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邵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阐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背景、目的与意义,清醒的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研究邵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概况等诸多问题,提出加强政府部门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大投入资金建设农村基层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开发农业信息化资源政策、加快引进和培养合适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增强农民信息意识,促进农民收入提高等对策,以达到提高邵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关键词 农业环境;农业信息化;基站建设;湖南省邵阳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2
1 邵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概况
伴随着湖南省经济实力的不管增强,邵阳市农村信息化紧紧围绕着该区域经济、产业要求和自身条件,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并在农村1X基站、3G基站、“光进铜退”、村信息化服务站点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开始进入初步应用阶段;二是信息服务站点初步形成,多种服务类型;三是特色产业结合实际,重点发展;四是合作组织发展迅速,竞争力大;五是主体的信息服务需求形式不用[1]。
2 邵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信息化建设整体建设水平不高
目前,邵阳市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建设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差距在怎样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概念认识上,不同主体对此还没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2]。
2.2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牢固
邵阳市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农村地区面积大、线路距离远、线路严重老化、宽带速度慢且不稳定等缺陷现象,还引发经常盗窃电缆、修复障碍时间过长等问题[3]。同时,农村信息化基础薄弱还表现在农村渠道的建设上。
2.3 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拓展不充分
近年来,在农业信息化资源建设方面,湖南省农业部门、科技部的涉农的职能部门、农科院校和农业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上仍不够充分
2.4 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目前,邵阳市虽然加快了农业信息化人才建设步伐,但是农业技术人员、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省内农村站点服务管理员多数由村干部兼职。同时,对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任务还很艰巨,人才激励制度的缺陷、人员管理的缺陷,导致真在有才能的工作人员不能安心扎根于农村基层[4]。
3 加强邵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政府部门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服务的公共产品性质,表明政府是该产业的主导者,政府要意识到其颁布实施的规章制度对农业信息化的影响居于首位。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时应该是一个统一有效的系统工程,政府必须对市场运作进行主导,进行多元化的机制。非盈利模式可是将资源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专家队伍与人才的培养,新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特色产品的重点扶持等。
3.2 加大投入资金建设农村基层信息基础设施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快了。
当前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有力提升的保障。同时,进行财力资源整合,共享设施效果,变分散投入为集中投入[5]。
3.3 完善开发农业信息化资源政策
政府需要推出一套有效的农业信息化资源政策,政策是硬性与软性的财政投入并进。硬性的政策,除了设立专项的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的补贴资金,建设良好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设施。软性的政策,就是实行奖励机制、立项机制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奖励机制就是政府出台鼓励政策。重点扶持和奖励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及信息化服务人才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单位和个人。
3.4 加快引进和培养合适的农业信息化人才
目前,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完善的专家队伍。计算机专业是大学里面的人们专业,IT技术人才数量不断地增长,但是因为人才制度的问题,使真正有用的人才不能进入领域,更好地为农民用户服务,为此,要引进合适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建设一支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除了专家,还要有适合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人才。
3.5 增强农民信息意识,促进农民收入提高
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让外出的青壮年更意愿选择回家,为此,政府需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支持。不仅体现在财政支持力度上,还要制定符合农民的培训系统。
参考文献
[1]李燕凌.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299
[2]万荣泽,何春玫.构建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广西农学报,2009,24(1):68-70.
[3]张正华,潘义琼,宁方华.我国中西部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J].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5):31-32.
[4]湖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信息化是最有潜力的发展基础——在建设“数字湖南”上的认识与实践[N].湖南日报,2011-08-29(4).
[5]郭庆然.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09(4):70-72.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农业环境;农业信息化;基站建设;湖南省邵阳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2
1 邵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概况
伴随着湖南省经济实力的不管增强,邵阳市农村信息化紧紧围绕着该区域经济、产业要求和自身条件,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并在农村1X基站、3G基站、“光进铜退”、村信息化服务站点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开始进入初步应用阶段;二是信息服务站点初步形成,多种服务类型;三是特色产业结合实际,重点发展;四是合作组织发展迅速,竞争力大;五是主体的信息服务需求形式不用[1]。
2 邵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信息化建设整体建设水平不高
目前,邵阳市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建设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差距在怎样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概念认识上,不同主体对此还没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2]。
2.2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牢固
邵阳市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农村地区面积大、线路距离远、线路严重老化、宽带速度慢且不稳定等缺陷现象,还引发经常盗窃电缆、修复障碍时间过长等问题[3]。同时,农村信息化基础薄弱还表现在农村渠道的建设上。
2.3 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拓展不充分
近年来,在农业信息化资源建设方面,湖南省农业部门、科技部的涉农的职能部门、农科院校和农业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上仍不够充分
2.4 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目前,邵阳市虽然加快了农业信息化人才建设步伐,但是农业技术人员、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省内农村站点服务管理员多数由村干部兼职。同时,对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任务还很艰巨,人才激励制度的缺陷、人员管理的缺陷,导致真在有才能的工作人员不能安心扎根于农村基层[4]。
3 加强邵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政府部门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服务的公共产品性质,表明政府是该产业的主导者,政府要意识到其颁布实施的规章制度对农业信息化的影响居于首位。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时应该是一个统一有效的系统工程,政府必须对市场运作进行主导,进行多元化的机制。非盈利模式可是将资源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专家队伍与人才的培养,新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特色产品的重点扶持等。
3.2 加大投入资金建设农村基层信息基础设施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快了。
当前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有力提升的保障。同时,进行财力资源整合,共享设施效果,变分散投入为集中投入[5]。
3.3 完善开发农业信息化资源政策
政府需要推出一套有效的农业信息化资源政策,政策是硬性与软性的财政投入并进。硬性的政策,除了设立专项的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的补贴资金,建设良好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设施。软性的政策,就是实行奖励机制、立项机制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奖励机制就是政府出台鼓励政策。重点扶持和奖励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及信息化服务人才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单位和个人。
3.4 加快引进和培养合适的农业信息化人才
目前,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完善的专家队伍。计算机专业是大学里面的人们专业,IT技术人才数量不断地增长,但是因为人才制度的问题,使真正有用的人才不能进入领域,更好地为农民用户服务,为此,要引进合适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建设一支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除了专家,还要有适合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人才。
3.5 增强农民信息意识,促进农民收入提高
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让外出的青壮年更意愿选择回家,为此,政府需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支持。不仅体现在财政支持力度上,还要制定符合农民的培训系统。
参考文献
[1]李燕凌.农村科技服务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299
[2]万荣泽,何春玫.构建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广西农学报,2009,24(1):68-70.
[3]张正华,潘义琼,宁方华.我国中西部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J].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5):31-32.
[4]湖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信息化是最有潜力的发展基础——在建设“数字湖南”上的认识与实践[N].湖南日报,2011-08-29(4).
[5]郭庆然.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09(4):70-72.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