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显示,已有26个省市区发布年度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近来就有上海、广州、江苏、重庆、山东、云南等地,瞄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实施了一批“新基建”项目。其中,上海、广州分别举办了千亿元级别的签约开工仪式。
顶层设计
今年以来,中央层面对于“新基建”的部署逐步深入,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形成了中央号召、地方政府跟进的格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
从信息基础设施看,取得跨越式发展和进步,高速光纤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9%以上的行政村,4G网络用户超过12亿。
从融合基础设施看,助推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更加清晰,信息技术积极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从创新基础设施看,有力支撑了科学技术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布局建设5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下一步,关于“新基建”的建设,确定了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
二是优化政策环境。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
三是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四是做好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通过试点示范、合规指引等方式,加快产业成熟和设施完善。推进政企协同,激发各类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部署建设和融合应用的互促互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相关部门,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以长期提高“新基建”的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不断修订完善新兴行业持续发展的准入规则。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定推荐“数字+”“智能+”的升级。
政策加持
记者在梳理各省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31个省市区中有23个省市区突出要发展新经济,打造新动能。各地部署2020年的工作,在基建投资方面更加偏向“新基建”领域,“新基建”成为地方两会热词。
在产业发展方面,各地普遍提到,发展高端制造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5G基站建设如火如荼,相关应用商用化将成为今年的一大看点。
2月,《杭州市50通信设施布局规划(2020-2022年)》获市政府批复,总体目标为将杭州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G第一城、全国5G网络建设示范区;建设规模规划设置综合接入局1087座,新建基站集群12600余处。
天津市将实施《关于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和设备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发挥鲲鹏生态体系、超脑联合实验室、城市数字大脑联合实验室的市场资源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开展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小生态培育专项工作,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人工智能是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起步早、基础好、潜力大,省委书记李锦斌在科大讯飞公司调研时强调,抢抓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制高点。
近日,合肥市正式出台《合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0-2023年)》,明确提出到2023年,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要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广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发展,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加快建设南宁、桂林、北海、钦州等数字经济示范区,实施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行动;抓好“广西云”“广电云”融媒体和中国一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互联网+”普惠金融行动计划。
在大数据中心方面,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省自2016年起数字经济增速保持全国第一。2020年,贵州将坚持“四个强化”“四个融合”,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建成华为数据中心、苹果iCloud贵安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二期和腾讯云西南区技术支撑中心,推进华为产业基地、浪潮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数字丝路跨境数据自由港。
此外,个别地区还就“新基建”建设服务出台了专门文件。如:甘肃特别针对“新基建”的用地服务保障出台文件,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用地范围。也有地方发布了建设标准。如:雄安新区发布了智能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框架(1.0版本)和第一批标准成果,设立智能城市专项工程,已经启动38个政府投资项目,以及多个社会投资的通信网络、5G基站、智能化应用等项目。
加速落地
由“新基建”撬动的新规划、新探索、新势能正“多地开花”。
具体来看,山东省将出台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以50商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为重点,加快谋划推进一批牵引性强的重大项目,年内建成5G基站4万个,集中打造20个左右省级数字经济平台。
江苏省制定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扩大信息消费和支持发展5G网络的政策意见,全年新建5G基站5.2万座,完成相应投资127亿元。
福建省公布了2020年度數字经济重点项目,其中数字“新基建”项目52个,总投资729亿元。
总投资8864亿元的537个浙江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高新技术与产业工程项目占比6成。
重庆市2020年首轮“新基建”项目集中开工视频连线活动举行,总投资约1054亿元的28个项目在全市10余个区县同步全面启动。
河南省“新基建”不断提速,已建成5G基站数量居中部第二位,实现18个省辖市全覆盖;开通全球首条开放道路5G无人驾驶公交线路,建成我国首个连片覆盖的5G医疗实验网,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即将建成投用。
各地出台的政策倾向性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最终目的却极为一致,即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福祉。
顶层设计
今年以来,中央层面对于“新基建”的部署逐步深入,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形成了中央号召、地方政府跟进的格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
从信息基础设施看,取得跨越式发展和进步,高速光纤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9%以上的行政村,4G网络用户超过12亿。
从融合基础设施看,助推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更加清晰,信息技术积极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从创新基础设施看,有力支撑了科学技术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布局建设5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下一步,关于“新基建”的建设,确定了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
二是优化政策环境。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
三是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四是做好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通过试点示范、合规指引等方式,加快产业成熟和设施完善。推进政企协同,激发各类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部署建设和融合应用的互促互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相关部门,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以长期提高“新基建”的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不断修订完善新兴行业持续发展的准入规则。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定推荐“数字+”“智能+”的升级。
政策加持
记者在梳理各省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31个省市区中有23个省市区突出要发展新经济,打造新动能。各地部署2020年的工作,在基建投资方面更加偏向“新基建”领域,“新基建”成为地方两会热词。
在产业发展方面,各地普遍提到,发展高端制造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5G基站建设如火如荼,相关应用商用化将成为今年的一大看点。
2月,《杭州市50通信设施布局规划(2020-2022年)》获市政府批复,总体目标为将杭州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G第一城、全国5G网络建设示范区;建设规模规划设置综合接入局1087座,新建基站集群12600余处。
天津市将实施《关于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和设备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发挥鲲鹏生态体系、超脑联合实验室、城市数字大脑联合实验室的市场资源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开展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小生态培育专项工作,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人工智能是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起步早、基础好、潜力大,省委书记李锦斌在科大讯飞公司调研时强调,抢抓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制高点。
近日,合肥市正式出台《合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0-2023年)》,明确提出到2023年,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要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广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发展,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加快建设南宁、桂林、北海、钦州等数字经济示范区,实施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行动;抓好“广西云”“广电云”融媒体和中国一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互联网+”普惠金融行动计划。
在大数据中心方面,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省自2016年起数字经济增速保持全国第一。2020年,贵州将坚持“四个强化”“四个融合”,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建成华为数据中心、苹果iCloud贵安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二期和腾讯云西南区技术支撑中心,推进华为产业基地、浪潮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数字丝路跨境数据自由港。
此外,个别地区还就“新基建”建设服务出台了专门文件。如:甘肃特别针对“新基建”的用地服务保障出台文件,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用地范围。也有地方发布了建设标准。如:雄安新区发布了智能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框架(1.0版本)和第一批标准成果,设立智能城市专项工程,已经启动38个政府投资项目,以及多个社会投资的通信网络、5G基站、智能化应用等项目。
加速落地
由“新基建”撬动的新规划、新探索、新势能正“多地开花”。
具体来看,山东省将出台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以50商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为重点,加快谋划推进一批牵引性强的重大项目,年内建成5G基站4万个,集中打造20个左右省级数字经济平台。
江苏省制定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扩大信息消费和支持发展5G网络的政策意见,全年新建5G基站5.2万座,完成相应投资127亿元。
福建省公布了2020年度數字经济重点项目,其中数字“新基建”项目52个,总投资729亿元。
总投资8864亿元的537个浙江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高新技术与产业工程项目占比6成。
重庆市2020年首轮“新基建”项目集中开工视频连线活动举行,总投资约1054亿元的28个项目在全市10余个区县同步全面启动。
河南省“新基建”不断提速,已建成5G基站数量居中部第二位,实现18个省辖市全覆盖;开通全球首条开放道路5G无人驾驶公交线路,建成我国首个连片覆盖的5G医疗实验网,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即将建成投用。
各地出台的政策倾向性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最终目的却极为一致,即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