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调查中发现,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市场,并且市场上的就业者竞争非常激烈,就业形势对于高等院校毕业生来说较为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对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因素;就业能力培养提升
一、 大学生就业现状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校开始扩招,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就業人数不断接近当年高校毕业生数,使得进入市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数加倍。毕业生数不断壮大之余,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得到较大的发展。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于2020年要实现40%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想而知,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前景将面临有更多的不利因素。所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 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
(一) 大学生能力评价因素
目前,全社会都在积极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校如何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水平成为关注的重点,其中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指标。
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的各个方面,结合国内外各项研究,本文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定义为:高校毕业生在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具备的能够获得工作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在阅读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并对行业相关学者、用人单位管理者、已毕业的优秀大学生进行访谈,最终本文确立26个就业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1)在学校所习得的专业知识;(2)外语能力;(3)实践能力;(4)计算机使用能力;(5)个人知识面;(6)创新能力;(7)应变能力;(8)情绪调节能力;(9)信息获取及分析能力;(10)责任与担当;(11)解决问题的能力;(12)认知客观性;(13)自我认知;(14)专业熟悉理解程度;(15)组织决策领导能力;(16)自我减压能力;(17)工作自觉性;(18)职业准备充分;(19)行业认识;(20)事业心;(21)合作能力;(22)感召力;(23)沟通能力;(24)教导力;(25)接纳能力;(26)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 问卷调查
2017年对江苏省南京市各个高校发放问卷,且发放的问卷皆为纸质稿,通过邮寄的方式寄往各个参与问卷调查的高校,由各高校大四辅导员组织毕业生进行问卷填写,并且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本次共方法300份纸质问卷,最终回收问卷273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1%,其中包含13份无效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60份,有效问卷率为86.7%,样本描述所得信息如表1所示。
(三) 建立评价矩阵
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特点,选择运用德尔斐法确定各指标的重要性标度值,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把信息反馈给专家,经过3轮的重复,达成了相对一致的意见,统计出第三轮专家打分的问卷结果。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指标分别进行评价。各指标评分范围为0~100,并设置为5个等级:0~40表示不满意;41~60表示一般;61~80表示较满意;81~100表示非常满意。
(四) 综合评价
最终不难看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组织决策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其次是计算机能力,且影响最大的这三者皆为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中,对就业能力影响较大的是学校层次以及学校类别,其中“985工程”类高等院校的就业能力评价稍弱于普通高校,综合类高校的就业能力评价要高于理工科类院校的毕业生。另外学校所处地域、学生生源地、学生性别等外在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三、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与提升
(一) 改善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改革,增强毕业生的文化知识与科学技能水平
各个高等院校都应该更加重视毕业生的文化知识与科学技能水平,教育部今年也一次开展了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教学评估,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在实行高校改革的过程中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将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场所,并且充分利用实习与实训的机会,将课堂学习的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自己的就业等各方面能力。
(二) 针对不同群体就业能力的差异,逐步实现供给与需求相匹配
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对低自我效能感群体,这类群体在就业能力方面有不一致需求,而提高自我效应感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组织心理文化,从而使得自我效能感较高人群在就业与求职中的作用及优势能够充分发挥,使得毕业生对自身就业更加充满自信,能够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 就业的硬实力与软能力共同进步,提升就业能力
不同层次水平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发展方面应该有不一样的侧重点,各个高校应该积极落实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关注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体现出来的差异,使得就业硬实力与软能力共同进步,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最终能够切实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珉.高校实践教学目标与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2]刘建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N].人民政协报,2016-04-20.
[3]张维.教育部发布首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N].法制日报,2016-04-08.
[4]吴凡.我国“985 工程”高校本科生学习成果评估[J].中国高教研究,2014(02).
[5]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04).
作者简介:
庄青,助教,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因素;就业能力培养提升
一、 大学生就业现状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校开始扩招,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就業人数不断接近当年高校毕业生数,使得进入市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数加倍。毕业生数不断壮大之余,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得到较大的发展。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于2020年要实现40%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想而知,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前景将面临有更多的不利因素。所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 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
(一) 大学生能力评价因素
目前,全社会都在积极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校如何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水平成为关注的重点,其中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指标。
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的各个方面,结合国内外各项研究,本文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定义为:高校毕业生在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具备的能够获得工作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在阅读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并对行业相关学者、用人单位管理者、已毕业的优秀大学生进行访谈,最终本文确立26个就业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1)在学校所习得的专业知识;(2)外语能力;(3)实践能力;(4)计算机使用能力;(5)个人知识面;(6)创新能力;(7)应变能力;(8)情绪调节能力;(9)信息获取及分析能力;(10)责任与担当;(11)解决问题的能力;(12)认知客观性;(13)自我认知;(14)专业熟悉理解程度;(15)组织决策领导能力;(16)自我减压能力;(17)工作自觉性;(18)职业准备充分;(19)行业认识;(20)事业心;(21)合作能力;(22)感召力;(23)沟通能力;(24)教导力;(25)接纳能力;(26)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 问卷调查
2017年对江苏省南京市各个高校发放问卷,且发放的问卷皆为纸质稿,通过邮寄的方式寄往各个参与问卷调查的高校,由各高校大四辅导员组织毕业生进行问卷填写,并且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本次共方法300份纸质问卷,最终回收问卷273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1%,其中包含13份无效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60份,有效问卷率为86.7%,样本描述所得信息如表1所示。
(三) 建立评价矩阵
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特点,选择运用德尔斐法确定各指标的重要性标度值,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把信息反馈给专家,经过3轮的重复,达成了相对一致的意见,统计出第三轮专家打分的问卷结果。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指标分别进行评价。各指标评分范围为0~100,并设置为5个等级:0~40表示不满意;41~60表示一般;61~80表示较满意;81~100表示非常满意。
(四) 综合评价
最终不难看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组织决策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其次是计算机能力,且影响最大的这三者皆为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中,对就业能力影响较大的是学校层次以及学校类别,其中“985工程”类高等院校的就业能力评价稍弱于普通高校,综合类高校的就业能力评价要高于理工科类院校的毕业生。另外学校所处地域、学生生源地、学生性别等外在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三、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与提升
(一) 改善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改革,增强毕业生的文化知识与科学技能水平
各个高等院校都应该更加重视毕业生的文化知识与科学技能水平,教育部今年也一次开展了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教学评估,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在实行高校改革的过程中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将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场所,并且充分利用实习与实训的机会,将课堂学习的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自己的就业等各方面能力。
(二) 针对不同群体就业能力的差异,逐步实现供给与需求相匹配
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对低自我效能感群体,这类群体在就业能力方面有不一致需求,而提高自我效应感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组织心理文化,从而使得自我效能感较高人群在就业与求职中的作用及优势能够充分发挥,使得毕业生对自身就业更加充满自信,能够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 就业的硬实力与软能力共同进步,提升就业能力
不同层次水平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发展方面应该有不一样的侧重点,各个高校应该积极落实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关注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体现出来的差异,使得就业硬实力与软能力共同进步,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最终能够切实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珉.高校实践教学目标与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2]刘建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N].人民政协报,2016-04-20.
[3]张维.教育部发布首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N].法制日报,2016-04-08.
[4]吴凡.我国“985 工程”高校本科生学习成果评估[J].中国高教研究,2014(02).
[5]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04).
作者简介:
庄青,助教,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