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是由支氣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性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该种疾病具有较强的接触性和传染性,临床上以患病猪出现鼻炎、鼻梁变形、鼻甲骨的下卷区域发生萎缩坏死、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特征。该病已成为生猪养殖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给生猪养殖产业造成的损伤十分严重。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在猪群中一旦传播流行,会导致猪群反复流行反复发病,虽然造成的死亡率不高,但会严重影响猪群,尤其是仔猪的生长发育,使猪群淘汰率显著升高,养殖效益下降,饲料投入增多。因此需充分认识猪肠性萎缩性鼻炎造成的危害性,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针对性防控,降低发病率。该文分析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和防治过程。
关键词: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0.067
0 引言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但该种疾病具有较强的接触性和传染性。典型的临床症状是鼻发炎,面部变形,猪群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止生长发育。临床上表现为打喷嚏、流鼻血、鼻歪斜,饲料利用效率逐渐下降,是集约化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威胁较为严重的一类慢性呼吸道疾病。另外,猪感染该种疾病后,会严重损害呼吸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生猪的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引起呼吸系统综合症,增加养殖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种疾病对成年猪群造成的影响相对较轻,主要危害2~5月龄仔猪。目前该种疾病在世界各地的生猪养殖主产区广泛流行,广泛发生,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1 流行特点
该种疾病传播流行通常和养殖场的引种行为有很大联系,在引种中,将患病猪或无临床症状的带菌猪引入到健康猪群后,很容易造成致病原的快速传播蔓延。并且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对该种疾病都具有易感性,其中对仔猪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临床症状表现最为明显。发病率随着猪年龄的增加而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月龄内仔猪感染该种疾病后,常会在数周内出现鼻炎,咽炎和轻度鼻甲骨萎缩的症状,成年猪感染该种疾病后通常不会表现为鼻病变,会成为该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发病过程相对较为缓慢,大多呈散发流行或地方流行,飞沫传播是该种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患病猪带菌猪和健康猪接触,可以进行呼吸道感染,不同日龄的猪再通过水平传播扩大到整个猪群。
2 临床症状
被感染的猪,因为日龄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猪年龄越小表现的临床症状越严重,鼻子萎缩变形的可能性越大。仔猪感染该种疾病初期可发现出现明显的鼻炎症状,其中以6~8周龄的仔猪发病症状最为明显,表现为频繁打喷嚏,呼吸困难,在采食饲料或者运动时,从鼻腔中发出鼾声,发病一段时间后,打喷嚏的症状表现的更为明显,有时能从鼻腔中排出少量的清澈鼻液或粘液鼻液,患病猪在猪舍内十分不安,不停摇头甩鼻,不停拱地,摩擦患病鼻子。患病猪打喷嚏概率不断增加,导致鼻粘膜损伤,鼻粘膜出血,有时患病猪流出的鼻液中夹杂少量血丝[1]。从出现打喷嚏到鼻甲骨萎缩到鼻子面部出现变形,发病1~2月。进入发病中后期,患病猪鼻、颈周围皮肤增厚,并出现皱褶,鼻子缩短,并伴随结膜炎。由于鼻泪管被阻塞,在鼻框下形成半月形的泪癍[2],患病猪生长发育迟缓,生长发育不良,饲料利用率下降。
3 病理学变化
将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的患病猪处死后解剖发现,病变部位局限在鼻腔和附近的组织,表现为鼻腔软骨和鼻甲骨软化萎缩,特别是下鼻甲骨的下卷区域萎缩最为明显。有的病死猪萎缩严重,鼻中隔弯曲变形甚至消失,只留下一小块粘膜褶皱附着在鼻腔外侧壁上。病死猪的鼻腔中蓄积大量黏液性脓性的干酪样渗出物,患病时间短的鼻黏膜呈现苍白色,轻度水肿,窦黏膜中度充血。
4 实验室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变化和病理学变化,对病情作出初步诊断,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对患病猪进行X射线照射,能发现鼻腔出现病变,及时对病情作出判断。具有实验室检测条件的养殖场,可选择使用消毒过的棉拭子,深部采集患病猪鼻腔当中的内容物,放置在试管中带回实验室先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能发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小杆菌,不产生芽孢,有荚膜,有鞭毛。刚采集到的病料接种到血液琼脂平板上,持续培养48h,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出中等大小的致病菌菌落,菌落周围存在溶血环。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转移到含有葡萄糖的中性红琼脂平板上,48h后菌落大小中等,呈透明烟灰色,肉汤培养物种,有霉菌味。该种致病菌不能发酵纯、糖类,能利用柠檬酸盐分解尿素,结合诊断结果可判定致病原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3]。
5 防治
5.1 治疗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发病过程较为缓慢,造成的死亡率较低。确诊后应将出现临床症状的患病猪和未发病的猪群进行严格的隔离,然后在患病猪的饲料中添加磺胺甲氧嗪,每吨饲料添加100g,连续使用1周后更换金霉素,每吨饲料添加100g,连续使用2周。该种方式对消灭致病菌,减轻临床症状,增加猪体重有很大帮助。对早期存在鼻炎症状的患病猪定期在鼻腔中注入2%硼酸溶液,强化鼻腔消毒,收敛粘膜。同时还应做好未发病猪群的预防工作,哺乳仔猪从15日龄能采食少量饲料开始,按照30mg/kg体重的添加量,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或土霉素,连续饲喂20d。母猪分娩前3~4周到产后2周,每吨饲料中添加100~125g的磺胺二甲氧基密定和磺胺噻唑,对预防该种疾病有很大帮助。养殖场内出现过该种疾病的整个猪群,全部育肥淘汰,不留后患。凡是与患病猪接触过或者疑似接触过的猪,应该隔离观察3~6月,母猪所产的仔猪不能与其他猪接触,仔猪断奶后仍然需要隔离半月以上,然后再从仔猪群中挑选无临床症状的猪留作种用,以培育新的猪群,降低发病率。
5.2 预防
在养殖中,应始终坚持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加强检疫,执行严格的兽医卫生制度,必须引进猪群时,要从非疫区引种,并保障新引进的猪群隔离观察1月以上,确定健康后才能混群养殖。还应注重改善养殖管理,断奶和育肥猪均应该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严格控制养殖密度,防止猪群过于拥挤,注重改善建设的通风条件,减少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干燥整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各种应激因素刺激,做好卫生清洁,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
6 结束语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会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一方面生猪发病后会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但个别患病猪不会出现临床症状,成为养殖场的主要传染源,使病情反复流行,反复传播,对猪群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致病原在猪群中传播流行会导致猪的呼吸道系统受到严重影响,影响到呼吸道功能的正常发挥,进而使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免疫失败,给多种致病原侵袭提供条件。要求养殖户重点做好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构建完善的防疫机制,做好猪群的净化处理,构建健康猪群。
参考文献
[1]李洪发.猪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J].兽医导刊,2013(11):67.
[2]贾有茂,苏荣海,田振祥.种猪暴发萎缩性鼻炎病的诊断[J].中国兽医杂志,2001,37(12):42-43.
[3]王岩,李丹,史同瑞,等.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1(9):74-75.
作者简介:王国香(1972-),女,云南香格里拉人,大专,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关键词: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0.067
0 引言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但该种疾病具有较强的接触性和传染性。典型的临床症状是鼻发炎,面部变形,猪群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止生长发育。临床上表现为打喷嚏、流鼻血、鼻歪斜,饲料利用效率逐渐下降,是集约化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威胁较为严重的一类慢性呼吸道疾病。另外,猪感染该种疾病后,会严重损害呼吸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生猪的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引起呼吸系统综合症,增加养殖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种疾病对成年猪群造成的影响相对较轻,主要危害2~5月龄仔猪。目前该种疾病在世界各地的生猪养殖主产区广泛流行,广泛发生,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1 流行特点
该种疾病传播流行通常和养殖场的引种行为有很大联系,在引种中,将患病猪或无临床症状的带菌猪引入到健康猪群后,很容易造成致病原的快速传播蔓延。并且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对该种疾病都具有易感性,其中对仔猪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临床症状表现最为明显。发病率随着猪年龄的增加而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月龄内仔猪感染该种疾病后,常会在数周内出现鼻炎,咽炎和轻度鼻甲骨萎缩的症状,成年猪感染该种疾病后通常不会表现为鼻病变,会成为该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发病过程相对较为缓慢,大多呈散发流行或地方流行,飞沫传播是该种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患病猪带菌猪和健康猪接触,可以进行呼吸道感染,不同日龄的猪再通过水平传播扩大到整个猪群。
2 临床症状
被感染的猪,因为日龄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猪年龄越小表现的临床症状越严重,鼻子萎缩变形的可能性越大。仔猪感染该种疾病初期可发现出现明显的鼻炎症状,其中以6~8周龄的仔猪发病症状最为明显,表现为频繁打喷嚏,呼吸困难,在采食饲料或者运动时,从鼻腔中发出鼾声,发病一段时间后,打喷嚏的症状表现的更为明显,有时能从鼻腔中排出少量的清澈鼻液或粘液鼻液,患病猪在猪舍内十分不安,不停摇头甩鼻,不停拱地,摩擦患病鼻子。患病猪打喷嚏概率不断增加,导致鼻粘膜损伤,鼻粘膜出血,有时患病猪流出的鼻液中夹杂少量血丝[1]。从出现打喷嚏到鼻甲骨萎缩到鼻子面部出现变形,发病1~2月。进入发病中后期,患病猪鼻、颈周围皮肤增厚,并出现皱褶,鼻子缩短,并伴随结膜炎。由于鼻泪管被阻塞,在鼻框下形成半月形的泪癍[2],患病猪生长发育迟缓,生长发育不良,饲料利用率下降。
3 病理学变化
将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的患病猪处死后解剖发现,病变部位局限在鼻腔和附近的组织,表现为鼻腔软骨和鼻甲骨软化萎缩,特别是下鼻甲骨的下卷区域萎缩最为明显。有的病死猪萎缩严重,鼻中隔弯曲变形甚至消失,只留下一小块粘膜褶皱附着在鼻腔外侧壁上。病死猪的鼻腔中蓄积大量黏液性脓性的干酪样渗出物,患病时间短的鼻黏膜呈现苍白色,轻度水肿,窦黏膜中度充血。
4 实验室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变化和病理学变化,对病情作出初步诊断,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对患病猪进行X射线照射,能发现鼻腔出现病变,及时对病情作出判断。具有实验室检测条件的养殖场,可选择使用消毒过的棉拭子,深部采集患病猪鼻腔当中的内容物,放置在试管中带回实验室先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能发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小杆菌,不产生芽孢,有荚膜,有鞭毛。刚采集到的病料接种到血液琼脂平板上,持续培养48h,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出中等大小的致病菌菌落,菌落周围存在溶血环。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转移到含有葡萄糖的中性红琼脂平板上,48h后菌落大小中等,呈透明烟灰色,肉汤培养物种,有霉菌味。该种致病菌不能发酵纯、糖类,能利用柠檬酸盐分解尿素,结合诊断结果可判定致病原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3]。
5 防治
5.1 治疗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发病过程较为缓慢,造成的死亡率较低。确诊后应将出现临床症状的患病猪和未发病的猪群进行严格的隔离,然后在患病猪的饲料中添加磺胺甲氧嗪,每吨饲料添加100g,连续使用1周后更换金霉素,每吨饲料添加100g,连续使用2周。该种方式对消灭致病菌,减轻临床症状,增加猪体重有很大帮助。对早期存在鼻炎症状的患病猪定期在鼻腔中注入2%硼酸溶液,强化鼻腔消毒,收敛粘膜。同时还应做好未发病猪群的预防工作,哺乳仔猪从15日龄能采食少量饲料开始,按照30mg/kg体重的添加量,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或土霉素,连续饲喂20d。母猪分娩前3~4周到产后2周,每吨饲料中添加100~125g的磺胺二甲氧基密定和磺胺噻唑,对预防该种疾病有很大帮助。养殖场内出现过该种疾病的整个猪群,全部育肥淘汰,不留后患。凡是与患病猪接触过或者疑似接触过的猪,应该隔离观察3~6月,母猪所产的仔猪不能与其他猪接触,仔猪断奶后仍然需要隔离半月以上,然后再从仔猪群中挑选无临床症状的猪留作种用,以培育新的猪群,降低发病率。
5.2 预防
在养殖中,应始终坚持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加强检疫,执行严格的兽医卫生制度,必须引进猪群时,要从非疫区引种,并保障新引进的猪群隔离观察1月以上,确定健康后才能混群养殖。还应注重改善养殖管理,断奶和育肥猪均应该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严格控制养殖密度,防止猪群过于拥挤,注重改善建设的通风条件,减少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干燥整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各种应激因素刺激,做好卫生清洁,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
6 结束语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会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一方面生猪发病后会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但个别患病猪不会出现临床症状,成为养殖场的主要传染源,使病情反复流行,反复传播,对猪群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致病原在猪群中传播流行会导致猪的呼吸道系统受到严重影响,影响到呼吸道功能的正常发挥,进而使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免疫失败,给多种致病原侵袭提供条件。要求养殖户重点做好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构建完善的防疫机制,做好猪群的净化处理,构建健康猪群。
参考文献
[1]李洪发.猪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J].兽医导刊,2013(11):67.
[2]贾有茂,苏荣海,田振祥.种猪暴发萎缩性鼻炎病的诊断[J].中国兽医杂志,2001,37(12):42-43.
[3]王岩,李丹,史同瑞,等.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1(9):74-75.
作者简介:王国香(1972-),女,云南香格里拉人,大专,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