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与慢的“较量”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liang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当然首先是各自优势的结合,但有时候,又何尝不是二者不同本质之间的一种调和、磨合,甚至是一种“较量”。面对教育与技术的差异,是迁就教育来适应技术,还是改变技术以尊重教育,始终在考验教师们的智慧。在二者的诸多差异之中,技术的“快”和教育的“慢”无疑就是一对针锋相对的矛盾。
  快,毫无疑问是技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技术从速度、效率上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甚至把整个社会发展的步伐都加快了。譬如,在科技的巨大作用下,过去一个世纪积累的知识已经相当于人类历史的总和,而21世纪的速度可能数倍于此。信息技术的作用更为明显,网络、通信技术无一不在提速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享受前所未有的快捷与便利。
  就连技术进入教育领域之初,人们也是把技术的“快”作为一大优势来凸显的。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激烈的“学媒关系之争”中,连保守的一方都承认,技术可以凭借短时间内提供的巨大信息量加快教学的进度。
  但是,如果我们过分迷恋技术给教育带来的速度上的优势,我们可能已经被技术牵着鼻子走了。就如同这些年曾在社会上引发大量不满的“PPT依赖症”式教学——课堂如同拉洋片,不停切换的幻灯片,像速记员一样的学生,根本来不及思考和回味,屏幕就一闪而过。“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就对这种“快”深有感触:“鼠标一点,一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点痕迹都没有,整节课几乎都是在教师的‘快讲’和多媒体页面的‘快闪’中度过的。”技术的“快”给课堂带来了足够大的信息量、足够快的教学进度,但却让课堂的停顿、学生的思考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典型的表象背后就是我们迁就了技术的特长,却忘记了教育的本质。与技术的“快”相反,教育的本质可能恰恰是“慢”。因为,教育不能仅仅是信息量的传递,它更应该让每一个活泼的孩子心智得以自由发展。这就需要给他们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自己去沉思和体验,学会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提问、质疑……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所说的:“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卢梭那句惊世骇俗的名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不只是在教育领域,技术的“快”正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致于成为了人们一种习惯的思维定势。但这恰恰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因为“快”导致了一种价值观,就是对效率的推崇。这种推崇会导致手段与目的的混淆,把本应属于手段范畴的技术当成了目的,从而忽视了真正的目的所在。不仅教育,大到对人生而言也是如此,本来真、善、美才应该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在现实中的很多时候,也不得不让位于速度、效率……
  在快与慢的“较量”中,教育和技术真的不可调和吗?走笔至此,我突然想起在台湾的一次经历:在普台小学——一所完全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学校里,技术的“快”与教育的“慢”竟然能和谐相处。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各种现代化技术设备让我们随时触碰信息时代的快速、便捷。但在追求速度、效率的同时,学校还到处充斥着“静”、“慢”的思想,譬如学校独树一帜的“静心教室”,每节课开始前的“静心三分钟”。当然,更有课堂上教师对孩子生命的尊重、对孩子心智自由发展的追寻……
  快与慢较量的结果并非两败俱伤,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各展所长、和谐相处,才应该是教育与技术的融通之道。
其他文献
采用高速摄像法测量了均匀鼓泡流状态下,水以及体积分数分别为20%和40%的甘油-水体系中气泡群的浮升运动,考察了气含率、雷诺数和分布器孔径对气泡尺寸、形状、浮升速率和曳力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不断变革,反过来,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又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入日常的课堂教学,给传统课堂带来了生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让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目标。那么,互动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又会给原来一直主宰课堂的教师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设备的不断更新,为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更大的挑战。
在三网融合的竞争中,广电网络已经处于落后的尴尬地位,面临着三大运营商的侵蚀,迫切需要一种快速高效的技术来改造现有网络,以大幅提升网络带宽,实现宽带、语音、视频全业务
以某CC100-8.83/4.12/1.47型双级抽汽供热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开发仿真模型及控制算法,并进行单级、双级抽汽供热变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整调节控制
为了拓宽乙烯裂解原料并合理利用甲醇制丙烯(MTP)副产汽油资源,分析了Lurgi MTP工艺副产汽油馏分的组成;并在小型固定床实验装置上研究了IBP-99℃轻组分在ZSM-5分子筛上催化裂
深入分析现行微波传输网的网管系统,并查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为今后网管系统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热处理过程制备CoFe2O4纳米颗粒.研究了Co化学组分与热处理温度对纳米粒子相结构、穆斯堡尔谱与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o组分的增加和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
为研究超超临界锅炉用新型奥氏体耐热钢Sanicro25在700 ℃模拟烟气中与煤灰协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探究了SO 2体积分数对材料高温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SO 2的烟气中,Sani
日前,教育部在京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明确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针对某核电厂安全壳电气贯穿件泄漏率无法监测的问题,对电气贯穿件简体内氮气压力数据进行采样分析,得出其泄漏率,分析了电气贯穿件密封材料的老化状况,评估其使用寿命,可为同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