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903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张东柱(1989-),男,汉族,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摘要:本文概括了货币政策规则思想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工具规则中的泰勒规则和目标规则中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据此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规则;泰勒规则;通货膨胀目标制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西兰在1990年成为第一个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国家,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此行列。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货币政策规则,即货币当局设定货币政策工具的系统性的行为方式。与规则相对应的是相机抉择,弗里德曼(1948)认为滞后效应可能会令相机抉择的反周期政策导致经济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巴罗和戈登(1983)则通过引入理性预期,认为实行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使实际产出增高,反而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升高。
  国内学者对于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也做了很多研究。卞志村、毛泽盛(2005)对货币政策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从金本位制时代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直到近十几年来逐渐盛行的通货膨胀目标制都有所介绍。张勇、李政军等(2014)则从利率双轨制的角度对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实施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显然,在分析我国的货币政策规则及应用之前,首先要对货币政策理论尤其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做一个总结。
  二、货币政策规则的回顾
  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货币当局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进而对产出和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利率就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当价格高于目标水平时就提高利率,反之亦然。弗里德曼(1960)提出了固定货币增长率规则,是典型的货币主义观点。泰勒规则也是一种工具规则,即直接规定政策工具的货币政策制定方式。经典的泰勒规则可以表示为:
  it=πt+i*+0.5(πt-π*)+0.5yt
  其中,it是名义利率,πt是预期通货膨胀率,i*是均衡实际利率,π*是目标通货膨胀率,yt是实际产出偏离目标水平的百分比。这意味着货币当局应该根据均衡实际利率、当期的产出缺口以及当期通胀与目标水平的偏差三个变量来对利率进行调整。
  尽管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化趋势与泰勒规则有极高的拟合度,一些学者仍然提出了质疑,由于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根据当期的通胀和产出对利率进行调整并不恰当。之后,又有学者进一步扩展了泰勒规则。但是,他们仍假定货币当局的最终目标是把通胀和产出稳定在目标范围内,且短期利率仍是实现该目标的政策工具。因此并未能够真正解决对滞后性、产出缺口测算方式等的质疑。
  三、通货膨胀目标制度
  1990年11月,新西兰联邦储备银行提出通货膨胀目标,成为第一个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货币当局。直观上,通货膨胀的目标比较简单,而且公开透明,如果货币当局能够做到言行如一并充分说明其所做的决策,这一货币政策规则就能使中央银行与私人部门进行良好互动。因此,通货膨胀目标制很快就传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表1给出了部分国家实施该货币政策规则的效果。
  斯文森(1999)假定货币当局进行政策操作的依据是损失函数的最小化,认为中央银行在稳定通货膨胀的同时也在尽力维护产出水平的稳定,是一种较为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规则,而且它也可以选择以利率为工具。与泰勒规则相比,通货膨胀目标制具有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假定货币当局的行为与经济个体类似,都是追求最优化的行为;此外,其分析框架中还可以包含具体的冲击变量,更加符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
  四、货币政策规则在我国的应用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在初期,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具有明显的相机抉择的特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协调经济平稳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目标,从适度宽松平稳过渡到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当前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期,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套用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而应该去分析这些理论对我们的货币政策实践的借鉴意义。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的复杂情况,货币当局需要选择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力争实现平稳过渡。
  五、政策建议
  首先,要敢于放权,进一步增强货币当局的独立性。这可以将短期内政治干预的影响降至最小,并有助于培养中央银行的责任感。
  其次,确定具体、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由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时滞一般比较长,货币当局应该根据对目标值的偏离情况及时地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或减少短期冲击的影响。
  最后,还要加大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货币当局在发布通货膨胀报告时,多倾听民意,允许公众参与讨论,并在报告中预先公布通货膨胀的目标区间,定期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测。这样可以提高货币当局及货币政策的可信度,有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張勇,李政军,龚六堂.利率双轨制、金融改革与最优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14.10
  [2]张广现.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24-31
  [3]卞志村,毛泽盛.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发展回顾[J].世界经济,2005.12
  [4]刘斌.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及在我国的应用[J].世界经济,2003.9
其他文献
老话常说:“咬舌头,是馋肉了,吃顿好的就行了!”有时候,说话、吃东西都会咬到舌头.专家提醒说,经常咬舌头可能是口腔疾病,也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舌头的运动是神经系统控制
期刊
作者简介:杨旭东(1989-),男,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税收理论。  摘要:本文在阅读和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发现理论上对税收和居民消费的关系的认识高度一致,但对于税负水平与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并非十分充分。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由不同税种组成的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关系,旨在详细论述
读者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在新时期如何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和特色服务工作,结合本馆实际谈21世纪的读者服务必须树立现代的服务观念,必须
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普遍,这既影响企业内部的运营和管理,又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进入21世纪后,档案的数量会迅速增长,传统查询方式将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信息化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档案工作发展的主线,随着知识经
作者简介:刘彬惠(1991-),女,汉,北财经津桥商学院(大连财经学院),辽宁本溪,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要:近几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风险投资的发展显然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本文中,对风险投资在我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国内国外实例以及国家政策调整和企业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风险投资;中国风险投资的
实现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抢占市场份额,中学数字期刊的创新是必由之路.通过形式创新,版面创新,内容创新,载体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方式渠道来推进中学数学期刊创新的深入进行,对中
随着“四化”进程和中等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如何围绕大局,创新思路,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更好为经济跨越式发展服务,是我们档案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世界帕金森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570万帕金森患者,我国约有270万,每年新增患者10万.帕金森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被称为老年人健康的“沉默杀手”,而且它伪装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