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闪现的生活

来源 :脊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b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0月26日。48岁的李新林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飞机起飞的那一刻,他突然有种惶恐的幸福:我这个小工人也有飞上天的时候啊!
   李新林是鞍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炼钢工区一名架工,他此行的目的地是德国纽伦堡。他要在这里举办的第62届国际发明展上,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明成果——大型吊车检修新型装置。
   纽伦堡国际发明展是世界最知名的国际发明展之一,中国发明协会首次组织16人携带33项发明参加了这届展会。
   10月30日晚,聚光灯、红地毯、钢琴曲,李新林使劲儿压住自己的紧张与兴奋,登上颁奖台捧回了金奖——李新林也成为国内首位获得这一世界发明最高奖的一线工人。
  
  喜欢用“脑子”干活的青工
  
   李新林是名退伍军人。1983年转业,第二年被分到鞍钢第三炼钢厂的设备检修车间,成为一名吊车检修架工。在鞍钢,大型机器设备和炼钢炉里出来的产品,轻者上百公斤,重则以吨计,都需要吊车运输。检修架工就是保障吊车安全正常运转的工种。
   架工是个技术工种,干的却是体力活。“推拉抬扛拽,外加抹大油”。老工人总结的顺口溜,戏谑里藏着艰辛。每天,李新林背着十几斤重的工具箱,在二三十米高的厂房顶端爬上爬下,忙完一天又脏又累,高空作业的危险也时常让人胆战心惊。不过李新林很踏实,沉下心来跟着师傅认真学,成为同期入厂第一个能独立操作的青工
   时间不长,工友们开始发现李新林有些与众不同:别人在打扑克、聊天时,他捧个小本写写画画。这一举动曾被误解为工作不安心。
   有次整备厂车间更换一个300吨吊车走行开齿,师傅带着工人按传统方法将车体顶高,用手拉葫芦(一种手动起重机械)一点点拽着更换。大家都累得直冒汗。李新林对师傅说,这么干太累,如果车轮一歪还容易砸伤人。他建议用半截绳子锁死单轨吊,用滑子把车轮吊起来拽。“叫你咋干就咋干,我干了大半辈子了,还用你教!”师傅两眼一瞪没同意。
   后来等师傅没在场,几个工友按照李新林的建议一试,真行!不仅工序减少,还不费力。大家这才知道,李新林每天本子上记的是吊车检修程序,然后琢磨怎么干更省事。
   2000年前后,鞍钢集团公司内部调整,一些职能部门合并,李新林被划拨到设备检修协力中心。但工作没变,还是架工。与他入厂时相比,大型吊车设备更新了好几代,生产节奏也在加快,检修任务量增加了许多,吊检工人的劳动量增大了。
   搭架子、挂滑子、拽绳子、换车轮,是检修吊车的4项常规作业。其中换车轮,指的是在高空更换大型吊车的走行车轮。这些铁疙瘩一般都是一吨多重,由于走台空间小、端梁大,每次更换只能使用钢绳和手拉葫芦等简单工具,主要靠人力,既危险又累人。李新林决心改变这个现状。
   他跑遍了厂区,对所有吊车前看后看、左量右测,光数据就记了整整一本子。下了班就跑到书店查资料,碰上搞不懂的就去请教技术人员。
   要做工具,就得有模型。李新林按照脑中的样子,先量好尺寸,裁出外形,然后用纸壳拼出模型。模型出来了,李新林再根据力学原理计算工具的拉力和耐压力。等这些前期工作都准备好,有了数据,他从厂里废钢铁中找出可用的材料,比着纸壳模型把工具鼓捣成了。这就是李新林第一个登记在册的发明工具:“车轮横移滑送支架”。
   工具看着简单,但是好使。“以前咱们换个车轮,七八个人得干大半天,用上这个,3个人3个小时就完活儿了!”说起这个宝贝工具,李新林的工友孟兆辉直夸好。
   从2000年的第一项发明开始,几年中李新林相继发明了24种实用性工具,其中两项获得国家专利,他也因此获得第19届全国发明银奖和第62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金奖。
  
  创意无极限
  
   在一间简陋的厂房里,记者见到了李新林获奖的发明工具。
   “这是旋转吊架,这是挂钩滑轮架,这是夹轨道滑轮组……”说起自己这些宝贝,李新林像是换了个人,话多了起来。
   工友告诉记者,虽然李新林被记录的第一项发明是在2000年,但在此之前他就做出了不少让大家称绝的工具——但是,因为能申报上去的发明,必须是能够衡量出经济效益的,所以,他的好多发明并没有申报。
   有一次更换吊车钢绳时,一名钳工冲他喊:“一听说要换绳咱们脑袋都疼,发明家你能不能给我们想想办法?让咱们少挨点累?”换钢绳是个又脏又累的活儿,4个工人围成一圈,一个递一个,把指头粗的钢绳从高空慢慢拽下来盘成线圈。一旦有人没拽住,钢绳滑脱了,绳子满地跑,绳上的润滑油弄得干活的人一手油,满身灰。
   李新林琢磨了好几周,都没成功。这天看电视剧《乡村爱情》,他灵光突现。仿照电视里老农推磨,李新林做出一个口字形框架的盘绳器。用上它,两个人推磨一般就能把钢绳盘好,手上还碰不到一点油。
   这不是李新林第一次从生活里找灵感。在饭店吃饭,他看见旋转调料盒,研究出了能任意旋转角度的旋转吊架;在公园里看到旋转木马,他做出了车轮吊运工具平衡吊架……
   李新林出名了,还被评为鞍纲先进工作者。不仅是工区的同事,连集团公司开吊车的都知道他。公司吊装设备检修、更换、拆卸碰上难题,李新林到场总能找到省时省力的解决办法。
   其实,这位工人发明家只有初中学历。小时候家里不富裕,李新林没见过什么像样的玩具,推着钢圈都能玩上半天。参军后,冲锋枪和加农炮是他最早接触的器械设备。
   很多人都弄不明白,一个初中毕业生是怎么想到这些点子并将之付诸实践的。李新林搓搓手,憨憨地笑了:“要敢想,还得肯学习。”最早搞研究时,李新林只会想,不会做——他既不懂设计也不懂绘图,就四处请教。李新林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力学、材料学和制图设计。
   鞍钢公司重视工人的革新创造,每两年搞一次科技创新展,每年开一次科技创新大会,获奖者都会有相应的奖励。鞍钢的大环境是李新林成长的沃土。
   从德国获奖回来,鞍钢集团公司奖励李新林1万元。有奖金当然让他高兴,但更让他高兴的是荣誉、是成就感。据说,他把鞍钢给他的奖金都用来请工友喝酒了,他高兴。
其他文献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最近几年,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华辉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多名职工,通过自行体检,先后检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铅中毒,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病症。职工向工厂讨要医药费,却得到厂方回答:“你们明明知道这种工种会中毒,当初可是自愿求职。”责任被推得一干二净。   即便工人是自愿的,即便当初合同中明确约定“如若中毒,概不负责”,难道就真的与厂方无关吗?   《职业病防治法》明文规定,“用人
期刊
调研数据显示,愿意回农村定居的农民工只占8.8%。只有7.7%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农村定居,而老一代农民工的比例为13.3%。有研究资料显示,失地农民约4000万,在土地出让金中开发商和政府获利丰厚,而农民获得的收益却相对较少。  农民工不愿回乡,新生代农民工更不愿回乡,本身就在预料之中。至于原因,也众所周知,不是因为农民工吃苦耐劳的品质弱化了,而是因为农村很难创出一片天地。只要梦想还在心就在,农
期刊
时福茂,北京市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从2005年起,他开始接手劳务派遣纠纷案件。6年来,时福茂经历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劳务派遣纠纷案件。  从一个律师的角度,他向我们讲述,这些年来,劳务派遣纠纷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案件让他印象深刻。    变化一:纠纷群体层次增高     很多衣着光鲜、手握高薪、出入高档写字楼的外企员工,也是劳务派遣的对象   “以前只要提到劳务派遣纠纷,总是跟农民工
期刊
据11月25日中工网报道,大连市总参与社会管理始终把握协调劳动关系这条主线,通过建立“职工利益诉求代理”等制度,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2006年,该市总工会建立起“职工利益诉求代理制度”,构筑起4级诉求代理网络,即职工有利益诉求由各级工会“代为上访”解决。2006年以来,共代理解决职工重大、复杂诉求1000多件,排除劳动争议隐患1700多件,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职工权益中发挥了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期刊
最近,一篇关于企业各种减薪招数的报道在网上颇为流行。对于文章中出现的经历自述,不少劳动者表示深有感触。然而,在如何应对时大家表示,无可奈何。究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其一是很多劳动者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意识,放弃了“sayno”的权利;其二则是知晓这方面信息的在职员工,很多出于担心丢掉饭碗的考虑而不得不选择沉默无奈忍受。看来,白领们在面对“减薪”问题时还真挺头疼。     暗招一:利用缴金减发工资  
期刊
劳动关系被故意复杂化,劳动合同法被规避,劳动者合法利益被损害。几乎没有哪部法律像劳动合同法那样,在立法过程中受到那样广泛的社会关注,也几乎没有哪部法律像它这样,立法初衷与实施情况有着这样巨大的反差。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在2006年向社会公布草案一个月内,征求到的意见多达19万多条。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四审后方于2007年6月通过,并于20
期刊
楔子    在韶山冲,这个季节是超美的。  雨后斜阳,一垅被刚刚洗涤过的红杜鹃,欢天喜地舒展开来,在山崖倒挂,在路边伸枝,一簇簇,一蓬蓬大胆地张扬自己,微黑的蕊头在清风中摇曳着,像是等待母乳的婴儿。  韶山冲距韶山市区约10来里远,无论从南环和北环出入,两旁都是十分美丽的林木苍郁的山谷,冲的尾端便是巍巍韶峰,其峭拔奇伟。晚清自号“山石布衣”的文人周定宁有诗为证:  从来仙境称韶峰,笔削三山插天空。
期刊
2011年,涟源市总工会按照娄底市总工会和涟源市委的统一部署,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工会工作的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把开展“惠民服务先锋行”、“四化两型先锋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活动与做好工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推动了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先后荣获“全省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示范点”、“全国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先进集体”、“娄底市工会工作目标管理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
期刊
墨蓝色、复杂的线路图扑面而来,这是一张让普通人看起来有些眼花缭乱的图纸。但在修锐眼里,这每一条直线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在我眼里,这些图纸比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还要漂亮,将它们交给厂里的工人,就会被赋予生命,造福人类。”她说。   因为这一张张图纸,记者看到了一名女航空设计员独有的阅历和人生。    最简单的 她也要亲手做好     “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来,只要我接手的任务,哪怕再简单,我
期刊
今年以来,娄底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系统工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四个创新”,推动工会工作更富有时代气息和实际成效,为全市住建事业实现科学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局党委高度重视和支持局系统工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工会法,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局党委每次例会上,都按惯例听取工会主席对上一周工会工作情况的汇报、当周工作
期刊