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中学抽象画教学中的尝试所面临的困惑,分析其中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旨在对抽象画教学有所促进。
关键词:抽象画;疑惑;反思
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当我们遇到一些现代艺术大师较为抽象的绘画作品时,很多同学都表现出许多的疑惑。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美术第13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就有同学说“这幅抽象画太丑了”、“乱七八糟的”、“太抽象了看不懂”、“还没我画得好”“送给我都不要”等等,像这样的作品还包括吴冠中的《山村》、《吴家作坊》、张大千的《幽谷青霞》、马蒂斯的《舞》等等。在一些人看来,抽象画就是胡乱画的,是一种不美观的事物,其实这种观点很片面,是不正确的理解。况且这些作品还不是真正的抽象画,学生们不但弄错了,而且还排斥这些作品,他们更为接受的是写实倾向的绘画作品。但同时,同样是抽象的其它艺术形式,如服装、书法、音乐、标志等,却又非常会欣赏,例如对校服的评价,哪里多一根线条会更美、哪里少一根线条又怎么样等等,甚至说得让老师都很佩服他们的见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难道抽象画注定是被极少数人欣赏的吗?教学中做为教师又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首先从抽象画的定义、内涵、价值等方面分析一下。抽象画(抽象艺术)定义: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似之处,而又具强烈的形式构成面貌的纯粹视觉形式。内涵:第一,抽象画作品中不描绘、不表现现实世界的具体形象,也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第二,不需要也没必要“看懂”抽象画,因为有可能连作者本人也不知道画的是什么;第三,纯粹由颜色、点、线、面、肌理、构成、组合的视觉形式。其价值表现在:第一,可以开启自由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新力。很多有识之士曾多次提到这样的教育问题:中国人缺少创新能力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艺术的不重视,缺少艺术创新思维。而抽象艺术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其创新思维是所有艺术中最活跃的,因此,要从艺术中领悟创新精神,抽象艺术无疑应该是首选。第二,可以使精神生活的境界更高。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物质文明得到巨大发展,人们的物质欲望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精神层面相对匮乏,空虚冷漠,道德下滑。艺术可以充实人的精神生活,而抽象画是艺术中层次较高的。第三,可以树立超前意识。当代抽象画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之中,无论是抽象画家还是善于欣赏抽象画的人,思想行为都是比较超前的。
由此可见,学生不喜欢也不懂抽象画是有原因的。第一,思维定势,长期接触非抽象绘画作品,久而久之思维固化。第二,审美单一,学生普遍认为写实绘画最美,不太了解审美是多元的、丰富的。第三,老师引导不足。教学中老师往往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很重视,对抽象画这类学生不太有兴趣的内容则避而不谈,甚至有老师自己也不懂抽象画,把意象的绘画说成抽象的。第四,家长排斥。如果看到孩子画了一幅“抽象画”,很多家长则嗤之以鼻,严重打击孩子对抽象画的接纳。第五,重视不够。基本看不到有关方面重视发展抽象画的举动,各种绘画比赛展览也很难看到抽象画的影子。
然而,现实生活中,抽象画虽然少见,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让我们的同学接受抽象画是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虽然美术教材中没有专门的抽象画课程,平时教学中可以积累学生容易混淆成抽象画的作品,再展开对抽象画的学习了解。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努力,第一,从感性认识上,多看中外著名的抽象绘画作品,像康定斯基、马列维奇、波洛克、米罗、赵无极、徐德民的作品,大量的视觉刺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众多个性风格迥异的抽象画之中总有学生喜欢的。第二,从理性认识上,将抽象画与其它表达方式区别开,也绝不是胡乱画的,可以多介绍有关抽象画的相关知识,包括画家故事、创作背景、艺术价值等,比如向学生们介绍世界上的第一幅抽象画是怎样诞生的?米罗抽象画中的中国元素是什么?波洛克涂鸦小鸟的故事等等,这样可以一定程度排解学生心中对抽象画的各种疑惑,让抽象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第三,从实践练习中,可以多尝试描绘抽象画,利用点、线、面、色并按一定规律组织富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画面,尽管学生绘画技巧不够成熟,但是多画一画总是可以找到不一样的艺术感觉,体验创新带来的无穷魅力。第四,启发想象力,由于抽象画没有描绘具体事物反而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所以多欣赏交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体现抽象画的独特价值。当学生凝神盯着一幅抽象画时,他再也不是我们眼中没有想象力的中学生了。第五,多表扬、多鼓励,学生一旦有抽象画表现的各种行为,都应该得到充分肯定,例如美术展览和比赛中,可以适当突出抽象画的地位,这样可以持续让学生对抽象画产生兴趣,只有对抽象画持续的兴趣才可能发挥出抽象画带来的无穷价值。
总之,只有我们重视当前教学中有关抽象画的问题,把它放到与其它内容同等的地位上,积极发现并解决学生所面临的疑惑,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合理引导学生学习抽象画的相关知识和技巧,让他们接受甚至喜欢抽象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才能受益良多。
【参考文献】
[1]许德民.中国抽象艺术学绪论[A].中国抽象艺术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李雨珊(1992.4—),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4级在读研究生,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关键词:抽象画;疑惑;反思
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当我们遇到一些现代艺术大师较为抽象的绘画作品时,很多同学都表现出许多的疑惑。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美术第13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就有同学说“这幅抽象画太丑了”、“乱七八糟的”、“太抽象了看不懂”、“还没我画得好”“送给我都不要”等等,像这样的作品还包括吴冠中的《山村》、《吴家作坊》、张大千的《幽谷青霞》、马蒂斯的《舞》等等。在一些人看来,抽象画就是胡乱画的,是一种不美观的事物,其实这种观点很片面,是不正确的理解。况且这些作品还不是真正的抽象画,学生们不但弄错了,而且还排斥这些作品,他们更为接受的是写实倾向的绘画作品。但同时,同样是抽象的其它艺术形式,如服装、书法、音乐、标志等,却又非常会欣赏,例如对校服的评价,哪里多一根线条会更美、哪里少一根线条又怎么样等等,甚至说得让老师都很佩服他们的见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难道抽象画注定是被极少数人欣赏的吗?教学中做为教师又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首先从抽象画的定义、内涵、价值等方面分析一下。抽象画(抽象艺术)定义: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似之处,而又具强烈的形式构成面貌的纯粹视觉形式。内涵:第一,抽象画作品中不描绘、不表现现实世界的具体形象,也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第二,不需要也没必要“看懂”抽象画,因为有可能连作者本人也不知道画的是什么;第三,纯粹由颜色、点、线、面、肌理、构成、组合的视觉形式。其价值表现在:第一,可以开启自由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新力。很多有识之士曾多次提到这样的教育问题:中国人缺少创新能力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艺术的不重视,缺少艺术创新思维。而抽象艺术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其创新思维是所有艺术中最活跃的,因此,要从艺术中领悟创新精神,抽象艺术无疑应该是首选。第二,可以使精神生活的境界更高。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物质文明得到巨大发展,人们的物质欲望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精神层面相对匮乏,空虚冷漠,道德下滑。艺术可以充实人的精神生活,而抽象画是艺术中层次较高的。第三,可以树立超前意识。当代抽象画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之中,无论是抽象画家还是善于欣赏抽象画的人,思想行为都是比较超前的。
由此可见,学生不喜欢也不懂抽象画是有原因的。第一,思维定势,长期接触非抽象绘画作品,久而久之思维固化。第二,审美单一,学生普遍认为写实绘画最美,不太了解审美是多元的、丰富的。第三,老师引导不足。教学中老师往往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很重视,对抽象画这类学生不太有兴趣的内容则避而不谈,甚至有老师自己也不懂抽象画,把意象的绘画说成抽象的。第四,家长排斥。如果看到孩子画了一幅“抽象画”,很多家长则嗤之以鼻,严重打击孩子对抽象画的接纳。第五,重视不够。基本看不到有关方面重视发展抽象画的举动,各种绘画比赛展览也很难看到抽象画的影子。
然而,现实生活中,抽象画虽然少见,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让我们的同学接受抽象画是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虽然美术教材中没有专门的抽象画课程,平时教学中可以积累学生容易混淆成抽象画的作品,再展开对抽象画的学习了解。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努力,第一,从感性认识上,多看中外著名的抽象绘画作品,像康定斯基、马列维奇、波洛克、米罗、赵无极、徐德民的作品,大量的视觉刺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众多个性风格迥异的抽象画之中总有学生喜欢的。第二,从理性认识上,将抽象画与其它表达方式区别开,也绝不是胡乱画的,可以多介绍有关抽象画的相关知识,包括画家故事、创作背景、艺术价值等,比如向学生们介绍世界上的第一幅抽象画是怎样诞生的?米罗抽象画中的中国元素是什么?波洛克涂鸦小鸟的故事等等,这样可以一定程度排解学生心中对抽象画的各种疑惑,让抽象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第三,从实践练习中,可以多尝试描绘抽象画,利用点、线、面、色并按一定规律组织富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画面,尽管学生绘画技巧不够成熟,但是多画一画总是可以找到不一样的艺术感觉,体验创新带来的无穷魅力。第四,启发想象力,由于抽象画没有描绘具体事物反而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所以多欣赏交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体现抽象画的独特价值。当学生凝神盯着一幅抽象画时,他再也不是我们眼中没有想象力的中学生了。第五,多表扬、多鼓励,学生一旦有抽象画表现的各种行为,都应该得到充分肯定,例如美术展览和比赛中,可以适当突出抽象画的地位,这样可以持续让学生对抽象画产生兴趣,只有对抽象画持续的兴趣才可能发挥出抽象画带来的无穷价值。
总之,只有我们重视当前教学中有关抽象画的问题,把它放到与其它内容同等的地位上,积极发现并解决学生所面临的疑惑,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合理引导学生学习抽象画的相关知识和技巧,让他们接受甚至喜欢抽象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才能受益良多。
【参考文献】
[1]许德民.中国抽象艺术学绪论[A].中国抽象艺术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李雨珊(1992.4—),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4级在读研究生,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