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由编码抗肌萎缩蛋白的DMD基因突变导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它的特点是进行性肌无力和因缺乏抗肌萎缩蛋白而导致的骨骼肌和心肌退化.患儿多于2~5岁
【机 构】
: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由编码抗肌萎缩蛋白的DMD基因突变导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它的特点是进行性肌无力和因缺乏抗肌萎缩蛋白而导致的骨骼肌和心肌退化.患儿多于2~5岁起病,常在20岁左右死于心力衰竭或呼吸功能不全.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支持疗法改善疾病症状,但并不能改变疾病的最终结局.基因治疗的兴起为该病的治愈提供了希望.本文总结了DMD的基因替代疗法,包括腺相关病毒介导的DMD基因转导技术、肌营养不良蛋白相关蛋白(utrophin)上调技术和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为解决腺相关病毒载量、转基因产物的长期有效表达、utrophin蛋白表达量问题提出的建议进行综述,为研究者们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超声在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块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块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临床和病理诊断作对照.结果: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87%.结论:超
15号额外标记染色体是一种罕见的染色体异常,本文报道1例15号额外标记染色体患儿,就其临床诊治经过及遗传缺陷进行研究.患儿,女,9岁半,自幼智力、运动发育落后,7岁出现乳房发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在基层医院外科住院病人中尤较多见,根据其特征性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有些不典型病例及发病时间较长病例,诊断仍会复杂和
目的:探讨腹腔局限性积液及肝肾液性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普通探头加无菌套对腹腔局限性积液、肝脓肿、肝肾囊肿穿刺抽液抽脓或置管引流.结果:治愈32例,有效2例,无效2例,
例一,男性,35岁.因突发性上腹部疼痛5小时,呈持续性烧灼样疼痛,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平素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早产儿常见的严重胃肠道疾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与早产儿胎龄及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可引起多种胃肠道并发症,并可对患儿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近年
患者,女,64岁.无明显诱因左侧腰腹部持续性钝痛约3小时,逐渐加重,故来院诊治.
患儿,3岁.主因反复发作性上腹疼痛伴呕吐1年,近日加重入院.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腹痛呕吐,约15~30天发作一次,腹痛无放射,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曾拟诊为“小儿胃炎”,经对症
基于循证的临床质量改进(EPIQ)模式是加拿大新生儿协作网(Canadian Neonatal Network)提出的一种临床质量改进模式,具有循证性、目标性、合作性和持续性的特点,目前主要应用
患者,女性,75岁.门脉性肝硬化病史30多年,曾反复出现腹水,经治疗好转,近10年病情稳定.3天来腹胀,食欲差,呕血伴黑便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