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缪的《局外人》通过打破期待视野的情节,叙述者平静客观的叙述声音建构自我话语世界与外在世界所肯定的叙述者行为之间的矛盾冲突,让我们从文本中看到了作者以人的自由存在为理由揭示20世纪西方世界的荒诞性:人自身存在与世界对立的无所适从甚至于最终从肉体到精神被出局、被毁灭的荒诞性。本文将从文本叙事的角度深入探讨《局外人》叙述内容中的情节、叙述动作的深刻性。
【关键词】局外人;情节;叙述声音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4-0077-1.5
“文学是对现实的把握,但把握的角度不同”①,“优秀的叙事文学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然而又超越个别的、已经发生过的偶然事实,是用话语重构的世界。”②《局外人》作为一部卓越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它不可避免地会承担文学的社会功能,然而它绝非仅实践了社会功能,伟大的是,它还达到了文学的艺术真实表现生活真实。在总体看来为一件普通的杀人案件,却因作者精心的情节构置,使得文本最后主人公不因杀人事件本身被审判,被执行死刑,却因在“妈妈葬礼上没有痛苦”被判死刑。
主人公默尔索在开篇即被设置为去参加母亲的葬礼。在世俗的眼中,失去母亲的儿子应痛哭,至少也应有伤心的表情、神态,而默尔索始终是给周围的人一个印象:平静,完全听从生理的需要。然而作者并未使一切显得突兀。仔细分析:起初到养老院时,默尔索是“真想立刻见到妈妈”,但在听了门房说个不停之后,院长在其办公室又不断发问,最后,“可是我几乎听不下去了”。
默尔索的这个第二天,可以发现他作出的这些行为与审判他的那些审判者认为他在嬉戏作乐的心态是南辕北辙的。主人公起床即感觉“昨天一天我累得够呛,简直起不来。”“一到那儿,我就扎进水里。”这是一个为糊口而工作忙碌的正常人的生理反应,只不过默尔索将其真实地表达,而社会上受社会规范原则限制的人往往会压抑内心的真实想法,不采取和想法一致的行动。看一部滑稽的电影,也只是玛丽说“她想看一部费南代尔的片子”。作为主人,他则以他习以为常的“怎么样都可以”的处事方式接受了。正是由于这些情节的设置,不仅使得默尔索承担行动元的作用,同时,又实现了角色的塑造,而且还在之后主人公被审判时审判者的宣判与读者期待视野中默尔索此时行动的意义之间制造了冲突。这正符合了“情节不仅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而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③
随着叙事的不断展开,故事迎来了它的第二个转折点:默尔索替莱蒙写信,骗其情妇来其住处以便羞辱她。成功之后,默尔索还答应为莱蒙作证,声称“那女人对他不尊重。”似乎,默尔索已同莱蒙这一品行不好之人“同流合污”了。社会常规认为默尔索是不应该与莱蒙为伍的,更不应替他干这些“缺德事儿”。而作者偏偏设置了默尔索在“怎么样都行”的心态下选择了“不拒绝”莱蒙。正是以反社会常规的事件来设置莱蒙一事,才达到了打破读者期待视野的新奇效果,使得读者情不自禁地全神关注故事的发展。默尔索扳动枪机枪杀阿拉伯人时,关于主人公如何开枪杀人这一动作叙述的极其简单,甚至有些含蓄,“枪机扳动了,我摸着了光滑的枪柄,就在那时,猛然一声震耳的巨响,一切都开始了。”而后的四枪不过是“这时,我又对准那具尸体开了四枪,子弹打进去,也看不出什么来。”这一情节,着重叙述主人公扳动枪机前对于光与热的感觉,简化如何杀人的动作发展。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避开了读者想知道更多发展到此高潮的临近过程。这一简化的目的是突出,留下大量的虚空,让读者去探究。这样的着重简化,为文本最后的矛盾冲突做了最合理的解释。因为开枪即在瞬间,仿佛不知觉,完全由生理支配,使得以检察官为代表的事件局外人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枪杀如此偶然,没有预谋。进一步突出了作者想要表现的默尔索坚决追随感官的真实。
原本默尔索杀人案件极其普通。“第一次在警察局,我的案子似乎谁都不感兴趣。”预审推事、律师前来询问的也不过是些有关主人公私生活的事。“我”和玛丽也深信此事不要紧。渐渐地由问默尔索有关妈妈的葬礼,到是否爱妈妈,是否信仰上帝……正是因为默尔索坦诚地回答了不信仰上帝,预审推事便愤怒了,疯狂大叫。在这之中,默尔索的回答被叙述为间接引语,很简洁。这凸显了预审推事极其重视的信仰问题在默尔索那里,是与自己无关的。根本不需要与之争辩,只需要回答是或否。我们都知道,西方社会极其重视信仰问题。在基督教国度里,神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作者有意将默尔索设置为忽视信仰,去与信仰上帝的忠实基督徒——预审推事对抗。一方嘶声力竭,另一方淡漠无奈。当预审推事“以为是打胜了”,却被默尔索的一声“不”给击倒,瘫软地坐在椅子上。这一原本不关乎案情的回答却将案件最终定了性。这一典型情节,使读者看到外界规则如何压抑、扼杀人的本性。局外人“以习俗的观点探索灵魂”④,局外人异化成了局内人,局内人却异化成了局外人。原本故事在默尔索被判死刑就可以告以尾声。但加缪是必定要让主人公彻底意识到世界的荒诞。不但意识,还要反抗,更要让读者清醒。当神父最后来到默尔索的身边,继续对主人公宣讲信仰上帝,并认定默尔索的心“是糊涂的”时候,则把默尔索推到了爆发的“着火点”。默尔索将自己“内心深处的话,喜怒交并的强烈冲动,劈头盖脸地朝着他发泄出来”之后,默尔索发出这样的感叹“仿佛我一直等着的就是这一分钟,就是这个我将被证明无罪的黎明”。当经历法庭一次次开庭审判,检察官斩钉截铁地拿出证据证明默尔索是个谋杀案的预谋者时,他方才顿悟:原来自己一直被当作局外人处置着,还犯了罪。而最后对神父的“发泄”,这是他醒悟后唯一一次要证明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局内人的一次呐喊,反抗。这一反抗表明他终于清醒了,了解了世界的荒诞,他向世界宣告:人自身存在的意义。想来莫尔索比我们活得真实,他一直将真实进行到底。“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正如“加缪说:‘应该设想,西绪弗斯是幸福的’”。⑤“他要回答的问题不是‘人是什么’,而是‘人的命运是什么’。”⑥从“解除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和传统行为模式的制约的人性的观点看,默尔索实在并没有多少可以指责的地方。”⑦默尔索一心向往的坦诚生活是无罪的,是幸福的。外在世界的存在规则否定了人作为个人存在的真实意义,人无法感知自我的存在。打破期待视野的情节:绝对的真实与社会的对立!
【注释】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40.
②同上。2005:241.
③同上。2005:245.
④阿贝尔·加缪.《局外人》/鼠疫[M]郭宏安,顾方济,徐志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5.
⑤同上,2007:8.
⑥郭宏安.《从蒙田到加缪——重建法国文学的阅读空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7:262.
⑦同④。
【作者简介】许海燕(1987- ):女,四川资阳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关键词】局外人;情节;叙述声音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4-0077-1.5
“文学是对现实的把握,但把握的角度不同”①,“优秀的叙事文学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然而又超越个别的、已经发生过的偶然事实,是用话语重构的世界。”②《局外人》作为一部卓越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它不可避免地会承担文学的社会功能,然而它绝非仅实践了社会功能,伟大的是,它还达到了文学的艺术真实表现生活真实。在总体看来为一件普通的杀人案件,却因作者精心的情节构置,使得文本最后主人公不因杀人事件本身被审判,被执行死刑,却因在“妈妈葬礼上没有痛苦”被判死刑。
主人公默尔索在开篇即被设置为去参加母亲的葬礼。在世俗的眼中,失去母亲的儿子应痛哭,至少也应有伤心的表情、神态,而默尔索始终是给周围的人一个印象:平静,完全听从生理的需要。然而作者并未使一切显得突兀。仔细分析:起初到养老院时,默尔索是“真想立刻见到妈妈”,但在听了门房说个不停之后,院长在其办公室又不断发问,最后,“可是我几乎听不下去了”。
默尔索的这个第二天,可以发现他作出的这些行为与审判他的那些审判者认为他在嬉戏作乐的心态是南辕北辙的。主人公起床即感觉“昨天一天我累得够呛,简直起不来。”“一到那儿,我就扎进水里。”这是一个为糊口而工作忙碌的正常人的生理反应,只不过默尔索将其真实地表达,而社会上受社会规范原则限制的人往往会压抑内心的真实想法,不采取和想法一致的行动。看一部滑稽的电影,也只是玛丽说“她想看一部费南代尔的片子”。作为主人,他则以他习以为常的“怎么样都可以”的处事方式接受了。正是由于这些情节的设置,不仅使得默尔索承担行动元的作用,同时,又实现了角色的塑造,而且还在之后主人公被审判时审判者的宣判与读者期待视野中默尔索此时行动的意义之间制造了冲突。这正符合了“情节不仅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而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③
随着叙事的不断展开,故事迎来了它的第二个转折点:默尔索替莱蒙写信,骗其情妇来其住处以便羞辱她。成功之后,默尔索还答应为莱蒙作证,声称“那女人对他不尊重。”似乎,默尔索已同莱蒙这一品行不好之人“同流合污”了。社会常规认为默尔索是不应该与莱蒙为伍的,更不应替他干这些“缺德事儿”。而作者偏偏设置了默尔索在“怎么样都行”的心态下选择了“不拒绝”莱蒙。正是以反社会常规的事件来设置莱蒙一事,才达到了打破读者期待视野的新奇效果,使得读者情不自禁地全神关注故事的发展。默尔索扳动枪机枪杀阿拉伯人时,关于主人公如何开枪杀人这一动作叙述的极其简单,甚至有些含蓄,“枪机扳动了,我摸着了光滑的枪柄,就在那时,猛然一声震耳的巨响,一切都开始了。”而后的四枪不过是“这时,我又对准那具尸体开了四枪,子弹打进去,也看不出什么来。”这一情节,着重叙述主人公扳动枪机前对于光与热的感觉,简化如何杀人的动作发展。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避开了读者想知道更多发展到此高潮的临近过程。这一简化的目的是突出,留下大量的虚空,让读者去探究。这样的着重简化,为文本最后的矛盾冲突做了最合理的解释。因为开枪即在瞬间,仿佛不知觉,完全由生理支配,使得以检察官为代表的事件局外人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枪杀如此偶然,没有预谋。进一步突出了作者想要表现的默尔索坚决追随感官的真实。
原本默尔索杀人案件极其普通。“第一次在警察局,我的案子似乎谁都不感兴趣。”预审推事、律师前来询问的也不过是些有关主人公私生活的事。“我”和玛丽也深信此事不要紧。渐渐地由问默尔索有关妈妈的葬礼,到是否爱妈妈,是否信仰上帝……正是因为默尔索坦诚地回答了不信仰上帝,预审推事便愤怒了,疯狂大叫。在这之中,默尔索的回答被叙述为间接引语,很简洁。这凸显了预审推事极其重视的信仰问题在默尔索那里,是与自己无关的。根本不需要与之争辩,只需要回答是或否。我们都知道,西方社会极其重视信仰问题。在基督教国度里,神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作者有意将默尔索设置为忽视信仰,去与信仰上帝的忠实基督徒——预审推事对抗。一方嘶声力竭,另一方淡漠无奈。当预审推事“以为是打胜了”,却被默尔索的一声“不”给击倒,瘫软地坐在椅子上。这一原本不关乎案情的回答却将案件最终定了性。这一典型情节,使读者看到外界规则如何压抑、扼杀人的本性。局外人“以习俗的观点探索灵魂”④,局外人异化成了局内人,局内人却异化成了局外人。原本故事在默尔索被判死刑就可以告以尾声。但加缪是必定要让主人公彻底意识到世界的荒诞。不但意识,还要反抗,更要让读者清醒。当神父最后来到默尔索的身边,继续对主人公宣讲信仰上帝,并认定默尔索的心“是糊涂的”时候,则把默尔索推到了爆发的“着火点”。默尔索将自己“内心深处的话,喜怒交并的强烈冲动,劈头盖脸地朝着他发泄出来”之后,默尔索发出这样的感叹“仿佛我一直等着的就是这一分钟,就是这个我将被证明无罪的黎明”。当经历法庭一次次开庭审判,检察官斩钉截铁地拿出证据证明默尔索是个谋杀案的预谋者时,他方才顿悟:原来自己一直被当作局外人处置着,还犯了罪。而最后对神父的“发泄”,这是他醒悟后唯一一次要证明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局内人的一次呐喊,反抗。这一反抗表明他终于清醒了,了解了世界的荒诞,他向世界宣告:人自身存在的意义。想来莫尔索比我们活得真实,他一直将真实进行到底。“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正如“加缪说:‘应该设想,西绪弗斯是幸福的’”。⑤“他要回答的问题不是‘人是什么’,而是‘人的命运是什么’。”⑥从“解除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和传统行为模式的制约的人性的观点看,默尔索实在并没有多少可以指责的地方。”⑦默尔索一心向往的坦诚生活是无罪的,是幸福的。外在世界的存在规则否定了人作为个人存在的真实意义,人无法感知自我的存在。打破期待视野的情节:绝对的真实与社会的对立!
【注释】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40.
②同上。2005:241.
③同上。2005:245.
④阿贝尔·加缪.《局外人》/鼠疫[M]郭宏安,顾方济,徐志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5.
⑤同上,2007:8.
⑥郭宏安.《从蒙田到加缪——重建法国文学的阅读空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7:262.
⑦同④。
【作者简介】许海燕(1987- ):女,四川资阳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