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上台,成龙身上那些小习惯显而易见。他习惯穿黑色,遇到重要的场合,那一定是中国风的白色唐装。站在舞台上的他,习惯性比同台人站得靠前,说话时习惯性地前倾,拍照时,抱拳和竖大拇指也是常规动作。
成功学的理论是:拥有好的习惯才能获得成功。武行出生,从小就接受严格武术训练的成龙,时常叮嘱自己:“不能犯同样的毛病,要把那些人家认为不好的毛病统统改过来,起一个模范带头的作用。” 他曾明确告诉身边人要勇敢地指出他的“坏习惯”,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被称为“大哥”后,没人再敢对成龙的各种习惯指手画脚。在接受采访时,他喜欢大谈电影爱国和规矩,但是偶尔就这个话题说上两三句话,隔天就引发公众的一系列讨论。
但在娱乐圈里一提起这些习惯,旁人不会想到别人,唯有大哥。
习惯性动作:打一拳就痛得呲牙咧嘴
关于成龙电影里的“习惯性动作”,人们最熟悉的还是他出拳的方式。他不会像李小龙或李连杰那样漂亮拗出造型,而是每打出一拳后都必须痛到甩手。配合的表情也总是呲牙咧嘴,或是双眼瞪圆、眉毛抬起,挤出夸张的抬头纹,一点也没有功夫明星该有的架势,全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大多数的功夫片里,英雄都是完美的,不会受伤,战无不胜。我在我的片子里都被打得很惨。一个人先失败,再失败,然后通过某种运气,最终设法取胜,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成龙曾在采访中提到过坚持这种表演方式的原因。
在李小龙式的英雄主义功夫片一统江湖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龙也曾是“英雄主义”表演方式的追随者之一,但这样复制性的表达方式让他险些成为票房“毒药”。后来,他向思远制片公司的吴思远大声表达过自己改革的想法,之后他分别找各方投资人游说,最终通过《醉拳》《笑拳怪招》等电影创下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醉拳》里的成龙一边喝酒一边打拳,公映之后他突然意识到,这样的做法会给看电影的人一种错误的引导:“尤其是年轻人”,成龙严肃地表示。于是到了《醉拳2》,他刻意避免把喝酒与功夫联系在一起,还加了一场戏,喝醉之后的“拳王”酒醒之后发现自己被裸体挂在广场上。他以这个颇为搞笑的镜头警戒观众,即便再厉害的人喝醉了酒都会出洋相。
之后在他能充分掌握话语权的电影里,他都会通过这样的戏谑的方式来矫正自己过往的错误。“年轻的时候,拍了太多教坏小孩子的东西,后来我拍片的时候都要慢慢纠正过来。”成龙回忆。
然而屏幕上的真心英雄并不是那么好塑造的,成龙经历了太多惊心动魄的特技场景,“比如从摩天大楼的边缘眺望下去,250英尺的泡沫塑料垫子变成了邮票大小,看到那个场景你的肾上腺素会上升”,成龙开始还只是坐着比划,后来干脆就站了起来:“公式就是那么简单:我的朋友和家人越是担惊受怕,我的崇拜者就越是感到满足。他们来到剧场,就是渴望看到一个英雄。我的制片人已经向新闻界记者大吹特吹这将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绝技。如果我不能实践我对新闻界的宣传,那我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
《风尚周报》:其实很多的时候观众在电影院里笑,你在痛?
成龙:所以为什么你看我的电影,尤其看我电影后面的花絮,没人能够学得了,我是最先把NG放在片尾的,我很讨厌人家说我们戏子无情。所以我把NG摆在片尾让他们尊重我们。
《风尚周报》:现在如何看待功夫?
成龙:就是一项运动。以前给父亲惹过一些麻烦,后来就是想当保镖,因为很有型。后来看到还可以拍电影,到今天可以把功夫融合在电影里,情节,笑料,我全部绑在一起,我希望有一天奥林匹克接受功夫,中国人一定会拿冠军的……也说不定是我的外国学生。
《风尚周报》:你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应该是怎样的?现在好莱坞充满了美国的超人、钢铁侠、蝙蝠侠、蜘蛛侠等等拯救世界,你觉得中国式英雄将来会不会在好莱坞和他们形成一种抗衡?
成龙:中国英雄就是我们知道的那些了,比如岳飞什么的。他们心怀天下,又内外兼修。国外那些漫画式英雄是神,而中国式英雄是人,好莱坞还是美国人的,不可能让中国人称霸。
习惯性比喻:北京的交通和需要被管的中国人
12月初,电影《新警察故事2013》举办发布会,成龙站在台上照例抢过话筒开始主控全场。现场有人起哄让他唱歌,他张口就来,还一边唱一边解释歌词的意思。因为上场发布会有媒体误读他的“父女情”,他又反复强调:“记者朋友一定要听清楚,‘她’是说我电影里的女儿。”发布会后,有媒体问,“李连杰片酬超过你了你怎么看?”他答,我有时候零片酬照赚几个亿。又有媒体问,“日本女星水泽秋自曝曾与你交往这是真的吗?”他也是笑呵呵地答:“这个我们单聊,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
对于媒体来说,这是大家所熟悉的成龙,有问必答,句句都能做标题。但这有问必答的习惯,倒是给他惹来不少麻烦。他看不惯台湾议会吵吵嚷嚷地讨论立法,“为什么大家不能心平气和好好谈谈呢?太乱了。”结果第二天,媒体上的标题全是“成龙讲台湾很乱”,让他遭到一轮攻击。后来有一次,他说到北京交通,行人乱穿马路,司机乱按喇叭,这让他觉得太需要有人来规范一下了。结果第二天,“中国人是需要管的”变成一些媒体热炒的新闻点。“是有一拨人在有计谋地攻击我。这无所谓,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很坦然,我对得起国家和地方。”成龙觉得,自己之所以总被断章取义,真的是存在一批不喜欢他的人挑拨。“他们的概念是,戴着帽子骂我丑,摘下帽子嫌我头发难看。”
事实上,北京的交通真的是成龙每逢采访必会聊到的话题。没有别的,只是因为在他看来,这切实关系到中国的脸面。“有一次我带着外国朋友来中国,他们在车上总是发出OH MY GOD的声音,偶尔还会说脏话,为什么?是因为看见行人乱穿马路,还有高音喇叭,以及开着不必要的大灯晃眼睛。我自己还好,可是这些外国朋友却拿来当笑话。”成龙说,如果有机会,他真的非常想当负责交通的官员,管理乱丢垃圾的,严惩那些破坏交通规则的。成龙希望的是,中国人能关了门把自己打点好,开了门才不会被人笑话。早年在好莱坞打拼的经历,也让成龙意识到了外面的人是如何看待中国,“我做任何事都问心无愧,我没有得到什么,我都是付出,我希望所有中国人都好。” 成龙曾说他有三个梦,希望天下大同、希望世界和平、希望中国没有穷人。 成龙还说,“以前我们英不英,中不中。现在我们回归了,中国强大起来了。一个美国朋友说,只有别的国家移民美国,美国人从来不会移民去其他国家。所以有时候,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你问问你对国家做了什么?”成龙与其他的香港人一样,都在以一种全新的身份,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地域、心灵归属。
除此之外,成龙一直都在借电影发声,《红番区》是成龙打入国际市场的影片。电影结局,他安排董骠饰演的“舅舅”与一名黑人女性结婚。作为一部拍摄于1994年的电影,中国人在银幕上亲吻黑人媳妇的场面在当时还是引发了不少讨论。“我的概念是,不管什么黑人白人,我们都是地球人。”通过电影表达他的价值观,成为了自此以后成龙系列电影的核心思想。拍《新宿事件》,他的核心观点是告诫中国人不要移民,因为他觉得:“没有一个国家会比自己的国家更好。” 到了《十二生肖》,他开始将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的看法直白地植入到电影对白里。
华谊王中磊接受采访时曾聊过这些电影中的对白,说在第一次初剪审片时,很多投资人都觉得电影本身就已经透露出了爱国与环保,不用再讲一遍台词强调。并且,剪掉它,电影节奏更紧凑。他们尝试了各种办法说服成龙剪掉这些生硬的台词,成龙思考了很久,最后说,“虚心听取,坚决不从。”
《风尚周报》:日常生活里,你觉得最无法容忍的是什么事情?
成龙:拍完戏我会站在现场,看他们把所有瓶子捡好,垃圾捡好,不是我们的垃圾也要捡好。我永远到哪里拍戏,人家讲我哎呀成龙那组戏的人真好。好也成龙坏也成龙。这么多年下来全香港,或影剧界人都知道,不管我是拍戏还是探班的,一见我就叫大哥大哥,我就说记着收工把垃圾捡好,每个人都说知道知道。
《风尚周报》:你有羡慕的人吗?
成龙:我很羡慕比尔?盖茨,或迪拜国王,如果我是他们,我可以用钱做很多事情。我可以在各州各省做各种水渠,看现在哪里水淹了,或者一开开关全部送到大沙漠去。有钱多简单呢,我会做很多这类事情。如果我今天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国家的领导人,全球的领导人,我会用很不合理的方法去做这类事,有一批人一定会骂的,我用强权的手段去整治这种灾害的地方。我最希望自己做的是什么?我真的希望这个世界是有Superman,超人,我是一个中国超人,看见水淹就把它吸起来,有地震的把它弄平。
《风尚周报》:拍戏的时候有哪些事情不可控?你觉得人生中又有什么事情是不可控的么?
成龙:人生能掌控的都是小事,真正大的事情都是不可控的,比如生死。
《风尚周报》:现在对于中国,还有什么事想借电影讲出来?
成龙:(犹豫)这个还有很多,不好说,等着看吧。
习惯性说辞:没有文化和无愧于心
无论出现在什么场合,成龙身边永远没有大排场。他在很多时候都说过,自己只有一个助理,负责帮他签字。他说,要不是因为读书少,这个助理也可以不需要。 在很多场合,成龙都表达过对于自己读书不够的遗憾,“我一直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不够。现在有地位了,但文化不够,总是不能争取更重要的东西,有很多世界性的重要活动,都邀请我去,我觉得我话说得不好,不够有条理,好多年都推掉,每次都说要忙拍戏。”
文化上的不自信让他更加专注于希望工程等慈善教育行业,前几年更是公布遗嘱称要将一半财产捐给慈善事业。这样的文化不自信还体现在他的收藏爱好上。今年金马奖期间,他应邀参观台北故宫,面对媒体,他说自己除收藏世界顶级红酒外,也偏好收藏文房四宝。 读书读得少,在表达上自认为输人一等外,成龙也觉得自己无法在人生失意时在书中寻求慰藉。但很快他就找到了替代方法。
在他饱受争议的那段时间,董骠曾经对成龙说,“你是众矢之的,很多人将你作为矛头。你是枝头上的鸟,猎人的枪全都指向你。送你几个字: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不要去管那些东西。”成龙被这 12个字打动,写成书法挂在办公室,每天看,警醒自己。“以前我很烦躁,总是被别人的批评所困扰,每当这时,我都会抬头看这句话,然后扪心自问是否愧对我心,没有,我就坦然了。”慢慢地,成龙开始把那些广为人知的歇后语、座右铭当做自己的心灵慰藉,并开始拿一些别人给他的座右铭做衣服,比如“大肚能容,容天下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他穿着这些衣服出席公众场合,希望这些自己受用的名言同样也能给大众带来一些领悟。
除了未曾读饱书的遗憾,成龙的电影梦也表露出遗憾。从2001年《特务迷城》之后,他便不断对外界表达想拍一部文艺片的念头。那时候,他还曾为此找过张艺谋,找过李安、杨德昌。30多年前找过关锦鹏、徐小明合作《灭火群雄》,后因种种原因搁置到今。他甚至还曾申请过张艺谋《红高粱》里姜文的角色,“如果那时没姜文,张艺谋一定是请我的。”
想转型的想法曾一度困扰过成龙,他曾给张艺谋讲《警察故事》第三部的梗概,希望能够经张的手变成文艺功夫片,“他听完了只说‘好’,我心想,这不行啊。最后拍着拍着就是我来拍了。我想演文艺片啊!”成龙还说,“我看张艺谋他们拍了太多文艺片,想拍动作片。后来我看到张艺谋的《英雄》才知道,他拍的动作片我们是拍不出来的。我们不会拍意境——水珠过来用剑劈开,我可不会这个。”
在成龙看来,做了“莽夫”那么多年,要能真正拍一部文艺片,才能算是对于职业生涯的完美升华。2009年,他说:“我想当亚洲版的罗伯特德尼罗,当个好演员,不能老是在打。” 在他入行的第54个年头,成龙终于改变了一个小小的习惯:《新警察故事2013》的海报上,他以前所未有的板寸出现。“说是迷信也好,自从那次拍片(《龙兄虎弟》)出了非常严重的事故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留过平头。”
当初这部戏的导演兼编剧丁晟拿着剧本找到他,说大哥这次让你好好演文戏,才真正打动了成龙。为了演好文戏,他拉着刘烨喝酒,和景甜聊家常,希望三个人之间在戏外便能拥有良好的默契。发布会现场,景甜和刘烨热衷于讨论成龙如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流下眼泪,说到这里,大哥成龙喜滋滋地站在一旁听,腼腆地笑,甚至都忘记了习惯性抢话。
《风尚周报》:如果不是成为演员,你觉得自己还可能成为其他人吗?
成龙:你无法回到过去,重新体会其他事情的乐趣。有时,我偶然想,如果我选择另一条路,去读高中和大学,从事体面的商务、法律或医务工作,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风尚周报》:一次电影发布会向儿子隔空喊话,吐槽说“他以为我在花天酒地,我在拼命拍电影”,你现在已经是巨星中的巨星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
成龙:我就是让观众知道我随心所欲,我要几时拍什么就拍什么。我是一个演员,不是个动作演员,我看见一些动作演员的老去和消失,我怕自己有一天也是如此。但一些不是动作演员的还可以存在,包括吴孟达,或者是周润发,他可以演到80岁。动作明星很惨的,你一不会打就完了,淘汰了。所以《宝贝计划》《神话》《新宿事件》,我就不断一定要变。我要让观众知道,我能导、能写、能做武术指导、能做监制,都可以的,那我就可以长期在电影圈,不然的话很快就没了,电影圈很快的。
《风尚周报》:曾经拍《警察故事》,成家班的在你喊了开始之后,命都豁出去跳,第一个断手抬走,第二个头破抬走,你眼睛都不眨一下,但是你现在做慈善时会为了讨生活的穷人而哭泣,你觉得自己到底是个心狠还是心软的人?
成龙:对值得认真的事情去认真,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成功学的理论是:拥有好的习惯才能获得成功。武行出生,从小就接受严格武术训练的成龙,时常叮嘱自己:“不能犯同样的毛病,要把那些人家认为不好的毛病统统改过来,起一个模范带头的作用。” 他曾明确告诉身边人要勇敢地指出他的“坏习惯”,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被称为“大哥”后,没人再敢对成龙的各种习惯指手画脚。在接受采访时,他喜欢大谈电影爱国和规矩,但是偶尔就这个话题说上两三句话,隔天就引发公众的一系列讨论。
但在娱乐圈里一提起这些习惯,旁人不会想到别人,唯有大哥。
习惯性动作:打一拳就痛得呲牙咧嘴
关于成龙电影里的“习惯性动作”,人们最熟悉的还是他出拳的方式。他不会像李小龙或李连杰那样漂亮拗出造型,而是每打出一拳后都必须痛到甩手。配合的表情也总是呲牙咧嘴,或是双眼瞪圆、眉毛抬起,挤出夸张的抬头纹,一点也没有功夫明星该有的架势,全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大多数的功夫片里,英雄都是完美的,不会受伤,战无不胜。我在我的片子里都被打得很惨。一个人先失败,再失败,然后通过某种运气,最终设法取胜,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成龙曾在采访中提到过坚持这种表演方式的原因。
在李小龙式的英雄主义功夫片一统江湖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龙也曾是“英雄主义”表演方式的追随者之一,但这样复制性的表达方式让他险些成为票房“毒药”。后来,他向思远制片公司的吴思远大声表达过自己改革的想法,之后他分别找各方投资人游说,最终通过《醉拳》《笑拳怪招》等电影创下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醉拳》里的成龙一边喝酒一边打拳,公映之后他突然意识到,这样的做法会给看电影的人一种错误的引导:“尤其是年轻人”,成龙严肃地表示。于是到了《醉拳2》,他刻意避免把喝酒与功夫联系在一起,还加了一场戏,喝醉之后的“拳王”酒醒之后发现自己被裸体挂在广场上。他以这个颇为搞笑的镜头警戒观众,即便再厉害的人喝醉了酒都会出洋相。
之后在他能充分掌握话语权的电影里,他都会通过这样的戏谑的方式来矫正自己过往的错误。“年轻的时候,拍了太多教坏小孩子的东西,后来我拍片的时候都要慢慢纠正过来。”成龙回忆。
然而屏幕上的真心英雄并不是那么好塑造的,成龙经历了太多惊心动魄的特技场景,“比如从摩天大楼的边缘眺望下去,250英尺的泡沫塑料垫子变成了邮票大小,看到那个场景你的肾上腺素会上升”,成龙开始还只是坐着比划,后来干脆就站了起来:“公式就是那么简单:我的朋友和家人越是担惊受怕,我的崇拜者就越是感到满足。他们来到剧场,就是渴望看到一个英雄。我的制片人已经向新闻界记者大吹特吹这将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绝技。如果我不能实践我对新闻界的宣传,那我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
《风尚周报》:其实很多的时候观众在电影院里笑,你在痛?
成龙:所以为什么你看我的电影,尤其看我电影后面的花絮,没人能够学得了,我是最先把NG放在片尾的,我很讨厌人家说我们戏子无情。所以我把NG摆在片尾让他们尊重我们。
《风尚周报》:现在如何看待功夫?
成龙:就是一项运动。以前给父亲惹过一些麻烦,后来就是想当保镖,因为很有型。后来看到还可以拍电影,到今天可以把功夫融合在电影里,情节,笑料,我全部绑在一起,我希望有一天奥林匹克接受功夫,中国人一定会拿冠军的……也说不定是我的外国学生。
《风尚周报》:你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应该是怎样的?现在好莱坞充满了美国的超人、钢铁侠、蝙蝠侠、蜘蛛侠等等拯救世界,你觉得中国式英雄将来会不会在好莱坞和他们形成一种抗衡?
成龙:中国英雄就是我们知道的那些了,比如岳飞什么的。他们心怀天下,又内外兼修。国外那些漫画式英雄是神,而中国式英雄是人,好莱坞还是美国人的,不可能让中国人称霸。
习惯性比喻:北京的交通和需要被管的中国人
12月初,电影《新警察故事2013》举办发布会,成龙站在台上照例抢过话筒开始主控全场。现场有人起哄让他唱歌,他张口就来,还一边唱一边解释歌词的意思。因为上场发布会有媒体误读他的“父女情”,他又反复强调:“记者朋友一定要听清楚,‘她’是说我电影里的女儿。”发布会后,有媒体问,“李连杰片酬超过你了你怎么看?”他答,我有时候零片酬照赚几个亿。又有媒体问,“日本女星水泽秋自曝曾与你交往这是真的吗?”他也是笑呵呵地答:“这个我们单聊,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
对于媒体来说,这是大家所熟悉的成龙,有问必答,句句都能做标题。但这有问必答的习惯,倒是给他惹来不少麻烦。他看不惯台湾议会吵吵嚷嚷地讨论立法,“为什么大家不能心平气和好好谈谈呢?太乱了。”结果第二天,媒体上的标题全是“成龙讲台湾很乱”,让他遭到一轮攻击。后来有一次,他说到北京交通,行人乱穿马路,司机乱按喇叭,这让他觉得太需要有人来规范一下了。结果第二天,“中国人是需要管的”变成一些媒体热炒的新闻点。“是有一拨人在有计谋地攻击我。这无所谓,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很坦然,我对得起国家和地方。”成龙觉得,自己之所以总被断章取义,真的是存在一批不喜欢他的人挑拨。“他们的概念是,戴着帽子骂我丑,摘下帽子嫌我头发难看。”
事实上,北京的交通真的是成龙每逢采访必会聊到的话题。没有别的,只是因为在他看来,这切实关系到中国的脸面。“有一次我带着外国朋友来中国,他们在车上总是发出OH MY GOD的声音,偶尔还会说脏话,为什么?是因为看见行人乱穿马路,还有高音喇叭,以及开着不必要的大灯晃眼睛。我自己还好,可是这些外国朋友却拿来当笑话。”成龙说,如果有机会,他真的非常想当负责交通的官员,管理乱丢垃圾的,严惩那些破坏交通规则的。成龙希望的是,中国人能关了门把自己打点好,开了门才不会被人笑话。早年在好莱坞打拼的经历,也让成龙意识到了外面的人是如何看待中国,“我做任何事都问心无愧,我没有得到什么,我都是付出,我希望所有中国人都好。” 成龙曾说他有三个梦,希望天下大同、希望世界和平、希望中国没有穷人。 成龙还说,“以前我们英不英,中不中。现在我们回归了,中国强大起来了。一个美国朋友说,只有别的国家移民美国,美国人从来不会移民去其他国家。所以有时候,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你问问你对国家做了什么?”成龙与其他的香港人一样,都在以一种全新的身份,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地域、心灵归属。
除此之外,成龙一直都在借电影发声,《红番区》是成龙打入国际市场的影片。电影结局,他安排董骠饰演的“舅舅”与一名黑人女性结婚。作为一部拍摄于1994年的电影,中国人在银幕上亲吻黑人媳妇的场面在当时还是引发了不少讨论。“我的概念是,不管什么黑人白人,我们都是地球人。”通过电影表达他的价值观,成为了自此以后成龙系列电影的核心思想。拍《新宿事件》,他的核心观点是告诫中国人不要移民,因为他觉得:“没有一个国家会比自己的国家更好。” 到了《十二生肖》,他开始将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的看法直白地植入到电影对白里。
华谊王中磊接受采访时曾聊过这些电影中的对白,说在第一次初剪审片时,很多投资人都觉得电影本身就已经透露出了爱国与环保,不用再讲一遍台词强调。并且,剪掉它,电影节奏更紧凑。他们尝试了各种办法说服成龙剪掉这些生硬的台词,成龙思考了很久,最后说,“虚心听取,坚决不从。”
《风尚周报》:日常生活里,你觉得最无法容忍的是什么事情?
成龙:拍完戏我会站在现场,看他们把所有瓶子捡好,垃圾捡好,不是我们的垃圾也要捡好。我永远到哪里拍戏,人家讲我哎呀成龙那组戏的人真好。好也成龙坏也成龙。这么多年下来全香港,或影剧界人都知道,不管我是拍戏还是探班的,一见我就叫大哥大哥,我就说记着收工把垃圾捡好,每个人都说知道知道。
《风尚周报》:你有羡慕的人吗?
成龙:我很羡慕比尔?盖茨,或迪拜国王,如果我是他们,我可以用钱做很多事情。我可以在各州各省做各种水渠,看现在哪里水淹了,或者一开开关全部送到大沙漠去。有钱多简单呢,我会做很多这类事情。如果我今天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国家的领导人,全球的领导人,我会用很不合理的方法去做这类事,有一批人一定会骂的,我用强权的手段去整治这种灾害的地方。我最希望自己做的是什么?我真的希望这个世界是有Superman,超人,我是一个中国超人,看见水淹就把它吸起来,有地震的把它弄平。
《风尚周报》:拍戏的时候有哪些事情不可控?你觉得人生中又有什么事情是不可控的么?
成龙:人生能掌控的都是小事,真正大的事情都是不可控的,比如生死。
《风尚周报》:现在对于中国,还有什么事想借电影讲出来?
成龙:(犹豫)这个还有很多,不好说,等着看吧。
习惯性说辞:没有文化和无愧于心
无论出现在什么场合,成龙身边永远没有大排场。他在很多时候都说过,自己只有一个助理,负责帮他签字。他说,要不是因为读书少,这个助理也可以不需要。 在很多场合,成龙都表达过对于自己读书不够的遗憾,“我一直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不够。现在有地位了,但文化不够,总是不能争取更重要的东西,有很多世界性的重要活动,都邀请我去,我觉得我话说得不好,不够有条理,好多年都推掉,每次都说要忙拍戏。”
文化上的不自信让他更加专注于希望工程等慈善教育行业,前几年更是公布遗嘱称要将一半财产捐给慈善事业。这样的文化不自信还体现在他的收藏爱好上。今年金马奖期间,他应邀参观台北故宫,面对媒体,他说自己除收藏世界顶级红酒外,也偏好收藏文房四宝。 读书读得少,在表达上自认为输人一等外,成龙也觉得自己无法在人生失意时在书中寻求慰藉。但很快他就找到了替代方法。
在他饱受争议的那段时间,董骠曾经对成龙说,“你是众矢之的,很多人将你作为矛头。你是枝头上的鸟,猎人的枪全都指向你。送你几个字: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不要去管那些东西。”成龙被这 12个字打动,写成书法挂在办公室,每天看,警醒自己。“以前我很烦躁,总是被别人的批评所困扰,每当这时,我都会抬头看这句话,然后扪心自问是否愧对我心,没有,我就坦然了。”慢慢地,成龙开始把那些广为人知的歇后语、座右铭当做自己的心灵慰藉,并开始拿一些别人给他的座右铭做衣服,比如“大肚能容,容天下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他穿着这些衣服出席公众场合,希望这些自己受用的名言同样也能给大众带来一些领悟。
除了未曾读饱书的遗憾,成龙的电影梦也表露出遗憾。从2001年《特务迷城》之后,他便不断对外界表达想拍一部文艺片的念头。那时候,他还曾为此找过张艺谋,找过李安、杨德昌。30多年前找过关锦鹏、徐小明合作《灭火群雄》,后因种种原因搁置到今。他甚至还曾申请过张艺谋《红高粱》里姜文的角色,“如果那时没姜文,张艺谋一定是请我的。”
想转型的想法曾一度困扰过成龙,他曾给张艺谋讲《警察故事》第三部的梗概,希望能够经张的手变成文艺功夫片,“他听完了只说‘好’,我心想,这不行啊。最后拍着拍着就是我来拍了。我想演文艺片啊!”成龙还说,“我看张艺谋他们拍了太多文艺片,想拍动作片。后来我看到张艺谋的《英雄》才知道,他拍的动作片我们是拍不出来的。我们不会拍意境——水珠过来用剑劈开,我可不会这个。”
在成龙看来,做了“莽夫”那么多年,要能真正拍一部文艺片,才能算是对于职业生涯的完美升华。2009年,他说:“我想当亚洲版的罗伯特德尼罗,当个好演员,不能老是在打。” 在他入行的第54个年头,成龙终于改变了一个小小的习惯:《新警察故事2013》的海报上,他以前所未有的板寸出现。“说是迷信也好,自从那次拍片(《龙兄虎弟》)出了非常严重的事故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留过平头。”
当初这部戏的导演兼编剧丁晟拿着剧本找到他,说大哥这次让你好好演文戏,才真正打动了成龙。为了演好文戏,他拉着刘烨喝酒,和景甜聊家常,希望三个人之间在戏外便能拥有良好的默契。发布会现场,景甜和刘烨热衷于讨论成龙如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流下眼泪,说到这里,大哥成龙喜滋滋地站在一旁听,腼腆地笑,甚至都忘记了习惯性抢话。
《风尚周报》:如果不是成为演员,你觉得自己还可能成为其他人吗?
成龙:你无法回到过去,重新体会其他事情的乐趣。有时,我偶然想,如果我选择另一条路,去读高中和大学,从事体面的商务、法律或医务工作,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风尚周报》:一次电影发布会向儿子隔空喊话,吐槽说“他以为我在花天酒地,我在拼命拍电影”,你现在已经是巨星中的巨星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
成龙:我就是让观众知道我随心所欲,我要几时拍什么就拍什么。我是一个演员,不是个动作演员,我看见一些动作演员的老去和消失,我怕自己有一天也是如此。但一些不是动作演员的还可以存在,包括吴孟达,或者是周润发,他可以演到80岁。动作明星很惨的,你一不会打就完了,淘汰了。所以《宝贝计划》《神话》《新宿事件》,我就不断一定要变。我要让观众知道,我能导、能写、能做武术指导、能做监制,都可以的,那我就可以长期在电影圈,不然的话很快就没了,电影圈很快的。
《风尚周报》:曾经拍《警察故事》,成家班的在你喊了开始之后,命都豁出去跳,第一个断手抬走,第二个头破抬走,你眼睛都不眨一下,但是你现在做慈善时会为了讨生活的穷人而哭泣,你觉得自己到底是个心狠还是心软的人?
成龙:对值得认真的事情去认真,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