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认为民族身份建构有时是可以通过语码转换来实现的。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语码转换与民族身份建构的复杂关系,旨在阐释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高校内语码转换与其民族身份建构的相关性。
关键词:语码转换;民族身份;建构
中图分类号:G7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249-01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和哈萨克族是该区域的几个主要民族,此外还有如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等43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的日常交流、文化交流、语言接触等十分频繁。多元地区所面对的语言问题之一就是多语问题,因此,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会遇到语码选择的问题。麦尔斯-斯克顿在1993年曾提出:一种语码在很大程度上指示一个人的民族身份的观点,因此,语码转换与民族身份建构紧密相关。民族身份建构的过程常常和说话者所在的主流社会的语言环境、话语交际意图和说话人的话语能力等因素有关。
一、概念的提出和定义
(一)语码转换
雅各布森在1952年使用动词化名词switching code一词是语码转换的缘起与发端[2](P.18)。此后,文莱奇(1953)和豪根(1953,1956)的三本专著奠定了语言接触的基本理论框架,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创始者。在语码转换研究领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费希曼、甘柏兹、麦尔斯-斯克顿等专家学者。他们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会遇到语码选择和转换问题。
(二)民族身份
1、民族。许多社会语言学家从语言扮演的双重角色:交际和符号方面看,认为语言是“族群特征”的构成成分。“民族”也是一个族群,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民族国家层面上的民族,二是民族国家内部不同族群层面上的民族。无论是从哪一个层面意义来看,语言与民族特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本文所讨论的是民族的第二层面的含义。
2、民族身份。一般说来,“民族身份”与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及个体生理等因素有关。在1985年,爱德华曾提出心理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民族是个人对群体的忠诚,要维持民族身份,一些具有民族标志性的东西是必须保持和传承下去的,如语言和宗教等。在1990年,法利指出社会和文化因素是标志“民族身份”的主要因素,如:语言、国籍、宗教等因素。在1993年,卡多萨也曾提出民族身份相当于心理归属,因此没有必要考虑个体生理、文化、社会等其他不同因素。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属于某一个民族群体的话,那么他就会特别愿意被看作是该群体中的一员。而在1996年,亨廷顿提出民族组成的中心要素是宗教和语言,而语言更外显,传承的历史更为久远。本文认为,民族身份与心理归属感紧密相关,但它必须通过显性的民族标志性事物表现出来,而最具民族标志性特征的外显表现形式就是语言。因为语言是一个人归属于某一个特定民族的外显标志,是表现其民族感情的最根本的方法,通过使用语言能够使其建设并构架自己的民族身份。而另一方面,语言是多样性的,语言的使用过程是多变的,而不是单一模式的,所以有显性语言特征的民族身份也应该是变化的。我们可以从民族存在具有客观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中解释民族身份的这种言语特征。民族与生俱来的本质是凝聚在文化传统中的民族特征表现的一面,但同时也有被架构出来的一面,它可以通过移民、归化等方式重新架构、彰显自己的特征。尤其是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生活融合、归化等越来越频繁,“民族身份”的某些特征似乎在慢慢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发性民族认同的发生。另外,个体的民族身份一般都具有多重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拥有多重民族身份,但在具体话语交际中,只会有一种身份最突显。[1](P.102)
二、高校内语码转换与大学生民族身份建构相关性
1955年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曾指出,在语言符号和其所指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其中之一是指示关系。它是指某些语言符号能指示其所指,表示其使用者来自的地区,所受教育程度或社会地位等情况。在新疆,少数民族的汉语和英语语码转换能力的高低可以被认为是可以直接反映出其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指标,其掌握的语码的数量也能够指示说话人的社会文化身份及其言语社团的社会文化特点。而语码所能表现的个人社会文化身份的方式之一就是民族身份的体现,所以在某些语境下,语码选择、语码转换和语码维持都与个体的民族身份选择、改变与维持紧密相关。语码转换起到了架构民族身份的作用。一般来说,语码与民族身份是相关的,也就是说,说话者一直使用某一种语码的话,由该种语码所表示的说话人的民族身份就不会变。但是,当多种语言开始接触时,语码和民族身份之间的这种静止关系就会渐渐转变为变化关系。因为在新的语境中,说话者难免要发生语码转换现象,也就是说,在不同民族语言的语码之间进行转换,而此时,特别是在说话者已经融入到新的民族环境中,将自己视为该民族的一员的时候,说话者的民族身份很可能会随着语码的转换而转变,其民族身份转变或重新架构的可能性就更大了。[1](P.102)而在高校这样一个被称之为小型社会的特殊环境里,高校内语码转换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身份建构就显得紧密相关。
三、结语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语码转换与民族身份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认为主流社会的语言环境、话语交际意图和说话人个体的语言能力因素可以解释在新疆高校内发生的一些语码转换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与民族身份建构密切相关,并在高校校园内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语码转换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与民族身份有关的语码选择和转换并不是任意随性的,它是说话者用于建设、超过和解除群体隔阂、界限的一种言语策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说话者的民族情感。在这种情况下,语码转换往往表现或架构了说话者的民族身份,语码转换及民族身份构建的紧密关系由此可见。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學)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新疆高校英语本科专业建设下的CDIO英语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13S23。
参考文献:
[1]刘承宇,吴玲丽.语码转换与民族身份的建构-社会心理语言学的视角[J].外语学刊,2011,05:101-105.
[2]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语码转换;民族身份;建构
中图分类号:G7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249-01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和哈萨克族是该区域的几个主要民族,此外还有如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等43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的日常交流、文化交流、语言接触等十分频繁。多元地区所面对的语言问题之一就是多语问题,因此,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会遇到语码选择的问题。麦尔斯-斯克顿在1993年曾提出:一种语码在很大程度上指示一个人的民族身份的观点,因此,语码转换与民族身份建构紧密相关。民族身份建构的过程常常和说话者所在的主流社会的语言环境、话语交际意图和说话人的话语能力等因素有关。
一、概念的提出和定义
(一)语码转换
雅各布森在1952年使用动词化名词switching code一词是语码转换的缘起与发端[2](P.18)。此后,文莱奇(1953)和豪根(1953,1956)的三本专著奠定了语言接触的基本理论框架,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创始者。在语码转换研究领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费希曼、甘柏兹、麦尔斯-斯克顿等专家学者。他们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会遇到语码选择和转换问题。
(二)民族身份
1、民族。许多社会语言学家从语言扮演的双重角色:交际和符号方面看,认为语言是“族群特征”的构成成分。“民族”也是一个族群,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民族国家层面上的民族,二是民族国家内部不同族群层面上的民族。无论是从哪一个层面意义来看,语言与民族特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本文所讨论的是民族的第二层面的含义。
2、民族身份。一般说来,“民族身份”与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及个体生理等因素有关。在1985年,爱德华曾提出心理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民族是个人对群体的忠诚,要维持民族身份,一些具有民族标志性的东西是必须保持和传承下去的,如语言和宗教等。在1990年,法利指出社会和文化因素是标志“民族身份”的主要因素,如:语言、国籍、宗教等因素。在1993年,卡多萨也曾提出民族身份相当于心理归属,因此没有必要考虑个体生理、文化、社会等其他不同因素。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属于某一个民族群体的话,那么他就会特别愿意被看作是该群体中的一员。而在1996年,亨廷顿提出民族组成的中心要素是宗教和语言,而语言更外显,传承的历史更为久远。本文认为,民族身份与心理归属感紧密相关,但它必须通过显性的民族标志性事物表现出来,而最具民族标志性特征的外显表现形式就是语言。因为语言是一个人归属于某一个特定民族的外显标志,是表现其民族感情的最根本的方法,通过使用语言能够使其建设并构架自己的民族身份。而另一方面,语言是多样性的,语言的使用过程是多变的,而不是单一模式的,所以有显性语言特征的民族身份也应该是变化的。我们可以从民族存在具有客观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中解释民族身份的这种言语特征。民族与生俱来的本质是凝聚在文化传统中的民族特征表现的一面,但同时也有被架构出来的一面,它可以通过移民、归化等方式重新架构、彰显自己的特征。尤其是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生活融合、归化等越来越频繁,“民族身份”的某些特征似乎在慢慢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发性民族认同的发生。另外,个体的民族身份一般都具有多重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拥有多重民族身份,但在具体话语交际中,只会有一种身份最突显。[1](P.102)
二、高校内语码转换与大学生民族身份建构相关性
1955年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曾指出,在语言符号和其所指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其中之一是指示关系。它是指某些语言符号能指示其所指,表示其使用者来自的地区,所受教育程度或社会地位等情况。在新疆,少数民族的汉语和英语语码转换能力的高低可以被认为是可以直接反映出其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指标,其掌握的语码的数量也能够指示说话人的社会文化身份及其言语社团的社会文化特点。而语码所能表现的个人社会文化身份的方式之一就是民族身份的体现,所以在某些语境下,语码选择、语码转换和语码维持都与个体的民族身份选择、改变与维持紧密相关。语码转换起到了架构民族身份的作用。一般来说,语码与民族身份是相关的,也就是说,说话者一直使用某一种语码的话,由该种语码所表示的说话人的民族身份就不会变。但是,当多种语言开始接触时,语码和民族身份之间的这种静止关系就会渐渐转变为变化关系。因为在新的语境中,说话者难免要发生语码转换现象,也就是说,在不同民族语言的语码之间进行转换,而此时,特别是在说话者已经融入到新的民族环境中,将自己视为该民族的一员的时候,说话者的民族身份很可能会随着语码的转换而转变,其民族身份转变或重新架构的可能性就更大了。[1](P.102)而在高校这样一个被称之为小型社会的特殊环境里,高校内语码转换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身份建构就显得紧密相关。
三、结语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语码转换与民族身份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认为主流社会的语言环境、话语交际意图和说话人个体的语言能力因素可以解释在新疆高校内发生的一些语码转换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与民族身份建构密切相关,并在高校校园内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语码转换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与民族身份有关的语码选择和转换并不是任意随性的,它是说话者用于建设、超过和解除群体隔阂、界限的一种言语策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说话者的民族情感。在这种情况下,语码转换往往表现或架构了说话者的民族身份,语码转换及民族身份构建的紧密关系由此可见。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學)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新疆高校英语本科专业建设下的CDIO英语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13S23。
参考文献:
[1]刘承宇,吴玲丽.语码转换与民族身份的建构-社会心理语言学的视角[J].外语学刊,2011,05:101-105.
[2]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