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早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调查

来源 :中国妇幼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uw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19例EOS早产儿为EOS组,随机选取357例未发生败血症的早产儿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单因素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早产儿发生EOS的相关危险因素筛查。结果两组间的母亲年龄、GDM、HDCP、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胎儿窘迫、羊水污染、产时发热、剖宫产、极低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部感染等因素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国家的工作部署与政策引导下取得了可观成绩。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如何在前期的发展基础上推进数字出版产业进一步发展,显得格外重要。据此,本研究以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数字出版相关文献为数据源,利用关键词共词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2011-2020年间我国数字出版的研究热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出版的发展提出合理展望。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10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6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QCC活动实施前的300例患儿纳入对照组,QCC活动实施后的300例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不成功、药液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的使用比例,比较实施前后医务人员的考核成绩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不成功(3.65%)、药液外渗(2.97%)及静脉炎发生率(1.1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9.29%、8.33%及5.00%)
目的研究子宫下段压迫缝合联合安列克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36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样本中,以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横形环状)术联合安列克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安列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术中输血和子宫切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