堕民也有作为奴仆的“特权”,浙江学者俞婉君便在其著作中作过详述。“伺候”是堕民对平民的寄附特权,接受固定服务的人家被堕民称为“门眷”。对堕民提供的服务,平民即使心有不愿也不能拒绝;堕民有权不上平民家,平民却无法强制堕民上门。家境贫困、赏钱赏物少、路程又远的主顾,堕民往往连年节也不愿去。而如果堕民不上门,反而会被邻里视为“连堕民都看不起了”、“穷得堕民都不愿去了”,这就使得平民对时令节日讨彩头的堕民往往更客气,赏赐也很大方。平民无法摆脱堕民的服役,而堕民却可通过买卖“门眷”自主选择服役对象;墮民如果不满意主顾,可卖掉这份“门眷”。在堕民心目中,“门眷”相当于农家的“田产”,堕民家只要有钱,优先考虑购买的便是“门眷”, 而不是土地和房屋。
  这就是说,除了没有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外,堕民的生活可因依附平民而得到保证。开始时,堕民为平民服务是被逼的,到了后来,他们才逐渐发现这种由低贱身份带来的职业,足可养家,在谋职、就业难度极大的封建社会,也不失为一条生活捷径。
  不让上学就不上吧,不参加科举考试也无所谓,反正考中的几率不大,铁饭碗般的职业却是实实在在的。想想很多平民连饭都吃不上,却为了面子,为了所谓的地位,不得不分一杯羹给堕民,堕民简直应该躲在被窝里偷着乐。因此可以推断,虽历经数次战火焚烧、政权更迭、制度变更,甚至是屠城灭种,堕民阶层仍顽强存在,根源就在于这种意识。堕民毕竟是以自己的劳动换生活,既比真正的乞讨者有尊严,又比平民有保障,何乐而不为?
  鲁迅先生说他们“就是为了一点点犒赏”才愿意当奴才,我倒不这样认为。这只是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的一种生存技巧——他们由不适应到适应,到如鱼得水,到爱不释手,到以之为命,并不仅仅是“被强奸者”对“强奸犯”由憎变爱的过程,而是残酷的生存危机造成的。谁愿意低人一等?谁不愿意有尊严地活着?堕民不但“自甘堕落”,还传之子孙,绵延数代,只能说明当政者没有给他们造就一个安居乐业的生存环境,没有让他们获得作为平民的尊严。这是政府的失职,不是当政者说一句“你要有尊严”,他就能尊严起来的。朱元璋强行让堕民恢复“尊严”,又有什么效果?可以假设,若生存环境一直无底线地恶劣下去,或许会逼出一个比堕民更低贱的阶层。
  堕民到今天终于消失了,这是好事,但还有一些堪比堕民现象的问题,在等着我们一个一个去解决。
其他文献
1937年7月,上海《申报·图画特刊》第261期的头版头条位置,印着一幅引人注目的时事照片。照片是时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的孔祥熙与德国元首希特勒,以及包括中国驻德首任大使程天放在内的中德双方多名官员的合影。  这张中德两国首脑会晤的合影一经刊出,迅即引发众多猜测与传言。至今,关于这场神秘会晤,仍有许多传言,莫衷一是。因为这次会晤的内容,在当时属国家机密,除了这张公开刊发的合影之外,再未公布任何
时至2009年6月20日,才有幸读到刚刚出炉、热气腾腾的《2009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该报告确实“系统、全面地反映了2009年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内容丰富,数据翔实”(《2009〈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法制日报》2010年6月20日),读后振奋人心。但掩卷反思,似乎通篇报告只见辉煌成就,对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只一笔带过,不禁生发一点疑问。初读报告,还以为是官方文告,后来却
摘 要:本实验通过马丁氏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的培养,以一年生,连作两年,三年辣椒连作土壤为实验对象,分离纯化其中的真菌并进行了数量统计。结果表明,种植一年,连作二年,三年土壤中真菌数量有明显变动,三年土壤中的真菌数量较一年土壤中的真菌数量有两个到三个数量级的提高。  关键词:辣椒,土壤,真菌  实验目的:分离纯化辣椒连作土壤中的真菌并计数。  实验原理: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是寻找和发现有重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