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使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统筹建设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建筑施工管理起到核心作用。本文对建筑施工中的管理问题与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现代建筑施工的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将建筑施工管理、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工程质量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包括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方案优化、施工现场调配、施工组织流程以及施工准备等,通过现代化方法的应用,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进而治理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
一、建筑施工管理问题
(一)建筑施工管理问题
建筑施工界面从施工管理的难以程度来看,建筑施工界面的管理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统筹管理都归结于施工界面,这就要求项目负责人员一定要有全面的管理能力,从项目合约、经济效益、施工技术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建筑施工界面管理,以主人翁的心态进行管理、检查和验收等工作。
(二)管理制度和模式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经常存有侥幸心理,缺少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这就很难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同时,施工现场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现场管理人员往往不受施工单位的约束,而是随着项目流动。这就必然导致现场管理人员心理出现松懈,没有真正的尽到管理的责任。此外,大部分的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存在挂职的问题,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项目的直接负责人不能第一时间到达施工现场,这就很难迅速的解决突发事故,使得管理工作出现混乱。
(三)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局限性
为了使现代建筑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能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具有科学的管理模式。因此,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统筹建设施工过程、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起到核心作用,是决定项目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把好工程项目质量关,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二、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及解决措施
(一)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地基基础产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
桩基工程施工应保证有效桩长和进入持力层深度,当以桩长控制时,应有计量措施保证;当以持力层控制时,孔桩应对持力层岩石性质进行鉴别验收,在清孔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及时封底和浇筑混凝土。
在桩基施工之后,需要有一段时间的休止期,在挤土时,粘性土、沙土、饱和软土的休止期一般不少于14d、21d、28d,目的是为了保证桩身的强度与周边土体的超孔隙水压能能够在一定时间段内消散,以及被扰动土体的强度的恢复。
在进行桩基工程的验收工作之前,应该按照相应的文件规范来进行桩身的承载力和质量检验,如果出现检验不符合结果要求的,在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桩身质量(地基处理强度)不符合要求
在桩基工程中,要对桩身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要保证其垂直偏差控制在0.5%之内;为保证两次沉筐的垂直度保持一致,可以采用沉筐复打的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如过遇到大的石块或者其他障碍物以致桩身出现倾斜的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
灌注桩混凝土浇筑。(1)浇筑顶面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和地下水位0.5—1.0m以上,确有困难时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少于2m,混凝土浇筑测量桩顶标高,当混凝土充盈系数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2)在有承压水的地区应采用坍落度、初凝时间短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标高应考虑承压水头的不利影响;(3)钢筋笼应焊接牢固并采用保护块、木棍、吊筋固定,以控制钢筋笼的位置。
(二)室内镶贴釉面砖质量通病的防治
1.室内镶贴釉面砖除按常规做好基层处理、抹底子灰、浸泡釉面砖、满刮素水泥浆牢固粘贴外,镶贴前应认真挑选无缺陷、无色差、长宽尺寸无偏差的釉面砖,并弹垂直和水平控制线。我们应该明确质量标准,并口头或书面向每个操作人员交底,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随时纠正质量问题。
2.对于门窗框侧面釉面砖镶贴不到位,切割规定不统一,造成砖与框之间宽窄不一,釉面砖贴粘灰不饱满,空鼓率较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釉面砖的切割尺寸不符合规定的标准,没有同意要求,并且在镶贴时不认真,使得釉面砖不能够提前浸水,使得打灰不能够很饱满。在出现这种问题时,需要采取的措施有:设置专人进行切割,要求砖的切割尺寸要准确,保证粘灰度的饱满,从而保证镶砖的质量。
三、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严格把控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管理
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第一便是对于原材料及施工设备的管控,对其进行检验、接收与入场。材料接收前,专业技术人员均需对其质量、规格及型号进行全面的检验,对于材料合格证件、质量检验合格单检验不及格的不给予接收入场,而不管材料来源于自身企业的采购还是甲方的供应。并且对入场的材料数量进行清点,并按型号规格存放。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担当重要的角色,而对于现代建筑工程中用到的所有设备尤其是大型机械或者重要的大规模的建材,均需要在性能、规格,材质型号、国家要求的出厂质量合格证等方面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与规定,并且也要符合本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在各种机械、配件、材料入场过程中需经过严格的检验接收,在各种机械入场时,需对其三证进行检查,并且需在进行安装前严格依照施工操作規范进行严密性与强度的测验。等全部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而任何不合格的材料、器材均不予入场,更不可以枉自使用。
(二)树立质量意识,加强施工技术与过程的管控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管控是极为重要的。对施工技术的严格管控,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按照行业中相关标准进行完成,对建筑工程相应的施工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对出现的相关技术问题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和处理,这就需要对现场技术控制相关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其中,在所出现的施工问题中,针对不一样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这就需要现场的施工人员对相关专业知识有很强的掌握力度,熟悉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施工程序,从而使对工程中每一项工作的检查和验收都能达到足够的标准,保证了工程的优质和高效。
(三)建立合理的工程结构设计
实践证明,工程设计特别是建筑和结构构造设计是预防工程质量通病的基础。不少质量通病都和设计有关,墙体伸缩裂缝、现浇板角部裂缝等。因此,应严格按规范进行设计,加强对构造方面的研究以及细部大样图的设计。
(四)重点控制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是建筑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质量通病是通过施工才显现出来的,因此必须重点控制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并从方案、人员、设备、工艺和环境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
(五)控制建筑结构的质量
从基础结构到上部结构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应分析在施工中可能或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采取跟班检查,做好施工记录,加强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的质量控制。
结束语
工程建设是关系到国民发展,民生福利的大事,管理作为一种力量,一种财富,它在提升项目管理整体质量水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加强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严凯.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7:220.
[2]赵英华.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 科技致富向导,2014,09:36.
[3]赵显春. 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策略探讨[J]. 门窗,2014,01:85.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将建筑施工管理、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工程质量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包括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方案优化、施工现场调配、施工组织流程以及施工准备等,通过现代化方法的应用,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进而治理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
一、建筑施工管理问题
(一)建筑施工管理问题
建筑施工界面从施工管理的难以程度来看,建筑施工界面的管理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统筹管理都归结于施工界面,这就要求项目负责人员一定要有全面的管理能力,从项目合约、经济效益、施工技术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建筑施工界面管理,以主人翁的心态进行管理、检查和验收等工作。
(二)管理制度和模式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经常存有侥幸心理,缺少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这就很难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同时,施工现场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现场管理人员往往不受施工单位的约束,而是随着项目流动。这就必然导致现场管理人员心理出现松懈,没有真正的尽到管理的责任。此外,大部分的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存在挂职的问题,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项目的直接负责人不能第一时间到达施工现场,这就很难迅速的解决突发事故,使得管理工作出现混乱。
(三)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局限性
为了使现代建筑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能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具有科学的管理模式。因此,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统筹建设施工过程、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起到核心作用,是决定项目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把好工程项目质量关,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二、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及解决措施
(一)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地基基础产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
桩基工程施工应保证有效桩长和进入持力层深度,当以桩长控制时,应有计量措施保证;当以持力层控制时,孔桩应对持力层岩石性质进行鉴别验收,在清孔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及时封底和浇筑混凝土。
在桩基施工之后,需要有一段时间的休止期,在挤土时,粘性土、沙土、饱和软土的休止期一般不少于14d、21d、28d,目的是为了保证桩身的强度与周边土体的超孔隙水压能能够在一定时间段内消散,以及被扰动土体的强度的恢复。
在进行桩基工程的验收工作之前,应该按照相应的文件规范来进行桩身的承载力和质量检验,如果出现检验不符合结果要求的,在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桩身质量(地基处理强度)不符合要求
在桩基工程中,要对桩身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要保证其垂直偏差控制在0.5%之内;为保证两次沉筐的垂直度保持一致,可以采用沉筐复打的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如过遇到大的石块或者其他障碍物以致桩身出现倾斜的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
灌注桩混凝土浇筑。(1)浇筑顶面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和地下水位0.5—1.0m以上,确有困难时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少于2m,混凝土浇筑测量桩顶标高,当混凝土充盈系数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2)在有承压水的地区应采用坍落度、初凝时间短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标高应考虑承压水头的不利影响;(3)钢筋笼应焊接牢固并采用保护块、木棍、吊筋固定,以控制钢筋笼的位置。
(二)室内镶贴釉面砖质量通病的防治
1.室内镶贴釉面砖除按常规做好基层处理、抹底子灰、浸泡釉面砖、满刮素水泥浆牢固粘贴外,镶贴前应认真挑选无缺陷、无色差、长宽尺寸无偏差的釉面砖,并弹垂直和水平控制线。我们应该明确质量标准,并口头或书面向每个操作人员交底,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随时纠正质量问题。
2.对于门窗框侧面釉面砖镶贴不到位,切割规定不统一,造成砖与框之间宽窄不一,釉面砖贴粘灰不饱满,空鼓率较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釉面砖的切割尺寸不符合规定的标准,没有同意要求,并且在镶贴时不认真,使得釉面砖不能够提前浸水,使得打灰不能够很饱满。在出现这种问题时,需要采取的措施有:设置专人进行切割,要求砖的切割尺寸要准确,保证粘灰度的饱满,从而保证镶砖的质量。
三、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严格把控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管理
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第一便是对于原材料及施工设备的管控,对其进行检验、接收与入场。材料接收前,专业技术人员均需对其质量、规格及型号进行全面的检验,对于材料合格证件、质量检验合格单检验不及格的不给予接收入场,而不管材料来源于自身企业的采购还是甲方的供应。并且对入场的材料数量进行清点,并按型号规格存放。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担当重要的角色,而对于现代建筑工程中用到的所有设备尤其是大型机械或者重要的大规模的建材,均需要在性能、规格,材质型号、国家要求的出厂质量合格证等方面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与规定,并且也要符合本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在各种机械、配件、材料入场过程中需经过严格的检验接收,在各种机械入场时,需对其三证进行检查,并且需在进行安装前严格依照施工操作規范进行严密性与强度的测验。等全部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而任何不合格的材料、器材均不予入场,更不可以枉自使用。
(二)树立质量意识,加强施工技术与过程的管控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管控是极为重要的。对施工技术的严格管控,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按照行业中相关标准进行完成,对建筑工程相应的施工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对出现的相关技术问题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和处理,这就需要对现场技术控制相关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其中,在所出现的施工问题中,针对不一样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这就需要现场的施工人员对相关专业知识有很强的掌握力度,熟悉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施工程序,从而使对工程中每一项工作的检查和验收都能达到足够的标准,保证了工程的优质和高效。
(三)建立合理的工程结构设计
实践证明,工程设计特别是建筑和结构构造设计是预防工程质量通病的基础。不少质量通病都和设计有关,墙体伸缩裂缝、现浇板角部裂缝等。因此,应严格按规范进行设计,加强对构造方面的研究以及细部大样图的设计。
(四)重点控制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是建筑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质量通病是通过施工才显现出来的,因此必须重点控制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并从方案、人员、设备、工艺和环境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
(五)控制建筑结构的质量
从基础结构到上部结构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应分析在施工中可能或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采取跟班检查,做好施工记录,加强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的质量控制。
结束语
工程建设是关系到国民发展,民生福利的大事,管理作为一种力量,一种财富,它在提升项目管理整体质量水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加强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严凯.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7:220.
[2]赵英华.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 科技致富向导,2014,09:36.
[3]赵显春. 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策略探讨[J]. 门窗,2014,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