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常见的霉菌包括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它们可在农作物生长和收获期间以及加工后的产品上生长。霉菌毒素不但对畜禽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饲料和畜禽产品中的霉菌毒素有致癌的潜在危险,还有一些未知毒性作用。目前,做好饲料的防霉和脱毒是防控霉菌及其毒素危害最关键的两个环节。
一、饲料防霉
饲料防霉关键要严格控制饲料和原料的水分含量,控制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水分和温度,选育和培养抗霉菌的饲料作物品种,选择适当的种植或收获技术,注意饲料产品的包装、储存与运输,饲料中添加防霉剂等。但需注意的是使用防霉剂无法去除饲料原料中已有的霉菌毒素,仅仅只是预防霉菌的生长。预防饲料霉变的主要措施如下:
1. 减少污染。在采购原料时要加强检查,防止霉变原料进厂,保持饲料仓库、加工运输设备干净,对生产线上有些容易长期残留饲料的部位要定期检查清理,彻底清除干净霉变、结块的饲料。
2. 控制原料含水量。一般要求饲料原料的含水量不超过13%。对储存较久的原料要定期测定水分,防止含水量超标。
3. 适当添加防霉剂和抗氧化剂。防霉剂可抑制霉菌的繁殖生长和产毒,当饲料中的含水量高于安全储存含水率上限时可考虑添加防霉剂。目前,防霉剂使用较多的是丙酸及其盐类(丙酸钙、丙酸钠、丙酸钾),丙酸的添加量为饲料量的0.3%,丙酸钙的添加量为饲料量的0.2%~0.5%。饲料中防霉剂的使用和用量主要根据季节和水分含量来决定,在干燥和凉爽季节,饲料水分在11%以下时,一般不需使用防霉剂;而水分在12%以上就应使用防霉剂,且饲料中水分较高以及高温高湿季节还应加大防霉剂的用量。饲料的发霉过程也伴随着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氧化,一般防霉剂都应与抗氧化剂一起使用,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持和延长储存期。如每千克鱼粉中添加750毫克山道喹,对抗氧化和防霉有极好的作用。
4. 饲料的合理储存。装运饲料要防止雨淋日晒。储存饲料的仓库应通风、阴凉、干燥、地势高,底部要有支架隔离地面。要定期消毒、打扫、防鼠。堆放要规范,若环境温度高于10℃时,堆码高度不超过14层(袋)。料堆应与窗、墙保持一定距离,并注意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二、饲料脱毒
1. 物理脱毒法和化学脱毒法。物理脱毒法主要有水洗法、剔除法、脱胚去毒法、溶剂提取法、加热去毒法、辐射法等;化学脱毒法主要是采用碱或氧化剂进行处理脱毒。上述的脱毒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很少应用,因其操作困难,而且经化学脱毒处理后往往会降低饲料的营养和适口性。
2. 酶解法。主要是选用某些酶,利用其降解作用,使霉菌毒素破坏或降低其毒性。如内脂酶可断裂玉米赤霉烯酮的内脂环,而环氧化酶可降解单端孢酶毒素12、13环氧组。与物理和化学方法相比,酶的降解处理法对饲料营养成分的损失和影响较少,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酶不耐热,在高温时易失活,而饲料成品的制作过程尤其是压制颗粒饲料需高温;二是使用酶解脱毒法成本较高,普遍难以接受;三是在利用酶降解霉菌毒素的毒性时,某些霉菌毒素需要一套完整酶系才能彻底降解其毒性,如在进行玉米赤霉烯酮(即F-2毒素)降解时,酶只是将其转化成了另外一种物质,而转化的这种物质仍具有毒性,需要一系列的酶才能将其完全降解成无毒物质,这一系列的酶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3. 吸附法。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进行脱毒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仍是至今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对饲料工业以及养殖业来说是一种比较常用、简便、有效的脱毒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选择合适的吸附剂,要求既能有效地降低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又不至于对动物生长造成负面影响。理想的吸附剂应具有以下特性:有吸附不同种类霉菌毒素的能力,使用量应低且有效,能在饲料中迅速均匀地混合,加工制粒、膨化、储存期间有较强的稳定性,对维生素、微量元素、药物及其他营养物质无吸附作用,在宽酸碱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排出后应能被生物降解,本身不含污染物。目前,饲料中脱毒效果较好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主要有铝硅酸盐类、有机物类(如酵母细胞壁等)及其他树脂类(如消胆胺等)。天然铝硅酸盐如沸石、蒙脱石、硅藻土、高岭土等,因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离子吸附能力,对霉菌毒素有一定的选择吸附能力而引起研究者的兴趣。铝硅酸盐类吸附剂尤其对黄曲霉毒素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但它们存在对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单端孢菌素等毒素吸附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对维生素和矿物盐有非选择性吸附。有机物类如酵母细胞壁具有特殊结构,对霉菌毒素产生吸附力。试验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壁可以吸附2.7毫克/克玉米赤霉烯酮,并且这种吸附平衡可以在10分钟内达到。葡甘露聚糖对霉菌毒素也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其作用方式和酵母细胞壁相似。酯化葡甘露聚糖是一种新型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具有很大的表面区域,其表面富含不同孔径的孔穴,用以大面积地捕捉不同种类的霉菌毒素。因此,酯化葡甘露聚糖对多种霉菌毒素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而且吸附后的霉菌毒素不易被解离;对饲料中其他营养成分无显著副作用,同时还可能对动物的其他生理功能有着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广谱的具有很大潜力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邮编:330045)
一、饲料防霉
饲料防霉关键要严格控制饲料和原料的水分含量,控制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水分和温度,选育和培养抗霉菌的饲料作物品种,选择适当的种植或收获技术,注意饲料产品的包装、储存与运输,饲料中添加防霉剂等。但需注意的是使用防霉剂无法去除饲料原料中已有的霉菌毒素,仅仅只是预防霉菌的生长。预防饲料霉变的主要措施如下:
1. 减少污染。在采购原料时要加强检查,防止霉变原料进厂,保持饲料仓库、加工运输设备干净,对生产线上有些容易长期残留饲料的部位要定期检查清理,彻底清除干净霉变、结块的饲料。
2. 控制原料含水量。一般要求饲料原料的含水量不超过13%。对储存较久的原料要定期测定水分,防止含水量超标。
3. 适当添加防霉剂和抗氧化剂。防霉剂可抑制霉菌的繁殖生长和产毒,当饲料中的含水量高于安全储存含水率上限时可考虑添加防霉剂。目前,防霉剂使用较多的是丙酸及其盐类(丙酸钙、丙酸钠、丙酸钾),丙酸的添加量为饲料量的0.3%,丙酸钙的添加量为饲料量的0.2%~0.5%。饲料中防霉剂的使用和用量主要根据季节和水分含量来决定,在干燥和凉爽季节,饲料水分在11%以下时,一般不需使用防霉剂;而水分在12%以上就应使用防霉剂,且饲料中水分较高以及高温高湿季节还应加大防霉剂的用量。饲料的发霉过程也伴随着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氧化,一般防霉剂都应与抗氧化剂一起使用,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持和延长储存期。如每千克鱼粉中添加750毫克山道喹,对抗氧化和防霉有极好的作用。
4. 饲料的合理储存。装运饲料要防止雨淋日晒。储存饲料的仓库应通风、阴凉、干燥、地势高,底部要有支架隔离地面。要定期消毒、打扫、防鼠。堆放要规范,若环境温度高于10℃时,堆码高度不超过14层(袋)。料堆应与窗、墙保持一定距离,并注意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二、饲料脱毒
1. 物理脱毒法和化学脱毒法。物理脱毒法主要有水洗法、剔除法、脱胚去毒法、溶剂提取法、加热去毒法、辐射法等;化学脱毒法主要是采用碱或氧化剂进行处理脱毒。上述的脱毒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很少应用,因其操作困难,而且经化学脱毒处理后往往会降低饲料的营养和适口性。
2. 酶解法。主要是选用某些酶,利用其降解作用,使霉菌毒素破坏或降低其毒性。如内脂酶可断裂玉米赤霉烯酮的内脂环,而环氧化酶可降解单端孢酶毒素12、13环氧组。与物理和化学方法相比,酶的降解处理法对饲料营养成分的损失和影响较少,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酶不耐热,在高温时易失活,而饲料成品的制作过程尤其是压制颗粒饲料需高温;二是使用酶解脱毒法成本较高,普遍难以接受;三是在利用酶降解霉菌毒素的毒性时,某些霉菌毒素需要一套完整酶系才能彻底降解其毒性,如在进行玉米赤霉烯酮(即F-2毒素)降解时,酶只是将其转化成了另外一种物质,而转化的这种物质仍具有毒性,需要一系列的酶才能将其完全降解成无毒物质,这一系列的酶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3. 吸附法。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进行脱毒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仍是至今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对饲料工业以及养殖业来说是一种比较常用、简便、有效的脱毒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选择合适的吸附剂,要求既能有效地降低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又不至于对动物生长造成负面影响。理想的吸附剂应具有以下特性:有吸附不同种类霉菌毒素的能力,使用量应低且有效,能在饲料中迅速均匀地混合,加工制粒、膨化、储存期间有较强的稳定性,对维生素、微量元素、药物及其他营养物质无吸附作用,在宽酸碱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排出后应能被生物降解,本身不含污染物。目前,饲料中脱毒效果较好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主要有铝硅酸盐类、有机物类(如酵母细胞壁等)及其他树脂类(如消胆胺等)。天然铝硅酸盐如沸石、蒙脱石、硅藻土、高岭土等,因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离子吸附能力,对霉菌毒素有一定的选择吸附能力而引起研究者的兴趣。铝硅酸盐类吸附剂尤其对黄曲霉毒素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但它们存在对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单端孢菌素等毒素吸附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对维生素和矿物盐有非选择性吸附。有机物类如酵母细胞壁具有特殊结构,对霉菌毒素产生吸附力。试验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壁可以吸附2.7毫克/克玉米赤霉烯酮,并且这种吸附平衡可以在10分钟内达到。葡甘露聚糖对霉菌毒素也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其作用方式和酵母细胞壁相似。酯化葡甘露聚糖是一种新型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具有很大的表面区域,其表面富含不同孔径的孔穴,用以大面积地捕捉不同种类的霉菌毒素。因此,酯化葡甘露聚糖对多种霉菌毒素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而且吸附后的霉菌毒素不易被解离;对饲料中其他营养成分无显著副作用,同时还可能对动物的其他生理功能有着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广谱的具有很大潜力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邮编:33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